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作者:楠书房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五代十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战期,群雄并起、攻伐不断,它源于唐代节度使制度,各节度使手握财权、军权,在地方形成藩镇割据,观察朝廷形势伺机而动。唐朝于907年轰然倒塌后,藩镇割据的形势一发不可收拾,中原地区形成了所谓的“正朔”,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称为五代),而其他地区则形成大大小小的盘踞势力(称为十国)

 

有人不禁要问,这五代、十国是并存关系吗?其实,五代是前后相继的,是“时人”眼中的五个小朝代,体现着国祚传承;而十国也不是同时存在的,南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南楚、南汉、南平、闽国、北汉,其中南吴演变为日后的南唐,前蜀演变为日后的后蜀,同时南唐吞并了南楚与闽国,因而北宋建立时,十国只存在六个政权。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五代十国时期全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随着北宋荡平南北,六个政权的末代君主沦为“亡国之君”,那么,北宋会如何对待他们呢?是当众斩首以儆效尤,还是列于朝堂粉饰太平呢?翻开史书一看,事情可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六国之君虽“齐聚”汴京,但形式不同,有的是历经数十年苦战城破受降,有的是无一战之力迅速被俘,而有的则是早已尊奉北宋献土归附。如果你是北宋君王,面对此等情形,该如何决定他们的命运?

唯一王爵:吴越·钱俶

六国君主“齐聚”汴京后,只有一人封王,那就是吴越国钱俶。在北宋武力征讨各割据政权时,唯有吴越国自始至终尊奉北宋,并在攻克南唐的系列战役中密切配合,即便面对南唐后主李煜“唇亡齿寒”的警示下仍唯北宋马首是瞻。宋太宗即位后,更将吴越之地献于王朝,有人不禁会问,钱俶是“昏君”吗?是凭一己之力把吴越国拱手相让吗?

其实,历史上的钱俶颇有作为,他所奉行的是吴越家法——安境保民。前有第一代君主钱镠修筑捍海石塘、以千百里的惊人工程护卫良田,后有钱俶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对比其他政权,吴越国是少有的安定之地。钱俶本人虔诚信佛,先后建造了著名的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等,重修了灵隐寺,还刻印了诸多经藏。钱俶选择尊奉北宋,乃是安境保民的小国哲学,是目睹了天下混战,判断北宋一统之势难以抵挡的自保之举。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吴越忠懿王钱俶像。来源/民国三年钱文德修《吴越钱氏七修流光宗谱》,上海图书馆藏

 

同时,北宋君王的不断拉拢,则使得钱俶由自保走向靠拢。宋太祖赵匡胤曾邀钱俶汴京一聚,钱俶左思右想不敢怠慢,连忙朝觐。宴会中,宋太祖一再夸赞,并提议让弟弟赵光义、赵廷美与钱俶结为兄弟,虽因钱俶诚惶诚恐未敢结拜,但这份情谊却是留下了。之后,赵匡胤问钱俶是否愿意返回吴越,钱俶自然求之不得。太祖缓缓拿出一摞奏折,全是大臣们建议扣下钱俶、强取吴越之地的建议,钱俶当场汗流浃背,赵匡胤却坦诚相告,不会扣留钱俶,但希望他能呼应北宋攻打南唐。赵匡胤的攻心为上收到奇效,日后的吴越国成为统一战争中的关键一环。

 

978年,此时已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各地的割据政权也仅剩北汉与吴越,钱俶为避免战火波及故土,于是将吴越之地进献。赵光义龙颜大悦,破例将钱俶封为“淮海国王”(后移封为“邓王”),并允诺以“剑履上殿,书诏不名”的高规格,每年过节多有厚赏,并时常派御医去诊治钱俶的风眩症状,甚至在其门前张灯结彩、布置器乐来展现朝廷的宠幸。钱俶于六十大寿去世,朝廷特追赠为“秦国王”,并赐以“国君级别”的豪华墓志。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宋太宗立像,南薰殿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离奇而亡:

后蜀·孟昶与南唐·李煜

相较于吴越钱俶的地位优渥,后蜀与南唐之君可谓忧愤异常。据载,孟昶抵达汴京后七日而亡,死因不明,其母哀叹道,如若被押解汴京前,孟昶能“以身殉国”,那么也算留下刚毅不屈的好名声,可如今已经受降,短短七日而亡,既受辱又未能苟活于世,怎能让人不叹息!那么,孟昶真是无福之人吗?他在后蜀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孟昶于934年成为后蜀国君,时年15岁,前后执政31年,不可谓不长久。在位前期,孟昶励精图治,关注民生。起初他不追求声色犬马,一心讲求朴素生活,适逢契丹灭后晋,后蜀顺势取得秦、成、阶、凤四州,既扩大了疆域,又拥有重要的战略缓冲,这一时期成为后蜀的全盛时期。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孟昶像

