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你就完了

本文转载自:血钻故事(ID:xuezuangushi)

本文作者:左页,血钻故事执行主编

大家好,我是左页。

前些日子我写了:《我为什么不敢劝年轻人去大城市》,后台被留言塞爆了,看得出来大家对这事是真有很多话要说。

但从留言中,我发现有不少读者对家族、小城市这些字眼有些误解,那今天咱们继续聊这事。还是老规矩,我直抒胸臆、大白话大实话,你们有补充的或不同意见尽管留言,诉苦也行,但别抬杠,杠就是你对,永远都对。

躺平,你就完了

 再议躺平

有不少小伙伴以为,去小地方就相当于“躺平”。这是误会,我并不这么认为。就算去了小地方,也需要奋斗的,竞争有时候也挺激烈,只是房价和收入比没大到那么离谱,亲人间相互照顾得到。

“躺平”这事我之前写过,那只是奋斗碰到壁垒的年轻人的抱怨,听听就算了。

现在的国企职员、公务员和老师也不再能“躺平”,劳动强度和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和其他职业趋平。这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道理很简单,就跟超市排队结账一样,哪个结账口人少,人就会往哪个出口跑,慢慢的,所有结账口的排队人数就基本保持一致了。

社会那么庞杂,我当然不否认现在还有一些可“躺平”的机会,但我的建议是,年轻人别去贪图这样的一时安逸。

而且,你年轻的时候找到了这样的安逸,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可殊不知荒废了武功,耽误了锻炼承担风险的能力,等你中年了,如果自己依附的安逸环境突然消失,你会更加痛苦和不知所措,这就撞上了塔勒布说的人生“黑天鹅”了。

我不是要吓唬大家,“躺平”这种事嘴上瓢一瓢得了,私下还是保持点紧张感为妙。当然,年轻人有“躺平”的权利,有抱怨和抗议的需要,这点没必要冷嘲热讽,我只是说大家可能没多少“躺平”的机会,大多数人也没“躺平”的能力。

我觉得,去小地方只是换了一种奋斗的方式,在大城市是脱离家族单打独斗,回小地方可以跟家人们相互支持一起奋斗,所以去小地方,对许多在大城市因为高房价搞得很辛苦勉强够上中产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个路子。

躺平,你就完了

家族化

另外家族化生存,跟什么涉黑一点关系没有。家族化生存,在过去是普遍形态,去大城市单打独斗其实还是近代工业化以后的事,因为城市需要没有家庭负累的打工者。

我以前研究社会学的,当然清楚核心家庭化(一对夫妇加子女),也就是小家庭化,去大家族化,是所谓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否则就是“不够现代”但现在许多学者已经不认同这个观点,农村家庭碎片化,富人家族化才是真相。

米尔斯那本《权力精英》甚至认为不同领域的上层精英,还有相互协作、联姻的倾向。

躺平,你就完了

《权力精英》,米尔斯 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大家看看号称最现代的美日政坛就知道了。日本的情况许多人应该比较清楚,家族化早就不是秘密了,其实美国也差不多的,斯蒂芬·赫斯写的那本《美国政治王朝》说的就是这事,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我这么说不是因为返古、反现代化,其实我真没那闲工夫,这只是我阅读了大量历史后看见的事实。至于那些说什么死了之后把财富捐光不留给子女的名人富豪,我劝大家听听就算了,谁信谁“高级”。

我们过去认为,现代社会,因为没有政治、种族身份隔离,所以应该是一个人们上升机会逐渐加大的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库兹涅茨曲线”或“倒U曲线”说的内容。

库兹涅茨是美国经济学家,在1955年,也就是二战结束后西方社会最乐观、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代,他提出了一个观察,认为自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后,经济发展初期可能会加大收入差距,但过了这个时期,收入差距就会逐渐缩小。

他看到的是美国在1913-1948年的数据,1913年那会,美国高收入人群(收入最高的10%人群)的年收入总额占全国年收入总额45-50%,但到了40年代末,突然就降到30-35%。

当时正处冷战,这个观察让资本主义世界高兴了许久。但是他们并没有高兴太久。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等显著增加,尤其美国,到了21世纪头10年,不平等程度又回到1920年代那会的程度了。

躺平,你就完了 截图来自《21世纪资本论》

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整本书就是在批判库兹涅茨。他没说库兹涅茨观察错了,但认为他观察得不全。他结合1970年代后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跟我们过去想的不太一样。

库兹涅茨观察到1913-1948年间资本主义世界不平等减缓这个事实没有错,但那不是工业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这期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让大量西方权势和富裕家族崩溃了。

