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本文转载自:观雨大神经(ID:guanyudashenjing)

作者:观雨者

美国中部时间4月20日8点33分左右,美国太空运输公司SPACEX发射了他们的巨型火箭:“星舰”。

按计划,整个飞行过程将持续90分钟,结果真射出去后只飞了3分59秒就结束了。

官方说法是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了“非计划内的解体”,从我们吃瓜群众的视角来看就是炸了。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不过SPACEX公司似乎对此次发射的前景本来就没抱什么期望,老板马斯克更是老早就表示只要不把发射台炸了就能接受。

至于这到底是马斯克的真实想法还是他对投资人提前进行的一种预期管理,我们不得而知。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反正因为此次“星舰”的发射失败,人们在怎么看待马斯克的问题上分歧更大了。

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看法:

  • 一种认为他是人类前途的勇敢开拓者;
  • 另一种则认为他就是个大忽悠,搞这些噱头十足的项目都是为了圈钱。

 

那么哪种看法更准确呢?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在定义马斯克之前,咱先就事论事地研究一下,看看这个“星舰”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殊的火箭

一般来说,火箭按起飞重量或者载重能力可以分为大中小几个级别。

所谓“起飞重量”就是指整个火箭的起飞离地的重量,而“载重”则是指火箭能够运送的货物的重量。

火箭的载重能力并非一个固定值,它跟目标轨道的高度有关。

  • 射的轨道低,载重就高;
  • 射的轨道高,载重就小。

 

比如说同样一个火箭,如果是射到2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LEO),能装的货就比较多。如果是射到36000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轨道(GTO),能装的货就比较少。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可以统一按火箭近地轨道的载重能力来进行横向比较。

这里有个名词,叫“载荷系数”,它等于近地轨道载重能力/起飞重量。大多数火箭的这个数值在2%左右。

就是说一枚起飞重量100吨的火箭只能把2吨左右的货物发射到200~5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如果想射得更高,装的货还得减少。

可见一个火箭能运送的货物相对于自身重量是非常小的,基本就占个零头。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不同级别的火箭数据是这样的:

1.小型火箭

一般起飞重量在100吨以内,载重在2吨以内。

这类火箭只能运输小型卫星,成本较低,一些航天能力较弱的国家也能玩得起。

2.中型火箭:

这个级别的火箭起飞重量在100~800吨左右,载重2~15吨。

其中比较常用的是起飞重量约500吨,载重约10吨的这个级别。

无论是我国的长征2/3/7号火箭,还是SPACEX公司现在用得最多的“鹰9号”火箭,都属于这个重量级。

长征七号: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这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级别,因为大多数卫星都低于这个重量。

3.大型火箭:

起飞重量在1000吨左右,载重20~25吨。

这个载重足以满足地球轨道范围内绝大部分的运输需求,哪怕是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最大舱段,也就20多吨。

所以搞出这种大型火箭就是一个国家晋升航天强国的标志。

不过这么大的火箭发射起来成本很高,全世界加起来一年都射不了几次,目前也就中美俄玩得起。

比如说中国的“胖五”(即长征5号)火箭就是这个级别中的佼佼者。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不过大型火箭虽然在地球附近是够用了,但人类从来就没有满足于只在地球近转悠。

我们早在上个世纪就想着去月亮上看看了。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月球离地球38万公里远,比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远了上千倍,跟地球同步轨道比也远了10倍以上。

飞得越远,耗能就越大,需要携带的燃料就越多,所以能装的货物自然就越少。

比如说长征5号往近地轨道送货的能力是25吨,但往月球送货就只能“送得起”8吨重的嫦娥五号探测器。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而一个具备往返能力的载人航天器可比这重多了,所以仅凭主流的大型火箭还不足以把人往月亮上送。

于是为了能上月球,人类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又搞出了个新玩意:

4.巨型火箭

当时美国为了赢得跟苏联之间的“登月竞赛”,不惜花费倾国之力打造出了一个火箭中的巨无霸:“土星五号”。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该火箭的起飞重量超过3000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超过120吨。虽然飞往月球的载重能力会打折,但也达到了46吨。

