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尸开关”是个啥?

作者:九边

本文转载自:九边(ID:ertoumu893)

有种说法,认为男性进化出来一个“废物开关”。
说的是在古代,其实男人一般十七八岁就生了孩子,孩子长到十七八岁生下一代,也意味着孩子这时候彻底成年了,35岁左右的男性做了爷爷。
我们知道,人是被基因驱动的,它不在乎你能不能繁衍,现在既然后代有了,基因也就不知道下一步干啥了,放飞自我去了,目的没了,所以35岁以后的男性就是一副躯壳在世界上漂。
这也是为啥还有个假说,叫“祖母假说”,说的是老年女性去照顾孙子外孙的群体,繁衍下去的概率更高。祖父哪去了?有可能死了,男性平均寿命确实短一些,也可能是躺尸去了。也就是说,自然进化保存了大龄女性的勤劳基因,因为这样能提升种群的生存概率,男性年龄大了打猎也不行,照顾孩子又不擅长,于是基因层面彻底放弃治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男性的所有“勇敢”,“激情”什么的,都是雄性激素决定的,也是基因为了求偶、自身延续的一些设定。等到过了育龄,过量雄性激素对男性是有害的,于是为了多活几年,激素水平骤降,导致男人们普遍在35岁之后激情和进取心彻底消失了。
不讨论个例,大家注意下那些老年人,经常能发现一个问题,老太太是很激情的,又是跳广场舞,又是照顾孙子外孙。男性就少了很多,确实有一部分人不在了,但是主要是男性越往后,是一种越来越“躺”的状态,啥也不想干,啥也不想说,经常开着电视一躺就是一天。那种愿意照顾小孩,精神矍铄的老头是非常少的。
以前很多人说女性比男性寿命长,这也是为啥广场舞团伙里,往往只有一两个老头。其实不是,男性寿命确实没有女性长,但是也不至于六十来岁就没了。主要是不愿意动,可能在公园某个角落跟雕像似的坐在那里看象棋,或者在家里躺着看电视。
也就是说,35岁可能不只是现代的一个分水岭,一直以来都是。只是古代无所谓,现代这个年龄正好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还等着自己照顾,多少有点愁人。
我以前很早就聊过35岁问题,只是当时没注意到一个问题,当时说了很多,比如拖家带口,事多分心,但那时候年轻,还没意识到这个“躺尸开关”,这不这两年我也过了那个时间点,突然理解了。
跟身边的人一聊,发现大家普遍这样,整体效果就是精力明显下降,激情减半,“建功立业”或者“大干一场”的冲动越来越低,而且对痛苦很敏感,不像以前那么钝了。更麻烦的是,一部分人睡眠越来越长,另一部分人睡眠越来越少,两者共同的特点是成天好像睡不够。
我自己也特别明显,一直以来好像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熬夜通宵一晚上第二天根本没感觉。记得有一年我在意大利出差,那边跟这边有时差,我那时候对微博又非常上心,晚上在微博和大家吵架,白天上班,一个礼拜每天睡两三个小时竟然没啥事,有些读者都说博主你这成天在线,是不是根本不睡觉?可别暴毙了。
如今只是想起那时候的状态,就有点虚,感觉熬不动。其实那时候根本没觉得熬,就是正常过日子。
这里说的并不是所有人,不过大部分绝对是这个状态。
更加痛苦的是,如果你收入不咋高,到了四十来岁,精力不济,对痛苦又敏感,老人家庭孩子,样样都需要你操心,如果赚的钱多还好,钱少简直了。
理解了这些,我这些年越来越理解为啥公司要裁掉35以上的。不是说这事是对的,而是说站在盈利性组织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如果没有法律约束,换谁都会把这群人换掉,哪怕经验丰富也要换,那些积累不深的,就更要换了。
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哪怕国内大厂那些拿着巨高高薪的人,绝大部分也是螺丝钉,低薪那帮人就更是了。事实上“大厂”这个词,本身意思就是看着好像是高科技,其实是一群高学历的人在里边打螺丝。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不可替代,其实公司随时可以把你干掉,然后提拔几个激情澎湃的年轻人顶替你的职位。
你可能纳闷,就那么容易被顶替吗?
公司有个“人才梯队建设”的说法,也就是你平时就得带几个徒弟,你的绩效和徒弟是挂钩的,你不好好教试试?而且大家知道,领导其实主要的工作就是“成本”和“风险”,风险里就有“人才断代风险”和“预算不足”,所以平时会刻意调整,让一项工作好几个人都会,这样如果其中一个螺丝不中用,随时把他换掉。
