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作者:晨枫

本文转载自:底线思维(ID:dixiansiwei)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乌克兰冲突已经持续快两年了。眼下,马林卡被攻破,乌克兰冲突似乎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然而,所有冲突都有结束。从一开始,人们就在疑惑:这场冲突如何终局?100个人可能有101个答复,因为至少有一个人会反复。但现实地说:

终局可能就是现状。

终局有理想终局和现实可以实现的终局之分。乌克兰的理想终局是收复2014年边界,包括克里米亚;俄罗斯的理想终局是乌克兰成为缓冲区。这是两个互不相容的终局。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乌克兰基辅街景(资料图/新华社)

缓冲区是地缘战略里注定问题多多的概念,但大国之间还是在追逐缓冲区。缓冲区是大国(或者大国集团,下同)之间的中立区,两边大国都“同意”(或者默认)不进入,避免大国之间代价更高的直接冲突。缓冲区保持中立,自身安全得到两边大国的“保证”,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历史上,泰国就是这样的缓冲区。英国势力从印度向缅甸渗透,法国势力从越南向老挝、柬埔寨渗透,最后泰国成为缓冲区。泰国因此避免了成为殖民地,这对泰国而言无疑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英法也避免了在东南亚“无谓”的争斗。

在印度的另一侧,俄罗斯势力进入中亚,但已是强弩之末;英国势力从印度向阿富汗渗透,但被打得灰头土脸。英俄最后以阿富汗为缓冲区。

泰国和阿富汗的例子说明了缓冲区的三个条件:

1.两强势均力敌或者蚕食失败;

2.缓冲区保持中立,不傍大边;

3.缓冲区的稳定有利于两强更大范围的战略利益。

泰国作为缓冲区的局面一直到二战爆发才打破,阿富汗作为缓冲区持续得更久。

但要注意到一个事实:英法都认为东南亚是战略上的副方向,不宜投入过多资源。在主要方向上,缓冲区概念存在死穴:大国很难抑制加大战略纵深的冲动。为了巩固对缓冲区的控制,强势大国会情不自禁地蚕食缓冲区,将缓冲区变为自己的前沿区;然后为了保护新的前沿区,在区外寻求新的缓冲区。

缓冲区本身也可能出于自己的理由傍大边,这样缓冲区自动成为前沿区。苏联解体后,前华约国家纷纷投靠北约,寻求保护,北约趁机东扩,就是这样的情况。不意外的是,东欧正是北约和俄罗斯的主要战略方向,冷战结束后,北约处于强势。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1949年至2023年北约在欧洲的成员国扩张(图/维基百科)

在2014年广场革命之前,乌克兰还有可能成为缓冲区。广场革命之后,俄罗斯还心存幻想,在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之后,依然没有接纳同样公投入俄的顿巴斯。但乌克兰成为缓冲区的设想越来越成为空想,乌克兰急欲加入北约和欧盟正是当前惨烈的乌克兰冲突的重要起因。

俄罗斯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并不反对,但强烈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对于乌克兰来说,中立也不再是选项。

在广场革命之前,乌克兰在东西方之间的自我定位并不明晰;但在广场革命和顿巴斯战争、克里米亚事变之后,乌克兰民族主义情节空前高涨,急需通过“国(民)族建构”(nation building)来立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乌克兰不仅不是俄罗斯,而且是在与俄罗斯的战斗中赢得胜利的欧洲国家”。这排除了乌克兰作为缓冲区的内生条件。

同时,俄罗斯自以为和北约势均力敌,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北约也根本没有把俄罗斯看成势均力敌的对手,否则前华约国家就成缓冲区了。俄罗斯在经济实力方面更是没法比,不过乌克兰冲突表明,北约对俄罗斯经济的抗打击能力低估了。

要迫使乌克兰成为缓冲区,俄罗斯只有军事选项建立外加条件:

1.占领乌克兰全境,把整个乌克兰变为自己的前沿区,或者通过亲俄政权建立缓冲区;

