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俄乌冲突最大受益者是美国,但其低估了欧洲这台绞肉机的威力

本文转载自:肖磊看世界(ID:kanshi1314)

作者:肖磊看世界


此前准备了万字长文,主要是闲聊俄乌冲突,结果没来得及发,俄罗斯就承认乌东独立了,我在里面也做出了判断,俄罗斯一定会承认乌东独立,要是再继续发这个闲聊,大家觉得就是事后诸葛亮了,那就重新做个闲聊,做一些新的分析和判断,仅供阅读爱好者扯淡闲聊使用。

如果看了我此前一系列闲聊文章的同学应该知道,我在分析美国阿富汗撤军,美国重回亚太战略,以及土耳其等等问题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那就是欧洲依然是世界的最大变局,也就是欧洲依然是真正的火药桶,而且随着英国脱欧,美国重心转移,英美对欧洲的离岸平衡就必然走向极端,欧洲的纷乱可能会加剧。

关于俄乌冲突,我们首先要基于事实,以及大的利益框架来分析,否则仅仅去讨论谁对谁错是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的,而且也会对未来产生误判。

很多人可能会说,俄乌冲突的最大受益者是俄罗斯,俄罗斯很快会得到一大片的乌东地区,这可能是一种典型的误判,如今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也不是榴弹炮火枪时代,如今是空天一体的导弹时代,乌东那么点战略纵深,对俄罗斯的整体安全来说意义不是很大,而俄罗斯因此而付出的代价是不能忽视的。

从俄罗斯跟美国的大博弈来看,美国刺激俄罗斯有太多的手段,但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说,反制美国的手段屈指可数,所以就只剩下最激烈的方式,即军事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方跟俄罗斯的博弈是不对等的,尤其是美国跟俄罗斯的博弈是更加不对等的,这个时候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退让,或者说没有得到一点眼见为实的利益,那恐怕国内的压力就更大了,如果大家注意的话,包括承认乌东独立等等的讨论,俄罗斯直接直播,政府诸多部门和国家杜马都巴不得立马承认乌东独立。

我看了一下普京关于为什么承认乌东独立的超过万字的演讲翻译稿,为了说明这个事情的合理性,普京否定了从列宁开始到苏联时代的一系列国家政策,这其实也是一种更大的代价。

因为不得不从更虚的逻辑上塑造国家认同,比如原始的俄罗斯族,比如东正教等,这使得西方更有理由说俄罗斯要恢复帝国边界,结果又得出来解释和反驳,那就需要更大的理论了。这种改变国家历史叙事的代价会持续更长时间,而且影响深远。

从事件的推进来看,在承认乌东地区独立之前,俄罗斯一直强调,北约和美国,对俄罗斯的红线和国家安全关切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如果北约东扩到乌克兰,导弹基地建到乌克兰,几分钟导弹就飞到莫斯科了,你让我们往哪里退?”这是普京的原话。

而且在积极将乌克兰纳入北约之前,美国已经退出了中导条约,按照俄罗斯的理解,这是一系列要将乌克兰武装化,用来对付俄罗斯的预谋性措施。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在舆论、情报和官员打嘴炮方面,对乌克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而在行动层面,早早的撤离了自己的人员,同时明确宣布,就算俄罗斯“入侵”,也不会给乌克兰派兵。

更搞笑的是,等到俄罗斯承认乌东独立后,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了,美国告诉俄罗斯,暂时不会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也就是说,美国仅仅用极其少的代价,让俄罗斯陷入巨大的被制裁等危机中,而且美国通过更大的舆论渲染,把东欧各国都吓着了,立马要求北约在自己的土地上增兵、增加部署,之前的犹豫也一下子消失了。

同时,俄罗斯输往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已经很难在短期内启动,上个月美国卖给欧洲的天然气(液化),已经明显超过俄罗斯管道气。

