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作者:霈霖

本文转载自:环球情报员(ID:huanqiuqby)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兰芳共和国

作者|霈霖

明清交替之际,中国人“下南洋”开始进入高潮。到清朝中叶,华人的足迹渐渐遍布整个东南亚,数量多达几百万,尤其是在马来群岛形成了很多华人聚居区。

华人主要从事农耕、采矿和工商等经济活动,对东南亚的早期开发贡献良多,华人们虽然形成了独立的聚居区,与土著泾渭分明,但大多没有建立政权。唯独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西部有一个例外。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华人在东南亚的分布极广,很多城市和港口最早都是华人开发的

从1777年开始,这里诞生了一个华人政权——兰芳,拥有相当于总统的大统制,以及类似议会的民主制度,因而被后人称为“兰芳共和国”。

 

虽然这个“共和国”坚持了一百年,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这又是为什么呢?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兰芳共和国灭亡后被改成西加里曼丹省

一、西婆罗洲的华人

广东、福建沿海多山地、少良田,使这里的人们惯于下南洋讨生活,其中又以潮汕人、客家人、闽南人最多。清朝入主中原时,大量明朝遗民逃离大陆,许多有志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成员见复明无望,也纷纷随之下南洋。

马来群岛是华人的重点移民地区,这里的土著被无数个伊斯兰苏丹统治着,没有统一的政权,社会和经济水平也较为落后,大片土地和矿产有待开发,非常适合华人开辟新居。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华南沿海居民很早就向东南亚移民,朝廷的禁令也阻止不了

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是马来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达到74.3万平方公里,中部和东部有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巨大山脉,南部是原始雨林,只有西部和北部可以开发。

西婆罗洲的卡普阿斯河平原地势平坦,良港众多,很早就有华人来此开垦,随着明末清初的移民浪潮,西婆罗洲的华人越来越多,达到上百万人口,建起众多城市和港口。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卡普阿斯河平原的自然条件非常好,适合华人大规模开垦

西婆罗洲的苏丹拥有理论上的土地与矿藏所有权,但他们仍处于部落时期,没有能力开发,便承包给华人收取一定的税赋。华人移民遵循中国的传统习惯和行为准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

西婆罗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华人的勤劳,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土著。随着华人移民的不断增多,经济日趋繁荣,习惯于靠天吃饭的土著越来越多地骚扰劫掠华人移民,迫使华人不得不结社自保。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华裔在东南亚地区占有的人口比例

以客家、潮汕、闽南同乡会为核心,还有矿工自建的武装,这些组织负责协调华人社区的重大事务以及筹集资金用于自卫或公共工程,渐渐形成了华人自治的雏形。原先的天地会成员大多接受过军事训练,在同乡会和矿工武装里都起到一定的骨干作用。

此外,华人和土著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欧洲殖民者,觊觎西婆罗洲的主要是荷兰人。荷兰人在明朝后期来到东亚和东南亚,曾经占据过台湾,被郑成功用武力赶走后,把殖民重点转向马来群岛。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荷兰东印度公司(左上图为公司旗帜)垄断了荷兰在亚洲东部的殖民活动

荷兰殖民者以苏门答腊岛为据点,慢慢向整个群岛拓展势力。由于曾经败于明朝水师,清朝又继承自明朝,使荷兰人不敢对西婆罗洲的华人大动干戈,但小规模的骚扰和侵袭始终没有停止过。

西婆罗洲的苏丹自知不敌荷兰人,需要团结华人共同予以对抗,因此总体上与华人保持着较为默契的关系。而华人社会自成一体,规模也越来越大。

二、兰芳建国

18世纪开始,清朝进入康乾盛世,人口滋生迅速,土地承载力有限,华南沿海有越来越多的人下南洋,以缓解人口压力。而西婆罗洲恰好发现金矿,大大促进了华人移民的到来。

1772年,34岁的罗芳伯率领上百名族人下南洋迁至西婆罗洲。罗芳伯是广东省嘉应州的客家人,读过书,曾经想考取功名,但屡试不第,只好放弃入朝为官的打算,准备去西婆罗洲淘金,开辟一番新天地。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罗兰芳的雕塑,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总统”