2.占领乌克兰部份,迫使乌克兰同意成为缓冲区。

在2014年顿巴斯内战期间,俄军还有可能实现第一选项,现在不可能了。即使俄军在第一阶段投入更大力量,也难以一举消灭乌军主力,第二阶段在顿巴斯防线与乌军的绞杀战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选项也不可能,本来就是一厢情愿的。只要得到北约的强硬支持,乌克兰没有内生动机同意成为缓冲区。

俄罗斯的两个选项都受制于只能动用有限军事力量这一事实,因为俄罗斯不愿:

a)与乌克兰在民族层面上结仇;

b)过度影响国内政治经济社会。

俄罗斯不愿重演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悲剧,也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对乌克兰民心的影响。但是现在,缓冲区通过另外的外在条件意外地成为可能。

在6月1日的摩尔多瓦欧洲首脑会议上,泽连斯基再次强烈要求加入欧盟和北约。欧美领导人对乌克兰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无条件支持,但在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问题上低调得很。

乌克兰加入欧盟是与加入北约完全不同的问题,障碍来自欧盟。乌克兰一旦加入欧盟,欧盟就有责任帮助乌克兰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水平达到“欧盟标准”,所以欧盟对于加入首先就是看经济条件,不达标不收,包括经济发达水平、廉政水平、财政平衡。而乌克兰的经济状况离达标差得远,欧盟无意背这样的包袱。

另一个问题是人口流动。欧盟成员国之间人口自由流动,乌克兰若加入欧盟,乌克兰公民就可以自由流动到任何欧盟国家。来自罗马尼亚的“流动人口”是英国脱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盟国家的大量乌克兰难民已带来很大的头痛,再加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欧盟无法接受。

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使有一天乌克兰加入北约了,欧盟都未必愿意接纳乌克兰。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在波兰边境的乌克兰难民(资料图/联合国官网

但乌克兰加入北约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任何成员遭到进攻,所有成员都要帮助。这其实主要指欧洲,美国在亚太遭到进攻并不属于北约的覆盖范围之内,所以“9·11”事件之后,美国以遭到进攻为名把北约拉进阿富汗是牵强的。不过阿富汗是软柿子,北约对出兵没有太大的心理障碍,拉进去也就拉进去了。

在欧洲,北约第五条是肯定适用的。也就是说,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只有两个可能性:

1.乌克兰放弃俄军占领土地,单方面重新划定边界,现在就可以加入;

2.乌克兰打到底,把俄军打出2014年边界,收回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全部土地。

否则,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有核的北约与有核的俄罗斯直接进入交战状态。北约接纳新成员需要全体成员批准,出钱出枪支援乌克兰与俄罗斯死磕是一回事,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起搭上去就是另一回事了。波兰对乌克兰的战事最起劲,但“波兰志愿军”在别尔哥罗德边境上参加越境骚扰行动,波兰政府忙不迭否认有关联。

另一方面,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话,出发线前推到离莫斯科只有500公里的地方,比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作战时近了一半。前进压力可能“点燃”白俄罗斯,甚至引发俄罗斯的第二次瓦解,形成新的缓冲区。

因此,俄军死守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确保乌克兰领土的分裂状态和战争状态,反而成为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的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要破解,只有两个办法:

a)北约修改第五条;

b)乌军反攻胜利,一举收复2014年边界线,包括克里米亚。

北约可以修改第五条吗?这样乌克兰就可以在国土分裂、战争状态下加入北约了。但这样,北约也就不成为北约了,乌克兰加入北约也没有意义了。“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是北约的基石。

乌克兰可以放弃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吗?这样乌克兰“国族建构”的基础彻底瓦解,乌克兰也就不成为乌克兰了。乌克兰没人敢划这条新边界,欧美也不会让乌克兰这么做。这不光意味着乌克兰政治破产,也意味着欧美政治破产。

乌克兰能如愿军事收复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吗?这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或许“永远”不可能,这里的“永远”指未来很多年。

但要维持战场现状,需要考虑俄罗斯、乌克兰和北约三方面。

俄军实力在一年半的战斗中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俄军并没有全力出动,大量义务兵留在境内,出境作战的是志愿兵。俄军在用兵上十分注意节约兵力、降低伤亡。撤回境内的部队整补、换装,齐装满员的预备队也比乌军多得多。顿巴斯绞杀战主要用“瓦格纳”和车臣的部队,战果有俄军一份,伤亡就不是俄军的事了。

俄军在前线始终只维持有限兵力,不等于不能大举增兵;俄军撤回境内,不等于不能再次出境作战。巴赫穆特之战不仅大量杀伤乌军有生力量,也为俄军向克拉玛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方向突破创造条件。问题是:为什么?

