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本文转载自:国资小新(ID:guozixiaoxin)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12月3日16时44分许

中老两国领导人下达发车指令

中老铁路通车

北起中国昆明

南连老挝万象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

由国内昆玉段、玉磨段和

老挝境内磨万段组成

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首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运营

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

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项目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2017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老挝

两国代表在领导人见证下

签署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等一系列合作文件

中老铁路成为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

中老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

国资央企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致力于打造一张集实力、创新、精品

于一体的中国名片

为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老铁路
详细了解这条友谊之路上的每一颗明珠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央企业攻克国内罕见的桥隧建设难题

 打造领跑世界的超级工程  

2016年12月
中老昆万铁路全线开工
行经云南西部和老挝北部山区
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
跨越湄公河等众多水系
桥隧比国内段达到87%
老挝段达到62.7%
被称为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
中国中铁作为中老铁路建设的主力军
负责全线勘察设计、全线电气化施工
全线铺轨以及关键性工程建设任务

 

 

167座隧道,一隧更比一隧难

■  “一隧连两国”跨境隧道:友谊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中铁二局承建的友谊隧道,全长9.59公里,2020年9月13日贯通,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隧道。其中约1.4公里穿越盐岩,局部段含盐量高达80%以上,对隧道结构腐蚀性大,国内外罕见。
■  中老铁路最长隧道:安定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铁建中铁十九局、中国中铁五局承建的安定隧道,全长17.5公里,2020年11月28日贯通。隧道共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工程规模、建设难度与施工风险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领域中都极为罕见,创造了中老铁路玉磨段八大之最:最长隧道、最长辅助坑道、最长单个斜井、最多断层、最大埋深、最大变形、最大独头施工长度、最大水压。

■  中老铁路地质最复杂的隧道之一:西双版纳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交集团二航局承建的西双版纳隧道,沿线多次穿越断层破碎带,几乎全为高风险V级围岩,集结了变形塌方、突泥涌水等一系列隧道施工超级难题,堪称全线地质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之一。

■  中老铁路老挝段最长隧道:森村二号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电建承建的森村二号隧道,全长9.38公里,2019年12月贯通,比原计划工期提前7个月。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裂隙水比较发育,涌水段较多,正洞内每天涌水量36400立方米,雨季最大涌水量达到每天43800立方米。

■  中老铁路全线最先贯通的长大隧道:磨丁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中铁五局承建的磨丁隧道,全长6.45公里,于2019年3月贯通。最大埋深345米,洞身穿过3条断层,隧道建设面临岩溶、顺层、断层破碎带、石膏、碳质泥岩、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施工难度极大。

■  创造单口月掘进全线最快施工纪录:大尖山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铁建中铁十八局承建的大尖山隧道,全长14.2公里,穿越3个断层和2个浅埋段,最大单日涌水量达5.2万立方米。施工团队采取“长隧短打”方案,创造了单口月掘进274米的全线最快施工纪录。

■  中老铁路全线贯通的首个隧道:黄竹林1号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承建的黄竹林1号隧道,是中老铁路全线贯通的首个隧道。穿越西双版纳野象谷自然保护区,为减少对亚洲象的惊扰,建设单位修建了30多公里的防护栅栏。

■  中老铁路全线贯通的最后一座隧道:景寨隧道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交集团一航局承建的景寨隧道,全长9.5公里,最大埋深711米,其中变形段长达2.4公里,穿越富水破碎岩长达1.5公里,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集结了国内罕见的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等一系列隧道施工超级难题。

301座桥梁,一桥更比一桥长

■  创两项世界纪录:元江双线特大桥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中铁四局承建的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全长为832.2米,有4个桥墩2个桥台,其中最高的桥墩达154米,相当于54层楼房的高度,为世界同类铁路桥梁第一高墩;249米的主跨也创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

■  中老铁路国内段第一长桥:橄榄坝特大桥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中老铁路玉(溪)磨(憨)铁路橄榄坝特大桥,全长3512.81米,横跨多条国道、鱼塘以及河流,是中老国际铁路国内段最长桥。攻克了钻机在流砂层无法成孔,地层软硬不均,钻孔偏差大等施工难题。2018年7月完成项目的主体工程。

