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作者:一棵青木

本文转载自:远方青木(ID:YFqingmu)

散装江苏这个梗在网上流传很多年,调侃的文章无数,都成陈年老梗了。

甚至在网上留言自称江苏人的那一般都是外省人假冒的,那些自称为南京人、常州人、华西村人的反而才可能是真正的江苏人。

这事很好玩,很适合调侃,但有人从这种情况中引申出江苏是个内斗大省,不团结,那就错了。

今天我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然后给大家列出证据。

江苏散装化这是个客观事实,铁证一箩筐且图文并茂,在中国所有省份中堪称独一份,很多人曾尝试解释这种特殊的现象,接受度比较广的理由是所谓的江苏“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等,用互相听不懂方言以及很短距离内就存在习俗差异来解释江苏为什么散装。

对这个理由我一直不认同,因为解释不通,整个中国存在方言和习俗巨大差异的省份那可太多了,大江大河的两岸,崇山峻岭的两边,那存在的方言习俗差距远远大于江苏,但这些地方在一个省份下都会很团结,不存在散装的现象。

在很长时间内我也弄不明白原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写关于江苏的文章,毕竟被人说了无数遍的陈年老梗没有翻出来再说一遍的必要性,江苏那点事是个中国人都知道。

但最近研究国家财政制度的时候我有了新的发现,我找到了江苏散装化的真正原因,然后顺着这个原因继续推下去,我居然发现在网上被称之为内斗大省的江苏,在事实行动上居然能称得上是个团结大省,团结度爆棚。

这个发现颠覆了我的三观,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绝对可以补充你的知识盲区,因为就算连我这种天天在网上看江苏梗的人都是刚发现不久。