俄罗斯要的是缓冲区,不是更大的占领区。要是彻底击溃乌军,以战迫降,迫使乌克兰接受新的正式边界,反而为乌克兰和北约解套,只能得到乌克兰光速加入北约的结果。这是事与愿违的。

更重要的是,要是极大增加的伤亡危及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可能导致俄罗斯的第二次解体。苏军入侵阿富汗时,苏军与圣战者的力量对比比现在的俄乌更加悬殊,苏联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比现在的俄罗斯更好,最后还是因为国内的反对而被迫撤军。苏联解体与此有关,普京是过来人,深知其中厉害。

2014年后,俄罗斯受到西方的严厉制裁,俄罗斯经济堡垒化了,但还是估计不足,在乌克兰冲突后美欧史无前例的极端制裁中受到重创。俄罗斯使尽浑身解数,缓解了油气出口受阻和与欧美贸易受阻的问题,经济稳定下来了。但这是低水平的稳定,离健康增长差距很远,离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期望差距很远,离俄罗斯重回大国地位差距很远。俄罗斯“祖上曾经阔过”,对自己的期望比现状高得多。

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现在没有明显的不稳定,但普京在6月2日的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有一批不怀好意的人正在试图动摇俄罗斯国内局势,俄罗斯政府必须尽一切努力,防止国内局势出现不稳定。无风不起浪。欧美对俄罗斯心怀不轨不是新闻,普京在当下高调提出维稳就是新闻了。

从冲突一开始,俄罗斯就尽一切可能确保军事行动减少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冲击,这是政治上的堡垒化。俄军只出动有限军事力量,重用车臣和“瓦格纳”部队,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俄罗斯力图使国内民众“不感到”乌克兰正在发生的军事行动,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志愿军”袭扰别尔哥罗德、至今“无人认领”的无人机攻击莫斯科正是要打破这种“虚假平静”,迫使俄罗斯民众面对冲突的现实,最好揭竿而起。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5月30日,莫斯科数栋楼房遭无人机袭击。图为受损建筑。(图/新华社)

因此,俄罗斯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大力扩大军事行动,把全社会都卷入到乌克兰的冲突中去,促成不稳定的条件。

只要可能,永久性维持现状是俄罗斯可能期望的最好终局,既确保乌克兰被迫成为缓冲区,又不影响国内政治稳定。不管从军事、经济还是政治上来说,俄罗斯都能做到。

在乌克兰方面,乌军的真实实力谁都说不清楚,西方重型装备对战斗的真实作用也是一样。但乌军在巴赫穆特消耗了过多的实力,也浪费了时间,还没有达到作战目的。

按照五角大楼的说法,正在揭幕的乌军反攻还在“开始阶段”(opening phase),主攻(main thrust)还没有展开。俄军宣称若干重大胜利,乌军暂时保持低调。俄军缩短战线后,严加防守,乌军反攻难免成为顿巴斯绞杀战的反串。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是否上下同欲存在很大的疑问。

在最近的俄军导弹袭击乌克兰时,有三人因为防空洞锁住而不能入内,最后在洞口丧生。泽连斯基震怒,下令全国大检查,结果很有意思:仅基辅大检查就发现,1078个防空洞里,356个未准备就绪(具体问题不明,可能包括杂物堆放、积水、通风不良、缺乏照明等),122个因上锁而不能进入,只有597个能用。战略工业部长Oleksandr Kamyshin在检查基辅奥博隆区(Obolon)后指出,“绝大多数防空洞都是关闭的”,他觉得难以置信。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乌克兰人在防空洞里避险(资料图/新华网)

