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作者:北辰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家家要祭祖。”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听起来很“五”的节日,会不会有人误写成“端五”呢?
 
别说,如果你写成“端五”,还真不算错,甚至可以说是很有文化的体现。
 

“端五节”确实存在

 
“端五”既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端午”的替代品,而是“端午”的老前辈。
 
在“端午”之名出现之前,五月初五常被称为“仲夏端五”“五月端五”等,“端五”即初五之意。
 
而且,名为“仲夏端五”的五月初五也在很早以前就被视为夏天的民俗节日了,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所载:“仲夏端五,烹鹜角黍。”此处的“角黍”可以理解为粽子,正是在端五这天食用的。
 
可见,这个吃粽子的节日被称为“端五节”,似乎比“端午节”更有理有据。但事实证明,“端午”后来居上,成为中华民族五月初五的专属传统节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种说法是,为了避唐玄宗的讳,人们将“五”改为“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时任宰相的宋璟便提议将“五”改为“午”,因为八月初五与五月初五同为五日,缘于对皇室贵族身份的避讳,则以“端午”来取代“端五”,后世便一直将前者沿用下去了。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影视剧中的唐玄宗。来源/电影《妖猫传》剧照
虽说端午节确实是在唐代正式成为官府认可的节日,但是,“端五”因避讳而被改为“端午”的说法或许站不住脚。避讳避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很少见,而且为什么就偏偏选了“午”,而非“舞”“武”“吾”替代原来的“五”呢?
 
由此,我们便需要回到“端”“五”“午”这几个字本初的意义。“端”是正、初、开始的意思,那么“端五”就是初五,没毛病。
 
重点在于“午”。从字面意思看,“午”当然是指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比如中午、下午。可这也解释不通“端午”,难道是指早晨刚过、中午刚来的那段时间?这和五月初五又有啥关系?
 
我们先从这个节日本身说起。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端午节,本身是一个“合成节”。如前文所说,五月初五很早以前就是一个民俗节日,它是古人夏季众多节俗中的一个,其余的还有“午月午日俗”和“夏至节”。一般认为,这三个节俗日益融合,最后形成了端午节。
 
三个节俗之所以能够融合共生,是因为它们的目的都一样——辟邪、养生。
端午节俗来源之一的夏至节,是人们对自然认知的化身。回忆一下初中地理知识——夏至是全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此后便日渐短、夜渐长。聪明的古人也发现了这一大自然的奥秘,但是,他们尚未参透地球公转的规律,所以创造了神话来隐喻大自然的变化。
 
因此,农历五月是一年中的“阴阳之交”,势必要有一些仪式性的活动来帮助人们抵御不断增加的“阴气”,所以人们辟邪,辟的就是这个邪。
 
而当“阴阳之交”的观念逐渐形成,有节气交替点表征的“午”字开始走入视野。
 
按《史记·律书》的说法,“午者阴阳交,故曰午”。“端午”的“午”并不是指时段,而是源于天干地支。“午月”是北斗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则是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十二地支纪日中的午日。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天干地支示意图。来源/王进 朱贵明 《周易新解》
所以,根据“午”为阴阳之交的本义,就不难理解这个因出于辟邪、养生等缘由而诞生的节日为何要叫“端午节”。“端午”被确立于唐代,也和当时推崇阴阳思想的道教之兴有很大关系,唐玄宗不仅将老子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还把自己与李林甫的石像置于玄元皇帝庙老子雕像的两侧。也是基于唐代道教的兴盛,带有天干地支背景的“端午”的出镜率开始逐渐多于“端五”。
 
当然,无论是带有时间感的“端五”,还是颇具阴阳感的“端午”,都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产物,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时摸索出的生存之道。
 

端午节该干点啥?

