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作者:赵恺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作为美国霸权的支柱,到处打仗的美军极为擅长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为自己找出站在道德高点的战争理由,引导舆论把美军塑造成为“正义”的化身,将美军在海外的杀伐包装得合情合理。美国政府称这项能力为国家“软实力”。

民意?独立战争前后的舆论暗战

 
谈及美国独立建国的历史,话题的主角一定是华盛顿。但实际上,在他背后还有另一股力量在推动独立战争——掌握新闻媒体话语权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他的同行们。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富兰克林画像,美国画家Joseph Wright绘制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富兰克林已经在费城拥有了自己的印刷厂、一份名为《宾夕法尼亚报》的报纸,以及一本《穷理查年鉴》,甚至还建了一座私人图书馆。凭借社会名流、著名作家的身份,富兰克林被选举为宾夕法尼亚省议会秘书和费城副邮务长。他利用这份职权垄断了纸张和油墨的销售。

 

1765年2月9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印花税法》。印花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它最初主要针对的是日常经济生活中使用契约、借贷凭证之类的单据。但英国政府为了广开税源,竟要求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所有印刷品都必须交纳印花税,连扑克牌都不能幸免。印花税让靠报纸吃饭的富兰克林等一众出版商都坐不住了。

作为出版利益集团的代表,富兰克林首先跳出来反对《印花税法》。掌握着舆论工具的富兰克林和他的同行利用手中的报纸大造声势,喊出了征印花税就是“向知识征税”的口号,一时间,北美殖民地呈现出群情汹涌的态势。

北美殖民地的民意被点燃后,英国方面气急败坏地在1774年颁布五项苛刻法令,统称为“强制法案”(Coercive Acts),殖民地人称“不可容忍法令”(Intolerable Acts)。与此同时,英国封锁波士顿港口,增派军队……

独立战争爆发后,托马斯·潘恩发表了一本50页的小册子——《常识》,书中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立即引起轰动,在人口仅250万的殖民地,最终共售出50多万册。潘恩的《常识》只是一个小册子,但发挥的战争动员作用抵得上一支军队,成功将英军推向美洲殖民地民众的对立面。

开战理由:美国舆论战的雏形

 
先制造舆论、煽动民意,后开动战争——后世的美国当权者把独立战争时期的舆论战演变为美式战争的必选动作。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西方报刊上描绘“门罗主义”的漫画

1823年,国力日渐强盛的美国趁势提出《门罗宣言》,强行把美洲划定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并很快将目光锁定在早已日薄西山的西班牙及其殖民地——古巴。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古巴与哈瓦那位置示意图。来源/天地图
一切不利于西班牙的新闻都成为当时美国报纸的重要主题,报业大亨赫斯特事后公开承认,他花费了近百万美元大力煽动民众对西班牙的反感。

 

《纽约新闻报》(1895年11月被赫斯特收购)报道了一则古巴少女克莱门希·阿让(Clemencia Arango)被殖民当局驱逐出境的新闻,文内配图是一名少女裸露的背部,衣服被两个色眯眯的西班牙官员扒了下来。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该新闻报道的插图。来源/history-of-american-wars.com

这则新闻果然引起了轰动,成功培养起民众仇视西班牙、支持美国参战的倾向。而事后证明,当时对女孩搜身的其实是女警。

 

另一则新闻是,西班牙政府对一位17岁少女西斯内罗斯(Evangelina Cosio y Cisneros)判处20年监禁,理由是她企图色诱西班牙驻古巴松树岛军长贝利兹,并伺机行刺。但她本人则声称自己是为了抗议被流放到松树岛的父亲、古巴反叛军领袖奥古斯丁·科西奥(Augustin Cosio)即将被投放到监狱中,而与贝利兹产生了争执。《纽约新闻报》用了375篇专栏连篇累牍地报道,将其塑造成中世纪式的、少女勇于反抗恶人强暴的形象,并派人将其营救到美国。成为名人的她,甚至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麦金莱的接见。

 

随着有关古巴岛上关押反对者的“集中营”、西班牙殖民政府屠杀进步人士等新闻频繁出现在美国报纸的头版头条,塔西陀效应成功形成,此后,无论西班牙政府在古巴实行什么政策,都令美国民众无法接受。

 

