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且去,休回顾”

作者:温伯陵

本文转载自:温伯陵(ID:wenboling2020)

“君且去,休回顾”

1

有的人、有的事,注定是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湾流,我们没有资格去评价。但是做为亲身走过历史长河的个体,我们还是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把使用核武器的权力转移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天晚上,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宣告解体。
 
我国和苏联有过论战,有过边境陈兵百万的过节,但归根到底,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所有的矛盾都是内部矛盾。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崩离析。
 
如果不考虑朝鲜、越南等影响力不足的小国,我国是绝无仅有的、能保持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大国。
这样的地位,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很多时候,“绝无仅有”意味着一个人、一个国家出类拔萃,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绝无仅有”意味着异类、和大多数国家不同。
 
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很危险的。
 
美国能成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原因有很多,但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自从大萧条开始,美国便放弃绝对的自由经济,吸取了计划经济的优点,用大基建、宏观调控、以工代赈等方式挽救经济危机。
 
同样的道理,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勃列日涅夫复辟以后,苏联便陷入计划经济的循环,丧失了吸取市场经济优点的机会。
 
于是苏联社会能保证相对公平,却经济增长乏力。如果没有八十年代的石油涨价,根本不可能出现“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内部矛盾爆发,可能还要提前一些时间。
 
所以做为“绝无仅有”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何去何从,是个大问题。
 
其实当时也没得选。
 
除了摸着美国过河以外,我国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盘,吸取了计划经济的优点,那我国只能反其道而行之,以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为基本盘,吸取市场经济的优点,形成中西合璧的格局。
苏联解体24天后,面对国内公与私、左与右、资与社争论不休的局面,小平同志依然于1992年1月18日南下,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打破争论,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下基调。
 
现在回头来看,不管各方对这件事有怎样的议论,不可否认的是,这件事对我国的命运、世界各国对我国的看法,都有了极大的改变。
 
我国也在经济领域回避了苏联的老路,真正走上与世界共命运的全球化道路。
 
同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67岁的他主持会议,夯实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基本要求,确立了两个经济方面的目标:
 
全党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高处的声音传向全国各地,一张轰轰烈烈的经济宏图展开。每年粮食大丰收、每年都有新进步、每年保持极高的GDP增速,而当年下海经商的十万干部,成为“九二派”企业家,如今占据民营经济的半壁江山。
 
那个我们熟悉的昂扬向上的时代,正是从92年扬帆起航。
 
如果说小平同志给这艘大船确定航向,那么他就是用力启动发动机的人,正所谓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今天的中国,都深深的打上了他的烙印。
 

2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国际风波,不可避免的对国内精神文化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我国在90年代面临信仰危机。
很多人对前路迷茫、对现实不知所措,急需有人指明前路的方向,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9年,小平同志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97年,小平同志去世,他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外,“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年后他提出“三个代表”,做为理论的重要补充: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现在来看,在那个思想迷茫的年代,这几件事一步步推进,最终起到压舱石的效果。
 
此外他任内还做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94年的分税制改革,基本改变地方多、中央少的财政分配方式。中央政府有钱了,才能进行大基建投资、上马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项目。
 
我们今天的经济格局和社会环境,实有赖于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另一件就是军队不能经商。
 
军队是国家的暴力机器,自古以来,军队服从国家命令的首要条件,便是没有独立的财政和后勤,一切开支都依赖国家拨放。
 
一旦军队有了独立的财政和后勤,就会出现晚唐的节度使、晚清的湘淮军。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民经商的大环境下,军队也加入经商的行列,而且产业分布广泛,酒店、加油站、码头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初步有了财政独立的迹象。
 
但“军队不能经商”的一纸命令,遏制住了这一危险的迹象。
 
这三件具体的事,分别在思想、经济、军事三个领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给现在的强盛中国,创造了基础条件。
 

3

我们这代人成长的时候,正遇到西风压过东风的特殊历史阶段,听到的、看到的消息基本都来自西方,即便是来自官方的消息,我们也要用西方的素材来佐证。
 
于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对他产生种种误解。
 
随着我们这代人长大成年,世界在剧烈变革、国家在迅速崛起,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也稍微有了一些深度,这个时候回顾历史才发现:
那些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人和事,对现在的时代竟有如此深刻的影响。
 
他是那个年代,真正改变历史的人物。
 
而且不同于同时期的各国要人,他能用第二语言流利的接受采访、能指挥大合唱、是电子工业领域的专家,可谓是多才多艺。
 
这种艺术细胞丰富又性格开朗的政治家,放眼古今中外也是极少见的。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反思历史、反思自己,反思明白之后,我们便得到思想和认知的升华。
 
每念即此,不禁感到愧对于他。
 
不过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历史的过程,也是国家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条进步的路上,个人和国家是同步的。
 
正因如此,才更能透过迷雾,突显他的伟大。
 
教员在《卜算子·咏梅》里写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句词用在他的身上,也是合适的。
 
美国作家说,他改变了中国,确实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在90年代那种危险的内外环境下,我国到底走向何处,现在根本不敢想象。
 
正因为有这位老船长掌舵,我们才能翻越山川、跨过江河,走向新的历史阶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他走完了那一代人的长征路,我想,历史对以他为代表的一代人递交的答卷,应该是满意的。
 
江公千古。
 
我们怀念他,除了感激之外,其实也是怀念那个昂扬向上的时代、那个充满机会的时代、那个每天都有新变化的时代、那个普通人大有可为的时代。
 
如今再回首,那个时代犹如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但青春终会过去,我们每个人都将面对前路未卜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国家也将和纵横世界数百年的发达国家拼杀。
 
纵使青春再好,我们也必须迎难而上,这是青春过后,个人和国家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昨天的大雪给我们熟悉的时代送上最后一曲挽歌,广州放开揭开新的时代面纱,以后的日子,旧经验基本作废,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新路。
 
历史就此走过分水岭,翻开新的一页。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君且去,休回顾。
 
谨以此文,致江公,敬未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273549.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2月2日 下午12:45
下一篇 2022年12月2日 下午12:5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已开通vip会员功能,付费文章和付费资源,vip会员均可免费查看与下载,建站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