好,其实这还没完,美国另外的潜台词是,你们法国等国家,不是一直在说北约“脑死亡”吗?说不需要北约了吗?这回我看你们还需不需要北约,需不需要我美国的“支持”。

也就是说,通过这么一轮的骚操作,美国虽然没有把乌克兰纳入北约,但完全达到了比预期更好的地缘战略目标,东欧地区对北约的无条件“需求”迅速增加,巩固了美国对整个欧洲防御的介入和领导权。

在关注这类局势方面,我一般特别关注某些小细节,给大家说一个,就是在面临强大的压力下,德国取消了对北溪2的审批,然后英国首相约翰逊立马站出来鼓励德国,说,对德国取消北溪2号的决定表示敬意,这是勇敢的一步。

然后紧接着美国白宫就表示,对德国的决定表示十分赞赏。而有苦说不出的法国就迟缓了很多,至少在我写此文时,还没对德国取消北溪2表态,但我觉得也忍不了多久,东欧诸多北约成员国眼巴巴的等着呢,难道作为欧洲安全挑大梁的法国,对我们的安全问题,还没有美英积极?

当然,法国也表了个态,这里面也十分的有意思,法国说,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影响法国的经济,因为法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不到70亿欧元,刚刚达到法国出口额的1%。

大家可以看看,法国这个表态是多么的微妙,而且还实打实的算了笔账,其实这一方面也表示出了对制裁俄罗斯的共识不敢有异议,大家都要制裁,那就制裁吧,但另一方面,把具体的出口数字说出来,其实就是告诉大家,自己可以算算账,对自己国家的影响有多大,不要光顾着喊制裁。

说到这里,美国,以及美英对欧洲大陆的搅动可能逐步会被看得比较清楚,但很多人依然会觉得这个问题,矛盾是明显的,冲突是明确的,俄罗斯被孤立是肯定的。

其实,我要说的是,美国同样低估了俄乌冲突真正的历史性逻辑,从目前看,美国几乎达到了所有的目的,重新把欧洲大陆跟俄罗斯对立了起来,几乎完全阻止了俄罗斯跟欧洲关系的改善,美国就没必要再担心欧盟正在寻求的战略自主。在欧洲,美国会再次成为香饽饽(参考二战和冷战)。

另外就是给美国的天然气行业找到了更大的市场,至少借助天然气出口,美国拥有了更大的跟欧盟搅在一起讨论其他合作的机会,还能解决一下贸易逆差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就可以在实施印太战略的时候,“避免”了顾此失彼,比如盘算着,就算在印太折腾了半天,欧洲还是“美国的”。这才是美国的如意算盘。

问题是,我再强调一遍,美国低估了欧洲的“纷乱”历史,也高估了当下自身的介入能力。

由于美国已经称霸世界七十多年了,自二战后,美国就已经进入了世界领导权模式,再加上三十年前苏联的解体,美国的骄傲达到了巅峰,而在这期间,经历过19世纪的诸多人已经不在世了。

远的不说,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1956年之前,虽然美国在各个方面已经超越了英国,欧洲也还在二战的废墟上苦苦重建,但美国在中东地区一点都没有讨到便宜,英国控制着苏伊士运河,所以后来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美国立马就支持埃及,对英国进行了各种变相制裁,把英国的势力就彻底赶出去了,这才有了美国更大的中东石油政治。

再比如当年东西德合并,英国为了阻止两德合并,可以说花了太多的心思,但最后还是没能成功阻止。

关于英法,以及德、法、英、俄、意几国之间的相爱相杀,包括各种盘根错节的交织博弈、冲突等等,八天八夜都说不完。这还只是最近一、两百年的事情,如果再从稍微远点的大航海时代说起的话,还要加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随便拿出来一个,无论从思想、策略,还是某些方面的实力,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俄乌冲突里,跳得最高的是美国和英国,那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等等,都无动于衷吗?其实不是影响力的问题,也不是欧盟代表了这些国家的问题,而是这些经历过辉煌,经历过极度痛苦,拥有上千年欧洲大博弈经验的国家,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是非常成熟的。

你去看,比如立陶宛、捷克、波兰等等,基本就是啥事都要跳出来一下,你说像西班牙这样体量的国家,不关心全球政治外交?

