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作者:文德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1644年4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煤山的歪脖子树自缢身亡。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自此倒塌,中国社会重新陷入一片兵戈战乱之中。而此时的天下群雄中,除了传统的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以及退居江左的南明小朝廷,山海关外的以满族为首的清军也是虎视眈眈,想要参与到这场“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变局中。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明代山海关地形图

天地会的兴起

1644年,在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不久,吴三桂就投降清廷,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层,在一片夺得天下的凯歌声中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清军实力缺乏清醒的估计。不久,双方在一片石发生激战,大顺军需要同时面对关宁军与清军,最终不敌落败。这场战役标志着大顺军从此由推翻明朝转变为抗清斗争,而清廷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在以吴三桂为首的汉族官绅中迅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地拥清派。

 

之后,清军以不可抵挡的速度涤荡了整个华夏大地,但新生的清朝并没有管理如此庞大国家的能力与经验。尤其是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犯下了不少难以磨灭的罪行。1645年5月,清军围攻长江北岸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道防线扬州,史可法死守,5月20日城破后屠城十天,史称“扬州十日”。之后清军又相继制造了嘉定三屠、江阴之屠、大同之屠、庚寅之劫、屠蜀、广州之屠等罪行。清人赵烈文曾表示:“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支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开始发展起来。

 

天地会的起源传说见于内部流传的秘密文书,一般称为“会簿”。根据目前流传的几个版本,虽故事细节有所不同,但大致的经历是相似的。传说康熙帝曾征调南少林或其前身之一的少林分院,募集到少林高手128人为军官,远征西鲁番,最终不死一兵一卒即得胜而归。但是,奸臣诬告这些少林高手与明郑王朝势力有联络。于是,朝廷调八旗兵火烧了他们隶属的寺庙,113人被烧死,10人战死,只有祭祀应惠灵天等神灵的天祐庵洪英禅师(天祐洪英,俗名殷洪盛)的俗家弟子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因同住一寝室且发现失火,以尿沾湿棉被包裹身体冲出而不死。他们从此痛恨清朝,分别在华南各行省开山立堂,广收门徒,授予武术,以归附明郑的陈近南为“总舵主”,指天地立誓要反清复明,故称“天地会”。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影视剧中的陈近南。来源/电影《鹿鼎记》截图

这五人一般被称为五祖,随即分散在全国各地开始反清复明的斗争,订下一首诗作为暗号:“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此事传与众兄弟,后来相会团圆时。”

 

  • 长房(头舵)天地会:堂号“凤凰郡青莲堂”,曾远征甘肃,主要在中国台湾、福建发展,舵主蔡德忠。

     

  • 二房(次舵)三合会:堂号“金兰郡洪顺堂”,主要在广东、广西发展,舵主方大洪。

     

  • 三房(叁舵)袍哥会:堂号“莲章郡家后堂”,主要在四川、云南发展,舵主胡德帝。

     

  • 四房(肆舵)哥老会:堂号“锦厢郡参泰堂”,主要在两湖、贵州发展,舵主马超兴。

     

  • 五房(伍舵)小刀会:堂号“徳兴郡宏化堂”,主要在江浙、山东发展,舵主李式开。

后来,根据后世学者考证,又普遍认为天地会是延平郡王郑成功在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为收复中原而建立的地下组织洪门中的一支,以“汉留”为代号。当时史可法幕僚殷洪盛,则南转芜湖,化名盛洪殷(又作盛洪英),伪装为“天祐庵洪英”禅师,招募徒众。而“洪门五祖”更可能是跟随殷洪盛抵抗清兵的将领,又转随郑成功入洪门,留在中国大陆“汉留”组织,广招反清义士,听候台湾参军陈永华(化名陈近南)的命令。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19世纪末厦门洪门三房腰牌

陶成章在其著作《教会源流考》中记述道:“志士仁人,不忍中原之涂炭,又结秘密团体,以求光复祖国,而洪门之会设也。何谓洪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取以为名……始倡者为郑成功,继述而修整之者,则陈近南也。”以“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简称“天父地母”,立誓反清复明,故称“天地会”。

 

天地会为活动方便,在外多称自己为“洪门”。其名称源流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明太祖的年号是洪武,洪武之家门,是为洪门。二是“汉无中土”,拆字以繁体“漢”字除去中间“中”“土”二字,即为“洪”,有汉人失中土之意。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我们都可以看到天地会中不可避免地排满兴汉的民族主义叙事。

 

