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
-
三千多年前,谁会有那么大的气魄?
作者: 库叔说 本文转载自:瞭望智库(ID:zhczyj) 文丨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 夏,是中国信史所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在先秦《诗经》、西汉《史记》等诸多典籍中位列“三代”之…
-
台湾为什么要换省会?
作者:冬之阵 本文转载自: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冬之阵 宝岛台湾今日的绝对中心是繁华的台北,以至于全岛民众对台北人有“天龙人”之称呼。 天龙人源出日…
-
纪晓岚的“大清故事会”,为何专怼“聊斋套路”?
作者: 关禾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提起纪晓岚,人们通常会将其与“铁齿铜牙”联系起来。在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中,他机敏诙谐又一身正气,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
-
在明朝当小吏,腰杆有多直?
作者: 西洲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在刚刚收官的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中,我们见识到了基层胥吏的权力。“吏”是古代官府之中的基层群体,其数量几倍甚至几十…
-
为什么陕西会被称为中国的“大不列颠”?
作者: 郭歆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最近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句玩笑话:“只要你待在陕西,就会发现自己身处在‘大不列颠’”。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在细心网友…
-
北宋的硅谷银行危机:四川交子的一次爆雷
作者: 吴钩本人 本文转载自:我们都爱宋朝(ID:wugoudasong) 美国硅谷银行倒闭,是这几天最抢眼的新闻之一,恰好我最近在看北宋四川交子的材料,发现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与北…
-
东土大唐的一个印度裔家族,世世代代只做一件事
作者:向衡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3月上,原标题为《瞿昙悉达与《开元占经》”印度裔”唐人的天文…
-
南北朝“最强大脑”,祖冲之有多厉害?
作者: 李思达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3月上,原标题为《不只算出了精确π近似值 祖冲之:南北朝最强大脑》,有删节 在月…
-
梁山好汉被刺配前线,边疆层级体系扮演了什么角色?
作者: 猴格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 文 约 54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在《水浒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刑罚就是“刺配”,书中先后…
-
晚清海军远洋出访,走到半路朝廷没了,怎么办?
作者: 铁骑如风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政府下定决心通过购买军舰的方式来重建海军。1910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登…
-
“马上天子”朱棣如何挑选自己的文治团队?
作者:张磊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刀枪出政权,这是历代不易的道理。二十多年的时间,出身淮右布衣的朱元璋从起兵到登基称帝,一手造…
-
康熙是这样统一台湾的
作者: 宋晓乐 本文转载自:今日人物志(ID:songxiaole816) 康熙的处理方法,该学还得学啊。 曾经的一幕与今天何其相似? 一、 公元1661年,康熙登基,8岁,6年后…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元代为何执着在地方设置行御史台?
作者: 修晓波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本文原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有删节,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12月下,原标题为《独一无…
-
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为何钟情南唐史?
作者:陆春祥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10月下,原标题为《自修《南唐书》,三次修国史 诗家陆游的史家生涯》,有删节 绍…
-
1400年前能吃上炒鸡蛋的是什么人家?
作者: 马紫晨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几日前,“1400年多前的炒鸡蛋”登上热搜,古今菜式的联通让人讶异。提起炒鸡蛋,国人最熟知的当属西红柿炒鸡蛋。有意思…
-
韩国为什么要抄中国地名?
作者: 图南 本文转载自: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图南 去过韩国的游客或许会对韩国的一些地名有印象,其中有不少是跟中国重名的,诸如海南、梁山、晋州、丽…
-
曹操死后,曹丕是如何搞定曹营一众军头,迅速拿稳兵权的?
作者:瀛洲海客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就在曹操去世的前一年,曹丕的世子之位仍未完全牢固。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攻襄、樊。在庞德、于禁败北后,曹操又…
-
五天之内荔枝能到长安?中国古代快递有多快 I 文史
作者:蔡霄 本文转载自:国家地理中文网(ID:NationalGeographicCN)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现代邮政系统出现之前,中国的“快递员”…
-
秦统一六国之前,如何扫平西戎,化后顾之忧为东进助力?
作者: 张胖达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西周灭亡的故事传了三千年,这个过程被后世极度的寓言故事化:周厉王堵塞言路,被国人驱逐,是昏君;随后的周宣王励精图治,…
-
借兵打仗,从优惠贷到砍头息,利息怎么谈?
作者:郭晔旻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古今历史上,政治军事势力之间借钱、借粮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相比之下,借兵的事例就不算多。原因也很简单,《读史方舆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