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作者:崔奇凡

本文转载自:一界oneworld(ID:yijie_20200518)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据“今日俄罗斯”于本月9日报道,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言称,访问欧洲是一种优待,而并非人权。

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宣布对俄罗斯关闭领空,俄罗斯同时也决定限制多国航班在俄领空飞行。这代表着如果申根国家依然发放签证,俄罗斯人将不得不从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进入欧洲,这会给以上三国带来巨大负担。而申根签证则是由签订《申根协定》的国家所颁发的,根据该协定,旅游者若拥有其中一国的有效签证便可以到其他申根国家进行参观和游玩,当前参与该协定的国家已有26个。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当地时间8月16日,爱沙尼亚宣布拆除苏联时期设立的纪念碑,并禁止俄罗斯公民入境。据路透社本月16日报道,爱沙尼亚将对逾5万名该国已被签发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关闭边境。爱沙尼亚是第一个采取该做法的欧盟国家,这将使普通俄罗斯公民更难入境欧盟国家。

雷因萨鲁对此表示,爱沙尼亚政府正在考虑全面关闭爱俄边境,其表示:“除个别的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特殊情况,我们将制裁所有目前仍有效的申根签证持有者。”爱沙尼亚为何会对俄罗斯进行如此限制?这是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结果。

01

关系溯源

大概在公元前2200年,爱沙尼亚族人从黑海北部迁徙到如今的爱沙尼亚地区,此后多个世纪里该族人一直居住在波罗的海海岸及沿岸地区;在中世纪前期,爱沙尼亚还没有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组织或者政权,其族人多为一些自由农民,居住在被松散地组织起来的教区和行政区内;中世纪下半叶,爱沙尼亚地区先后受到瑞典、丹麦等国家统治。

18世纪开始,爱沙尼亚人逐步追求独立,而这一进程同邻居俄国人有着紧密联系。在此后长达约三个世纪的历史中,俄罗斯族人渗入到爱沙尼亚的发展进程之中,两国的交往由此开始。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在沙皇俄国兼并爱沙尼亚后,起初并没有在政治、宗教和文化等领域进行大力的渗透与干预,爱沙尼亚人保持了相对独立的生活,与俄国人并没有爆发显性的矛盾。

1832年,沙皇政府制定《社会构成法》,该法规定俄罗斯族是统治民族,第二大民族乌克兰族为“小俄罗斯人”,其余民族都被定义为“异族人”,而作为统治民族的俄罗斯族享有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特权;那么根据该法律,爱沙尼亚人就被划归为异族人,而俄族人在政治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后俄政府逐步削弱爱沙尼亚族人的权力,例如禁止爱沙尼亚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强迫他们改信东正教。

各种俄罗斯化政策不仅没有削弱爱沙尼亚人的民族意识,反而是刺激了他们的民族觉醒和民族认同的进一步强化。

1918年,爱沙尼亚的德意志裔居民发动暴动,宣布摆脱俄国统治并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随着20世纪30年代欧洲战后的暗流涌动和安全体系的逐步松动,爱沙尼亚人必须在选择中立或者依附于苏联还是德国之间做出抉择。可是,德国和苏联并没有给爱沙尼亚这个机会,两国于1939年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爱沙尼亚作为双方利益交换的牺牲品,以保证苏德双方的战略需求,爱沙尼亚被纳入苏联的范围,爱沙尼亚人的未来被两个大国决定。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苏联的占领使得,一方面大量爱沙尼亚人由于意识形态等利益因素的驱动,选择了西方,不愿在苏联政权的统治下生活;一方面,爱沙尼亚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与苏联共产党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爱沙尼亚共产党也成为了苏联在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时,影响和控制爱沙尼亚社会的中枢。

1940年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爱沙尼亚宣布并入苏联。而好景不长,爱沙尼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难以在德国纳粹扩张的时候独善其身,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纳粹德国占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再次陷入危局。随着德国的撤军,苏联红军再次占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自此成为一个加盟共和国,依靠爱沙尼亚共产党的领导和苏联的扶持,在苏联存在了半个多世纪。

苏联积极扶持和壮大各国共产党的力量,控制政权统治的核心,同时苏联逐步进行渗透,向爱沙尼亚境内迁入俄罗斯族人,这一行为促使着爱沙尼亚的人口构成大大改变,不再是民族构成相对单一的社会。除了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以外,俄罗斯向爱沙尼亚迁入俄族人也有其政治考量,较大数量的俄族人的存在会加强苏联对爱沙尼亚的政治控制和认同控制,但随着后期苏联政策的逐步宽松,爱沙尼亚中右翼精英宣称苏联吞并和占领爱沙尼亚是非法的,并不符合爱沙尼亚人的意愿,不久后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爱沙尼亚享有独立于苏联的主权声明,爱沙尼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苏联也走向了解体。

