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作者:酷玩实验室

本文转载自: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4月23日,越南胡志明市一块土地拍卖价格,创下了一平米10万美元的历史新高。
约66万元/平米,什么概念?
北京单价“地王”,是丰台樊家村地块,折合楼面价为7.5万元/平米;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即使住着李嘉诚、何鸿燊、张学友的香港“地王”浅水湾,折合楼面价也“就”90万元/平米。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一块越南地皮,为什么会炒出这样的天价?
据《西贡时报》的报道,掀起越南房地产市场风浪的,正是李嘉诚背后的长江实业,其总裁赵国雄还表示,对“在这里(越南)的投资有信心”。
有人调侃,李嘉诚通过控制房地产,会不会把胡志明变成下一个香港? 越南政府可长点心吧。
这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中,李嘉诚以2050亿元的财富雄踞榜首;全球前100名房地产企业家中,中国以52位居首,其中香港最多共14位,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房地产企业家之都”。
但与光鲜的房地产商形成对比的,则是磕碜的香港底层。
一份国际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8个国家的92个主要市场中,香港的房价对收入比率达到23.2,排名第一。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这就意味着,香港一个家庭至少需不吃不喝23.2年,才能负担得起一套住房。
这个住房,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大平层,精装修,而是20-30平米,包含了厨房和卫生间的纳米户型。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更多的人,则挤在四面是墙、中间只有一张床的“笼屋”中——也有人形象给这种房子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棺材房”。反正是死是活,都要睡棺材。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从房地产吸血喂饱自己,不管他人死活,最终把一个城市,变成一座“死城”。
这是房地产商人对香港的“凌迟”。
但是,香港只有 “四大家族”,却有740万人普通人,他们为什么不反抗?
01
香港的土地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但开发率不足25%,有75.7%的地属于完全未开发的荒地。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统一以平方米计算,即11亿平方米的土地,有7亿平是未经开坑的荒地。
不是所有的荒地都能拿来盖房子,但可以利用的地块,几乎都在四大家族手中。
截止2019年6月,恒基兆业——李兆基家族,持有荒地面积约426万平方米;
新鸿基地产——郭得胜家族,持有荒地面积约288万平方米;
新世界地产——郑裕彤家族,持有荒地面积约158万平方米;
长江实业——李嘉诚家族,持有荒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
地产商手中的荒地面积,加起来大概1000万平,似乎并不多。
 