我不是说东欧国家怎么样,其实在大国崛起和历史演变这个层面来说,就算把东欧国家全部加起来,其智慧也没有半个类似西班牙、荷兰这样的国家多。当年荷兰和英国联合起来,都不是西班牙的对手,整整搞了将近一个世纪,才打败了西班牙,但问题是,西班牙消失了吗?至今还在。

后来英国又跟荷兰打,同时英国还联合法国来了个海洋陆地双面夹击,荷兰最终也失败了,但荷兰消失了吗?没有,至今还是欧洲不可或缺的工业强国,荷兰的石油冶炼等重工业,依然是全球最强的之一,在尖端科技方面,美国用来卡我们脖子那个阿斯麦光刻机公司,就在荷兰。

再比如,在西班牙退出欧洲大国博弈数百年后,拿破仑在其最强大的时候入侵了西班牙,结果铩羽而归。而在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中,英国跟西班牙联合,让拿破仑吃尽了苦头,最终东西不得兼顾(东边跟俄国打),拿破仑最终失败。

德国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德国在争斗方面像现在这么老实,是因为德国已经数次领教了欧洲这台绞肉机的威力,由于德国在几个欧洲传统大国里面,是诞生最晚的,也就是历史最短的,为了获得自己的地位,连续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结果也是一样,现在的德国,土地被削去了三分之一,都不敢说一句大话,否则欧洲人立马指着鼻子骂纳粹。

现在东欧这些国家,特别着急“站队”,特别崇尚宣扬各种价值观,那是因为历史感太薄了,其他几个欧洲大国还处在对二战的反思当中,否则东欧国家分分钟就会被教训。

有一个国家比较现实,这个国家叫塞尔维亚,大家可以去看看塞尔维亚总统对俄乌冲突的观点,他说这个事情让塞尔维亚特别难做,也就是很痛苦,塞尔维亚能做的只是要保证自己的生存资源,包括粮食等。

其实塞尔维亚之所以觉得这个事情复杂,并不是因为跟俄罗斯关系比较好,而是塞尔维亚经历过欧洲最近的一次纷乱,那就是科索沃战争,当年由于不承认科索沃独立,北约将其轰炸了整整三个月。这种背景下,塞尔维亚深知欧洲问题有多复杂,乌东独立是啥?我能搞清楚?

关于俄国,那就更复杂了,跟英国和西欧各国在不同阶段的各种关系,也是说不完的。

我这里只举一个例子,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在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的时候,俄国就已经认识到了来自欧洲的先进技术可能会给本国带来的影响,在三百多年前的时候,俄国就派了数批青年去欧洲打工学习。

比如在1697年,在荷兰赞旦镇的一家造船厂里有一批俄国青年做了学徒,学徒中有一个最出色的学工,其身高两米,自称彼得米哈伊诺夫,师傅和工友们都推荐他为优秀的工匠,那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俄国沙皇彼得,也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自己乔装打扮,跑去欧洲学钢铁冶炼和造船等技术,而那个时候,中国还是康熙时代,后来到了乾隆年间,英国马哥尔尼使团带着欧洲各种先进的工业产品来到清朝,准备要打开跟中国通商和交往的大门,结果大家为了要不要给乾隆皇帝下跪搞得不欢而散,其带来的诸多工业品,被大家认为是奇技淫巧。

我可以这样说,要不是新中国彻底的革命,以及在很短的时间内用老一辈人的血和汗水,给我们打下的各类基础,带领我们走到今天,面对类似当下俄乌冲突或美国跟欧洲、俄罗斯等的博弈,我们可能连看客都当不成,更不要说像我这样瞎闲聊了,因为我们很有可能也是类似乌克兰一样角色。

