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入侵:一场持久战

作者:温如军

本文转载自:中国慈善家杂志(ID:cnscsj)

棘手的猪害。

野猪入侵:一场持久战
1月20日,河南信阳,野猪入侵农户家中。
 
“打不得、骂不得”“猪可以抢粮伤人,人却不能伤猪”“有它在,每年种的庄稼不保”……农民苦野猪久矣。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环境不断好转,野猪种群日渐扩大,由于缺少天敌,加上法律保护,已泛滥之势,毁物伤人的新闻并不鲜见。
 
人与野猪的冲突,已成为全国不少地方的普遍性问题。
 
人怕猪
甘肃陇南文县地处秦巴山区最南部,土壤肥沃,植被茂盛。近年来,农民种的玉米、小麦、土豆有不少被成群野猪偷食践踏。迫于无奈,农民只能用高音喇叭驱赶野猪,甚至提前收割减少损失。
 
“很多农民拿野猪一点办法没有,有的已经放弃种庄稼,一些良田出现撂荒。”南文县一农户向《中国慈善家》诉苦,他们打过市长热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过言,也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过,但现状并无好转,野猪依然猖獗。
 
该农户向记者反映,早在2016年当地野猪数量就明显增多,近年来出现在农田、村庄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野猪是受保护的野生运动,加上缺少捕猎工具,村民只能听之任之。能想到的就是扎假人、烧火堆、鸣喇叭、放鞭炮甚至敲锣打鼓等土办法。
 
“这些方法两年前还管点用,现在它们根本不怕了。”村民说,自己在田里扎的假人经常被野猪拱倒,烧火堆又会因为污染环境被罚,现在已束手无策。
 
南文县的遭遇并非个案。
 
野猪入侵:一场持久战
2018年11月29日,一头小野猪误入广东清远市古龙峡景区。
 
宁夏海原县农民反映,南华山上的野猪太多了,每到夜间几十只成群结队来到农田吃玉米,不仅吃还踩踏,损失较大,目前只有靠人在地里晚上守着。野猪已和人玩起了“游击战”,常常是守了东头丢了西头……
 
安徽滁州农民留言求救:“一年比一年严重,眼看即将成熟的庄稼被成片成片的糟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恳求各位领导救救农民的庄稼。”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加上缺乏天敌和繁殖能力强劲,野猪在全国范围泛滥成灾,已成农作物的一大危害。野猪不仅毁坏农田,伤人的恶性事件也屡有发生。
 
今年5月,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核桃园村几位村民被一头闯进村子的野猪袭击,其中一位86岁的老人伤势较重。今年10月,湖北十堰房县青峰镇杨家院村的69岁老人詹桂珍被野猪袭击,5根肋骨及脊骨骨折,险些丢了性命。10月22日,黑龙江伊春市朗乡林业局居民李芳明被一头四百来斤的野猪袭击致伤,后背被野猪獠牙戳穿。
 
“基本上已经种不成庄稼了,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全让猪拱了,以前是野猪怕人,现在是人怕野猪了。它们有时成群出现,像猛虎一样,猪伤人的事也经常发生。”有农户向《中国慈善家》抱怨。
 
免死牌
11月24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一对夫妇因3个月内捕杀8头野猪被判刑。
 
“野猪给地里庄稼糟蹋得非常严重,才灭了它。麦子损失了30多亩,70多亩玉米绝收。”这对夫妇在庭审中如是陈述。
 
据淅川县法院披露,2021年5月至7月,吴某、胡某夫妇在仓房镇清泉村某山地连续十几天使用绝缘木签、电丝网将地围起来,用电瓶、逆变器、警报器等设备狩猎野猪,捕获野猪八头以上。7月28日,淅川县公安局仓房派出所民警在吴某夫妇家中搜出整猪一头,猪腿25个、猪头2个、猪蹄4个,共重224公斤。
 
野猪入侵:一场持久战
江西婺源,因野猪经常出没破坏庄稼,时有伤人事件发生。当地成立了护农狩猎社,他们合法持有枪支和狩猎证,1年猎捕300头野猪。
 
淅川县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认定,上述野生动物为野猪。而淅川县全境为禁猎区,全年为禁猎期,电网为禁用捕猎械具。
 
最终,吴某夫妇二人犯非法狩猎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1年,缓刑2年,另外,因非法狩猎给国家造成的损失费用赔偿4000元。
 
淅川县是野猪泛滥区,这起判决曾在网上引发不小的争议。“野猪都已经泛滥了,还不能打,农民的利益谁来保障?”大部分网友持此心态,还有些人认为农民捕杀野猪属于“正当防卫”。
 
不过,淅川县一位律师向《中国慈善家》分析,从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法院的判罚没问题。同时,该律师还认为,法律也不是冷酷无情的条文,这对夫妻不是为了捕杀野猪而捕杀,而是因为保护自己的百亩农田,因此法院网开一面也是符合法理要求的。
 
其实,近年来因捕杀野猪获刑的案件并不少见。
 
2020年3月,在野猪同样泛滥的四川巴中市,一农妇因电死3头野猪并售卖被巴州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追缴违法所得1070元,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1500元。
 
相关数据显示,1949年全国大概有野猪200多万头,由于猎杀野猪的现象普遍,此后的几十年间野猪数量迅速减少。到1990年代初,已降到仅剩几万头。而随着2000年被列入“三有”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有了“免死金牌”。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法》《枪支管理法》的实施,野猪的数量开始增长。
 