中央企业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打造软硬兼备的创新工程 

“澜沧号动车组寓意中老两国友谊

中国中车研制的复兴号“绿巨人”动车组和“澜沧号”动车组,最高运营时速160公里,编组9辆,昆明至磨憨最快5小时20分可达,磨丁至万象最快3小时20分可达。加上口岸通关时间,旅客从昆明至万象最快10小时左右可达。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绿巨人”动车组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澜沧号”动车组

12月3日,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见证下,首列“澜沧号”于老挝万象始发,开往中国昆明。一列列“澜沧号”将穿行在占芭花盛开的土地上,一路奔驰,通过中国铁路网,造福两国人民。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12月2日,老挝工作人员在中老铁路万象车站“澜沧号”动车组前留影。

“澜沧号”的命名,源于老挝的古称“澜沧”王国和流经中老两国的澜沧江,寓意着两国一衣带水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关系。“澜沧号”动车组车体外观呈流线型,采用老挝国旗色“红、蓝、白”三色涂装,寓意“国旗之美”。动车组内饰采用“占芭天香”“锦绣江山”两种主题设计。

“云网融合”实现数字信号全面覆盖

中老铁路国内段沿线隧道约占78%,通信央企统一采用了自主创新的“隧道双流漏缆+场坪天线”覆盖方案,保证了隧道内至隧道外,场景切换时网络的无缝衔接。列车行驶过程中,车内手机平均下载速率达460Mbps以上、上传速率达60Mbps、而车站、站台等重点区域下载速率可达860Mbps,通过手机网络与亲朋好友视频通话、看视频、聊天等感知良好!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移动组建中老铁路网络覆盖专项组,建设基站266个、RUU3000个,连片形成中老铁路国内段专网,实现了沿线4G通信网络全覆盖重点区域、站点、站厅5G网络覆盖。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联通每隔500米左右建设一座基站,在保障网络覆盖的同时,实现列车穿越隧道时网络无缝衔接。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国电信在磨憨口岸开展口岸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已完成18个点位的铺设,共计6.1公里。

“公网覆盖”实现全程语音通信质量平稳

中国铁塔云南省分公司牵头三大电信企业建设,全长508公里的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覆盖工程优质投用,实现了4G信号全覆盖,部分区域还能享受到更高速率的5G信号,为“友谊之路”增添了更多便捷和幸福。

多种运输手段畅通物流运输渠道

中国铁物针对老挝境内交通设施基础薄弱的问题,为中老铁路设计出两条运输路线:一是国内物资在国内云南磨憨基地集结,从磨憨口岸通过汽车陆路跨境运输进入老挝境内,供应至沿线施工工地;二是海陆联运物流通道,即国内物资在国内港口集结,经海运至泰国港口,再由泰国陆路运输进入老挝境内,供应至沿线施工工地,物流运输渠道通畅,保障有力。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站房建筑呈现“一站一景”鲜明特色

中老铁路沿线车站建筑风格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呈现“一站一景”鲜明特色,配备先进完善的服务设施,能够为旅客出行或货物运输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中铁二院结合沿线地区不同的人文地理风情与建筑风貌对全线21座站房及生产生活用房进行造型及装饰设计,融入沿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及地域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展览。

中国铁建中铁建设集团、中国中铁建工集团共计承建了中老铁路全线21座站房,一站一景、一域一品,特色鲜明。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华侨城云南集团承建的站前雨林广场,肩负着“树立国门形象,彰显中国力量”的使命,同时也承载着旅客集散、交通换乘、游客服务等多重功能。
↓部分“一站一景”站点展示↓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以“彩云之南、彝珠峨山”为设计理念的峨山站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以“哈尼风情、紫米之乡”为设计理念的墨江站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以“多彩茶乡、人文宁洱”为设计理念的宁洱站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以“热带雨林、自然野象谷”为设计理念的野象谷站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以“雀舞彩云、灵动版纳”为设计理念的西双版纳站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以“热带风情、多彩橄榄坝”为设计理念的橄榄坝站
…………