为了顺应时节,很多相应的仪式和活动诞生了,它们的目的也很统一,基本初衷都是辟邪。
 
那么有人会问了,防盗门上插艾叶、手腕上戴花绳是辟邪,这个没什么问题,但是赛龙舟难道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如今这么认为也没有错,但古人想得更多的可能是水祭以驱邪气。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端午节门前挂艾叶和香囊。摄影/陈扬 来源/图虫创意

 
还有一些现在不怎么流行的节俗,都是为了辟邪。比如,端午假期,很多人想出去玩一下,但古代的端午节,女子是一定要跟家人在一起的。为什么呢?还是那两个字——辟邪。女子往往被看作是辟邪祛病的重点保护对象,未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这天会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头戴一枝石榴花,跟随家人去祭祀,家长会为女儿真诚地祈求健康。而嫁出去的女儿则要在这天回娘家,称为“躲端午”,面子上是顺应节气,其实也蕴含着借机回家团聚的情结,端午也因此叫“女儿节”。
 
当然,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事项——吃粽子。
 
吃粽子为了什么?你没猜错,还是那两个字——辟邪。其实,它曾是一种祭品。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粽子。摄影/dashiyiyuan_vip,来源/图虫创意
粽子起源于夏至节,夏至是阴阳交替之日。
 
为什么人们会想到用茭白叶、芦苇叶、箬叶来裹着米吃,而不是其他植物呢?因为从主观层面讲,这些叶子被认为有驱疫、辟邪的作用,坊间也有很多以苇叶驱鬼的传说。而从客观层面来看,这些时令性的食物可以解毒、清热、消肿,正巧对应仲夏时节炎热的气候。
 
那为什么是米,而不是面、豆类呢?因为从阴阳五行的角度看,粽叶属于水生阴性,而黍米为阳火之性,二者相合,便是粽子作为祭祀用品的内涵所在,以此来顺应天地阴阳交替。
 
不难看出,古人是将自己的“阴阳”思想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了双重探索,创造出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而后世普遍认为粽子与屈原有关,其实是历史和民族文化双重选择的结果。
 

节俗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小的粽子里蕴含的阴阳思想、养生之道,是粮食与人类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
 
先民并不是一开始就灵光一现地使用苇叶、箬叶、茭白叶等包粽子,而是在探索自然中发现茭白叶有阴阳代兴之义,拿来试了试又惊喜地发现吃了它身体好像变舒服了,于是获知这种叶子有养生的功效,以此来祈求身体健康、子孙兴旺。
粽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以香喷喷、黏糊糊的糯米为馅。北方原本不盛产稻类,以黍类为主,所以北方的粽子起初是以黍米为馅的;而江南盛产糯米,以糯米入粽是南方的原产物。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茭白叶包裹的粽子。摄影/梨花看雨 来源/图虫创意
 
甚至于粽子的形状,也不是哪位大神随手一包就是三或四个角的造型。一种说法是为了祭祀,出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将粽子贴近牛角的造型,以借自然之阳气打败自然之阴气。
 
总之,随着人们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关于“人与自然”这个命题的奥义也在不断明晰。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经过漫长的磨合,一步步找到了共生、共存的最佳方式。而像粽子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与粮食的关系上。
 
粮食在人类智慧的孕育中,不仅可以有形、有色、有本味地走上我们的餐桌,还有着千姿百态的美妙蜕变。
 
有多美妙呢?有的东西,在后人眼里,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人类的手笔。大家不妨根据以下描述,猜猜看这是粮食的何种化身——
 
关于这个东西,根据前人记载,有人说它是猴子做的。比如,明代的文学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 蓬栊夜话》中认真写道:“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粽叶里的粮食。摄影/HarveyLaw,来源/图虫创意

 
也有人觉得这东西太完美了,只可能是天赐的。更神奇的是,这种说法居然在20世纪得到了科学“证实”——1974年,美国天文学家声称,在人马座B2的一个星云中发现了某种分子,这种分子的含量远远高于人类自己生产的同类物质的总和。
什么分子呢?
 