也就是说,面对欧洲的历史和“纷乱”基因,我们说不清楚,我们看不明白。就算真的看明白了,也要说看不明白,因为你今天看到的,明天就有可能反转。

而如今的美国,可能也低估了欧洲的问题,因为我已经说过了,真正跟欧洲深入博弈过的美国人,已经不在了,虽然历史是可以翻出来的,但现在的美国这几代人,都是成长在美国领导欧洲的背景之下的,也就是欧洲远远弱于美国的背景之下的,觉得介入欧洲的事情,是顺其自然的,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要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奉行的是孤立主义,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每次参与到欧洲事务当中,最后就被英法俄等给戏耍了,后来就干脆不参与了,自己好好发展自己,除了做生意,其他的事情都别来找我,当然你们也不能来我的后花园搞事情(南美)。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欧元的诞生,如果从专业的范畴来说,谁也挑不出毛病,谁也无法明确的把这个事情跟挑战美元霸权挂钩,但事实是,1985年广场协议,没有把日本打趴下,日本后来出口又起来了,而是把德国给打趴下了,因为德国马克升值之后,德国对美国等出口迅速下降,德国工业曾遭遇较大打击,德国会不做任何反应?

这才是欧元推出的重大历史背景,如果没有德国的支持,仅仅法国是搞不出欧元的,欧元的基准货币实际上是德国马克。再到后来为了应对波音竞争打压,法德英西等硬是把空客给推起来了。

如今来看,包括美国在内,远远低估了欧盟战略自主的决心,德法只是台前的国家,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一方面似乎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整体来说,在诸多关于欧盟利益的大事情上,是不会过于糊涂的。欧盟厉害之处就在于,就连战略自主,也得别的国家说出来,似乎战略自主是不得已而为之,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人家从未动摇的战略目标。

另一个可能是,俄乌冲突让乌克兰等也看到了,美国其实是靠不住的,如果大家去看,后期乌克兰反复提到的一个就是欧安组织。这个什么意思呢,北约作为一个军事组织,本身动机是不纯的,这个世界,大部分时间里,大家还是要生活的,经济贸易是常态,这个时候欧盟这个经济组织的现实吸引力反而会增强。

土耳其、乌克兰等国家,其实经过多次跟美俄等往复博弈后,逐步也会更需要欧盟,而非北约,尽管加入欧盟依然有重重阻力,但经过俄乌冲突之后,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欧盟可能会有更现实和持续的吸引力,这反而扭转了欧盟面临的更多吸引力困境。

也就是说,美英在拱火俄乌冲突的时候,欧盟实际上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对于全球大部分国家来说,并不能简单的去关注俄乌冲突中谁对谁错,而是要避免自己成为乌克兰,欧洲大陆打来打去这么多年了,那几个主要的国家基本都没有变过,而抱着各种误判加入到欧洲乱局的诸多国家,消失的消失,解体的解体了。

如果再放大到全球,你去看,如果不是中华文明的辐射范围,包括儒家文化圈的几个勤劳致富的东亚国家或地区的脱颖而出,欧美这种搞来搞去的,动不动就搞出各种价值观,把其他国家忽悠得快瘸了的,给世界搞出除自己之外的发达国家了吗?没有,一个都没有。

我经常说的,被欧洲和美国反复殖民的菲律宾,富起来了吗?被英国殖民了几百年的印度,富起来了吗?就在美国旁边的墨西哥,富起来了吗?美国那么多黑人,他们的故乡非洲,富起来了吗?而且非洲还是欧洲的后花园,富起来了吗?没有。美国把南美当后花园都一百多年了,南美哪个国家成发达国家了?