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塽归降清廷。自此反清复明的事业最终走到了尽头,而天地会作为反清复明事业的直接产物,却在清朝社会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上以及世界历史上时隐时现。

 

时隐时现的天地会

虽然反清复明的事业已经失败了,但天地会还没有失去自己的理想。1787年1月16日,因台湾府知府取缔天地会,逮捕当地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之叔叔、伯伯,林爽文遂率军劫狱反抗,号称五十万众响应,2日后(1月18日)攻下彰化,杀台湾知府孙景燧、理番同知、北路协副协等人,进驻彰化县。闽浙总督闻变,急派福州将军恒瑞、福建水师提督和福建陆路提督率清军4000人征台,双方形成拉锯战。之后,清廷又调集浙江、广东清军一万多人亲自渡台,随后又增加七千人,双方对峙在台湾府城。林爽文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是面对正处于康乾朝国力上升时期的清朝,亦是难以抵抗,最终1788年2月10日,林爽文战败被生擒,主要参与者按律例凌迟处死枭首示众,原籍祖坟尽被刨挖,家眷连坐,女性发配边疆为奴,十五岁以下男童被押至北京交内务府阉割充当太监。乾隆帝将平台民变一事列入十全武功,同时天地会在遭受此次失败打击之后,其领导权逐渐转移至大陆各派,同时行踪更加隐秘。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平定台湾战图》(局部),内容描述生擒林爽文。现藏故宫博物院

这一时期,天地会的组织也越发严密、秘密。传统天地会大致上只有大哥与师傅(军师)两种称谓,发起人为大哥,熟悉仪式者为师傅,逐渐伴随着发展成熟,形成了三个主要的职务,分别象征权力的“棍”、谋略的“扇”以及行动的“鞋”。“洪棍”(红棍)是统帅、炉主、总理大哥、负责开台以及主持一切事务。“纸扇”是军师、师傅、书房主,掌兵权、管钱粮。“草鞋”则是领兵将军、头目、具备文韬武略特质,传递情报、命令、执行任务。

 

伴随着组织的严密,天地会也慢慢开枝散叶,不断创立新的组织或者吸收中国社会内部已有的民间组织,逐渐形成了青帮、洪门与白莲教的三大主力。清代暗语中说:“瓶中太满水须走,青叶红花白莲藕。”即指“反对清朝的帮会,有青帮、洪门、白莲教三大主力”,又有俗谚说“红花绿叶白莲藕(指洪门、青帮、白莲教),三教原来是一家”。

 

传说中,青帮是三个参加天地会的水手翁德惠、钱德正及潘德林三人所创。清朝雍正四年(1726),清廷鉴于盗贼遍地,漕运不通,贴出皇榜广召人才,三人便献上反间计,揭皇榜假意归顺清朝,成立青帮搜集朝廷情报及募集资金,故帮内有一口诀“但见金盆开花,不闻清洪分家”。帮对外宣称信奉“罗祖”,向朝廷提出“替天行道,带发修行”的口号。但洪门也因怕帮势力过大失去初衷,故定有内规“先清后洪,鲤鱼跳龙;先洪后清,剥皮抽筋”,避免洪门子弟转投帮。

 

1850年,当洪秀全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之时,天地会也抓住时机,起义接连不断。咸丰四年(1854) ,陈开在广东发动天地会起事,“称元帅,呼都督,自封自增,横行无忌”。咸丰六年(1856) ,陈开等人在广西建立大成国,改元“洪德”,自称“镇南王”,后又改称“平浔王”,其余各部首领分别称“平靖王”“平东王”“平西王”“平北王”,王以下称公、侯、元帅、司马等。各王分头前往各地扩充势力。但是,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天地会随即再次转入社会的秘密角落,等待下次反清复明的时机。

 

同时伴随时代的发展,天地会也逐渐与清末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势力相互接触。1848年在美洪门弟子成立“洪顺堂”,1898年在旧金山市政府注册“非牟利”公益团体牌照时,避免清政府公使抗议,而改名致公堂。致公堂的主要功能责任是维系铁路工人及淘金业矿工的谋生权益。因而组织迅速扩大,六十年间,沿铁路线发展到南北美洲各大城市都注有分堂。

 

1903年,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宣传革命思想,但是此时的他已经是清廷要犯,所以无人敢接触。当时,旧金山致公总堂黄三德与孙中山大哥孙眉是故交好友,鉴于孙中山先生的反清志向,与洪门的宗旨相同,之后黄三德修书檀香山“国安会馆”的钟水养叔父,由黄三德自己作保人,推荐孙中山入门,由六十多会员见证,破格成为“洪棍”,方便日后同门手足尊重招呼。