乌克兰冲突已经打了快一年半了,俄军导弹袭击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竟然还有近半防空洞不能使用,十分之一竟然连门锁都没有打开。这里面的腐败和失职是自上而下的,也说明乌克兰离众志成城、一切为打赢还有很大距离。

2023年初,乌克兰高官接连落马。副总检察长希莫年科、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5名州长、4名副部长因涉嫌贪腐而被迫辞职或被撤职。值得指出的是,其中4州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扎波罗热州、赫尔松州和苏梅州,正好都是前线州,接受了最大量的援助,也因为战事而管理最为混乱。最高法院院长科尼亚兹耶夫、负责军粮的国防部副部长沙博瓦洛夫、负责电力的基础设施部副部长洛辛斯基因为贪腐被逮捕,内政部长莫纳斯蒂尔斯基(在直升机失事中丧生)和多名最高法院法官的家受到突击搜查。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国民党在抗战年代“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历史。

另一个数据点是乌克兰军民的精神健康状态。路透社在2月就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乌克兰人口有1/4具有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加拿大CBC在4月报道,大量乌军官兵正在哈尔科夫疗养,恢复精神健康。

乌克兰肯定是想收复2014年边界,包括克里米亚,但不仅取决于国内的上下同欲,还取决于美欧支持。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中心数据,2022年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超过350亿美元,算入经济和人道援助,总值近500亿美元。欧盟加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的经济和人道援助比美国高得多,但军事援助较少,总值与美国相近。随着援助装备的重型化和更多乌克兰城市乡村受到战火破坏,2023年美欧都肯定大大增加相应军援。

不断有人说,美欧几百上千亿美元(欧元)就打垮了俄罗斯,赚翻了。要是俄罗斯真被打垮了,那确实赚翻了;问题是俄罗斯没有垮,活得不滋润,但离死翘翘还差得远。冲突长期化的话,美欧支援乌克兰的经济压力会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更是让援助前景蒙上阴影。

2023年1月,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在一条推文中称乌克兰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并质疑“美国人辛苦赚来的税款是否被盗”。2022年11月,格林还在美国国会提出一项决议,要求对所有发往乌克兰的援助进行审计。2022年12月,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发推文称:“泽连斯基基本上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国际福利‘女王’。”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小特朗普称泽连斯基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国际福利‘女王’”(图自推特)

民主党“进步党团”30名议员在2022年10月24日通过公开信向拜登发出呼吁:与俄罗斯谈判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解决,要求:

1.华盛顿积极寻找谈判解决的办法,敦促尽快停火;

2.谈判应该直接与俄罗斯进行;

3.停止敌对,舒缓制裁,由国际社会提供乌克兰可接受的安全担保;

4.战争结束遥遥无期,唯有外交才能解决。

公开信发表后,引起美国政界和媒体的激烈反弹。民主党“进步党团”在第二天就撤回公开信,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把公开信的发表怪罪到工作人员不小心把内部讨论放出去了。这当然是尴尬的借口。

卡霍夫卡大坝溃决导致巨大的人道灾难,美国可能面临支持反人道罪行的指控。卡霍夫卡大坝的肇事者是谁,俄乌互相指责对方,美欧则声称“还不能确定”。不管最终责任是谁的,乌军持续炮击大坝的责任跑不掉,而乌军使用的武器弹药恰好是美欧提供的。

在赫尔松反攻之前,乌军首先用“海马斯”火箭炮轰击大坝和坝上的桥梁,这里确实是俄军补给西岸控制区的重要通道。乌军接近第聂伯河后,改用射程较短的火炮轰击。大坝坚固,轰击没有直接导致大坝溃决,

西方媒体反复强调大坝在俄军控制下,这是有意误导的。在赫尔松反攻前,俄军确实控制完整的大坝。但乌军占领西岸后,俄乌分别控制大坝的东西两端,谁都不控制完整的大坝。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乌军炮击损伤的坝体得不到检查和修复,在夏季升高的水位压力下,穿孔、决口乃至最后溃决是完全可能的。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遭袭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