罗芳伯一族定居在卡普阿斯河的入海口坤甸,他本人最初以教书为业,华人向来尊师重教,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而且罗芳伯不但学问深,还精通武艺,为人处世和组织领导能力都颇为出众,没几年便在坤甸华人中赢得很高的威信和声誉,被各个同乡会推举为华人领袖。

罗芳伯首先摆平了几支华人矿工武装之间的矛盾,使他们一致对外,成为华人社会的支柱性组织之一。然后,他帮助当地苏丹平息了叛乱,得到苏丹的信任。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今天的西加里曼丹省金矿,最早的开发者都是华人

据史料记载,罗芳伯迎娶了苏丹的女儿,使华人与土著结成一体成立联合武装。这样一来,西婆罗洲华人与土著的实力大增,有了应对荷兰人的能力。

1777年,罗芳伯将华人矿工组织和同乡会整合起来成立兰芳公司,这是仿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模式,集贸易、武装、行政管理于一身,罗芳伯被推选为“大唐总长”,也称“大统制”。首都东万律,一座盛产黄金的城市。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兰芳的旗帜和印章,以大统制和“公司”名义发布命令

大统制由同乡会和矿工组织共同选举产生,不能世袭,重大事务也由同乡会和矿工组织的代表共同讨论决定。因此,荷兰人与后世的专家将这个西婆罗洲的华人政权称为“兰芳共和国”。

从此,西婆罗洲华人无论是对外交往,还是各类船只,统一打出了“兰芳”旗号。虽然有资料称罗芳伯曾将政权名号改为“兰芳共和国”,但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据。此外,西婆罗洲的土著居民依然接受苏丹的统治,不属于这个华人政权管理。

三、清朝藩属

兰芳政权成立的根本目的是抵御荷兰人侵袭,但罗芳伯深知仅凭兰芳国本身是不够的,必须得到清朝的承认和庇护,刚一建国,他便派使者前往清朝称藩纳贡。

1777年即乾隆四十二年,清朝自视天朝上国,维持着东亚的宗藩体系。罗芳伯精通儒家文化,深知清廷对海外事务的看法,华人自立为国既没有以往成例,又容易引起清廷猜忌,因此没有以国家名义请求清朝册封,而是自称兰芳公司。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兰芳的军队故意仿照清军样式,可惜没能跟上时代的进步

但是,乾隆皇帝仍然对兰芳公司颇有疑虑,不肯承认其藩属地位。有史学家认为清廷知道东南亚华人中混有许多参与过反清的天地会成员,不愿意让他们借机坐大。不过,乾隆还是答应了通商请求,西婆罗洲的黄金和锡矿石都是清朝需要的战略物资。

罗芳伯以此为突破口,让荷兰人误以为兰芳政权已经得到清朝的承认,不得不放弃吞并的企图。荷兰人多次与明朝水师交战,都遭到失败,对取代明朝的清朝同样怀有敬意。罗芳伯的外交策略非常成功,使兰芳政权不需要维持庞大军队,能够集中精力于建设。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荷兰人在台湾修筑的赤嵌要塞,被郑成功攻克

据现有的史料分析,兰芳政权有类似议会的议事组织,由同乡会和矿工代表组成,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没有设立常备军,战时征召农民和矿工为军队,军服以清军绿营为模板,应该也是为了方便打清朝的旗号威慑荷兰人。

作为儒生,罗芳伯的治国方略借鉴了儒家学说和部分西方理念,重视农耕和工商业,兴办教育、发展交通,使西婆罗洲国泰民安,一片繁荣景象,吸引周围很多华人和土著团体来投靠。