躺平,你就完了

最动人的话

许多现代人,把家庭当成自己前途的障碍,尽量组建小家庭,普遍生一个孩子,甚至恨不得一个也不生。比较有意思的是,个别人还以此为荣,嘲讽那些家庭环境一般还多生的,认为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太多了。

我真不是要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哈,但要说穷人因为生孩子多才导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觉得是本末倒置了。穷人不是因为生孩子多变穷了,多生孩子本就是为了改变命运。

道理很简单,多生孩子才有更大的机会生出有出息、可改变家族命运的孩子。其实如果家庭和乐社会安宁,这种“长期投资”策略并无大错。过去中国人一直就这么干,一旦家族中哪个孩子念书成绩好,其他孩子都得让路,最大化节省出资源,将宝压在这个孩子身上,供他上学,不用他做家务之类。

这个改变命运的“策略”,成功的关键,是必须保证家庭的完整、和睦、乐观和同心同德,以及延迟享乐、节省资源的能力。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穷家庭要做到这个挺难的。

我自己就是来自这样的家庭,所以非常清楚其中的不易。

我知道很多在外面混不好的男人女人,最后的避难所,就是他们在农村的家,虽然这家估计也就剩两个七老八十的老人,但最起码能吃一口饱饭有片瓦遮雨,反正只要先像个人一样活下来,未来总会有机会的。

另外,除了这个重视家庭的传统外,还有一点对于穷人翻身也非常关键,就是咱们国家的兜底政策执行得比较实在。这方面的内容就很丰富了,其中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强制且卓有成效的免费义务教育;2,强大的安全保障;3,逐渐完善的基本社会保障。

其实没有对比,大家是很难体会出咱们国家这些兜底政策的存在的,尤其是前面两点,很多人会忽视它们的重要性。我接下来说下西方的情况,大家就明白了。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重翻过去看过的研究美国底层社会的书籍,包括《简斯维尔》、《我在底层的生活》、《乡下人的悲歌》、《下沉年代》、《扫地出门》和《美国底层》。这些都是非虚构类好书,我建议大家都可以找来看看,虽然不是说的国内的事,但看完之后大家会对国内的情况有更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这些书描述的美国家庭,有一些跟中国的情况很像,比如孩子多、早婚等等,但更多的是本质上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就是两点:教育和安全。

比如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在美国,义务教育也强制且免费,有时候一个居住证就能就近入学,非常方便。当然每个州不一样,但基本情况都差不多:越是底层,住的社区就越差,而社区越差,学校就越菜,从而他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质量就越差。

差到什么程度,就是基本的日常心算都不会,穷人家想去菜市场买个便宜菜都困难,可精打细算过日子对穷人来说至关重要啊。还有常识匮乏,反科学反理性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实这跟基础教育没搞好也有关系。

另外最关键的是,基础教育不牢导致他们自学能力极差,一旦失业,接受再教育上岗培训,会非常困难。

我读《简斯维尔》那本书时,一个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当地大型汽车厂的蓝领,曾经也是拿28美元/小时高薪的人,可许多人竟然连电脑开机都不会。当地政府和NGO组织了失业后上岗再培训,其中大多数人坚持不下来,只有极少数人坚持并通过考试。

躺平,你就完了

《简书维尔:一个美国故事》,艾米·戈德斯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也是因为这种困境,导致美国底层家庭,逐渐丧失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因此也就没有动力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但在中国不一样,从最上层的顶级富豪,到普通劳工、农民,最舍得花钱的就是孩子的教育,教育可以改变个人和家族命运这个信仰,至今未曾改变。而且,越是不景气的家庭,这种想法越强烈。

话说很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我妈对我做出的一个承诺:“你不用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你读到哪我就缴到哪。”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去了大城市,遇到了许多跟我一样的农村娃,发现他们也跟我一样,好像基本都听过父母跟他们说过类似“你读到哪我就缴到哪”这样动人的话。

这话都成通用语了,它是父母对自家孩子最深情的祝愿,是中国人改变家族命运最滚烫的信仰,也是无数中国父母所能做出的最朴实而简单的许诺。但你千万别以为所有国家的父母都有这么强烈的信念。

躺平,你就完了

还有一点就是安全了。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可能都多少见过艰苦的生活,但大家有见过他们频繁陷入黑帮暴力、毒品困境的吗?应该说极少吧,有钱的明星吸毒的倒经常听说。

可在美国的底层就不一样,毒品和暴力泛滥的程度令人吃惊。我看过的那些反映美国底层社会书籍,其中提到过的家庭,几乎无一例外,注意,无一例外,全部都被暴力和毒品困扰着。