是乙醇分子(不就是酒吗)
 
人类用伟大的智慧创造了像天赐物一般美好的酒,并代代相承,演化出越来越多的种类。人与自然的共生,也在酒中得到了极致诠释。
 
和粽子最初并不是天然以糯米为馅最香、以粽叶包裹养生一样,白酒所采用的粮食也是在一代代人的摸索中寻得,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过程实属不易。
 
有了粮食,要怎么变成美酒呢?
 
从知名白酒五粮液的历史传承和新时代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中国白酒千年以来的不断摸索,以及顺应自然的不断演变。
 
时间回到唐朝,我们的诗圣、网红杜甫老先生在途经戎州(今四川宜宾)时,接受当地官员宴请,喝到了一款由当地官坊用四种粮食酿造的“重碧酒”,喜欢得不得了,专门留下诗句“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彼时,用多种粮食酿酒已经成为共识。
 
再往后,到了诗酒茶兴盛的北宋,人们对酒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重碧酒”的诞生地宜宾率先“内卷”起来。其中,家庭条件不错的姚氏家族干脆把高粱、大米、糯米、荞子和小米五种粮食都用上了,再配以当地的安乐泉水,“重碧酒”从此升级成黄庭坚口中“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的姚子雪曲——五粮液的前身。
 
正如粽子的口味不断创新、端午节的内涵不断丰富一样,人们在探索自然与追求美好的道路上,始终不会停歇。到了明代,新的粮食作物现身华夏大地,它就是玉米。这种来自美洲的作物,以其甜糯的香气吸引了酿酒人的目光。新的尝试又开始了,“温德丰”(后更名为“利川永”)酒坊的创办者陈氏家族把“姚子雪曲”配方中的小米替换为“时髦”的玉米,形成了更趋完美的“陈氏秘方”。
 
清末,邓子均基于“陈氏秘方”,在各种粮食配比上不断摸索、调整,逐步形成了配比科学的“五粮配方”和独特的酿造技艺。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
利川永外景——五粮液八大明初古酒坊之一
五粮液的生命源于自然,传承者的双手赋予了它活跃的脉搏。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那些孕育在粮食中的自然之力被一点点发掘,最终以美酒的样貌与我们相遇。发展至今,新时代的五粮液始终坚持以极致品质酿造代表中国品质的好酒。精选五谷入酒,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悠长、玉米产酒喷香尾甜,才成就“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独特风格,与九百多年前黄庭坚对“姚子雪曲”的评价高度契合。
五粮液既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产物,也是美好生活的见证者——
 
升学时,我们远方的坦途,是老师手腕下的粉笔灰铺就的,于是,我们用一场仪式来感恩、铭记、怀念、启程,桌上的五粮液见证了这振奋人心的成长;
 
后来啊,我们遇到了共度一生的人,有了家,有了牵挂,我们用一场又一场仪式来庆祝、团聚、纪念、再启程,桌上的五粮液见证了一幕幕的山盟海誓、寿比南山……

可以说,无论人生大时刻,还是幸福小时光,都有五粮液的身影,它不仅见证着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也记录着“和美文化”的一路传承。

 

而回到本初,这一切像极了人类智慧和自然水土共同谱写的诗,彼此回应、彼此成就。得益于这传承至今的历史记忆,我们发现了“端五”的秘密,吃着先民创造的粽子,延续着世代未曾改变的习俗……而这份刻在基因里的“和美”,也将继续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创造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曾维华,王冕:我国端午节丛考,《中原文化研究》,2003年。
2、宋亦箫,刘琴:端午节俗起源新探,《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
3、葛雯,李群:粽子起源、种类、制作工艺及文化探究,《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年。
4、都春屏:屈原与五月五日--端午的渊源及意义,《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
5、张海霞:端午节的起源及文化符号分析,《决策探索(下)》,2019年。

 

五月初五的“端午”,居然也被叫过“端五”END
作者 | 北辰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19614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4日 下午12:01
下一篇 2022年6月5日 上午11: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已开通vip会员功能,付费文章和付费资源,vip会员均可免费查看与下载,建站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