1898年1月12日,古巴哈瓦那发生了反政府暴动,美国政府派出主力舰“缅因”号在没有通知西班牙的情况下,前往古巴保护侨民,停靠在哈瓦那港。1898年2月15日21时40分,“缅因”号突然爆炸。战舰前侧三分之一的船体被瞬间炸掉,剩余的残骸则迅速沉入海底,全舰355名船员中,260人当场因爆炸或落水身亡,另有6人伤重不治离世。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政府当即展开调查,并在第二天给出了一份由军火专家菲利普·阿尔杰出具的有关“缅因”号煤仓自燃、爆炸沉没的事故报告。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缅因”号残骸。来源/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影像资料截图
尽管这份报告出自美国海军,却很快遭到美国海军副部长西奥多·罗斯福的实名反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罗斯福的措辞:“阿尔杰先生不可能对事故一无所知。该部门所有最优秀的人都同意,无论是否可能,这艘船肯定有可能被水雷炸毁。”这段话看似非常权威,实则没有引用任何专家的意见和事实证据,武断地认定“缅因”号是被水雷炸沉。

或许,正是考虑到西奥多·罗斯福的话难以服众,美国新闻界迅速行动起来,最著名的要数赫斯特旗下的《纽约新闻报》和普利策(后来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的《纽约世界报》,他们迅速派出大批记者前往哈瓦那进行实地采访,赫斯特更悬赏5万美元,势要揪出炸毁“缅因”号的幕后黑手。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纽约新闻报》刊登的“缅因”号事件的新闻。来源/history-of-american-wars.com

这些记者最终也没有挖掘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但平均每天八页半的新闻、社论和图片,成功将“缅因”号沉没事件推上美国舆论的风口浪尖。普利策自己都认为,除了疯人院,没人会真的相信西班牙人策划了炸毁“缅因”号的阴谋,但哈瓦那政府未能保障到访的美国海军主力舰的安全,是难辞其咎的“背叛和松懈”,因此,为了“赎罪”,西班牙应该立即予以古巴独立,以告慰那些与“缅因”号同沉的美国海军官兵。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缅因”号遇难者葬礼视频截图,由托马斯·爱迪生公司拍摄

普利策的说法很有影响力。4月20日,美国国会两院联合决议支持古巴独立并要求西班牙撤军的相关提案。美国总统随即向西班牙提交4月23日必须给出满意答复的最后通牒。就这样,一场意外被舆论说成“阴谋”,一场阴谋则被歪曲成“正义”,一场列强间的利益争夺战,被披上了“除暴安良”的外衣。就在西班牙人尚未做出决定之前,4月22日,美国海军已经对古巴各主要港口实施封锁,无奈之下的西班牙人只能于4月24日主动向美国宣战。实力悬殊的“美西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延续了4个月的美西战争被称为是“报纸的战争”或者“赫斯特的战争”,最终,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被迫把关岛和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同时,西班牙人还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将菲律宾群岛主权转让给美国。这场战争之后,美国正式走出北美大陆,开始向大西洋和太平洋伸出双手,并正式加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俱乐部。

参战的筹码:一战中的美国舆论战

但是,此时的美国虽羽翼丰满,却依旧不敢正面挑战欧洲列强中第一梯队的四个大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沙皇俄国。正因为清楚自己能力的界限,美国在初期始终保持着谨小慎微的中立态度,甚至到1916年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打出的竞选口号还是“他让我们远离战争”。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伍德罗·威尔逊。来源/纪录片《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理想主义者》截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到1917年,英法与德国拼得元气大伤,二月革命葬送了罗曼诺夫王朝,美国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1917年2月1日,德国海军重启“无限制潜艇战”,击沉悬挂有美国国旗的“伊利诺斯”号油轮等多艘美国船只,美国先是表示不满,随即又截获了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曼发给德国驻墨大使的电报,宣称德国政府正在竭力唆使墨西哥对美宣战。

 

这两个新闻被报出来后,美国对德宣战便水到渠成。1917年4月6日,威尔逊总统正式代表美国向德国宣战,为了树立美军的“正义”形象,威尔逊将美军参战理由解释为“以战制战”,即美军参战是为了拯救处于危机中的民主制度,换取新的世界和平。因此,美国之所以不再“中立”,不是“趁火打劫”而是“维护和平”。

 