中国的财政制度共分为五级,其中一级财政为中央级,二级财政为省级,三级财政为地级市级,四级财政为县级,五级财政为乡镇级。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很简单对吧,很正常的知识点。
然后我在查看二级财政相关内容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极其异常,异常到一眼就能看到的特殊之处的情况。
每一个真正的省自然都是二级财政,但除省之外,中国还有27个城市享受二级财政待遇,直接和中央对接,税收不缴纳给省,在财政上来说这些城市和省是平级的。
这也很正常。
但把这27个城市列在地图上一看那就不正常了,江苏省异常扎眼,因为中国27个二级财政城市里,居然有13个在江苏,也就是鼎鼎大名的江苏十三太保。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换句话说江苏这13个二级财政城市,在财政级别上和江苏省是平级的,财政上直接和中央对接,不需要理会江苏省。
然后我查了一下,江苏省总共就只有13个市。。。
换句话说江苏省所有的市都是省级别的二级财政地位,全部都和江苏省平级,没有上缴给江苏省税收的义务,也不需要江苏省的拨款。
也就是说江苏省是一个市市平等的省份,没有哪个市能天生高市一等,甚至市和省都是勉强平等的。
那些被网友们拿出来调侃江苏散装和内斗的所谓铁证,其实都是江苏省13个市全部为二级财政导致的衍生问题。
比方说疫情的时候,中国的每个省份都会有一个健康码。
但江苏就不一样了,江苏省搞了一个苏康码,但下属十几个城市又给搞出了十几个健康码,比如南京的宁归来,镇江的镇健康,苏州的苏城码,淮安的淮上通等等,跑江苏省需要准备的APP能堆满整整一个屏幕。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反观隔壁的浙江省,一码在手全省我有,和江苏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江苏省健康吗数量多的惊人,成了一码归一码,省内旅游的难度完全不亚于跨省旅游,那段时间江苏被人称之为小型苏联,外号苏联邦。
出现这种事的原因并不是网上说的文化差异,不服管理等等,而是因为防疫需要花费大量财政资金,但江苏的那13个城市在财政上和江苏省本来就是平级单位。
如果是小项目那还可以合作合作平摊成本,但如果涉及到了承担疫情责任,那河北省和河南省共用一个健康码在行政上有多大的沟通难度,南京市和身边的镇江市共同一个健康码在行政上就有多大的沟通难度。
不是说完全不能协调,比如扬州等几个城市最终就选择了用苏康码,但当时疫情时间紧任务重,搞个健康码软件其实没几个钱,而最初的时候全国都认为疫情压个一个月最多两个月也就没了,有那沟通的时间疫情说不定都已经消灭了。
所以最后才成了这样。
如果你从传统的行政关系上去分析,那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江苏省和浙江省有这么巨大的差别,但如果你从资金调配的角度去分析那就好理解了,让镇江市认苏康码的难度其实不亚于让浙江省认苏康码的难度,因为财政级别上大家都是省级单位。。。
为什么江苏省13个市全都是省级单位,加上江苏省总共有14个省级单位?
这就要从我国五级财政制度的划分原因讲起了。
钱是地方收上来的,花费也是地方上支出的,为什么还要先上缴再下发,多此一举干嘛?
因为存在一个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平衡贫富差距的需求。
以一级财政和二级财政为例,二级财政向一级财政交钱的原因,是一级财政需要负担国防等公共开支,并且需要在省级别进行贫富平衡的转移支付,统筹规划全局,以保证国家稳定和整体利益最大化。
所以二级财政向一级财政交钱后都会获得财政返还,但这个返还的金额是根据贫富差距而定,是根据国家项目的投资规划而定。
也因为这个政治架构,一级财政指挥二级财政会非常的顺畅,因为财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级财政和二级财政的关系,以及四级财政和三级财政的关系,都大体类似,上级单位都掌握着下级单位的财权。
但这里有个问题,事情都是下面的单位做的,经济也都是下面的单位发展的,如果绝大多数钱都交给了上级单位然后统一分配,但活和支出都是下级单位来负责,那很明显会导致效率的降低。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央地关系处理和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正反双方激辩了很多年,现在中国的实际情况就是各路精英激辩多年后得出来的最优结果。
把富省的钱分给穷省,确实会降低效率,但会增加公平,促进国家的和谐与稳定,然后利用富裕地区的经济优势虹吸落后地区的人才和资源进行反哺,从总体和长远看有利于所有人,这个叫扶贫工程和转移支付,我们已经接触这个事情很多年了。
这些钱和国防等公共开支是必须要用的,没办法取消,但还有一个事也会降低效率,那就是过多的行政层级。
具体的事务和开支确实不是一级财政来做的,但也不是二级财政来做的啊,甚至都不一定是三级财政做的,但每一级财政都会把下级的一部分钱收上来统一分配。
你们每层都要把钱收一遍再发一遍,岂不是效率降低更多?
这个问题辩不清楚,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真理,于是就有了大量三级财政的城市被提拔为二级财政的事情,也就有了江苏省财政架构的诞生。
选江苏省做这个改革试点是有原因的,因为江苏省下辖的13个市全部都是富裕城市,最穷的那个市都是中国百强市,全省发展的极为均衡,是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
而江苏省这均衡的发展水平导致在江苏省内进行转移支付带来的收益极小,但成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江苏市和市之间进行转移支付其边际收益会低于这么做的综合成本。
所以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被一口气全部提拔为了二级财政,钱方面直接和中央对接,享受省级待遇。
这就是江苏模式,江苏和其他省份的所有不同之处,都不是文化和方言等小事带来的,而是这种财政架构带来的。
江苏也是一个改革试点,在实践中观察我国五级财政制度能否减一些层级,减少层级对发展经济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这种全体享受省级待遇的背景,导致了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的江苏逸事。
比如说南京,是省会城市,在其他省里省会都是大哥大,享受尊崇的待遇,一呼百应,但在江苏省不是,江苏省随便哪个城市都想挑战南京的地位。
最后南京得到了徽京的称号,而且这个外号还不是安徽人起的,是江苏人发明并推广的。
这件事的根本原因是南京市在财政级别上并没有特殊之处,大家都是平级单位,那南京市想获得领导地位就只能凭借自身的经济影响力,你经济影响到了谁就能领导谁,没办法凭借行政架构上的优势来领导其他地级市。
但在地形上南京处于江苏省边缘,如果以南京市为中心画一个圆,那40%的面积在江苏省内,60%的面积会在安徽省内,哪怕忽略南京上方的那个属于安徽省的小缺口,比例也是一半对一半。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南京市能从经济上影响的地区很多都是安徽省的城市,省内只有扬州、镇江和常州在南京市经济圈影响范围之内,而因为经济落差的缘故,南京市对安徽城市的经济影响力甚至会超过对江苏城市的影响力。
