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作者:瀛洲海客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杂号将军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对于这些武将或地方官,该如何判断他们的实际地位呢?诚然,品级与秩级是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但还有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看他们有没有加“节”。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曹真作为曹丕的重要支持者,在其登基后被封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来源/电视剧《军师联盟》截图

彼时,“节”是证明武将或地方官权力、地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象征的发兵权、指挥权,足以让持节官员身价倍增。因此,从汉代的“持节”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假节”,再到唐代的“节度使”,古代军事中的“节”常拥有很大权柄。

 

有趣的是,“节”在其他方面也十分重要。“关节”“节点”表示事情发展到了关键阶段;而“节约”“礼节”“持节不屈”“高风亮节”等词(成)语,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的字义总是非常关键,这难道是一种巧合?

 

天子信物

实物“节”常见于《周礼》《礼记》《吕氏春秋》等典籍,说明在西周时,持“节”的现象颇为常见。对于“节”的解释,孔颍达《尚书正义》注曰:“诸有符节之臣,若为官行文书而有符,今之印章者也。”当时,有专门负责管理“节”的掌节官,周王有命令下达各诸侯国时,掌节官就会把相应的“节”交付给使者,用作证明其身份的一种凭证。于周王及其他诸侯而言,“节”就是代表他们意志、命令的信物。那么,这种信物又长什么样呢?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鄂君启金节。来源/安徽省博物院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院的战国鄂君启金节,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实物“节”,它由青铜铸成,形似竹片。及至后世,“节”的形状虽不同于以往,但仍与竹子有关。秦代“编旄为之,以象竹节”,还只是像竹节;到了汉代,“节”明确由竹子制成。据《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汉官仪》载:“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牦牛尾为其旄,三重。”简言之,汉代的“节”主体为竹竿,顶端带有三重由牦牛尾制成的“节旄”。汉初“节旄”皆为赤色,汉武帝时因戾太子矫节发兵,乃加黄旄于第一重之上以示区分;后几经变更,至汉末曹魏时,又恢复汉初旧制,是为“朱节”。
 
对于“汉节”,历史学者廖伯源指出:“节是皇帝权威的信物之一,使者持节,表示其为皇帝之代表,大小官员皆得服从其命令。”由此可见,“节”的形状虽屡有变化,其背后的王权隐喻却被保留下来,成了皇帝、主公亲临的象征。汉末三国时,“节”依旧是地方大员与高级武将的“标配”,只是与汉代“持节”不同的是,当时最常见的却是“假节”。“假节”最初如临时性质的“持节”,用于官员征战、出使时授予,事罢即撤。
 
而在三国时代,“假节”却为地方官或武将长期持有。不过,当时仍有“持节”与“使持节”之名。关于三者的区分,《晋书·职官志》与《宋书·百官志》皆记载:“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虽说两晋南朝时实行了“节”的三级制,但这并不能证明前代亦是如此。
 
实际上,三国时代仅有“节”与“钺”的区分。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正始)五年,夏侯玄伐蜀……还假淮节。……(嘉平)二年……(诏)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地方官加节,用以增加权柄,曹魏名将郭淮从假节到持节,“都督如故”,权柄未曾变化,可知“假节”与“持节”并无不同。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影视剧中的郭淮。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至于“使持节”,则多见于正式场合,用于全称当中。如出土的曹真碑中,有“公使持节、镇西将军”的描述;南宋洪适《隶释》中所见《魏公卿上尊号奏》中,无论是宗室曹仁、曹休、夏侯尚等人,还是外姓武将张郃、徐晃、张辽等人,皆称“使持节”。因此,三国时期的持节、假节、使持节只是叫法不同罢了。如《三国志》中记夏侯楙、吴质为“假节”,而魏臣鱼豢所撰《魏略》中却称夏侯楙为“持节”、吴质为“使持节”。
 
在此情形之下,唯有再加“钺”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假节”。黄钺乃金色大斧,古有杀伐之意,专以王命授予,可临阵行斩将。曹魏“假黄钺”者几乎都是各区都督,镇守一方;而吴蜀两国有资格“假节钺”的,也不过诸葛亮、关羽、陆逊三人。
 
魏晋以降,“节”逐渐成为地方官或武将的代名词,“节下”就是时人对他们的尊称。及至隋唐时期,“节”还脱离了实物范畴,被铜鱼符所取代;但它仍具有加号之意,当时统管重要地区、负责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就被称为“节度使”或“节帅”。
 

秉节持重

作为天子信物,“节”不仅是持节者权柄的象征,也给他们带来了荣誉与地位。因此,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以“持节”为光荣,如北宋文豪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表达了他欲效仿先贤,持节报效国家的志愿。
 