正是靠着这个巨无霸,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梦想。

不过它的成本实在太高,一枚土星五号的造价超过了当时一艘核动力航母的水平。

“一顿发射猛如虎,看我在线沉航母”。

这个玩法即使是巅峰时期的美国也遭不住。

所以该型火箭在1967年首发后仅3年就关闭了生产线,整个“职业生涯”总共也就发射了13枚。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注:前五次是无人试验,第六次的阿波罗11飞船才是真正载人。也就是说光是做试验就“沉掉了”五艘航母

美国人这一歇就歇了50年,现在全球航天业已经进入到中美竞赛的时代。

如今中美都官宣了自己的登月计划,而这也意味着两国都将拿出自己最新的火箭。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搬出来的是战神SLS火箭搭载猎户座飞船的组合。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该计划已经筹备了十几年,但进程中出现了多次拖延,一开始号称要在2025年重返月球,现在看起来比较够呛。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计划用于登月的是“长征十号”火箭,计划登月时间是2030年。

到时候谁先上去还真不一定。

考虑到远期规划,中国在研发“长征十号”的同时也在研发推力更大的“长征九号”火箭。

“战神SLS”和“长征九号”是中美两大航天局的“杀手锏”,它们的起飞重量都达到了4000吨级,近地轨道载重超过130吨级。

其中长征九号新方案的近地轨道载重甚至超过150吨。

就在中美两国的航天局还在为登月较劲时,马斯克横空出世了。这位大佬一出手就是“移民火星”,格局瞬间打开。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先不管这个目标靠不靠谱吧,反正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肯定是需要一个载重能力不输中美两国“国家队”的超级火箭。

这就是马斯克的“星舰”。

星舰的起飞重量超过5000吨,近地轨道的载重能力达到了170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航天器。

该火箭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星舰航天器(黑色部分),下半部分则是超重型推进器(银色部分)。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星舰航天器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宇宙飞船,重达120吨,超过了航天飞机。

火箭发射后,重型推进器负责把星舰抛出太空,然后星舰就靠自己的动力去飞向月球、火星、或者其他目标。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等“星舰”技术成熟后,他们每年会建造100艘,很快就能组建起一支庞大的太空舰队。

然后人类可以依靠这支舰队把大批的物资和人员送往火星,实现人类“殖民火星”的目标。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对于这个目标我除了“疯狂”以外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词.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从纸面数据上来看,“星舰”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光是5000吨的起飞重量就力压了这个星球上的两大航天局。

但它目前还不能算成功,毕竟刚刚才炸了。所以这个“划时代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把时代划开”,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分析。

 

为什么会炸?

为了扛起自身超过5000吨的起飞重量,“星舰”配置的推力达到了前无古人的7500吨。

那么这7500吨的推力是怎么来的呢?

按照常规思维,要获得大推力,自然是靠安装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就拿当年美国登月用的“土星五号”来说,它使用的发动机的推力高达680吨,然后身上总共安了5台,一起输出超过3000吨的澎湃动力。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那么50年后动力更强悍的“星舰”用的是什么神级发动机呢?

是推力仅为230吨的“猛禽II”发动机(下图)。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你没看错,就是这么小。

那么问题来了,靠这个小玩意怎么输出7500吨的推力?

很简单,多装几台。

“星舰”在自己身上绑了33台发动机。

每台发动机推力230吨,加起来总推力就到了7500吨,是土星五号的两倍还多。

高端的目标,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技术。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SPACEX就是这么一家总能给人带来惊喜的公司,你以为他要开整高科技了,结果他整的是大力出奇迹。

反正推力不够就数量来凑,还嫌不够就再继续凑,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理论上推力可以堆到无上限。

那么问题来了,早知道这么简单,其他航天单位还搞什么大推力发动机呢?早点凑一堆小推力发动机不就完事了?

