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圈巨震!中纪委、审计署、交易所都出手了

本文转载自:上海证券报(ID:shzqbwx)

来源:综合本报、界面新闻、澎湃新闻、顶端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医疗领域巨震不断,重点环节整治步入深水区
8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深度关注|精准惩治单位行贿》,剑指单位行贿问题,其中医疗卫生领域被点名。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份由审计署出具的广东省药品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5月,丽珠制药、一品红和一方制药3家药品生产企业向1936家第三方商务推广公司支付费用,假借服务费用等名义套取资金40.77亿元,增加药品综合成本,推高出厂价格。

此外,据媒体报道,一张网传图片显示,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上海长征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处理建议函,要求开除4名医药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10多场学术会议延期或取消,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155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

 

据Choice数据统计,从上市药企2022年年报来看,共有10家公司销售费用超过50亿元,上海医药高达142.79亿元,居首;复星医药、步长制药排名第二、第三,分别为91.71亿元、74.84亿元。

对非盈利生物医药公司IPO审核标准收紧的传言也甚嚣尘上。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以首发上市日期统计,今年共有16家生物医药(申万一级,下同)企业登陆A股,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IPO企业的新受理企业数量及上会企业数量也双双下降。

中纪委发文

8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深度关注 | 精准惩治单位行贿》,剑指单位行贿问题,其中医疗卫生领域被点名。

案例中,2021年初,上海菲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股东、实控人徐凯华通过堂姐徐云芬向时任浙江省乐清市卫健局局长王贤明推荐其代理的某品牌医疗设备,希望得到关照,并约定回报部分利润。菲茨公司及其合作公司因而中标该市41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采购项目。2021年间,在王贤明支持协调下,徐凯华等人合作的公司中标26个项目,共计8400余万元。

2022年12月,乐清市人民法院以单位行贿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决定对徐云芬执行有期徒刑六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0万元。判决书显示,徐凯华通过徐云芬向王贤明行贿共计715万元(其中382万元为单位行贿)。菲茨公司、徐凯华涉嫌单位行贿罪、行贿罪一案正在审理中。

“医疗设备采购涉及几亿元的资金,徐凯华等人正是看中了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据乐清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他们为规避监管,直接采取现金行贿,归案后还辩称“利润分成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文章指出,单位行贿行为多见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三集’领域,医疗卫生便是其中之一。

审计署赴广东调查:

药企套取资金40亿

据界面新闻消息,近日,一份由审计署出具的广东省药品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显示,自2023年5月底至7月,审计署派出的审计组对广东省(不含深圳市)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销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该报告指出广东省在医药市场主体管理、政策执行、药品监管等方面还存在“暗箱操作”“脱离实际”“管理缺位”等问题,需要加以纠正和改进。其中涉及,A股上市公司丽珠集团、一品红和香港上市公司中国中药旗下的一方制药等上市公司。

这3家上市药品生产企业虚增销售费用套取资金用于公关等用途,药品公关费用远超研发成本,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审计调查报告披露,2021年至2023年5月,丽珠制药、一品红和一方制药3家药品生产企业向1936家第三方商务推广公司支付费用,假借服务费用等名义套取资金40.77亿元,增加药品综合成本,推高出厂价格。

此外,审计调查发现,大型医疗设备或耗材采购等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存在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情况,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上海长征医院要求

开除4名医药代表,诺华回应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长征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处理建议函。

处理建议函中写明,长征医院根据《关于回复在执纪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关情况处理意见函》,要求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对涉案医药代表徐胜利、孟婷婷,陈梦玮、李小娟予以开除或调离岗位处理,并且向该院反馈处理意见。

医疗圈巨震!中纪委、审计署、交易所都出手了

医疗圈巨震!中纪委、审计署、交易所都出手了

而据澎湃新闻报道,8月7日晚间,诺华中国提供了一份声明表示,近日,诺华中国收到来自某医院的一份函件,其中涉及所称的两位我司医药代表。诺华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经我司查证,函中提及的一位人员已于2018年从诺华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诺华始终秉持高道德标准进行合规运营。针对此函所反映的情况,我司仍在进一步调查和沟通中。

根据报道,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同属于诺华中国。诺华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2022年,诺华集团净销售额达505亿美元,其中创新药业务占比为82%,非专利及生物类似药业务(山德士)占比为18%。据公司官网,自1987年以来,诺华已有近100款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预计五年内在中国实现近40款新药及新适应症获批。

全链条医疗反腐持续升温

随着医药全行业、全链条反腐行动的深入,近期已有10多场学术会议延期或取消。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155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

