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作者:北风

本文转载自: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上周,广西全州县卫健局一张“措辞冷漠”的回复函,将三十多年前的“超生调剂”伤口,撕裂在十四亿国人面前。

如今的网友,以九零后零零后居多,都在相对开明的网络环境,政府乱作为会有“严肃追责”的环境下长大。

当今的我们,所处的人权环境和社会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也与三十多年前截然不同,因此三十多年前“没有波澜”就执行的“超生调剂”政策,在今天成为“跌破人伦承受底线”的社会爆点。

我们在震惊之余,更重要的是明白这样的政策如何来的,如何挽救?我们未来又会受到哪些“人权冲击”?

一,“历史原因”不是冷漠的借口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历史原因”不能成为行政违法的遮羞布。无论当年出于什么背景,什么政策环境,地方政府执行没有“法律依据”的政策,造成的违法结果,必须承担。

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唐月英、邓振生两人上访,说自己九十年代生下的婴儿,被“高丽君”等人抱走了。而这里的高丽君应该是当年具体执行的基层干部。

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全州县卫健局给唐月英夫妇的回函,直接以“当年政策”,年代久远,历史原因,不予处理。

目前桂林市启动的追责程序只是停职了全州县卫健局负领导责任的局长,以及具体分管的副局长。

许多网友认为三十几年前“超生调剂”政策执行时,如今的卫健局局长,副局长,当年也不过是娃娃,停职这两人,去给三十年前的政策负责,显然有“背锅”之嫌。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区别来看。“超生调剂”事件年代确实比较久远,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只是这两天才听说。

要让官方在一天之内,调查清楚三十年前的来龙去脉,并且对三十年前的政策制定进行追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第一时间对全州县卫健局局长,副局长进行问责有没有道理呢?

这次问责是及时而恰当的!

因为全州县卫健局局长,副局长并不是为三十年前的政策背锅,而是因为“历史原因”,“过去政策”就仿佛尚方宝剑一样冷漠处置的态度被问责。

这是非常好的警醒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经济和社会面貌翻天覆地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基层政府在管理时,当然会积累许多问题。

可我国是“大政府体制”,而且是连续执政,决不允许出现“前任领导的政策”,后面领导直接不认的状况。

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随着互联网舆情越来越丰富和迅速,未来各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都会纷纷曝光。对全州县卫健局长的问责,就是类似历史问题,不能一个“历史正侧挡箭牌”,就把老百姓的合理合法诉求抹杀掉。

未来许多老百姓“追究”的很多问题,都是合法问题,都是正当权益,如果“历史问题”,“历史政策”涉嫌违法和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协助他们维权,降低对他们的伤害。

二,如果换一个“西式名词”,会不会有不同舆论效果?

这次“生育调剂”事件一出,许多人第一时间类比“招生调剂”,“专业调剂”,认为这是对生命权的漠视。

我对这一事件严肃批判,严厉追责的态度,和许多文章一样。追责“全州调剂”不是本文的重点,我这里不洗白,但是我想提供另一个思考角度。

最近几年的许多舆情事件,全网“盛赞”的处理方式,用的不是“社会调剂”的名称,实际结果却类似。

就拿今年的案例来说,徐州八孩女事件,女子被解救之后,舆论喧嚣仍在。

最终的结果,女子的丈夫被采取强制措施,未成年子女由“社会机构抚养”。

所谓的社会抚养,如果不是舆论过于聚焦,应该是“福利院收养”,然后在舆论喧嚣之后,由“有经济条件”的无孩父母收养。这是今年“社会正义”的选择。

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在徐州八孩女事件曝光之后,全国形成“解救妇女浪潮”,多个省市的农村先后曝光类似案件,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乌龙”,但是个别极端困难家庭,孩子被“民意要求社会抚养”。

大家翻翻今年的互联网,多个“十几个孩子的极端贫困”家庭,最终在媒体曝光,全国关注,绝大多数网友认为孩子在这样的“多子家庭”没有很好的教育和营养环境后,这些事件的最后热搜都停留在“当地福利机构进行抚养”。

社会机构抚养后,这些孩子接下来就会被无孩家庭或者有一个孩子,但是希望领养孩子的富裕家庭领养,这不叫“超生调剂”,这叫“舆论的正义”。

除了过度超生,拐卖,贫穷被网络民意集体要求“社会抚养”的以外,还有很大的一部分热点事件,是父母“短时间虐童”。

过去一年,大家数数有多少是因为“十几秒”的视频画面,就进行人肉攻击,强迫警方介入,最后将小孩“社会抚养”的案例?

当然,我承认有些“长期虐童”或者确实严重虐打孩子的,应该“剥夺父母权利”。

但是只有当过父母的才知道,就算是脾气再好的父母,爷爷奶奶,在十几年育儿期间,都会有“崩溃打骂”的瞬间。

极端调皮下,偶尔一次“打狠了”,和父母爷爷奶奶十年如一日的疼爱是不矛盾的。

可是当今的互联网环境,往往可以将十几秒的一次视频,作为一个人“一生的定义”,一旦事情闹大,讼棍逼迫当地警方介入,会在“公事公办”的程序正义下,这些孩子被“交给社会抚养,未来当然会合法调剂给其他家庭”。

有人说,网络热搜“舆论调剂”他人子女毕竟只是个案,即便每天一热搜,一年也才调剂三百多个儿童。

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再来说说全国民意拍手称快的“父母合法持证上岗”的立法,我们换个角度想,能否扛住“三十年后的人伦问责”?