你别说,这事之前还真有人试过。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苏联为了跟美国在登月竞赛中一较高下,也搞出了自己的巨型火箭:N1火箭。

该火箭起飞重量达2700吨,载重过百吨,只比土星五号小一点。

不过因为当时的苏联还搞不定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所以就走上了“机多力量大”的路线。

它硬生生捆绑了30台小型发动机:外圈24台,内圈6台。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那为什么后来的航天单位没有复制苏联的方法呢?

因为苏联玩砸了,他们连续发射了4次N1火箭,全部失败。

N1火箭的失败暴露了“机多力量大”这条路线的一个关键缺点:

可靠性不足。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人家美国星五号”火箭只有5台发动机,发射的时候只需要保证5台发动机正常工作就行。

苏联这个N1有30台发动机,你一次得保证30台发动机都能正常工作,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发动机的数量太多,所以从概率上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很高,但凡有一台发动机出状况就可能满盘皆输。

而现实中出问题的往往还不止一台。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发现了:“星舰”也有类似的问题。

它安了33台发动机,想做到“万无一失”是非常困难的,不出意外的话就会出意外。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通过此次星舰的发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发射过程中这33台发动机至少有5台是处于熄火状态,还有几台颜色偏暗推力不正常。

也就是说一开始至少有8台发动机没在正常工作。

熄火的5台发动机位置: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果只是一两台发动机出问题可能还勉强有救,七八台发动机集体摸鱼就实在顶不住了。

视频:飞行中出状况的发动机很多

所以“星舰”从起飞开始姿态就不正常,后来熄火的发动机越来越多,最后就直接失控炸掉了。

既然明知这个方法不稳定,为什么星舰还要继续选择这条路线呢?是因为SPACEX公司也造不出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吗?

SPACEX能不能造出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我们不得而知,但公平地讲,他们选择这条路线的主要原因跟他们造不造得出大推力发动机关系不大。

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实现火箭回收。

SPACEX要求火箭把货物射到太空后,自己还能再降落回来。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这个降落的过程自然也是需要发动机继续提供推力来控制速度的,不然就变成坠落了。

不过降落阶段和发射阶段的情况差别很大。

在降落的时候,火箭之前运送的货物(飞船或卫星)已经被抛走,同时占据火箭大部分重量的燃料也已消耗殆尽,此时它的整体重量要明显小于发射时的自己。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再加上降落过程中不用发力加速,所以降落阶段所需的发动机推力要远远小于发射阶段。

打个比方就是发射的时候要一脚油门踩到底,降落的时候则只能轻点油门慢慢来。

那么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很大。

火箭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功率很难调整,它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浮动。即使是调到功率的下限,推力也依然很大。而如果过了下限再往下调,发动机就会直接熄火。

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火箭发动机只有“一脚油门踩到底”和“彻底熄火”两个状态。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火箭想靠调整发动机的推力来实现安全降落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你的动力系统是由一大堆小发动机组成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虽然火箭发动机只有开和关两个状态,但我有30多台发动机呢。

我虽然没法大幅度调整每台发动机的推力,但我可以调整开启的发动机数量啊。

33台发动机,我开1台,推力就是1/33;开2台,推力就是2/33;开3台,推力就是3/33…以此类推,这就实现了推力的精准控制。

飞行器降落时的尾焰: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高端的目标,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操作。

在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下,这是灵活调整火箭推力的唯一办法,所以这也是实现火箭回收的唯一办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一定要把火箭收回来?