就拿乌克兰来说,假设在脱离苏联之后,利用自己如此肥沃的土地和工业基础,发展成了比较强大的国家,我可以说,今天的情况很大概率会避免。如今的乌克兰,其人均GDP还只有俄罗斯的30%,经济上发展不起来,就只能左右摇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搞砸了。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最近几年来,乌克兰连续撕毁跟中国的诸多的商业合作,跟着美国对中国在乌克兰国内的正常商业活动进行各种条件化和污名化。2019 年,当时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访问乌克兰,直接要求乌克兰终止跟中国企业的合作,直接威胁如果跟中国合作,就暂停援助等,乌克兰把中国大量投资的企业直接收归国有,要知道中国投资马达西奇的时候,这家企业已经从乌克兰“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清单中清除,不存在不合法的问题,以至于中国现在还在起诉,要求乌克兰赔偿。

好,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越说越糊涂,这就对了,因为欧洲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特朗普上台的时候,为什么使劲骂欧洲,准备走孤立主义的道路,啥都不管了,因为这才是以前美国应对欧洲最好的策略。但如今的民主党,自信满满,认为可以在欧洲介入得更深,能继续领导欧洲,那么就要承担诸多的后果,美国在得到更多收益的同时,很大的可能是,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当年二战前夕,英国和美国都跟希特勒政府勾肩搭背,最后搞得苏联没有办法,跟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就是担心自己被英美给卖了。然后二战爆发,英美又千方百计的鼓励苏联,你要好好打希特勒,我们会全力支持,最后苏联以非常惨痛的代价打赢了希特勒,甚至解放了集中营等,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美国来了个诺曼底登陆,胜利的功劳就属于美国了。

更重要的是,二战结束之后,英国首先对苏联发难,丘吉尔跑到美国去,直接住在美国,光着屁股见美国总统,说大英帝国对美国没有秘密,各种手段令人眼花缭乱。要是美国不答应跟苏联打冷战,丘吉尔大有住在美国不走的意思,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这就是冷战的前奏。

再到后来,苏联跟美国的关系改善,这个时候苏联已经快垮了,美国明确给苏联承诺,不承认乌克兰独立,请注意,是不承认乌克兰独立,不是某个地区,是整个乌克兰。因为只要美国跟苏联的关系改善,按照美国的意思改造苏联,美国就能深度介入,就可以类似于控制欧洲其他几个战后国家一样,逐步让苏联失去“攻击性”,但问题是,美国都没有想到,苏联一下子就解体了。

解体之后,美国也傻眼了,因为美国担心乌克兰等拥有核武器,要是再管不好流失到美国的敌对国,那可咋整。于是又跟俄罗斯等合作,要求乌克兰销毁全部的核武器。这就是最近在讨论俄乌冲突的时候,大家经常提到的,关于1994年12月签署的《布达佩斯备忘录》,乌克兰销毁了核武器,美国、英国和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了相关安全保证。

所以你看,乌克兰问题,大家讨论得清楚吗?欧洲各国,以及美俄等之间到底什么历史沿革,大家说得清楚吗? 

好,既然说不清楚,那我们就回到现实,在了解历史的复杂之后,我们如果再基于现实,能把未来的事情做个梳理和预期,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当然接下来我要说的,同样也是瞎掰闲聊,各类信息都来自公开的媒体渠道,跟大家了解到的信息是一样的,所以仅仅是闲聊,不构成理解任何理解上的参考。

关于俄乌局势的未来,我这里说三点。

第一个是,美俄大博弈将会持续更长时间。

为什么说这是美俄大博弈呢,原因很简单,你去看这次,局势最紧张的时候,乌克兰数次要求要跟俄罗斯谈,普京都拒绝,普京说俄罗斯只跟美国谈,跟乌克兰没有什么好谈的,因为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已经没有自己的主权,自己做不了主。

这里面就连德国和法国的斡旋,都没有获得任何进展,最后法国也只是提议,让美俄领导人会晤自己谈。所以俄乌冲突本质上来说,就是美俄大博弈,不管这种博弈出于什么考虑,最终依然取决于美俄之间的选择。

那这里面就需要知道,俄罗斯和美国分别会做出什么选择。

先说俄罗斯,如果大家关注俄罗斯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一系列的措施,你就会发现,俄罗斯实际上做好了几乎能做的所有准备,比如抛售了持有的1300亿美元的国债,从2019年开始,俄罗斯几个大石油公司就完全放弃了美元结算,在外汇储备中,将美元直接剔除,跟各国展开的合作,也都尽可能的避开美元。