据称,鼎盛时期的兰芳政权疆域面积大约14万平方公里,拥有400万左右的人口,已经接近了现代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500万人口。兰芳的船队穿梭于婆罗洲与广州之间的广大海域,一般海盗轻易不敢劫掠兰芳的船只。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鼎盛时期的兰芳共和国版图,首都东万律如今是兰达克县的一个区

1795年,58岁的罗芳伯在坤甸病逝,经他推荐并得到议会认可的江戊伯接任大统制一职,完成了政权的平稳交接。坤甸、东万律及故乡嘉应州(今梅县)都有纪念他的建筑。

兰芳政权很像一个缩小版的儒教中国,注重治理内政,没有扩张性,因而没有发展强大的海军,购买的洋枪洋炮也以自保为目的,当虚假的宗主国清朝衰落后,兰芳政权便陷入了危险境地。

 

四、兰芳陨落

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剥掉清朝外强中干的幻象,经过洋务运动后,清朝仿佛又恢复了实力。但是,1884年的中法战争让荷兰人看到了机会。

清军虽然在陆上击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北洋水师固守黄海,放任法国舰队封锁中国南方沿海,及消灭了南洋水师。这场战争充分证明清朝建设北洋水师的根本目的是保卫京畿,而不是争雄远洋,更不会为海外藩国出兵。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北洋水师的镇远舰虽然一度领先亚洲,却没有用于维护中国海权

此时的兰芳政权处在英荷两个殖民者的夹击下,英国已经取得婆罗洲北部的统治权,荷属东印度殖民当局取代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婆罗洲南部,这座岛上只剩下兰芳共和国保持着独立。

当荷兰人在1884年发动进攻时,没有海军和先进武器的兰芳政权很快被打败,第18任大统制刘阿生宣布投降,存在了107年的兰芳共和国实质上已经灭亡。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东印度群岛是荷兰人最大的殖民地,直到二战后才被迫撤出

荷兰人没有马上取消兰芳政权,扶植傀儡继续统治华人社会,直到1911年清廷退位后,荷兰人才正式宣布废除兰芳政权,成为荷属东印度的西加里曼丹省。

“兰芳共和国”并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这个称谓是当时的荷兰人与后世史学者提出来的,没有史料证明这个政权内部采用过这个国名,他们对外的称号和旗帜是“兰芳”,模糊了政权本身的性质。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加里曼丹岛上的罗芳伯宫和纪念碑文

有专家分析,这是罗芳伯等人受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观念的影响,不愿意自立为国,尤其是在需要清朝提供保护的情况下,哪怕这种保护仅仅是名义上,对兰芳也有很关键的作用。

兰芳政权更像是中国传统乡村自治的升级版,又加入了一些西方元素,它具备有国家的一切必要因素,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司法和武装组织,甚至有自己的纪年,将1777年改为兰芳元年。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山口洋市是印尼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接近70%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脱离朝廷的割据政权才会自定纪年,罗芳伯此举显然认为芳兰政权与清朝没有关联,所以称“兰芳”为国家是没错的。作为具有共和国特征的政权,兰芳比美国独立早了6年,比法国大革命早12年,更是开创了华人社会共和的先例。

兰芳共和国百年建设留下的良好基础,使西加里曼丹省如今仍是印尼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华人在当地500万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以山口洋市的华人比例最高,接近70%,以客家人和潮汕人后裔为主。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吉隆坡的开埠者也是客家人叶亚来,吉隆坡至今仍有纪念他的庙宇

兰芳政权是华人移民东南亚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华人移民主持或参与东南亚早期开发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吉隆坡的最早创始人叶亚来也是广东客家人,有了叶亚来等华人打下的基础,才使吉隆坡有条件成为马来西亚首都。

兰芳共和国被吞并后,荷兰殖民当局采取了许多限制华人的措施,使大批华人迁至英属马来即现在的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内的很多东南亚华裔都与兰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华裔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仍然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长期作者|霈霖
历史资深爱好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65653.html

(1)
上一篇 2021年8月20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1年8月20日 下午12: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