 

SPACEX的思路

我们在讨论SPACEX的时候,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炫酷的新技术上。

这并不奇怪,火箭本来就是一个尖端技术高度集中的产品。而SAPCEX又是近年来风头最劲的火箭厂商,所以吃瓜群众们自然会对他们的新技术充满期待。

然后一看火箭外壳,不锈钢的,跟我们常用的保温杯的内胆差不多。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这种“放荡不羁”的场面看上去根本就不像在造火箭,倒更像是某个手工达人在搓二脚踢。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如果我们理解了SPACEX选择不锈钢做星舰外壳的逻辑,就会对这家公司的思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不锈钢看起来虽然比较“粗犷”,但其实也是有很多优点的

我们可以拿它跟主流材料碳纤维做一个对比:

  • 碳纤维做火箭壳的成本是每公斤200美元不锈钢是3美元。

     

  • 碳纤维不可焊接,制作火箭壳体时工艺复杂难度大不锈钢直接分段焊接就完事了。

     

  • 不锈钢的隔热性能更好,火箭外壳不需要全身铺设隔热陶瓷,只需要在局部铺设就可以,这就又省了一大笔钱。

     

  • 不锈钢外壳不需要额外的增强结构,甚至连油漆都不用刷。

 

在不锈钢粗犷的外表下,是一颗“勤俭持家”的灵魂。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既然不锈钢的优点这么多,为啥其他主流航天单位都不用它来造火箭主体呢?

主要是因为它太重。钢铁的密度是碳纤维的差不多5倍。

火箭的造价是非常高昂的,每增加一点重量都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去增加相应的动力,所以把宝贵的火箭重量浪费在不锈钢外壳上显然很蠢。

但事无绝对,不锈钢的选择如果和上一节提到的火箭回收联系起来就是另一番风景了。

首先我们看看火箭为什么那么贵。

文章一开头就说过,一枚火箭最终只能运送很小比例的重量上天,绝大部分价值不菲的火箭本体在发射出去后就烧掉了,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号烟花。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同样是几十亿美元,用来造航母可以用几十年,用来造巨型火箭几分钟就没了,这种“一次性用品”的属性就是“火箭一克值千金”的根本原因。

所以如果火箭可以实现重复利用,那么它的成本水平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这就是为什么SPACEX一定要回收火箭。

在这个前提下,外壳重一点还是轻一点,对发射成本的影响就没那么明显了,外壳本身的成本和寿命才是关键。

而不锈钢不仅单位成本仅为碳纤维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容易修复(有裂缝焊焊补补一下就行)、皮实耐用(耐高温,反复穿梭大气层也扛得住),所以在重复利用的模式下的收益非常可观。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SPACEX虽然是一家站在时代前沿的火箭公司,但他的发展思路从来就不是以技术为导向,而是以成本为导向。

该公司的所有选择都是为成本控制服务的,他既可能会用到尖端科技,也可能会用到锅碗瓢盆。

具体怎么选,完全取决于他认为怎么选划算。

环境颇为“简陋”的星舰工厂: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这种思路很正常。

你开一家火箭公司,收入来源就是承接发射任务,那么想多接订单就得降价,想扩大利润就得降低成本,所以肯定是怎么便宜怎么来。

于是SPACEX与其说是在开拓人类太空探索的边界,不如说是在疯狂试探航天用料的底线。

“星舰”就是这种运营思路的集大成之作。

如下图,“星舰”火箭上半截的星舰飞船可以在月球或者火星着陆,然后重新返回地球;下半截的助推器在发射后也可以回收。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所以“星舰”全身都可以回收,这就比NASA以前搞的航天飞机要省钱得多。(航天飞机的助推器大部分不可回收)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当然,就“星舰”目前的表现来看,这条路线还谈不上靠谱。不过大家对它的未来仍然充满期待,这主要得益于之前的“猎鹰9号”火箭的成功。

“猎鹰9号”是一款中型火箭,起飞重量超过500吨,可以回收并重复利用。

因为其低廉的发射成本,该型火箭在2021年正式商业运营以来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SPACEX公司的估值也因此迅速超过了千亿美元。

“猎鹰9号”的崛起让市场上的很多火箭公司都大受冲击,其中不仅包括众多小型公司,也包括欧空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这样的大单位。

事实上现在除了成本低廉的中国火箭外,全世界的火箭生意都被马斯克给抢了个遍。

俄欧火箭的航天发射次数现在已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日本印度等国更是跌到几乎没有。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猎鹰9号”的成功证明了火箭重复利用的路线是可行的,但这还不能证明“星舰”就一定能成。

因为“猎鹰9号”只有9台发动机,而“星舰”有33台,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SPACEX的发展呢?