所以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安徽地级市的领导班子跑南京市开会谈事情的次数比徐州连云港等南京理论上的江苏下属城市还要多。
所以最后南京得到了徽京的外号。
聊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一个问题,江苏省所有的地级市都是二级财政,人人都享受省级待遇,都不给省里交钱,那正儿八经的二级财政江苏省怎么办,钱从哪来,平时干啥?
协商嘛,毕竟江苏省内也是存在公共开支的,这些公共开支各地级市之间也需要一个带头大哥来协调,江苏省虽然财政上和大家是平级,但毕竟行政上是高大家一级的。
所以根据江苏省实际的公共开支需求,大家协商出来一个比例,每年各地级市按这个约定的比例给省里交钱,由省里负责这个公共开支。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还感觉江苏省依然是一个省的原因,因为省级单位的功能并未消失,同时也是为什么大家感觉江苏省对下面地级市的号召约束力远不如其他省的原因。
并不是江苏省不团结,而是因为财政制度上的特殊性。
如果你把江苏省的事情理解为传统上省和地级市的关系,那你很自然的就会得出散装苏联和内斗大省的结论。
但如果你把江苏省的事情理解为省和省的关系,那你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如果这不是一个省和13个下属地级市,而是1个省和13个省,那你会发现江苏省简直太团结了,其他省份之间的关系远远不如江苏那13个省之间的关系密切。
疫情的时候国家一声令下,全国所有省份支援武汉,每个省都派出了一个医疗队,而江苏省则派出了足足14个医疗队,一时间震惊了全国的小伙伴。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其他省份的人完全无法理解这种现象,但如果你把这些地级市视为13个省,财政自收自支,而搞医疗援助是要花钱找财政报销的,那你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他省份的地级市听省里的话,那证明这些三级财政紧密团结在二级财政身边,这些省听中央的话,那证明这些二级财政紧密团结在一级财政身边。
而疫情的时候中央一声令下,江苏省的二级财政集体出动,全部紧密团结在了一级财政身边,迅速支援武汉。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从任何程度上来说,这种团结度都是极高的,绝不应被视为低于三级财政团结在二级财政身边的团结度。
苏州市不听南京市指挥这事并不代表江苏不团结,而是二级财政单位本来就不应该听另一个二级财政单位的,只要二级财政听一级财政的指挥,那就是团结。
刚才上面那张图显示江苏省除了每个地级市都派出了一个医疗队之外,华西村也给派了一个。
其实不止,江苏省派出医疗队的远不止这14个。。。
因为江苏省具备了市市平等的民主制度传统,于是下面很多县也开始闹平等。
你市里能在财政上和省里平等,我县里为啥不能和你市里平等,活和支出都是我们县里在干啊,我们自收自支更具备效率,更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大不了公共开支划给你一部分收入嘛,你市里和省里怎么处关系的,我们县里就怎么和你们市里处关系。
既然要搞改革试点,那就改革的彻底一点,我们县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当改革试点中的试点。
为了证明市并不天生高县一等,县也可以和市平等,市里能做的县里也能做,虽然国家没有要求,江苏省很多县级单位也组织了自己的医疗队支援武汉。
比如南通市支援湖北后,南通市的启东和如东都要求支援湖北,分别组建了一个县级支援队,哪怕人数只有6个也要单独派,因为南通的援助是南通的,启东的援助是启的,如东的援助是如东的。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徐州丰县援湖北医疗队,徐州沛县援湖北医疗队以及其他十三太保的下属县等等,总共派出的县级医疗队能密密麻麻写上一页纸,反正我是已经统计不清楚江苏到底支援湖北多少个县级医疗队了。
其实镇甚至村级别也在闹平等,也想派出医疗队,但除了资金实力特别强横的那几个明星村,绝大多数村镇的财政资金支撑不了这个事,否则江苏最终派出的医疗队数量之多能到新闻都写不下的地步。
这种所有行政单位全体平等的思维持续时间长了,航天员朱杨柱返回地球时故乡徐州发文热烈庆祝,而故乡沛县也发文热烈庆祝,直接把市里面的文章原文照搬,甚至连封面和标题都几乎没动,但把籍贯从徐州籍给改成了沛县籍。。。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为了满足这一彻底平等的文化传统,给江苏荣誉或表彰感谢的时候,需要写明具体地区,且说清楚排名不分先后。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否则的话会出问题,引发不必要的争执。。。
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江苏其实是个团结大省
这是市市平等的后遗症,但这不能说明江苏省不团结,相反我认为这只能证明江苏省很团结。
因为这些县并没有被国家明确要求支援湖北,而市里面是绝对不可能下令让他们绕开市单独支援湖北的。
但他们依然要自掏腰包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而这个钱肯定是县财政自费的,市里不可能出。
他们对千里之外的湖北都那么好,能对江苏人不好?能和江苏人不团结?
所谓团结,不就是出了事的时候愿意共患难吗。
至于派出无数医疗队这件事,是苏联了点,但这并不能证明江苏不团结,更不是所谓的江苏内斗,那只是竞争,而且很明显的是良性竞争。
从经济到荣誉,江苏的各地区都在激烈竞争,因为大家在级别上不分高低,只凭成绩说话。
从目前江苏模式的改革试点情况来看,减少财政层级确实会提升效率,提升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奇奇怪怪的后果,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并不能无脑推广全国,怎么用需要仔细斟酌。
平等这东西吧是有必要的,但也不能太平等了,县甚至村都要开始追求和省里平等这也太奇怪了点。
但是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当年江苏省的13个市全部被提拔为了二级财政,所有市都和省平等了才最终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不团结。
如果你按自己省的情况去推断江苏省的行为,那你就会觉得很奇怪。
但如果你知道了全国27个二级财政市有13个在江苏,最后县和村都在闹平等这个大的背景,那你就不会觉得江苏省的行为很奇怪。
把他们的关系给理顺了,把市全部视为省,甚至把县都给视为省,然后重新审视江苏省各地方的行为。
然后你就会发现,江苏省实在是太团结了,堪称团结模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405721.html

(3)
上一篇 2023年12月28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3年12月28日 上午11: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