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不断,欧美加速去工业化

作者:卡夫卡不忙了

本文转载自: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背后从来藏着的都是国家竞争。

哪里有什么真正的自由主义,不过是资本为去监管化玩的文字游戏罢了。

这几天关酒店隔离,重新看了一遍《大国重工》,写制造业发展的硬核小说,虽然有网络小说必不可少的YY情节,但这些年来,中国的工业是如何筚路蓝缕,慢慢发展起来的,书里描写得那是相当客观且精彩,看完我也对中国工业的真正实力有了个新的认识。

今年很多人都实际体会到了日子不好过,正如某作家说的那样“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但反过来看,我们看起来很难的难关,沉甸甸的如山一样压着的重担,在时代里,真的不过是一粒灰。

如果站在个人角度,把视角划入到特定的某一个人,那么时代的伤害或者就是罪不可恕的,但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那不过是前进途中必然要经历的考验罢了。

如果放弃BBC,CNN式的阴间滤镜,看今年的经济,难道只有负面信息吗?

海关统计,2022年前七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30.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20,626.8 亿美元,同比增长14.6%;进口15,803.8 亿美元,同比增长5.3%;贸易顺差4,823亿美元,去年同期顺差3,061.2亿美元,今年前七个月的贸易顺差又创了历史新高。

这个数据还是在今年上海遭遇疫情下的结果,假如没有这一次的疫情呢?

但如果看制造业PMI数据,又会有很多人摇头。

实际上七月份PMI下滑到49%主要是传统行业不及预期,比如说纺织、传统粗加工行业。

数据向好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相同产值容纳的就业人口要远少于传统行业,这又产生一个问题,劳动就业的数据不够好看。

如果我们再复盘改革开放之路,再看看跟着我们学习的越南、孟加拉这些国家,甚至是70年代经济很红火的拉美国家。

以人口红利当筹码,发展起传统行业绝对是短期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剂猛药,远的不说,就看被很多人吹捧的越南发展,看上去是挺红火的吧,但如果读过拉美那段崩盘史的人都会觉得,两者有种蜜汁相似。

现在的越南国家还没富起来,房价倒先炒起来了,加工产业看起来发展得红红火火,但装备制造却极度依赖进口,严格来说是依赖从中国进口。

这样的制造业在人口红利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立刻就会快速转入到债务危机中,以国家为单位的热钱过来炒作一把,搞出大量的泡沫,然后通过刺破泡沫炮制债务危机,最后留下一个烂摊子。

从前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不也是这样被吸干一波的吗?

用美元玩的全球化贸易中,被定义为发展中国家的,其实人家的真实想法就是让你发展不起来,始终处于产业链的底层,这样就能玩资本自由化的游戏,将一国一地的财富一把吸干。

其实按照美国金融资本划定的势力圈,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留给自己,金融服务业自己拿着,重工业可以分一些给欧日韩。

这等划定模式第一是要减少美国的工业人口,再看华尔街玩的那套资产回报率的考核法,但凡不符合的企业,就拿不到高估值,市值就高不到哪里去,于是资本就没有掺和的兴趣,这个产业要么就流落到海外,要么就干脆关张。

我从前写过关于金融毁掉波音的文,要知道波音公司都属于工业皇冠般的存在,如果中国有这种企业,能允许资本对着它瞎搞吗?

就连我们看得很重的芯片制造业,其实也差不多算是被美国本土资本抛弃的产业,若非如此,轮得着台积电发展起来吗?美国人当初是怎么收拾日本半导体产业的?

因为台积电是资本过于密集的产业,每一代新技术都比上一代的资本投入加倍,一旦失败了一次,公司以前几十年的积累都会归零。

倘若不是这么大坑,前路这么艰难,以产业之卡脖子赚钱,美国人会舍得外放吗?为啥Intel慢慢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不是Intel做不到,而是人家没必要跟自己这么搏命,CEO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人罢了,董事会联合起来无非要赚钱,何必冒险?

这就是金融资本主导产业经济导致的最终恶果。

最后只有像苹果这样的轻资产连工人都没几个的所谓制造业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里大行其道。

所以只要华尔街还在,华尔街融资考核模式还在,美国就只可能在去工业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欧洲原本的情况是好于美国的,欧洲本身工业的底子重,虽然欧洲人也爱玩个金融,但金融的蛋糕就那么点了,干不过美帝,所以一直以来,欧洲的工业还是受到了更多的保护和优待。

就好像网上经常有个问题,为啥欧洲人这么懒,却能这么发达?