02

边界矛盾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自爱沙尼亚宣布独立以来,爱沙尼亚与俄罗斯政府一直就两国间部分领土归属问题争论不止,虽经多次磋商,但俄爱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其主要的矛盾区域是纳瓦尔地区和伯朝拉地区。

爱沙尼亚政府认为,根据1920年爱沙尼亚与苏俄政府签订的《塔尔图和约》,上述地区应属爱沙尼亚领土。而俄罗斯当局则认为:首先,随着1940年爱沙尼亚加入苏联,该和约就已经失去法律效力了;其次,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各个共和国的行政区划,这部分领土应归俄罗斯所有,不应改变已定边界;最后,在1992年俄罗斯同爱沙尼亚签署的国家间关系基础条约中已明确指出:“根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原则协议,双方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在谈判中,俄爱双方起初商定两国边界应按照苏联时期各共和国间的行政边界进行划分。但由于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俄爱两国关于边界的谈判陷入僵局。

俄罗斯要求解决讲俄语的居民的权利问题;爱沙尼亚政府则根据1920年《塔尔图和约》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更是把《塔尔图和约》的有关内容写进了本国1992年宪法;俄罗斯当局认为,爱沙尼亚的边界要求对俄罗斯来说是不公平的,爱沙尼亚绘制出的地图表明一些俄罗斯的领土在爱沙尼亚的管辖之内,这是俄罗斯不能接受的,俄爱之间的边界问题变得日益复杂。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在此后两国的协商中,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两国确认了纳尔瓦河口为两国海域分界线的起点,这为俄爱双方确定海上边界创造了条件。1995年俄爱两国达成关于直接穿行边界线的原则性协议;1996年爱沙尼亚正式取消根据1920年和约所提出的要求。

自此,俄罗斯和爱沙尼亚两国开始进行勘界和测绘等工作,虽然弥合了不少分歧,但依然没有签订任何实质性的条约。如今,俄罗斯与爱沙尼亚的边界条约对话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爱沙尼亚不准备放弃边界条约中提及《塔尔图和约》的依据, 以此间接提出领土要求;而俄罗斯当局认为,双方近期签署边界条约尚无可能,两国的领土问题至今没有定论。

03

冲突身影

自今年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后,爱沙尼亚可谓一直是对抗俄罗斯的“先锋”。今年四月,爱沙尼亚宣布驱逐14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俄罗斯驻纳尔瓦领事馆和俄罗斯大使馆驻塔尔图办公室,此次更是宣称通过禁止俄罗斯人进入爱沙尼亚以“结束俄罗斯的旅游业”。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在今年五月的报道,北约大规模军事演习在爱沙尼亚开启。北约称,此次代号为“刺猬2022”的演习是波罗的海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演习之一,来自14个国家的约1.5万名军人将参加此次演习,其中包括该军事集团的成员国及其伙伴国,实际上也是北约对于俄罗斯的一次武力示威。但同时,爱沙尼亚对于当前北约提供安全防御计划感到十分不满,其总理警告北约,爱沙尼亚可能被从地图上抹去,爱沙尼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驻军。

爱沙尼亚作为北约成员国,北约将爱沙尼亚等一些国家当作阻碍俄罗斯的前沿阵地,制定了“绊脚石计划”,该计划实际上就是在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等几个国家中部署1000名北约士兵,以扼制俄罗斯进攻的深入。不过乌克兰的现状让这些国家意识到,北约所谓的绊脚石计划是不可靠的。

爱沙尼亚总理提出,北约的“绊脚石计划”事实上是让他们的国家先遭受炮火,再被解放,同时她提出北约应该在爱沙尼亚部署一个师的兵力,乌克兰的遭遇让爱沙尼亚这样的国家更加担心自己也会沦为炮灰。曾经北约也给予乌克兰安全承诺,并承诺积极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但在俄乌冲突发生后,北约在乌克兰的军队迅速撤离,美国等西方国家仅仅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上的援助。为了避免与乌克兰同样的结局,爱沙尼亚希望北约在其境内部署更多的军队,基于同一原因,多个北约成员国官员提出,北约应该重视其南翼的防御问题。

这个小国,与俄罗斯爱恨交织

追溯其历史,爱沙尼亚与俄罗斯确有其纠葛,两国的关系依然有需要双方进行和平对话以求解决的诸多方面。但当前,俄乌冲突爆发的背景下,爱沙尼亚种种行为将会使本国陷入危机之中,北约利用爱沙尼亚作为对抗俄罗斯的牺牲品,这对于爱沙尼亚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都是极大的打击。爱沙尼亚应基于本国的利益,充分平衡旧有矛盾与现实发展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而理性地调整本国的对外政策和涉战行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 崔奇凡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3613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30日 下午1:24
下一篇 2022年8月31日 上午11: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