但打通京津冀,先发展雄安;长三角一体化,江浙也跟着受益,城市拓展,不可避免地要向周边蔓延。
 
很不幸,四大家族手中的荒地,就是那个“拦路虎”,像紧箍咒一样,困住了城市向外拓展。
要想拓荒地,留下买路财。
那么,买一块地不就好了?
不用买,四大家族免费送。
2013年,李兆基曾表示,愿意捐出约28万平方米的地,来兴建廉价房。
2019年,郑裕彤的长孙也慷慨解囊,表示将以象征性的1港币租金,捐出约28万平方米地,来缓解基层居住压力。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56万平米的地,即使按人均15平米计算(香港平均容积率为6.0),也可以解决20万香港人的住房问题。
港府兴致勃勃地派人调查了一番,却发现好家伙,有钱人的套路可真多。
李兆基捐出的7块地中,有6块属于尚未开发的荒地,且距离市区较远。
首先,香港法律规定,农田不能用来开发房地产。如果开发商想开发,还需要补比卖地盖楼还高的差价,但若直接把地交给政府,便可以省去这笔钱。
其次,即使港府接受了这几块地,势必也要先对这些地进行开垦,还要同时配套建设道路、电力、商场等基础设施,才能满足居民生活,如此一来,付出的代价远超这块地皮。
并且,他捐出的也不是连接在一起的整块地,而是只把一块地皮的中间捐出,周围部分还攥在自己手里,好比在地的中央放一块蛋糕,引诱港府来上钩。
“免费”的地一经开发,周围其他荒地的价格也随之上涨,李兆基就可以坐享其成——既落得了好名声,又解决了空地闲置问题,同时还赚到了钱,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经过半年的磋商,港府最终以“捐赠者提出的条件和想实现的理想不相同”为由,拒绝了四大家族的“好意”。
当然,这种“以地养地”的套路,只是房地产商风骚走位的1.0版本。
对于手眼通天的四大家族来说,只要愿意,他们可以把一切产业,都变成房地产。
02
1996年,香港发生了一件“大案”。
“世纪悍匪”张子强与人合谋,先后绑架了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和郭得胜长子郭炳湘,共勒索港币近20亿。
人们惊叹于匪徒的暴行,也被地产商人的滔天财富震惊。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李嘉诚,竟然从香港房地产市场吸了这么多血。
一时间,绑匪张子强反而有了点“劫富济贫”的英雄感。
这样的背景下,香港的首富们决定改善形象,从“慈善”做起。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各种拍卖会、名流趴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四大家族大手一挥,政府不要免费的地皮是吧,那我就和社会福利机构合作,直接帮大伙儿盖房。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以恒基地产为例,当时,恒基提出了一个“过渡性保障计划”,表示要与政府合作,为迫切需要住房的人兴建过渡性房屋。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结果2018年项目落实时,大家发现恒基嘴里的地皮属于待规划重建的旧区,本来就是要拆的,只是在动工前会有一段空置期。
 
于是,恒基地产利用“组装合成建筑”的魔法,将等待改造的旧区,改装成简易的过渡性房屋,出租给需要社会保障的人群。
也就是说,你家拆了房子,还没来得及盖新房,他却“慈善”的名号,在里头搭了个样板间,还像模像样地收起了房租。
慈善也能当生意,要精还是首富精。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除此之外,香港四大家族连新兴产业也不放过。
1999年,港府曾推出一项“数码港”计划。
所谓“数码港”计划,就是在香港大学旁边开辟一块荒地,利用港大的人才资源,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从而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个计划很快吸引了李嘉诚的“二公子”李泽楷,留学多年的李泽楷,受国外影响,拍着胸脯保证,要将“数码港”打造成“香港硅谷”。
根据他的设想,这将是一个大型社区,包含资讯广场、办公大楼、高层住宅、独栋洋房等。计划容纳30家大型资讯公司,以及100家小型公司,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丰满的理想,让香港政府在没有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就把这块地批给了李泽楷。
本以为香港也要有苹果、Facebook这样的巨头了,但骨感的现实是,香港的数码港,只吸引了两家不知名的科技公司入驻。
最终,“数码港”全面泡汤,李泽楷在这块地上又卖起了高楼,搞起了地产行业的老一套。
香港大学附近的地皮,+1。
无论什么产业,最终都会回到卖楼收租的循环中,这种可怖的“地产黑洞”让香港的房价一步步登上高楼,产业也逐渐固化。
由于垄断太严重,一些新兴行业很难在香港扎根立足。
有人统计过2004年-2014年香港网购习惯的港人比率,发现10年来从未超过25%。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在我们嗦着柳州螺蛳粉,品着新疆的哈密瓜的时候,香港的年轻人只能对着收租的短信,长叹一声。
90年代的香港,曾是梦想的乐土,这里物质生活充足,精神生活丰富,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但在房地产商们一层一层的盘剥之下,香港变成了一座只有房子,容不下梦想的“死城”,无处可逃。
除了房子,香港没别的了吗?
03
2013年,一位香港小学生的作文在网络引发热议。
在这篇题为《李家的城》的文章中,该小学生细数了屈臣氏、7-11、惠康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李家产业后,讽刺道:他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结尾还不忘点题,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盘踞在香港的四大家族,依托房地产,将触角伸向了各行各业。
据统计,李嘉诚旗下除了有名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个集团外,还有长江基建公司和香港电灯公司。
李恒基,拥有恒基兆业和香港中华煤气两家公司,其中,香港中华煤气还是香港家用供暖天然气的唯一供应商。
天然气被李恒基切断,交通就基本掌握在郭得胜家族手里——香港最大的巴士公司,就姓郭。
郭得胜是新鸿基地产的创始人之一,早先做杂货批发,同时还控制多家主要手机运营商。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从左至右,分别为郭得胜长子郭炳湘、李兆基、李嘉诚及郑裕彤
最后的郑裕彤,手中握着著名的新世界、周大福、恒生银行三家公司,集“珠宝大王”、“酒店巨子”、”传媒大亨”多个称号于一身。
 