原因就是制造业实力雄厚,欧洲有空客,有众多汽车厂,没有放弃重化工业,还有大量高新尖端制造业在。

如果看欧洲股市,跟美股根本没法比,连中国企业都没兴趣到欧洲上市,资本市场不够活跃导致资本市场就丧失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瞎比比的权力,巴菲特可以根据喜好逼迫自己投资的企业改组董事会,改变经营计划,这种事在欧洲很少发生。

前段时间大众的总裁被开除了,因为他要搞电气化,做新能源车,假如它是家美国企业,这位总裁大概率是要涨工资的,因为一喊改革,股价准定得涨,但这种改革动了几万工人和无数上下游企业的蛋糕,于是总裁没了,这又是另一个极端的例子。

大众总裁是政治化的受害者,接下来大众会因此深受其害。

政治可以哭天抹泪的对着某个因为做新能源车而失业的工人各种煽情怜悯,但市场最终还是会因为他们不拥抱变革而一锅端的。

几万人不高兴和企业最终丧失一切,到底哪个更重要?

如果欧洲还能维持100年前的理智,这都不是个事,可惜现在欧洲是个情绪化的欧洲,短期情绪重于一切。

最近大家都知道俄乌战争导致欧洲能源价格暴涨,欧洲原本可以回避这一切的,但政治正确是反对俄罗斯,支持乌克兰。

可是这么多年来,欧洲靠着廉价又低污染的俄罗斯天然气立了低能耗、低污染工业制造的人设,反过来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中国不够低碳环保。

现在欧洲自己朝天然气管道砍了一刀,导致电价飙升十倍,当然,这利好中国的光伏产业,但对工业绝对是灭顶之灾。

从去年起,因为天然气价格暴涨,就经常能看到各种欧洲化工厂关门的消息,现在连巨头巴斯夫在德国的全球化工中心都要停产,与之相应的消息是巴斯夫在中国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设新的全球生产中心。

欧洲追求极度的政治正确,于是企业们纷纷外撤,结果就是全球产业链重新再平衡,并不会造成全球范围的短缺,无非是让欧洲加速去工业化罢了。

重化工业,投资巨大,确定布局没那么容易,一旦停产关闭再想恢复也没那么容易。

这么多年来,美国为啥支持欧洲维持住自己的工业规模?其实也没安好心,工业形成的债务,为了保住僵尸企业投入的补贴变成了政府债务,政治化让欧洲不得不将工作福利化,于是整个欧洲就成了一个政治化下的牺牲品,后果就是欧债大黑洞,而美国却能用自己的金融霸权随时启动债务危机,每一次欧洲爆发危机,美国就能给自己的经济问题解套。

但问题是,本来欧洲就已经孱弱了,抽血多年,再被俄乌冲突折腾一年半载,很多优势产业都得歇菜,血再厚,也经不起这么吸的。

所以我们顺差为什么创纪录了?其实是在继续吃欧美的贸易份额,说明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稳步提升。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却没那么好呢?

这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啊。

因为疫情影响了流动性,钱周转的比从前要慢,于是在这个等待过程里,很多人都觉得日子过得比从前紧吧了,这又进一步连累了消费。

当然,这也是导致最近社融数据快速下滑的原因。

但现在难道就属中国的日子难过吗?疫情和俄乌冲突,美国货币开启紧缩周期,哪一样都在影响着全球的需求,即便没有疫情,谁敢肯定一切都恢复到形势一片大好?

昨天我看有人哀叹商场大片关门,然后怪房东房租太贵,工人工资太高,网店卖得太便宜,导致生意做不下去。

但在消费者看,你房东、工人的负担难道就该我们负担?我就该当那个冤大头,为你的高价买单?凭什么?

当需求端提出这样的要求,你又凭什么惯着供应端吗?

就好像新时代来临,农家土布被机器织步挤兑的没有活路,你可怜纺织娘,谁又可怜那些买不起高价土布穿不起衣服的人呢?

阵痛过后,新的业态会取代旧的业态,我们能不能熬得起,看得终究还是国家大账,中国的工业竞争力在提升,我们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即便有疫情影响流动性,那么一定会有新的商业模式走出来,来形成另一种平衡。

所以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的困境,困难的确有,但一定会过去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23187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午2:02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午2: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已开通vip会员功能,付费文章和付费资源,vip会员均可免费查看与下载,建站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