执政后期,内忧与外患并存,一方面,孟昶安于蜀地一隅,转向奢靡的生活,沉湎于酒色之中,朝政日渐荒废;另一方面,后周世宗柴荣举兵讨伐,后蜀疆域受损、国势日衰。最终在北宋的攻势下,苦苦支撑60余天的后蜀,只得开门投降。孟昶曾一度哀叹,后蜀几代君王待将士们不薄,但是在“国破”之际竟无一人可用。可当我们对比宋太祖赵匡胤,对孟昶“无人可用”的困惑便会明了很多:在宋将王全斌等人大举攻打后蜀之际,赵匡胤正在宫廷检阅部队操练,适逢天降大雪、寒冷异常,赵匡胤立马脱下外衣交给手下,说咱们都寒冷如此,更别说前线战士了,我以此举告诉他们,我时刻挂念诸位战士;等后蜀攻灭后,孟昶的奢侈品被送到汴京,其中一件引人深思——溺器(夜壶)竟是用七色宝石镶嵌。赵匡胤大怒,命人当即砸毁,认为君主时时处处讲奢华,怎能不亡国?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所在。

 

孟昶被押解,百官、嫔妃随行,后蜀国库更是为之一空。蜀地百姓感到无比怅然,原本富饶的后蜀终究满目疮痍。孟昶进入汴京后,被授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此处与钱俶追封的“秦国王”有别),在诸多降君之中已经算是优待,但是,三十余年君王梦一朝沦为“阶下囚”,这种反差让孟昶难以释怀。七日而亡,绝非寻常,史书并未给出清晰的死因,北宋更是极力避嫌,毕竟此时仍处在征战南北的战事中,孟昶的猝然离世会让其他割据政权产生顾忌。赵匡胤专门为孟昶辍朝五日,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有趣的是,孟昶爱妃花蕊夫人,在宫中祭拜孟昶的画像,被赵匡胤发现后谎称是送子神明,孟昶从此误打误撞地受到民间祭拜。

 

与后蜀同病相怜的是南唐。李煜的一再妥协退让,并未换来长久的和平。宋太祖在位时,李煜一度去除“唐”国号,自称“江南国主”,朝中礼节、称谓一概降低,但宋军依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甚至当李煜派出使臣徐铉将北宋朝野驳斥得哑口无言时,竟换来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样的豪横之言。宋太祖在位末期,南唐已无力抗争,李煜拼尽最后军力终难改变命运,只得君臣一袭白衣押赴汴京。北宋封其为“违命侯”,这是极具侮辱性的名号,意思是负隅顽抗、有违天命。李煜由一国之君到背负辱名,本就多愁善感的他不禁回望过去。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南唐后主李煜像。来源/《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第3册,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如果不是君王,李煜几乎是一代完人,诗词歌赋、艺术品位世所罕见,他为避免兄弟猜忌,有意远离政坛,自号钟隐,但无奈命运的安排,父王李璟不惜处死阻挠的大臣也要让李煜成为太子。李煜即位后,一方面以北宋为尊,礼数上不敢怠慢,另一方面关心国事,进行了君臣集体议政的多项改革。但他毕竟不擅长国家治理,导致南唐臣僚之间存在嫌隙,农事上难以抵御天灾人祸,军力上也疏于训练,国势转向衰落。随后在北宋军队的连年征战中,南唐最终灭国。痛心疾首的李煜在汴京的苦闷生活中,接连写出了震撼人心的词作,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又如《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无不体现其对故国的思念。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戏马图页》。作者/(五代十国)李煜

然而,身为亡国之君,李煜这样的情愫却招来了杀身之祸。宋太宗曾派南唐旧臣徐铉探访李煜,没想到李煜顿时落泪,倾诉当年不该误杀大臣的悔恨之情,对南唐故土的留恋溢于言表。后来,李煜更是写就了“亡命之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论是故国的不堪回首,还是无穷无尽的春愁,都是那样强烈、浓郁,这不禁引起了宋太宗的疑心:以李煜的威望,倘若东山再起,江南恐再起波澜。李煜此时已经难以逃脱被迫害的命运。