中央企业瞄准高质量发展精益求精

 打造绿色低碳的精品工程 

电网规划建设助推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老中电力投资公司(由南方电网云南国际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合资组建)投资建设、运维的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于今年8月31日全部建成。整体线路长约936公里,铁塔2220基,随着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由工程建设和调试期正式转入运营维护阶段。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老铁路在促进经贸发展的同时,也将拉动沿线用电负荷提升,后续用电保障仍是关键。因此,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在规划之初就已纳入未来十年云南电网规划建设中考量。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中老铁路智能化水平

中国通号发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施工“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为中老铁路全力打造“控制大脑”和“中枢神经”,极大提升了中老铁路的现代化及智能化水平,确保中老铁路的运行更高效、更安全、更稳定。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瞄准“玉磨铁路站后标志性示范工程新标杆”建设目标,建立预配中心,采用BIM+VR技术,实现设计规划、施工安装一体化,采用施工实名管理及质量二维码系统,实现物资设备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绿水青山理念引领中老铁路打造最美生态长廊

素有“森林生态博物馆”美誉的西双版纳,拥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仅存的热带雨林,保护着756种野生动物,种类占全国四分之一,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就达109种,是联合国“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圈”的重要成员。这其中就包括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而且这里生存着中国最大的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极其稀少,现存仅有300多头。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野象谷车站

中国铁建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野象谷站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站房以“热带雨林、自然野象谷”为设计理念。项目团队采用施工场地隔离封闭、道路硬化、裸露地面绿网覆盖、植草种花等保护措施,降低对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的影响,成为铁路站房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存的典范。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蓬通特大桥

中国中铁二院采取延长隧道减少地表出露、调整隧道斜井位置、“以桥代路”等优化工程形式,避开亚洲象主要栖息活动区域,将工程对亚洲象迁移通道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绿化车站路基

中国中铁十局等参建单位针对隧道施工弃土弃渣,建立弃土场,修建挡土墙,并在施工完成后植树种草绿化,以防止水土流失,“四季常绿,站区有花;景随路走,绿随车移”的绿色生态景观正如画卷般展开。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边坡绿化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选择金森女贞、红叶朱蕉、云南黄素馨等搭配种植边坡,形成了“四季常绿、季季有花、一地一景”绿色森林景观带,实现了“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美好设想。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交集团二航局承建的中老铁路玉磨段站前17标坐落在北回归线上美丽的绿洲西双版纳境内,共承建绿化总面积350698平方米,植草442707平方米,栽种小灌木18万株,花灌木3.3万株,在沿线构建起生态绿色长廊。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老铁路“零公里标”纪念雕塑

12月3日

中国铁建建设者亲手建成的

中老铁路“零公里标”纪念雕塑

在昆明站北广场正式揭幕

这座雕塑的各构件尺寸与中老铁路息息相关

1024.385毫米的圆形徽标内径

代表着铁路全长公里数

1435毫米的徽标外径寓意中老铁路标准轨距

1225毫米的基座高度寓意铁路

始建于2016年12月25日

底座下缘半径1961.425毫米

记载着两国于1961年4月25日建交

时时处处体现着两国情谊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
开辟了老挝铁路运输新纪元
深刻改变了老挝交通运输格局
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
从2016年12月动工到2021年12月开通
两国领导人亲自见证通车
更凸显了这条铁路的特殊意义
齐心协力、紧密配合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中老双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
中老命运共同体精神的深刻内涵
展现了两国社会主义制度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优势
从美丽丰饶的“彩云之南”到
山峦起伏的“森林之都”
这条千余公里的钢铁巨龙
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梦想
穿山岭、跨江河、过田园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的央企力量

中央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中老铁路搭起友谊桥梁、奏响合作强音
犹如一条银色的飘带
一端连着中国,一端连着老挝
承载着两国人民的美好心愿
共建“一带一路
赓续中老友谊!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113021.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4日 下午12:06
下一篇 2021年12月5日 下午12: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