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的心思

作者:虚声

本文转载自:虚声(ID:lxlong20)

过去一段时间马克龙经常出访,但给人的感觉总是缺点啥。
去年底马克龙访美,原本是要拜登解释为啥趁俄乌战争挖欧洲的墙角;结果到了美国,拜登给马克龙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派对,就是不给他表达来意的机会。结果他的兴师问罪相当于去喝了一场大酒。
今年初马克龙访问非洲几个前殖民地国家,原本想去秀一把优越感与推销价值观,结果在刚果(金)和东道主在新闻发布会上吵了起来,非常丢份。
马克龙也多次调解乌克兰战争,但基本上都无疾而终。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法国说了不算,乌克兰主要还是抱美英的大腿。
这次马克龙访问中国,好几个细节证明他是真的用心了,并且也找准了着力点。

马克龙的心思

细节1、团队规模大
马克龙不是孤身前来,而是带着由60多位企业负责人组成的庞大商务团队,比如铁路设备制造商阿尔斯通、法国达飞海运公司、核电供应商法国电力公司、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等,它们都寄希望扩大与中国的合作。
尤其是46日,中法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这可比美国实惠多了。毕竟美国不仅没有中国做生意爽快,还撬走了澳大利亚的潜艇订单。
尤其是空客公司,不仅直接与中国签署了160架飞机(总价值约200亿美元)的批量采购协议,而且承诺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空客的这份协议意义重大:一方面表示中国市场非常大,可以容纳世界上所有高端品牌;另一方面表示外资还会继续在中国投资,增加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中法在经贸领域的传统项目主要是“老三样”,即航空航天、高铁以及核能。
实际上中法合作的空间很大。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法进出口贸易额为5417.6亿人民币,只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的9%,而德国则占28.87%,荷兰也占到15.38%。按照法国的体量和在欧洲的影响力,中法之间的贸易量至少可以上升到中荷档次,甚至向德国看齐。
马克龙此行的雄心之一,就是提升中法之间的贸易量。
法国对华贸易一直是逆差:2010年为227亿欧元,2018年约237亿欧元,2022年达到创纪录的488亿欧元。这个逆差,让法国上下迫切期待尽快打开对华出口市场。
细节2、欧盟主席
马克龙的来访团队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不少吃瓜群众可能纳闷,马克龙来中国访问,带着欧盟首脑干什么?其实这个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
首先,冯德莱恩随行,意味着欧盟给法国站台,意味着法国在欧盟的分量很重,同时也意味着马克龙对此次出访非常重视。

马克龙的心思

其次,加深欧盟对中国的积极认知。
冯德劳恩政治上是欧洲左派,意识形态上比较偏向于美国。但她此行表示,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欧方对此高度尊重,欧中文明交流互鉴对双方和世界具有积极影响。她重申,欧盟无意改变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
第三,表示中欧关系是自主性的,不受第三方(美国)影响。
中国领导强调,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不受制于第三方。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对欧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欧方则再次强调了欧盟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华政策,视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进一步强化了反对“脱钩断链”的正确声音。
第四,维护多极世界秩序。
美国想搞霸权,不仅不符合中国利益,也不符合欧洲利益。
中国可以与俄罗斯合作,在政治军事层面缓冲美国的霸权压力。但经济层面,俄罗斯毕竟太瘦弱。中欧合作,可以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缓冲美国霸权压力。
细节3、巩俐
为了展示与众不同,马克龙随行人员中还有20位艺术家。
其中最显眼的就数巩俐。当巩俐出现在随行团中时,在舆论圈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巩俐原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影视界取得过傲人的成绩。后来移民去了新加坡,成了一位新加坡华裔。现在她的爱人是法国人让·米歇尔·雅尔。此君是全球闻名的演奏家,1981年就曾在中国举办电子音乐会,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中国举办大型演出的西方人。

马克龙的心思

马克龙邀请巩俐随行,很明显是做足了功课;知道这会激起强烈的舆论效果。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搞舆论也是重要内容。很明显在搞舆论这块,法国人一直是好手。但马克龙此行带这么多艺术家,不仅仅是搞舆论这么简单,他也想从多个维度搞好中法两国的交流。
马克龙此行,重头戏很明显是经济。但是要想在经济层面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人文交流配合。
近年法国虽然在经济层面不景气,但在人文方面,法国在欧洲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法国人文交流多一点,在欧洲交朋友也就方便一点。
马克龙此行做了这么多功课,也显示了他的雄心。
马克龙的雄心
其实马克龙的雄心(或者说过去很多法国总统的雄心)一直都很明显,就是想成为世界第三极。历史上的法国,也有过自己的辉煌和骄傲。比方说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也曾是欧洲霸主。比如说在和英国全球殖民地博弈的时代,也曾是全球性帝国。
但是第二次世纪大战期间,因为败得太赤裸裸,法国一直没能恢复巅峰时的地位。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更没能力和美苏抗衡,于是它开始想当世界第三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戴高乐时代,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组织,把美军从法国赶走。北约总部原本在巴黎,戴高乐将其赶到布鲁塞尔。
由于戴高乐的强势,法国在国际上一度恢复了部分影响力。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法国第三极的梦想也化为泡影。
如今美国又把中国作为假想敌,试图再搞一次东西方对立,这又给了法国看到成为第三极的机会。马克龙某种程度上有点戴高乐的影子。比方说在特朗普时代,马克龙多次扬言北约“脑死亡”,要拉着德国组建欧洲军对抗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本质上都是试图提升法国的影响力。
但由于拜登上台、乌克兰战争爆发,法国的第三极之梦再次受到巨大冲击。马克龙很明显地感受到,英美根本没有把法国当一盘菜。因为美国的目标是搞单极霸权,在美国的思维中,即便把俄罗斯搞垮了,也不会给法国吃肉。
但是在中美之间,法国有着广阔的空间。因为中国不像美国那样要搞单极霸权,中国在贸易层面追求双赢,在全球治理方面主张多极秩序。
只要挫败美国霸权,多极世界格局中,欧盟至少会占有一极。那么法国作为欧盟的门面,影响力也会有所提升。
从这个角度再看《中法联合声明》,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即共同推动世界安全与稳定:
中法两国共同致力于为国际安全和稳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寻求基于国际法的建设性解决方案,认为应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寻求在多极世界里强化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国际体系。
两国愿加强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军控与防扩散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推进国际军控进程。中法两国重申致力于平衡推进《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核裁军、核不扩散与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支柱,不断加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普遍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双方支持一切在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上恢复乌克兰和平的努力
——说到底,中法之间的合作潜力,还是蛮大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12550.html

(1)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下午12:42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