 

致公堂在之后的发展中,也逐渐的越发完善,1925年10月10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决定,成立中国致公党,中国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陈炯明为党的总理。之后中国致公党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业,是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致公党代表合影(从左至右):雷荣珂、黄鼎臣、陈其尤、官文森、严希纯

转向海外

在反清复明过程中,也有一部分天地会成员出于各种原因选择离开中国,前往东南亚等地区发展。尤其是这一时期,东南亚的各个苏丹国都有招揽大量华工来南洋挖掘矿产的传统,所以大量的天地会成员便随着这股人流来到了东南亚

当时的华人在东南亚人生地不熟,所以经常会受到外人的欺负,所以当地有华人社团从广东招请团练,来到南洋担当类似保镖或佣兵的角色,逐渐形成所谓“公司”的组织。根据温雄飞在《南洋华侨通史》中记载,之后兰芳共和国的创始人“罗芳伯”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来到东南亚的:“清统治时期,天地会潜伏民间,郑成功、朱一贵与林爽文据台湾之事,尤为地方所津津乐道,罗芳伯因此‘振臂愤然’:‘大丈夫安能日处异族威淫之下,局促如辕下驹哉。行当浮海外洋,觅一片干净土,为我汉族男儿吐气也’。”于是罗芳伯便加入了天地会中,从事反清复明事业。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罗芳伯塑像

乾隆三十七年(1772),43岁的罗芳伯和十几位亲朋结伴,登上远航的帆船,在海上漂泊了40多天,到了坤甸。开始时,他以采金和教书为业,颇得当地华侨敬重。

 

当时的坤甸大约有14家公司,联合起来合并组成了“和顺十四公司”,抛弃以往的血缘、地缘关系,团结一致共同维护华侨的利益。受此刺激,罗芳伯也感到统合的必要,首先由他们自己创设了兰芳公司,并向附近的公司呼吁结成联盟,来共同御辱。

 

一般认为是因为罗芳伯协助苏丹平定谋反的土人,苏丹公开约为兄弟,受到重视。后来居卡普阿斯河(Kapuas)下游的土酋有侮蔑华人之举,罗芳伯部下吴元盛率军平息后,苏丹知不敌,难以驾驭,于是裂土而分治之。罗芳伯所统辖土地东界万劳(Molor),西界卡普阿斯河,南界大院。

 

随着荷兰殖民者进入现代印度尼西亚区域,罗芳伯于1777年在坤甸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或称“兰芳共和国”,以保护华人移民免受荷兰人的压迫,他被推举为担任第一任大总长。罗芳伯知道荷兰人对清朝仍有所顾忌,所以在立国之初就立即向大清称臣,并派员前往北京朝贡,以此来获取保护。但担心清政府可能会有所不满,罗芳伯向清朝称臣时决定仍使用“兰芳公司”之名,而非“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鼎盛时期的兰芳共和国版图,首都东万律如今是兰达克县的一个区

1783年,由于当时坤甸河北部的戴燕(Tayan)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吴元盛前往杀死原戴燕王国国王,被当地民众拥立为戴燕王国国王,之后王位世袭,传四位国王,共存在了70余年。

 

1795年,罗芳伯病故后,由江戊伯继任其位。后来由于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失利,兰芳共和国也逐渐无法再借清政府来保护自己。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荷兰殖民者认为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无力干涉东南亚事务,开始了对兰芳共和国的征服,兰芳共和国虽进行了抵抗,但因武器技术远落后于欧洲殖民者而失败。但是,荷兰殖民者也一直不敢公开宣布吞并兰芳共和国以引发南洋华人的不满,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共和国的占领。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也提到了罗芳伯,他所称呼的八大伟人之一就是罗芳伯,其中并未称兰芳政权为“共和国”,只说“自立国家,择其长老者称为公司”,称“罗芳伯”为“昆甸国王”“族党头目,如土酋”。

 

参考文献:

郭绪印:《论兴中会、同盟会期间孙中山与海外洪门》,《民国档案》1996年第2期。

张维安、张荣嘉:《客家人的大伯公:兰芳公司的罗芳伯及其事业》,《客家研究》2009年第1期。

李恭忠:《蒙冤叙事与下层抗争:天地会起源传说新论》,《社会史研究》2016年第5期。

 
反清复明失败后,天地会去哪儿了?
END
作者 | 文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2497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