在职场里,还有个很麻烦的事,如果你的工资很低,那你基本就是个可以随时更换的螺丝。如果收入很高,这说明你创造的价值要多很多,可替代性很差,企业没法随便找个人替代掉你。这个意义上讲,收入高的人要安全得多。
但是现实里却不是这样,你收入越高,企业对你预期越高,总觉得你的贡献配不上你的收入,你得兢兢业业,不然可能就会被性价比更高的替换掉。
所以电视里的职场高薪精英往往衣冠楚楚衣着光鲜,现实里的精英人士往往灰头土脸,永远一副刚通宵赶方案的倒霉样。
而且大部分公司都不是“培养”,而是筛选。我上文说了,大部分人过了35岁后,体内的躺尸开关就开了(有些人十几岁就开了)。越来越烦躁,对工作激情越来越差,干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错了,还搞啥精进,要啥自行车?这几年的管理学认为这人基本上废了,不如找个用着更顺手的。
多说几句这个“筛选”,这些年有个感触越来越深,“一代版本一代神”,这些神主要是筛选出来的,其次才是重点培养。
大家都知道鸡娃的事吧,一般鸡娃都是小学鸡,越往后越没啥可鸡的,因为到了初高中开始,孩子的内驱力和天赋开始起作用,家长们费尽心机在小学积累的那些优势迅速就被清了零。
初中学习好的,高中往往不一定。高中学得好,考个好大学,大学又来一波清零。毕业之后,大家会发现大学优势又被清零了,毕业几年后大家混得咋样,基本和大学里成绩没啥关系。
在30岁左右,还有一波清零。我观察了下,这可能是绝大部分“废物”们最后的机会。毕业十年左右,在职场上混得咋样,基本已经确定了。绝大部分人都面临一个转型,继续上班还是开始自己的产业。
这时候往往那些在职场混得不咋样的人可能会被逼着去被迫创业,一部分人会成功,绝大部分人最后还是得继续找个班上。大家观察下,毕业十几年后,大学里那些最成功的,基本都是在这部分人当中。按部就班的可能会混得不错,但是基本不可能混到大富大贵。而那些大富大贵的,基本都是被职场逼出去的,极少有在职场里混得特别好,然后选择毅然决然出去创业的。
职场里也是一样的,以我待的大厂为例,都会对35岁以上的员工格外注意,如果发现他们的“躺尸开关”被激活了,一般会选择跟他们聊几次,如果聊了没啥用,可能就过段选择打个很差的绩效赶走。听着很残酷,而且也不道德,不过确实是这么干的。
中国比较靠前的那些公司,工资是很高的,但是他们对员工的要求并不是简单地“按部就班”,如果你只是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迟早会被赶出去,组织对你的要求是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甚至超越组织的预期。这不是针对谁,基本是一视同仁的,比如狗东和狸猫最近不都炒掉了自己的CEO了嘛,达不成预期就得让位。
某种意义上讲,这几个头部公司这么做倒也没啥问题,因为给的钱多嘛,但是这种毛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扩散到了全社会,大部分公司并没有给员工那么多钱,却也是那么要求员工的。可能主要也是人多,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也就是说,在每个阶段,极少部分人构成了头部,绝大部分人没法免俗,今天说的中年变得越来越提不起劲这事,如果没发生在你身上,那恭喜你,绝对的少数。如果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提不起劲,就像把这一辈子混过去,那也正常,毕竟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这么折腾下来,大家会发现整个世界都针对中年人,体内的躺尸开关被打开,越来越虚,越来越没激情,身上重担又越来越重。
如果说有什么建议,我觉得是个退而求其次的过程。
最好的状态当然是建功立业,有足够有钱,对于生活有一定的选择自由,这自然是绝大部分人没法做到的。
那就尽量选择有些激情地干到退休,赚不赚钱倒是次要的,毕竟如果既不赚钱,又上班如上坟,痛苦加倍。
如果实在是不可避免地再降一格,那就是把身体保养好,能锻炼就锻炼起来,实在不能锻炼不动,那就少吃点,瘦下来,尽量少去医院,不花钱就是赚。
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46560.html

(1)
上一篇 2023年7月7日 上午11:36
下一篇 2023年7月7日 上午11: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