但要动员数以百万计的青壮年投入欧洲战场的“绞肉机”中显然不是一句简单口号能解决的。对德宣战仅一周后,威尔逊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公共情报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简写:CPI),由威尔逊竞选团队核心成员、资深记者乔治·克里尔领导,名义上主要工作是“积极改善新闻报道业务”,实则是不遗余力地操控新闻和舆论。

 

在克里尔的领导下,“公共情报委员会”迅速扩张成一个拥有15万人的庞大机构,包括讲演、广告、电影等多个部门。其中,讲演部门招募了7.5万名专家宣传威尔逊的理念。“公共情报委员会”的广告部门则见缝插针地在众多杂志、报纸上发布广告,把美国参加一战包装成正义的举动,以激起美国人的战争热情,刺激战争债券的认购和招募新兵。整个一战期间,“公共情报委员会”开展了美国史上空前的宣传活动,共散发1亿多份宣传材料,发布6000多份新闻稿,对3亿人次发表了75万次演讲,制作了20多万张幻灯片,首开美国“宣传攻势”之先河。

 

除了“公共情报委员会”这种政府机构,美国私营报纸也全力投身到这场舆论战之中——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日报》主编拉索姆不断用各种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恐吓美国民众。这些文章真假参半,有些基于事实,多数时候则纯属捏造。但正是这些耸人听闻的“新闻”,挑动了美国民众的心,让他们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相信敌人是邪恶的、美国是正义的、牺牲是必要的。主编拉索姆为自己打造了“超级侦探”的人设,并沉迷其中,他把所谓的线人提供的消息说成是自己以及《普罗维登斯日报》记者们的大胆报道。有一次他还表示,自己的团队已经破解了德国的密码,能直接读到德国的外交信件。战争期间,拉索姆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名流,在全美各地发表演说,主旨是吹捧自己以及《普罗维登斯日报》在促使美国参战的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是美国首次参加全球性大战,各大媒体正好需要找个英雄人物吹捧,拉索姆被媒体选中,获得了崇高的名望,甚至连当时的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对他也颇感兴趣。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拉索姆。来源/The Providence Journal/USA Today Network
“公共情报委员会”还不断尝试利用节日和新兴电影媒介来进行战争宣传。美军参战后不久,1917年6月14日,“公共情报委员会”利用“国旗日”的契机,描绘了一幅美国士兵扛着星条旗上战场、最后血淋淋死在战场上的画面。此外,“公共情报委员会”还资助了《皇帝:柏林的野兽》《普鲁士的诅咒》等一系列反德电影。受这些电影影响,美国很多民众深深厌恶德皇威廉二世,甚至有一家药店在烧毁威廉二世的肖像后,向公众免费发放苏打水以示庆祝。这些战争宣传很快殃及了德裔移民,美国一些州和城市开始驱逐德裔居民,禁止学校教授德语,并严禁演奏德国音乐。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表现美国参战情绪的绘画作品《1917年5月清晨的大道》,由印象派画家柴尔德·哈萨姆(Childe Hassam)创作。来源/美国爱迪生艺术馆
在“公共情报委员会”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美国国内很快形成了一种支持战争便是“政治正确”的氛围。只要不支持战争,就意味着反对,就等同于懦弱和卖国。战争支持者甚至焚毁一些和平教派的教堂,向和平主义者泼油漆,殴打德裔移民,甚至给一些拒绝购买战争债券的人扣上“软弱”“卖国”的罪名。

 

“公共情报委员会”通过选择性加工和对德国针对性丑化的模式,成功让民众为仇恨所驱使,投身到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此后的历次战争中,美国在政府宣传部门与新闻机构的默契配合下,精心包装,甚至以假乱真,用精致的宣传形式和巧妙设计的内容影响民众心理,美军被包装成为正义的化身、拯救世界的力量,实则多次践踏正义、荼毒生灵,播撒战争幽灵。

参考资料:
美国通史(六卷本)》人民出版社,刘绪贻 / 杨生茂等编著,2002年10月
《普利策传》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美】丹尼斯·布里安著,2004年12月
美国战争史》新华出版社,【美】保罗﹒艾德伍德 著,2013年7月
美国一战文学与文化史》,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美】蒂姆·代顿,2021年2月
用新闻制造战争:到处打仗的美军,为何总能给自己披上“正义”的新衣?

 

END
作者 | 赵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20755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9日 上午11:32
下一篇 2022年6月29日 下午12: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