士为知己者死。皇帝把“节”赐给臣子,以示信任;而臣子为守护这份“荣誉”,也不时会有一些壮举。西汉时,苏武奉命出使西域,遭到匈奴扣押。面对匈奴单于的威逼利诱,苏武宁死不降,即便被流放到北海边上,他也仍紧握“汉节”,以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直到十九年后,苏武才终于返回中土,而此时,他手中的节杖早已“节旄尽落”,成了一根光秃秃的竹竿。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苏武牧羊。来源/易明 《颐和园谐趣园彩画故事全集》
 
无独有偶,张骞出使西域时,也被扣押在匈奴。为了让他屈节投降,匈奴还使出“美人计”。只是,在塞外生活的十余年间,张骞虽早已娶妻生子,但仍“持汉节不失”,以示不忘故国。有前辈作为“榜样”,后世文人也把“节”看得比生命还重。
 
据《后汉书·伏湛传》记载:“(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东汉名臣伏湛遇到动乱时,始终牢记使命,志向坚定,人们都称赞他有德行操守,行事稳重可靠。这里提到的“节”,就有“节操”之义。这么一来,“节”就不再只是一种信物,它还代表了人的操守。失去“节”,犹如失去操守。
 
东汉末年,李傕、郭氾掌控朝政,令太仆赵歧、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群雄。不料马日磾行至寿春时,符节竟被袁术强抢了去。可怜马日磾一代大儒,深受名士敬重,最终“以失节屈辱,忧恚而死”。
 

势如破竹

从“节”在汉晋时期的发展看,虽然其形状屡有变化,但总是与竹子离不开关系。就连“节”的繁体字,也写作竹字头的“節”。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节,竹约也。”段玉裁注曰:“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可知“节”本义为竹子的约束处,也就是“竹节”。
 
西晋名将杜预进攻东吴时,曾云:“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辟竹子时,只要把头部几个竹节劈开,下面几节就顺着裂缝自动分开了。杜预为了鼓舞士气,把已经拿下的几个东吴边镇比作“竹节”,就是在告诉麾下将士:我们拿下东吴已是指日可待。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杜预画像。来源/浙江图书馆 中国历代名人图像
 
除了本义“竹节”外,“节”还衍生出其他字义。如,由竹子联系到“用竹编成的古乐器”,其中拍板一类的乐器在演奏时,会有规律的出现长短、强弱的现象,由此引申出了“节拍”“节奏”之义。
 

盘根错节

繁体字“節”简化为“节”时,为何会以“艹”为部首呢?从外形上看,植物茎上生叶与分枝的部分,形似竹节,故这些部位亦可称为“节”。成语“节外生枝”本指“在枝节上又生出枝杈来”,后引申为“在原有事物上产生了新问题”。在这个字义上,成语“盘根错节”与它是一样的。
 
东汉安帝时,有名臣虞诩,因其刚直不阿,得罪了外戚邓骘。后者怀恨在心,便安排虞诩去当朝歌县令。当时,朝歌经常发生民变,连续死了好几任长官;虞诩的亲朋好友听说后,都纷纷劝说他不要前往。不料虞诩反而笑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影视剧中的邓骘。来源/电视剧《班淑传奇》剧照
盘根错节,本指“树根弯曲,枝节交错,不易砍伐”,这就像朝歌当地的复杂局势,令人无从下手。但虞诩却非常自信,认为朝歌势力愈是“盘根错节”,便愈发能体现他这把“利斧”的锋利。结果虞诩抵达朝歌后,三下五除二,就平息了当地纷争,并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任为武都郡太守。之后,虞诩又数次大破羌人,立下赫赫战功。
 
上述二例,说明“节”能解释为“事情”“事项”,亦如“细枝末节”与“横生枝节”。当然,若类比人体或其他动物的骨骼,骨头与骨头的连接处还被叫作“骨节”“关节”。这些重要部位,犹如“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事项”,故“节骨眼儿”“关节”中的“节”又能引申为“关键”之义。
 
从作用上看,因为有“竹节”的存在,竹子被分成若干段;而古代历法中的“四时八节”,也把一年分为四大段与八小段。“八节”中的每一节再一分为三,就得到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古人把每个节气的第一天叫作“节日”,它就像“竹节”一般,把一年分成了二十四个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春节、清明节之类的重要节日以及其他大型庆祝或祭祀活动,都被纳入了“节日”的范畴。在现代,活动举办方为了造势,还常用一些“艺术节”“美食节”之类的名字。
 
又因为有些活动一天无法结束,所以“节日”中的“节”就不再只是一个“点”,而成了一条“线”。它就像竹节与竹节之间的部分,可进一步引申为“时期”之义,或表示一段段、一节节的计量单位,如同“音节”“时节”“季节”。
 
同理,文章的大小段落还能称为“章节”,“节”在这里就有“段落”之义。《毛诗正义》云:“节南山之什十篇七十九章五百五十二句。”在这里,“节”以名词作动词用,“使……为章节”,即为“节选”之义;而选节又必然会有所删减,故而“节”还能解释为“裁剪”。
 
这让人联想到“节约”与“节衣缩食”。难道说,其本意是指“裁剪”掉一些生活开支吗?
 