比如跟中国的一些能源合作,尽可能的使用欧元,或者本币结算。再比如跟印度的军事合作,采用新加坡元结算等。同时也搞了自己的两个系统,一个是支付系统,一个是金融信息互换系统等。

当然,美俄之间的实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就算俄罗斯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在各种制裁面前,同样也会有很大的代价,但我们可能远远低估了俄美对抗的长期性。

俄罗斯已经不是以前的苏联,苏联当年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想从多个方面挑战美国,也就是全方位的想跟美国比,什么航空航天,什么枪炮子弹,什么外交联合等等,而苏联利用计划经济达到全方位的突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将导致巨大的资源消耗。

如今的俄罗斯,在跟美国博弈方面,已经不再追求大而全了,由于俄罗斯资源丰富,仅仅农业资源就可以保证大家不挨饿,能源和矿产资源等属于创收型,把这些资源首先发挥到极致,也就是把这些资源的输出技术打好,就已经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国内的发展和维持问题了,同时把集中的国防资源,放在尖端科技上面,而不是规模上面,这就使得俄罗斯获得了低成本的最大限度的威慑。在地缘政治方面,不求更宽广的联盟,而是给美国划出红线,乌克兰就是不能加入北约。

这就使得,俄罗斯的国内运转实际上是不会因为美俄博弈而停滞,跟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等问题都不可同日而语,学校可以开学,商业可以运转,各类职业可以更迭。

我这里不是夸赞俄罗斯,而是要告诉大家,俄罗斯是拥有持续博弈能力的。

另一方面,美国为了制造紧张情绪,也就是保持当年类似冷战时代的这种情绪,也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乌克兰危机。比如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个事情,俄罗斯的最新表态是,不仅要让美国表态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且是永久性的保证,同时乌克兰要自己站出来说,永不寻求加入北约,成为中立国。

大家想想,这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现在做妥协,那还不被人笑死,美国也不会让乌克兰做这样的妥协,美国肯定会不断的口头“支持”,让乌克兰不断的获得希望。

也就是说,按照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只要乌克兰加入北约,整个乌克兰都将被迫变成俄罗斯的军事部署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普京说,俄罗斯承认所有前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唯独没有乌克兰,这里说的是整个乌克兰。

而这恰恰是美国想要的,因为一旦刺激到俄罗斯全面“占领”乌克兰,整个欧洲将彻底的为之震动,对俄罗斯的恐惧就会到达极点,几十年内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美国也就再也不用操心俄罗斯跟欧洲的互动了。

因此,俄乌冲突里面,我做的第一个判断是,这使得美俄博弈成了拉锯战,将会长时间处在对抗状态,至少三五年之内不会有缓和的可能。

第二个是,欧盟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目前看,欧盟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美国很远,俄罗斯很近。

欧盟是一个产业结构非常明确的区域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必须要依靠其他国家,而俄罗斯是最能满足欧盟能源需求的供应国。按照目前的局势,欧盟在能源方面付出的代价将会越来越高,而这将导致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面我有一个预测,那就是欧盟整体的通胀水平可能会迅速上升,欧盟诸多产品的竞争力会受到影响,欧盟内部一些国家可能会遇到危机。

这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削弱了欧盟的竞争力,因为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在解决能源和控制产品成本等方面,这个时候用在研发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资源就会减少,跟美国、日本等在高附加值工业领域的竞争可能会进一步被削弱。

而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些战略性的信息,比如德国在暂停北溪2审批的同时,并没有宣布增加对美国的天然气进口,而是直接表示,德国可能会转向对氢能的开发。

其实这是一种对美国战略的无声的抵抗,不是说放弃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我就立马去进口你美国的,就算高成本开发氢能,也不立马就宣布增加对美国天然气的进口。

