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封锁高端芯片,还不是最大挑战

作者:刘柳

本文转载自:长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

随着科技竞争越来越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中国如何保障科技安全?中国科技安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如何打赢“科技战”?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研究院院长王宏广在近日出版的《中国科技安全》一书中,研判了世界科技安全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提出了中国科技安全面临的十大难题,探索了打赢科技战的战略与战术。

日前,王宏广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专访时指出,高端芯片被“卡脖子”是当前最热的科技安全问题,但最长远的、最大的科技安全问题则是错失下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王宏广认为,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革命加速来临,中国需要“找准方向”,加速培养顶尖人才,打造新时代的“两弹一星”,占领科技制高点,力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美国技术封锁,带来两点启示

知事:美国不断加码对华科技封锁,特别是在芯片领域,但目前来看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近期华为也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这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王宏广: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特别是高端芯片的封锁,没有实现他们预期的效果,但实际上还是对我们的企业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阻碍,至少有两方面的启示。

第一,像华为这样的顶尖企业,对国外技术特别是顶尖技术的依存度仍然很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完整的高端芯片产业链,中国在芯片产业领域具有自下而上、根基牢固的特点,中国这些年在芯片上的投入已经产生了很大效果,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芯片领域“卡脖子”的问题必将得到解决。

第二,高端芯片被“卡脖子”是目前最热的科技安全问题,但实际上不是最大的科技安全问题。最大、最长远的问题是,我们不能错过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拥有一次科技革命的红利,农业经济时代的中国、工业经济时代的欧洲、数字经济时代的美国都是如此。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可能在2030年前后达到世界第一。到之后能不能长期保住第一,这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如何长期保住第一?一定要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或者说至少要共同引领科技革命带来的红利。

美国封锁高端芯片,还不是最大挑战

图源:视觉中国

生物技术将引领新科技革命

知事:您反复强调,生物技术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能否结合研究经历谈谈为何作出这样的判断?

王宏广:生物技术将会引领新科技革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生物技术普遍是当前发达国家研发工作的重点,这从3个数字就可以看出——40%、50%、60%。简单来说,约40%的专利申请,50%的研发投入,60%的论文发表都集中在生物技术领域。

第二,生物经济在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比如美国的生物经济已经占到了GDP的约20%,其他发达国家医疗支出占GDP也都超过了10%。

第三,国际社会在生物经济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有关生物经济的政策和规划。

第四,新冠疫情敲响了世界生物安全的警钟,许多国家都把生物安全问题列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美国封锁高端芯片,还不是最大挑战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应把握时机缩小“人才逆差”

知事:想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我们重点要做哪些工作?

王宏广:我认为,中国想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首先要找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起爆点我们要在国内进行新的科技革命的预测,分析未来15年到30年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趋势,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同时,我们应以人才为突破口,调动全球乃至全球科技要素开展攻关,切实打造一批新时代的“两弹一星”。

世界一流的技术离不开一流的人才,美国长期以来巨大的人才红利不断强化其作为世界人才中心的地位,当前美国引发的“科技战”“贸易战”等已经使不少留学人员特别是顶尖人才失去了安全感,中国吸引人才、改变人才格局迎来了难得机遇,要缩小“人才逆差”。

目前,中国仍存在尖端人才短缺的情况,主要是前期基础较差,虽然增长很快,也引进了不少人才,但由于基数小,在关键学科和关键领域的顶尖人才数量,与美国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中国要引领或参与新的科技革命,必须把造就国际顶尖人才作为突破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启动“顶尖人才计划”。建立顶尖人才档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尽快打造一支数量足、质量高、布局合理的顶尖人才队伍。

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如支持民营企业引进顶尖人才,在海外建立人才“蓄水池”,与国外合作办大学、研究机构等。

三是启动“国际大科学工程”。启动一批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参与,提升中国顶尖人才的国际地位。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9538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9日 上午10:05
下一篇 2023年11月29日 上午10: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