 

马斯克是不是忽悠?

在SPACEX的这一通“乱拳打死老师傅”后,现在全球的航天市场基本上就只剩中美两国在玩了。

其他国家的航天产业因为没有足够的订单支撑,都在迅速地走向边缘化。

可以说马斯克戏剧性地帮NASA和CNSA扫平了整个市场,加速了“马太效应”的发生。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尽管成绩斐然,但有一个情况我们也必须说明:

我们目前对SPACEX的所有评价,都是基于公开的数据,至于该公司的实际情况是否真像宣传的那么乐观,我们并不确定。

另外因为“移民火星”这样的目标实在太过宏大,现在一个中型火箭(猎鹰9号)的成功还远不能打消人们对马斯克的疑虑:

他到底是不是在忽悠我们?

其实这个标准很难去准确定义,我打个比方吧:

比如说某个项目的成功率只有50%,但我在宣传的时候却跟投资者说“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这事指定能成”。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那么这里面确实有忽悠的成分。

但现实中你如果不在宣传的时候去夸大成功率,那么就很可能一分钱投资都拉不到,这样的话该项目连50%的成功率都不会有。

从项目发展的角度来看,我通过忽悠投资者,把项目的成功率从0提高到了50%,这对于项目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来说都是有益的。

唯独被坑的只有投资者。

但投资者哪有不被坑的,今天不被我坑明天也会被别人坑,真正能在市场里抄底捡漏的投资者永远是极少数。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而且就这个假设的案例而言,投资者虽然被坑了,但也没完全被坑。毕竟成功率还是有的,也不能说就是纯粹骗你钱。

所以风险虽然不太可控,但也不可怕,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客观地去了解和对待它。

真正可怕的是那种对风险一无所知的状态。

如果项目负责人说什么你都毫无保留地去相信,那你根本就不能算是投资者,顶多只能算是个脑残粉。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而从个人成功的角度来看,马斯克无疑是一个顶级的创业者。

“移民火星”这种跟“太平洋架桥”差不多一个档次的项目,你但凡换个人去组织,估计直接就被扭送精神病院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担心马斯克是不是在忽悠,主要是因为我们先把自己代入到了投资者的视角里。

如果我们跳出投资者的视角,仅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马斯克忽没忽悠还重要吗?

并不重要。

因为这个项目就算亏了也不是亏我的钱,至于产品使用起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我的财力根本不允许我去操心。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看,不管SPACEX这个公司最终能否成功,他现在都已经成功扮演了“鲶鱼”和“价格屠夫”的角色。

还活着的各大火箭厂商为了能顶住SPACEX的压力,现在只得纷纷加快研发步伐去努力降低成本这对于购买火箭发射服务的客户们来说肯定是好消息。

那么SPACEX的野蛮生长对其他航天单位来说是否就一定是威胁呢?

也不一定,因为该公司的激进尝试正好可以降低其他航天单位的风险。

就比如说这个火箭回收技术吧,在有人试出来之前,它永远只是理论上的东西,这条路到底走不走得通谁也不敢打包票。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航天单位在研发时就要面对这样一个纠结:

万一我投入大量研发成本后,最终发现这个方向其实是条死路怎么办?

所以大家在这个方向上进行资源投入的时候难免会瞻前顾后。

而现在有马斯克在前面踩坑,大家就可以轻松地“摸着马斯克过河”了。

他如果试出来了,就说明这条路走得通,我大可放手投入大胆前进;他如果试不出来,那么我就继续保持之前谨慎的节奏即可。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NASA对这个潜在的竞争者不仅不敌视,反而还大力支持。

无论SPACEX和NASA之间有没有台面下的亲密关系,有一点都是肯定的:

SPACEX在技术上的探索和试错不需要消耗美国的财政,它用的是社会资金。

理论上对于美国政府来说,SPACEX用社会资金开路,然后NASA代表政府去摘桃,无疑就是最优的组合。

所以如果说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那未免失偏;因为他确实是在往前探索。

但如果完全相信他的宣传,那太过幼稚;因为他现在干的事其实是在烧投资人的钱去踩连NASA都不敢踩的坑,甚至说不定还是在“奉旨踩坑”。

无论他依靠个人魅力建立起了多大的信仰,这个项目在客观上肯定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再多的热泪盈眶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结 语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忽悠了你,是否一定会对你产生负面的影响?