另一个事实是,按照我的预期,全球仅次于俄罗斯的天然气等供应国伊朗,欧洲可能很快与其达成伊核协议,德法很大的概率会启动跟伊朗的战略性合作,而美国如果连这个口都要堵死,那德法对美国的行为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行动变数。所以我个人觉得欧洲跟伊朗的关系会迅速改善。

但请注意,这就是地缘政治复杂的地方,一旦欧洲跟伊朗的关系改善,就会牵动整个中东,目前看,土耳其、阿联酋、沙特、卡塔尔、以色列等等活动极其频繁,里面的交织和复杂性,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伊朗对美国上一轮刺杀苏莱曼尼等行为,还处在非常愤怒的阶段,以色列更加不希望伊朗跟欧洲建立更友好的关系,这种背景下,这个地区的稳定性将再次遭到挑战。更有意思的是,卡塔尔刚刚站出来说,除了俄罗斯,没有哪个国家能满足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我卡塔尔肯定不行,别对我抱什么期望。要知道卡塔尔是全球第三大生产国,第二大出口国。

所以,俄乌冲突带来的美俄对抗,以及对俄罗斯的各种制裁,并不能从战略上加强欧盟和美国之间的信任,恰恰相反,从更长的时间来说,德法对欧盟战略自主的决心会更加牢固,对寻求避开美国来解决自身问题的意愿会更加强烈。

如果我是欧盟,我不仅要跟伊朗建立能源合作,还要尽快签署跟中国的投资协定等,否则按照美国的节奏,那对欧洲绝对是落井下石的,错过一个窗口期,相当于错过了很多年,而在中美、日本等正在经济贸易科技领域突飞猛进的时候,欧盟还要为美国的战略博弈埋单,这恐怕不是欧盟想要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特别希望跟新中国改善关系,但迫于美国的压力,就一直没有什么行动,但等到基辛格外交,尼克松访华等事件发生后,日本迅速看到了契机,因为这个时候我日本跟中国建交,你美国也没话可说吧,因为你美国也偷偷摸摸的跟中国改善关系啊,你总不能阻止我吧。

于是日本跟新中国在1972年9月29日建立了外交关系,远远走在了美国的前面(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而美国在跟中国破冰之后,为啥迟迟不跟中国建交呢,因为美国想通吃,这个时候美国看到了跟苏联关系改善,改造苏联的希望出现了,美国忙着在中国和苏联之间找平衡。

那什么意思呢,如今,美国不可能同时跟中俄直接对抗,这个时候,全球各国应该抓住机会,赶紧跟中国做生意,因为美国也没话可说,你不让我跟俄罗斯做生意,那我跟中国做生意总可以吧。

因此,这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尤其是对于欧盟来说,如果还不赶紧跟中国迅速发展关系,等到自己内部通胀起来之后,恐怕就晚了,现在美国的通胀,实际上正是由于有中国基础产品的输出,还是能挺得住的,如果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不从中国进口,整个美国的通胀就不是这个数了。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5760亿美元的商品,增速接近30%,大家可以想想,假设这些产品是从日本等国家进口,价格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你可以找替代,但总体来说,美国所找的替代,根本无法脱离中国的产业链支持,比如东南亚,离开了中国的产业链,成本也将迅速飙升,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转了一圈,非洲、东欧、中东、南美等等,最终没有任何办法,对中国的出口替代,还是选在了东南亚,比如越南等,因为就是没有办法完全绕开中国。

好,那我的第二个预期就是,欧盟和整个欧洲的通胀将会出现,而且处理不好,还会引发一些国家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同时欧盟对战略自主的需求将会更加坚定。

第三个是,俄乌冲突对市场的影响是慢变量。

如果我们去看这次俄乌冲突,其实市场并没有出现过于激进的表达,包括避险资产,以及原油等,是通过较长时间来变化的,而不是非常迅速的大起大落。

也就是说,很多市场产品的价格,就算没有俄乌冲突,也都处在高企的过程当中,这个时候如果把俄乌冲突当成是最主要的因素,就可能产生更长远的误判。

我个人认为,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依然是疫情,但疫情到底导致了需求不足,还是产能不足,未来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学和各国制定各类政策的考量。我这里需要说的一个点是,俄乌冲突导致的影响,将叠加疫情的影响,疫情的影响又处在全球劳动力和能源等成本持续上升的阶段,这个阶段传统的经济学逻辑已经很难管用了。