近一个月内,北京、福建、海南、山西等多地卫健委在官网公布举报电话,明确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此次医疗系统反腐行动,行政监管、刑事侦查和纪检监察三个维度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势必形成对违法行为严格查处、犯罪行为严厉追究、腐败干部严肃清理、制度漏洞严密堵塞的高压态势。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此外,还有诸多科室主任被查。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此前通报,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某俊,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某红,在“猎手”精心“围猎”下渐渐丧失原则,与供应商称兄道弟,肆意吃请玩乐、收受礼品礼金。在杨某俊的“家长”作风影响下,医院中层干部上行下效、各自盘算,疯狂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非法谋取经济利益。最终,医院财务部原主任刘某文、后勤服务部原主任张某生、医学装备部原主任叶某光等6名重要行政岗位的科室长被立案审查调查,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调查发现,医疗器械供应商陈某虎是该案涉及行贿范围较广的人之一。从到普洱市开拓市场的那一刻起,他就费尽心思精心策划,无所不用其极瞄准市人民医院各层级医生,投其所好“围而猎之”。在处心积虑送票子、钻空子,竭力腐蚀、精准“围猎”下,陈某虎逐渐成为市人民医院的“圈内人”,生意越做越顺,仅该院“直线加速器”一个项目,就非法获利1500万元。

10家医药上市公司

2022年销售费用超50亿元

Choice数据统计,从上市药企2022年年报来看,共有10家公司销售费用超过50亿元,上海医药高达142.79亿元,居首;复星医药、步长制药排名第二、第三,分别为91.71亿元、74.84亿元。从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来看,3家科创板企业超过100%,分别是亚虹医药(55894.61%)、迈威生物(283.2%)、盟科药业(171.18%)。

医疗圈巨震!中纪委、审计署、交易所都出手了

医疗圈巨震!中纪委、审计署、交易所都出手了

行业专家认为,医药领域的腐败,不仅包括最常见的药品器械耗材的进院回扣,产业链的上下游均存在腐败风险点。在生产供应环节,存在原料垄断情况;在使用环节,除过度医疗导致的药品耗材非规范使用外,还存在消极使用集采、国谈产品——即不履行或拒绝执行采购合同,对中选产品进院设置障碍、采购高价非中选产品或临床可替代产品等问题;在报销环节,则存在虚开发票的情况。

上交所2023年第4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提出,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往往较高,销售推广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颇受市场关注,销售推广费往往存在名目复杂、类别多样、可能用于隐性支出等问题,一直是审核关注的重点。统计各行业销售费用率发现,医药生物行业2022整年以138.58%(算术平均法)的数值位居全行业首位。

医疗圈巨震!中纪委、审计署、交易所都出手了

除此之外,医保基金使用也在面临严查。本月起,医保飞检工作也开始正式实施。医保基金用量较大的城市及定点医疗机构将受到重点关注。原则上既往接受过国家飞行检查的机构,不再作为被检单位。根据《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今年选定医学影像检查、临床检验、康复三个领域作为检查重点。

在医疗反腐和医保飞检的高压震慑下,医疗环境正在加速向合规化、规范化发展,野蛮生长时代正在消退,合规运营的药械企业将迎来更多机会。

生物医药行业IPO“降温”

近期,对非盈利生物医药公司IPO审核标准收紧的传言甚嚣尘上,与此同时医药行业反腐力度的加大,也在多家交易所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的审核要求内容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医药行业IPO的冷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以首发上市日期统计,今年共有16家生物医药企业登陆A股,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IPO企业的新受理企业数量及上会企业数量也双双下降。与此同时,未通过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审核、未获中国证监会注册以及主动撤回IPO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数量超过20家。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3年第4期)显示,上交所围绕“医疗IPO企业开展销售推广活动”,向中介机构提出了四大关注要点:一是各类推广活动开展的合法合规性;二是各类推广活动所涉各项费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是各类推广活动相关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四是经销商、推广服务商同发行人及其关联方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公允性。

无独有偶,北交所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也在案例分享中提及,某医药企业因公司推广费核查不充分而撤回申报的案例,同时提出四大关注要点。

推广、销售费用高企,是医疗行业的沉疴。据市场人士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涉及医药项目的IPO中“推广费”就已被重点问询。今年撤回上市申请的力捷迅、汉王药业、深圳安科等公司,均在交易所审核中被追问推广服务费、商业贿赂等问题。

趋严的除了对销售费用的审核外,最近还有消息称,交易所对非盈利生物医药企业IPO项目正在收紧。这期间,“市场空间”“技术优势”成为不少企业的死穴。

例如,轩竹生物被上交所要求说明主要在研产品与国内已上市产品和其他竞争方在研产品相比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主要产品预计销售峰值渗透率的主要考虑因素、测算方法,是否符合“市场空间大”的要求等。而韬略生物、华昊中天上市终止背后,其IPO过程中均被质疑未来盈利能力的问题,包括且不限于主要产品的预计销售额、市场空间和占有情况、竞品进度等。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监管趋严虽在短期内影响了生物医药行业IPO的信心和速度,但从长期来看,从严把好入口关,让创新成色不足的企业通过自我“体检”知难而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质量。

(来源:综合本报、界面新闻、澎湃新闻、顶端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58175.html

(6)
上一篇 2023年8月12日 下午1:50
下一篇 2023年8月13日 下午12: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