也就是说,四大家族手里捏着的产业,涵盖了房产、酒店、旅游、通讯、交通、零售百货个各行业,吃喝拉撒、玩乐享受,甚至连婚丧嫁娶,都被四大家族包圆了。
 
在香港生活,你一天的生活大概是这样的:
 
早上起床,用着李恒基家的煤气开始做早饭;
然后出门,坐着郭得胜的巴士出发去上班;
中午吃饭,走进李嘉诚的便利店买个便当;
到晚上下班,还得用郑裕彤家的电话打给父母。
哦,对了,到了月末,你还得把这个月打工赚的大部分钱用来交房租,同样也是交到四大家族的其中一位手中。
如果说,韩国人的一生离不开税收、死亡和三星。
 
那么,香港人的一生,也离不开四大家族。
 
被“四大家族”支配一生的香港青年们,为啥还不反抗?
在他们的控制下,1994年后香港的出租车牌照就没有再增加过;大量老牌小吃店被逼上绝路;就连满世界攻城略地的沃尔玛和家乐福都不敢进入香港市场。
沉疴积弊之下,无论是谁,无论做什么努力,都绕不过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控制。
 
《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写道,“我们奋力向前划着,却陷在逆流而上的小舟里,不停地倒退,不停地倒退,然后回到过去。”
最终,740万香港人,都成了四大家族的“长工”
尾声
可能有人说,四大家族就是香港房地产的毒瘤,为什么不把他们连根拔起?
有一个词叫“大而不倒”,就是当一家企业足够大,就不可能轻易倒下。
一旦倒下,也许财政会交白卷,就业会垮掉,整个社会反而会陷入动乱。
没有制造业兜底,没有新兴产业傍身,没有各个产业的均衡发展,四大家族之于香港,只能大而不倒。
于是他们不停地吸血,不停地扩张,直到把香港的养分吸干,他们才会停下来,把目标对准下一个香港。
实际上,香港的房价不关我事,越南的未来也轮不到我操心。
我写这篇文章,其实是想起了我对首富最初的印象。
香港回归之后,我读过很多香港首富的文章。
在那些古早的文章里,李嘉诚一块表戴了10年,李兆基一套西装可以穿十几年,郑裕彤穿廉价运动服……
平易近人的小伙子,通过个人奋斗成长为首富,好比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一路升级打怪,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世人皆崇拜金钱,连带着首富也成了英雄。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这些首富的发家史,固然有个人的奋斗,更有时代的进程。
四大家族的根基,是9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时奠定的。
同样,今天一代又一代的首富们,不管是房地产,还是互联网,都正好赶上了国家发展的红利。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读起《毛选》。
成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 做企业,赚钱当然无可厚非。
但他们崇拜的“英雄”,不再只是唯金钱论,而是你可以赚钱,最好也能带着大家致富。
最起码,也得给年轻人留一条活路。
等香港年轻人都读起《毛选》,留给四大家族的时间就不多了。
毕竟,时代能把你捧高,也能把你摔烂。
 

参考文献:

地产杂志:李兆基的地产慈善阳谋  

观察者网:有些“慈善”必须拒绝  
 “小超人”李泽楷与“数码港”计划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183488.html

(2)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上午11:15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上午11: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