在面临以上状况的时候,其实更重要的不是研究更为微观的策略,而是需要一个搞清楚问题的切入点,也就是如何从大的趋势上,去找到更大的解决方案。

我个人的思考在于,面对目前和未来很长时间里的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要解决更多经济问题,必须要强化全球分工体系,这是全球一直以来,解决所有问题的一个趋势性方法,失去这个方法,可能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俄乌冲突和疫情危机,最大的影响就在于,打乱了全球的进一步的分工体系,再加上美国为了维持各领域霸权收益,强行阻止了各类分工的延续,使得全球所有人都要“自给自足”,面临生存和消费成本不可逆的上升的问题。

基于这些历史因素的集中爆发,对全球的影响将是转折性的,未来全球贸易等领域,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倒退”,那就是从整体的全球化,变为区域的协同化。也就是大家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当前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遥远的口号式盟友,大家也都更注重区域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泛全球化。

这里面,欧盟的战略自主,亚洲的经济贸易组织,非洲自己的各类组织,中东自己的各类组织,南美的区域组织等,我个人觉得都会逐步出现端倪,也就是说,结束以泛美元为统一全球模式的全球分工竞争格局,将会逐步被多中心和多区域协同取代。

这跟商业的发展逻辑类似,取代一个垄断性产品的,可能并不是新兴的同类产品,而是更为分散的另类产品。也是拿美元这个垄断性产品来说,未来取代美元的,可能不是我们看到的什么欧元等,更大的可能是,那些正在萌芽的区域协同模式。

这从长期看是一个好事,但从短期看,一定是会影响分工效率的,这种背景下,越是依赖于现代工具的社会,也就是越先进的社会,其运行的成本就越高。

这就好比说,人类试图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但买一个可以替代劳动力的机器人,其成本远远高于短期内付给劳动力的成本,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就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能买得起机器人的企业,跟雇得起劳动力的企业,并不在同一个数量级,这就导致在短期内,整个社会的消费会向少数企业更大的集中,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面临就业压力。

当然,当更多的人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同时就会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红利,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结合国际竞争的特殊考虑,结合区域协同,来抓住新的机会,否则就会产生更多结构性的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过剩错配危机。

欧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没有欧盟,没有欧元,欧洲的竞争力可能比现在都要差很多,德国就是一个例子,我已经说过了,1985年的广场协议没有把日本的出口打下去,日本后来就算在日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依然迅速恢复了更大的出口,而德国要不是借助欧盟和欧元促成的区域资源协同,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恐怕恢复不到今天的样子。

那日本制造为啥没有被美国完全打趴下呢,原因就是,正好那个时候中国市场成了日本制造业最大的分工协同体系,达到了跟德国获得欧盟和欧元一样的效果,如果大家去看那个时期的中国经济,日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焦点,进过日资企业的中国劳动力,也是不计其数。

基于此,我个人觉得,要解决当下面临的诸多竞争性的,市场性的问题,整个东亚和南亚要促成更大规模的区域协同,保证全球制造业的稳定,中国和非洲(基建和矿产),中国和拉美(基建、工业产品和粮食、矿产),中国和中东(基建、工业产品和能源、基建),中国和欧盟(产品和服务,以及金融投资、中欧班列等),中俄战略合作也不能被美国挑拨,这些都在逐步的建立独立的协同体系,这对解决世界面临的通胀和发展等问题,也是有更大好处的。

因此,我的第三个预期是,由于俄乌冲突跟疫情、全球劳动力成本上升、美国打击竞争对手等重合,会导致泛美经济贸易模式的逐步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区域性的经济金融贸易协同的萌芽和兴起,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150053.html

(1)
上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下午12:30
下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下午12: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