12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已经在该名录存在了20年的野猪被删除了。这意味着野猪或许将丢失“三有”保护动物的身份。
 
野猪入侵:一场持久战
2019年7月15日,河北石家庄,当地的野猪经常在深夜下山觅食,导致大量庄稼地被毁,村民很是无奈。
 
根据国家林业局本次调整“三有”名录说明,本次调整,以科学评估陆生野生动物物种生态、科学、社会价值为核心,充分考虑种群变化动态、面临威胁、社会关注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名录调整基本原则。
 
野猪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电野猪、兽夹捕猎野猪属于违法行为,但野猪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为此,不少庄稼人只能忍气吞声。即使被移出“三有名录”,也不意味着村民可以随意捕杀野猪。
 
在野生动物专家看来,野猪被移除“三有”名录是为野猪调控清理法制障碍,虽然野猪保护等级可能降低,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杀野猪,更不能赶尽杀绝。野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有自身的生态价值,是维持大型肉食动物种群稳定或恢复的一个主要因素。
“追杀令”
 
尽管目前野猪仍然属于“三有”陆生野生动物,但随着国家林草局在山西、四川、福建等14个省(区)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全国多地的猎捕工作已展开。
 
陕西省林业局发布通告,将野猪禁猎期由原来的8个月缩短到2个月;河南信阳得到省农业厅批准,允许该地在保证野猪群落完整性的前提下捕杀一定数量的野猪;安徽金寨县、四川省通江县定下具体捕杀目标。
 
11月初,安徽金寨县制定的《金寨县控制性猎捕野猪工作实施方案》称,由当地村民组建的20人狩猎队计划将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目标200头限额的野猪猎捕。消息一出,当地很多人自告奋勇要求加入狩猎队。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蒲发光告诉《中国慈善家》,目前此项工作已开始,但捕猎并不容易。
 
野猪入侵:一场持久战
2021年9月14日,安徽安庆岳西县温泉镇后山村,一位农户自制“风铃”防野猪。
 
野猪性情凶猛,成年野猪的体重可达200公斤,体长可达2米,皮粗肉厚,公猪还长有獠牙。而且野猪“智商”较高,具有很高的防御能力,有时会主动攻击人类,奔跑速度很快,冲击力不亚于一辆轿车。即使对于专业的捕猎队伍,捕杀野猪也并非易事。
 
四川省通江县也是“重灾区”之一,2021年四川省林草局将该县确定为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县区。通江县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告诉《中国慈善家》,“我们制定的政策是年底前捕杀数量不能超过750头。”但他坦言,年底前要达到捕杀750头的“上限”几乎不可能。
李斌介绍,今年11月通江县聘请了一支来自绵阳江油的专业队伍,队伍里的猎手枪法了得,猎犬也十分壮实。尽管如此,这支队伍在两天半时间内仅捕杀野猪8头。还有一些外地聘请的专业队,一周没有捕获一只后选择主动放弃。
 
通江县的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具有普遍性。除了猎捕难度大之外,根据《枪支管理法》,护农狩猎队作为配枪主体缺乏法律依据,“枪支弹药领取、使用、消耗、归还、保管”也是核心难点。 
持久战
1995年至2000年,中国进行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第一次调查,当时野猪数量没有明显增加。2002年,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启动,目前已结束,但统计数量并未公布。
 
国家林草局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专家组成员、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张明海参加过多次野生动物调查鉴定,他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介绍,野猪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每次产仔在6~8只,多时可达13只。但由于狼虎豹等的天敌种群数量的减少,出现全国范围内的猪害现象,即使这样,现在也不能下“野猪的种群出现失控”的结论。
 
野猪入侵:一场持久战
2021年11月6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元山子村,工作人员将捕杀后的野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张明海介绍,野猪毁坏偷食农作物现象多年前就有发生,但在野生动物种群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最近三五年,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社会各界对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野猪种群数量迅速的恢复和增长,造成野猪在局部地区泛滥成灾。
 
野猪种群增加释放出什么生态信号?张明海认为,任何一种动物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野猪数量增加也从一定程度说明各地生态环境向好转变,滥捕滥猎现象逐年减少。
 
张明海还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修建网格化高速公路导致野猪等野生动物大面积栖息地被切割、破碎化,加上前些年对荒山荒地的开发破坏了野猪原有的生存空间。此外,环境变化让野猪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有的地区甚至天敌缺失,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衰减。
 
“农田已经开垦到野猪的主要栖息地,虽然国家进行天林保护工程,但变成农田的栖息地不可能马上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张明海说,这次野猪泛滥地区多数出现在一些农林交错地带,更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张明海看来,现在只能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来保护农民利益,比如大量捕杀,但这并非长效机制。“野猪很聪明,一旦摸到人类对它采取措施的规律,它也会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会采取一些反捕杀的防御措施。这是很多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规律。”张明海说。
 
从长远来看,人和野猪之间将是一场持久战,张明海认为要进一步推进对野猪天敌、大型食肉动物基地的恢复工作。“人类也应反省,我们对野猪的调控,不仅要保护农民财产,也应该让野猪有自己的栖息地。”张明海说。
 
片来源:视觉中国、视频截图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12115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1日 上午10:10
下一篇 2021年12月21日 上午10: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