是不是感觉这个问题是个废话?都被骗了还能有啥好事?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当年中国在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的时候,对标的是美国的主力五代战机F22。

配套的中远程空空导弹自然也要对标美国专门为F22准备的最新导弹:AIM120D空空导弹。

F22作为一款隐身战机,它对导弹的要求十分苛刻:既要体积足够小能塞进隐藏的弹仓,又要射程足够远能率先打击对手。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这些需求根本就是矛盾的,因为体积小就装不进足够的燃料,无法长距离飞行。

那么美国人是怎么做到既小又远的呢?

按他们的说法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黑科技发动机:“双脉冲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可以调节燃料的使用,在射出去后关闭发动机依靠惯性滑翔,在接近目标后再次点火加速并调整方向。

这样既保证了导弹的小尺寸,又大幅提升了射程与命中率。

为了不让自己的战斗机一出生就落后,我国的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终于也顺利攻克了双脉冲发动机技术,并将其应用在了国产空空导弹“霹雳-15”上面。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结果后来雷神公司突然承认,所谓“双脉冲发动机导弹”其实是自己的忽悠。AIM-120D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动力系统,并没有用上双脉冲发动机。实际上该型发动机在美国甚至都还没实现量产。

中国就这样在美国公司的忽悠下“稀里糊涂”地抢先搞出了双脉冲中远程空空导弹,成为了该领域的领头羊。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所以现在再回过头想想,被忽悠就一定是坏事吗?

如果你的立足点是依靠别人,总是希望“大哥带带我”,那么被忽悠肯定是坏事,这时候你需要的就是反诈软件。

但如果你的立足点是自力更生,靠的是自己,那么别人的忽悠不仅伤害不了你,反而还可能对你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所以中国的航天工业从不去操心马斯克画的饼靠不靠谱,而只是虚心学习他创造的经验。

在SPACEX的“猎鹰9号”中型可回收火箭成功运营后,中国同级别的可回收火箭“长征八号”(起飞重量比猎鹰略低也立刻进入了研发的快车道。

该型火箭目前已经实现成功发射,并将于2024年进行回收试验。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而在“星舰”出现在大家面前后,中国马上也修改了还在研发中的“长征九号”巨型火箭的设计方案,从传统模式改成了类似“星舰”的“光棍”模式。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新版本的长征九号在原理上跟星舰异曲同工,同样将实现飞行器和助推器的全部回收利用。

虽然这条路线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摸索,但就大方向而言,降低发射成本肯定是实现太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一点上马斯克是直得肯定的。

毕竟无论是开发月球还是火星,都需要长期持续的往返补给和轮换人员,所以不可能像当年的阿波罗计划那样短期内心血来潮搞“在线烧航母”,然后没钱了就歇菜50年。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按最新的计划,我国的登月火箭“长征十号”大约在2025~2027年首飞。巨型可回收火箭“长征九号”大约在2030~2033年首飞。

现在为了“长征九号”这个“中国版星舰”准备的发动机也已经被研发出来。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大国,我们对“追赶”这个词早已习以为常。

现在马斯克正在一步步地证明巨型火箭回收的可行性,而我国也在一步步的加快追赶的步伐,正如其他工业领域一样。

方向和脚步永远比位置更重要,只要坚持走下去,就走到目的地。

如果马斯克最终能够成功,我相信他在的星际旅途中一定不会孤单。

全文完 

附录:地球上的五大巨型火箭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吗?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1998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7日 下午1:46
下一篇 2023年4月27日 下午1: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