今年以来,各个媒体,包括网络舆论都在大加赞赏的就是“父母持证上岗”,不合格父母,最轻的是检察机关约谈,更进一步,强制父母“学习”。

如果长期不合格,法院有权判处孩子交给“福利机构抚养”,最终会在“防止不合格父母追溯”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未来收养去向保密。

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大家都认为这是法制的进步,是对儿童健康权益的重大保护,那么今日的法制如何界定“不称职,需要被取消父母资格的人”呢?

比较通用的界定标准有“长期虐童”,“过度苛责儿童”或者“营养和生活环境不适合”,现在甚至加上了“冷暴力,疏忽照料”等等。

用今天的法律和人权标准来看,七孩家庭的贫困父母,我不是“贬低或者侮辱”,但我了解的三十年前多孩农村家庭,父母打骂是常态。

营养不良是常态,兄弟姐妹饱一餐饿一顿是常态,七个小孩同时享受受教育权很难,按照今天的标准,父母没有尽到抚养职责。

因此这样的七孩家庭,如果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曝光,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社会舆论要求福利机构抚养”,最终由“舆论对孩子进行调剂”。

一些人会觉得我用今天合法的,合乎程序正义,合乎网友们“朴素正义”的“剥夺抚养权”案例,去类比三十年前的“超生调剂”案例,有“洗白”之嫌。

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都不说三十年,大家看看五年前的热搜,那些被剥夺父母权力的人,就没有无辜么?

谁敢保证,三十年之后的社会氛围,三十年之后的人权高度,三十年之后的“人伦底线”到达什么程度?

三十年后的网民,会认可今天的“法律正义”,“程序正义”,“网络正义”的理由,将那些父母和子女分离么?

要是三十年后,“人伦亲情”成为社会最大的“政治正确”,到时候有父母提出追溯,一对五十岁父母抗议,说“三十年前的检察机关和法院,因为二十岁的我们年轻不懂事犯了错,而将孩子判给福利机构,剥夺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权力。”

今天的舆论和程序正义,扛得住三十年后的“群情激动”么?

今天我们眼中的“恶魔父母”,三十年后“全民质问为什么不给年轻人机会”,我们怎么反驳?

三十年后的人质疑个别案例就因为“缥缈的网络喷子”,就弄得骨肉分离,如今的我们怎么反驳?

因此我们今天反思三十年前的“超生调剂”政策的同时,不要忘了,许多人只是不用这个名字,每天也在干着“调剂别人命运”的行为。

三十年后,这些被“舆论裹挟而伤害的人”正本清源的追溯,又有多少人敢说“当年对方的悲剧,没有自己踩一脚”?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纠偏力量,被引向错误方向

过去在国家大政方针的会议中,我们经常看到“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七个字。

这七个字很短,但分量极重,与之相对的还有“经得起人民审视”。

比如三四十年前制定“计划生育”国策的人,也认为这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国策。前二十年,无数专家为这一政策背书。

“计划生育”政策,前二十年全民拥戴,是因为它描述了“如果不计划生育,就会人口爆炸,资源环境崩溃,社会动荡,人伦悲剧”。

但最终,计划生育的作用,就是避免了这些“悲剧”的发生。可这些悲剧就和“不清零会死几百万人一样”,并没有真正发生。

可是计划生育的弊端,在最近五年,越来越凸显,而且越来越积重难返。

原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方向不应该是谁坐牢,谁问责的问题。

而应该是让当下的人如何扭转生育观念,避免人口危机的问题。

可是当下对计划生育的反思,被一些势力引入岔道。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伦惨剧,有没有激发社会反思,让每个家庭至少去生两个孩子?

没有!大家都在震惊“人伦底线”,在愤怒,在追溯,然后更不想生孩子!

我做个诛心一点的判断,不说十年,哪怕五年后,就会形成数百万高收入高知识分子家庭“拒绝生孩子,但是不排斥养孩子”。

几年后,还是有少数贫困农村地区,那里相对闭塞,依旧有越穷越生的传统,依旧有少数家庭生育4~5个孩子以上。

反思三十年前“全州调剂”后,也该反思今天的“舆论调剂”了

五至十年后,面对很多穷困家庭多生,孩子营养和教育权得不到满足,少量富裕高知家庭,不愿意生,但是不排斥养,如果你是执政者,你怎么办?

如果没有今天的“超生调剂”舆情反噬,我很难想象五年后面对这一局面,不会有“不叫这名字”,但是类似的“转移政策”出台,因为这就是现实!

所以今天我们要反思的,是要把“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思考”,引向促进生育,引向避免生育危机的层面。

如果未来社会呈现富的不愿意生,但不排斥养;穷的拼命生,却养不好的两极化社会,你有“超生调剂”之外的高招么?欢迎探讨!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21236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0日 上午11:41
下一篇 2022年7月10日 下午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