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明白,在中印边境,中方不会放弃手里的主动权

作者:石江月

本文转载自:石江月防务观察(ID:Defence_SJY)

印度在新德里举办上合组织外长会议期间,一个小小的外交礼节,引发了印度媒体的议论。
以往像上合组织外长会议这样的重要峰会,在召开之前,各国外长抵达现场时,东道国的外长通常会在聚光灯下与他们进行一套握手、问候、合影的流程。

印度要明白,在中印边境,中方不会放弃手里的主动权

在印度举行的上合外长会议上,印度外长苏杰生与中国外长秦刚合影

然而,在这次会议开始前,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见各国外长时,选择使用双手合十礼表示问候。至于各位外长在私下有没有握手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没有公开握手。
俗话说,外交无小事。在国际事务中,每一个姿态都很重要。
美国总统拜登与沙特王储的握拳礼,当中蕴含的细微变化与象征,都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更不要说,握手变成双手合十这种互不接触的礼节,当中暗含意味似乎更大。
而且,印媒还注意到,此前印度举办上合组织防长会,印度防长辛格会见中国防长李尚福时,二人也没有握手和寒暄,而是直奔主题。
当时,辛格和苏杰生一样,选择用双手合十的动作表示欢迎。实际上,握手是西方的传统,中印两国都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也有双手合十打招呼的习惯。
不过,印方的举止更像是对中国的特殊对待。因为辛格在会见塔吉克斯坦、伊朗和哈萨克斯坦的防长时,都一一握了手。

印度要明白,在中印边境,中方不会放弃手里的主动权

近期印度举办上合组织防长会,印防长辛格与多国外长握手

如今,按照印媒报道,中印外长在新德里举行的这次会谈,双方还是没有握手,这是否暗示着印度对中印关系的拘谨和戒备心态?
或许,这表明当前两国的外交气氛虽然开始缓和,但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阻碍,这主要就来自印度对边境问题的过度要求和过激反应。
在外长会议期间,中印双方就双边关系、边境争端进行了详细讨论。苏杰生表示,印中在许多领域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印方希望通过与中方协商,继续寻求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印度要明白,在中印边境,中方不会放弃手里的主动权

秦刚则告诉苏杰生,中印当下都处于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双方应该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两国关系,推动边境局势进一步降温,维护边境地区可持续的和平与安宁。
秦刚还表示,中方愿同印方开展双边磋商交流,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印度深化协调与合作,推动中印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近年来,印度不断在中印边境地区搞小动作,导致中印边境局势持续紧张。
中方近期采取了不少“有分量”的举措,比如在中印边境西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起了跨越班公湖的大桥,还在附近设立大型军营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解放军部队在边境的机动和部署,防止印军趁虚而入。
此外,中方在中印边境东段也做了准备。上个月,中国民政部公布了藏南地区的新版地图,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11个,其中显示印度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是西藏的一部分,引起了印度方面的过度反应。

印度要明白,在中印边境,中方不会放弃手里的主动权

中国藏南地区的村庄

这些新的举措,已经使得中印边境的主动权转移到中国手中,中方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还有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都让印度多年来实施的“蚕食前进”政策严重受挫。而已经拿到手的主动权,中方是绝对不可能再放弃的。
所以印度外长也好,防长也罢,在这两次会谈中都在强调要通过谈判解决边境问题,要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实际上,这是印度想通过谈判的手段,而不是之前那种使用武力的方式,来迫使中方把自己的实控线往后移,这仍然是在打着攫取中方领土的歪主意,中方当然不可能答应和退让。
因此,中印边境问题依然存在,双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对话和谈判,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印度要明白,在中印边境,中方不会放弃手里的主动权

印度军队和解放军部队在元旦期间在拉达克东部的实控线上交换礼物

总之,中印外长的这次会谈,表明当前两国的外交气氛虽然开始缓和,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阻碍,需要双方继续加强磋商和合作,推动中印关系重回稳定发展轨道。
虽然此次会晤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双方至少能够坐下来进行谈判,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长久以来,中印之间的关系,一直充满着互相不信任、对彼此的动向抱持怀疑等不良情绪。这样的会晤,至少在缓和这种不良情绪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我们更希望双方之间的关系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只要双方能够坚持对话、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边境问题有多么棘手,多给一点时间,相信都能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印方应该注意到,中方的态度清晰而明确,就是绝不会在边界问题上,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动权。我们也希望印度方面能够同样清晰明确地表态,展示出其在解决问题上的诚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21805.html

(9)
上一篇 2023年5月6日 下午12:15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下午12: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