也就是说,卡霍夫卡大坝的溃决如果不是乌军炮击直接导致的,也是有关的,美欧提供的火炮和弹药对此负有责任。在也门冲突中,美欧以反人道对沙特实行军火禁运。即使美欧最后逃脱了卡霍夫卡大坝溃决的责任,未来军援也要束手束脚一点,避免被无法无天的乌克兰极端势力带进坑里。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拱火,在冲突爆发后把德国、法国一步一步逼到与俄为仇的地步,目的是凸显美国在欧洲事务上的领导地位,并把盟国绑上美国战车。但美国战车最终是驶向亚太的,而不是欧洲,在乌克兰过度消耗战略资源不符合美国利益。

美军已经打不动两场大战了。要是台海冲突现在爆发,美军将极端被动。在这个意义上,只要乌克兰冲突还在高烈度地继续,美国就只有在台海束手束脚。就是为了真正的战略重心,美国也必须及早在乌克兰“收场”。

但就此甩掉乌克兰更加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的政治信誉已经与乌克兰深度绑定了,为了亚太而甩掉乌克兰,不仅寒了欧洲的心,也寒了日韩澳印的心,到了美国需要与中国对抗的时候,就可能真的拔剑四顾心茫然了,因为盟国都溜号了。这是美国不可接受的。

欧洲早就对就地停火没意见了。法国、德国明白俄罗斯是欧洲搬不走的邻居,本来就不想与俄罗斯结下世仇,更无意无限期援助乌克兰。德国被“吃大户”没办法,但法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不到波兰的一半,充分说明了法国的真实心思。

即使是最上蹿下跳的波兰,没有把自己变成“后方国家”,但还是有了乌克兰作为缓冲区,依然是不错的终局。下一步就看是否能把白俄罗斯“点着”了。

因此,在乌克兰不能迅速取得战场胜利的情况下,维持现状对美欧也是最好终局,既保持“文火慢煮”,又不太费柴火。

比照缓冲区的三个条件:

1.两边大国势均力敌:俄罗斯和北约本来并不势均力敌,但美国需要把战略重点转向亚太,欧洲是美国战略的副方向,就相当于英国在泰国的态势了;

2.缓冲区愿意保持中立:乌克兰没有成为缓冲区的内生动力,缓冲区不符合乌克兰利益,但在美欧的外加压力下,只有接受;

3.维持缓冲区符合两边大国的利益:将乌克兰作为缓冲区本来就是俄罗斯的设想,但在北约不可能实现理想终局的时候,缓冲区也符合北约利益。

至此,缓冲区的三个条件都满足,乌克兰作为缓冲区具有了基本的稳定性。

大胆预测下俄乌战争的终局

在乌克兰基辅的总统办公大楼前,市民在临时搭建的滑冰场上滑冰(资料图/新华社)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和平立场是有用的起点,也可能是美欧从嗤之以鼻转向“重视积极作用”的原因。中国对顿巴斯、克里米亚的归属不持预定立场,这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但正在进行的乌克兰冲突不仅导致生灵涂炭,还危及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和平只能从停火开始,就地停火是最现实、最迅速的选择,然后才谈得上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问题的政治解决。

这不等于乌克兰会很快停火,接受成为缓冲区,乌克兰还要搏一下,或者搏几下。乌克兰国防部长雷兹尼科夫在香格里拉论坛上说,只要俄军不撤出乌克兰,乌克兰就不需要调解人。6月5日,俄乌双方都发布新闻,乌军“大规模反攻”正在巴赫穆特展开。这只是局部摩擦,还是传说已久的大反攻,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就开始了,但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协定才签署,李承晚政权到最后也没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乌克兰停战谈判尚未启动,和平何时到来,需要两年、五年还是十年?谁都在盼望和平早日到来。即使不能立刻得到持久的和平,至少先迎来停火。

乌克兰人民太需要久违的宁静与祥和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08627.html

(1)
上一篇 2024年1月5日 上午10:20
下一篇 2024年1月5日 上午10: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