开源节流

把“节约”解释为“裁剪”,虽然形象,却不符合其原意。上文已述,“节”本义为竹子的约束处;换言之,古人还把竹节视为对竹子生长的约束。故“节”的直接衍生含义是“束缚”与“节制”。
 
饶有趣味的是,虽然“节”“约”都有“约束”含义,但“节约”一词最初却是指先秦时期一种用来连接络头和辔带的马具配件,被广泛运用在颊带、项带、咽带、鼻带和额带的连接点上。这种马具之所以被称作“节约”,不仅是因为它对马儿有缠绕、约束之用,也是因为其位于“络头和辔带连接处”,容易与“节”的“植物枝干交接处之义”联系到一起去。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节约”示意图。来源/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马具“节约”初为“驭马”之意,其最初的引申含义自然就是“节制”“控制”。所以,当节的“节制”含义与吃饭、开销出现在同一语境中,便有了今天的“节约”“节省”之意。控制饮食,就叫“节食”。
 
先秦思想家荀子在谈到“搞钱大业”时,提出要“开辟水源和节制水流”。对此,诸葛亮深以为然。他在治蜀时,不仅大力发展盐、铁、蜀锦等特产以增加财政收入,也以身作则倡导国民节俭,从而减少了日常开支。这样一来,蜀汉经济总算有了起色。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开源节流”,与之类似的还有“节衣缩食”。另外,“节哀顺变”亦有“节制”之意。
 

进退有节

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约束或节制,使其符合道德规范时,“节”就有了“忠于职守与法制”之义。“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者”,正是人们重视“礼节”的一种表现。
 
西周礼乐繁盛,在饮食、着装、称谓、行为举止等方面皆有不少要求,这就导致了“繁文缛节”的出现。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一些要求是多余的;但表示尊重他人的许多礼貌行为,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也正因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符合“礼节”,也是符合“法度”。唐代王起曾作《昆明池习水战赋》云:“观乎作军政,临武事,进退有节,沿回趋利。”优秀的将领训练军队,能让士兵前进、后退均合法度。联系到个人,“进退有节”也可指其为人处世颇有礼节、分寸。
 
有些时候,违背“节度”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东汉末年的大军阀袁绍,擅长收买人心。早在少年时期,出身名门的袁绍就懂得放低身段“折节下士”,尊重有才能的人。所以在乱世之初,袁绍能迅速发家,得到许多大族的支持。当然,在“折节下士”这方面,蜀主刘备做得更加出色,凡是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多对其倾心相重;哪怕日后与之为敌,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枭雄之姿。
 
高风亮节、繁文缛节……节对中国人为何这么重要?
影视剧中的袁绍。来源/电视剧《三国》截图
 
此外,“节操”之“节”也有“约束”之义。战国中后期,各家学派的道德伦理体系日趋完善。一些“超越于一己之私,为了某些道德原则甚至弃性命而不顾”的气节之士,因为符合“节制”与“礼节”的双重要求,所以得到了后人的大力称颂。
 
这就进一步促使了“节操”观念的成熟,并对汉晋士人的守节、死节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上文所述,“节”是汉唐时期的一种重要信物,它也反过来促进了“节操”“气节”观念的深入人心。
 
秉持气节,为国家“竭忠尽节”,做“高风亮节”之人;而不行投降叛变、“改操易节”的“变节”之举,业已成为道德规范中的一个尺度,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遵守。
 
时至今日,我们仍深受“节约”“节操”等观念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些优良美德的存在,中华民族才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并一直走到今天。
参考资料: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7
2、廖伯源:《汉代监军制度试释》,《历史与制度——汉代政治制度试释》,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7年初版
3、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
4、张小稳:《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7
5、魏崇武:《“节”的历史考察之——先秦时期》,《殷都学刊》,1996年第2期
6、李醍:《说“节”》,《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第6期
7、孙彦:《谈“节”》,《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
8、杨筱京:《“节约”考释》,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5
END
作者 | 瀛洲海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21924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上午11:56
下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下午12: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