 

尽管后世多有从小周后的角度思考李煜之死,认为小周后侍寝宋太宗令李煜羞愤难当,但无论孟昶还是李煜,他们更多是政治的牺牲品,后蜀与南唐是十国中实力最强的两个政权,其末代君主仍具有较高的人望,且怀有明显的故土之情,他们的悲剧难以避免。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凄凉中死去,北宋追赠其为太师、吴王。

随遇而安

北汉·刘继元、南平·高继冲与南汉·刘鋹

六国君王有怀念故土的,也有乐不思蜀的。北汉本是五代十国唯一的北方割据政权,坐拥山西一带,有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太原更是自隋唐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北汉还有契丹的军事支援,所以对于刘继元而言,绝不会轻易对北宋投降。969年,宋太祖亲自率军攻打,以致采用河水灌城,刘继元一面处死企图投降的宰相郭无为,另一方面组织军民堵住城墙缺口,凭借顽强的毅力坚守了下来。此时正值天热多雨,北宋军队多患腹泻,且契丹援军赶来,北汉暂时躲过一劫。979年,宋太宗指挥四路大军合围北汉,经历连年征战的北汉已经国力衰退,再加上宋军在石岭关大败契丹援军,北汉已是内外交困。不出数月,宋军已经对北汉国都进行重重围困,宋太宗亲写诏书,保证刘继元投降后安享富贵,在此情形下,刘继元只得率众投降,君臣穿白衣纱帽进行跪拜,宋太宗当即释罪。刘继元受封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并受赐京师甲第一区,逢年过节另有厚赏,足见恩宠有加。刘继元见北宋待之不薄,而自己复国无望,便安于享乐,即使之后宋太宗遭遇高粱河惨败,也未有异心。991年,刘继元寿终正寝,朝廷赠中书令、彭城郡王。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北汉天会三年(959)地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南平与南汉是宋军南征中先后攻下的,南平地处湖北一带、南汉地处两广一带。南平与南汉对北宋的态度截然不同:南平因自身弱小,且位于交通枢纽之地,对北宋毕恭毕敬;南汉因为天高皇帝远,对北宋颇为不敬。南平统治者高继冲万万没想到,宋军过境自己率众前往礼遇的时候,宋将李处耘趁机夺取其都城,只得无奈归顺。而南汉统治者刘鋹则是荒淫无道、亲信宦官,面对宋军进攻,先诈降然后再度作战,结果兵临城下之际,纵火焚烧宫殿,准备乘船携金银珠宝逃走,不料宦官、卫兵先一步盗船而逃,只得兵败被俘。

 

南平与南汉的不同境遇,使得北宋对其君主的处置大为不同。南平高继冲受到朝廷安抚,起初留任故地为荆南节度使,不久后,高继冲举族归朝,被视为忠心不二,随后被任命为武宁节度使,治理江苏、安徽一带,可以说,高继冲是降君中为数不多的“自由身”,能够摆脱汴京的控制,在地方一展身手。973年,高继冲去世,朝廷追赠侍中(北宋未将南平视为王国,而是一方节度使,高继冲成为有政绩的臣子,因而未追赠为王)

 

反观南汉刘鋹,则是被五花大绑押赴汴京,宋太祖针对其反复无常,专门制定了献俘礼,其中“有司率武士系(刘)鋹等白练,露布前引”与“献俘将校,戎服带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囚俘的屈辱与王朝的威严跃然纸上。对于南汉的罪责,宋太祖归咎于刘鋹的谋臣龚澄枢,将之斩首示众,然后将刘鋹封为恩赦侯,意在告诫他这条命是北宋给的,再有叛逆定斩不饶。980年,刘鋹去世,被追封为南越王。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旧五代史》卷135《僣伪列传二》中的刘鋹。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六位亡国之君不同的人生际遇,令人不禁感慨,铮铮铁骨、留恋故国之人反不如得过且过之辈。有人追求的是当世荣华,有人追求的是人生境界、后世留名。李煜因真情流露的词作而丧命,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有何人不知;刘鋹屈辱求生,甚至在宴会上表达愿为宋朝做降君的带头人,恐怕贻笑大方。这或许就是乱世之后的人生抉择吧。

 

参考文献:

《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大宋武德充沛:六国君主降宋后都封了什么“官”?
END
作者 | 楠书房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43582.html

(1)
上一篇 2023年6月30日 下午12:26
下一篇 2023年7月1日 下午12: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