现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毒品消费国,而且许多渗透到了底层。这玩意一旦沾上,还有什么家庭生活可言,沾毒,就意味着家庭暴力、丢工作,没工作就没毒资,所以就开始骗、偷、抢,最后下场不是戒毒所、监狱,就是横尸街头。

暴力和毒品,严重破坏了底层家庭的完整和安全,导致家庭无法提供庇护不说,甚至对正在学习期的孩子还有极强的副作用。如此一来,这底层的泥潭也就永远别想踏出了,世世代代难以翻身。

在《扫地出门》这本书里,作者马修·德斯蒙德记录过一个家庭。这家三代同堂,总共八口人,没有成年男性,全是离异的女人和他们幼小的孩子。

这家的主人叫多琳,有四个孩子,一个24岁,一个19岁,另两个,分别13岁和14岁。生活来源主要靠这家的主人多琳每个月领取的政府救助金,大概1千多美元吧,其中大半要缴房租,另外平时还能领到一些宗教或社会组织提供的免费餐之类。

这四个孩子,有三个爹,但都走了,老大的父亲和老二的父亲,是因为不负责任,跑了,后面两个的父亲,因为吸毒贩毒正坐牢呢。

24岁这个老大,也有三个孩子,分别10岁、4岁和2岁,由不同的男人所生,而且全部跑了,而现任男友则经常对她拳打脚踢。所以这个老大,也带着孩子,跟着母亲多琳一起生活。

另外19岁的这个老二,也谈了好几个男朋友了,刚刚怀孕,倒还没分手。但一家人因为上够了男人的当,所以孩子未来的名字也没打算让男友起,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从来没有过爸爸。我的小孩没有爸爸,你的小孩也不需要爸爸。”

美国底层,孩子多由单亲母亲养大,他们男人有的死于暴力,有的亡于毒品,有的撒种走人不负责任。所谓家庭,稀碎到这样一个程度,还能对它有什么指望呢?毫无疑问,家庭也就成不了阶层跃升的桥梁。

当然比尔·盖茨也离婚,但他的家没散,其财富和家庭也足够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精英或自己的接班人。克林顿也出轨,但并不妨碍他培养后代,延续他和希拉里建立政治家族王朝。

结语

多番对照,我不知道大家可有明白我说的话。其实我为什么不敢建议年轻人去大城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意味着单打独斗,个人奋斗脱离了原来的家族力量。回到小地方,压力小点,还能与家人相互支撑,所以是值得考虑的。

在国内,得益于强烈的家庭传统文化,以及国家兜底政策,家庭至今依然是个人最好的避风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认为,回归家族化奋斗,也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最后再说几句跟“躺平”这事有关的话吧。

大家别看我今天说的很多东西好像都不怎么中听,但我其实一直主张,一个人越是身处逆境,就越应该发自内心地爱他所在社会的游戏规则,用力去适应和攀登,千万别浪费时间去抱怨和自怨自艾。

我看那些美国底层社会时,除了他们像泥潭一样无法自拔的生活让我感到震惊外,他们因为受到各种极端平等主义观念的影响,因此形成了非常喜欢抱怨、抗议和辩论的性格,也让我印象深刻。

可这一点用没有。他们不知道,有时候美国的精英会有意无意地鼓励他们抗议。一方面,抗议抱怨可释放他们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产生“我穷但我很有尊严、有个性、有自由”这样的虚幻感觉。他们因此在抗议中实际承认了自己的地位,认可了既有的社会秩序安排。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叫保罗·威利斯的英国社会学写过这样一本书,叫《学做工:工人子弟为何子承父业》。他研究了英国“汉默镇”12个男孩从毕业到工作的生活经历,其中许多工人出身的“家伙们”,非常有个性,崇尚男子汉气概,平时不尊重老师、不认真上课学习,抽烟、胡闹、打架斗殴,经常嘲笑认真学习的同学为“书呆子”。

但结果呢?他们虽然早就“看透了”所谓的本质,自己也非常痛恨这点,因此牢骚满腹,可就是在这种抱怨和玩世不恭之中,他们荒废了学业,最终继承了自己父辈底层工人的职业,从而无法改变家族的命运。

大家细想想,所谓“躺平”,不也是类似的抱怨吗?所以我说,大家发泄发泄就算了,最后还是要努力去学习和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而且好多人自己明明非常努力,却特别喜欢鼓励别人“躺平”,真有意思。

其实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也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制度,你越牢骚抱怨,越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你只能改变自己。我们的父母就是如此啊,哪怕自己过得再苦,也要倾尽所有供子女上大学,这就是对游戏规则发自内心的信仰和爱,入世、坚忍、不抱怨。

END

本文作者:左页,血钻故事执行主编

部分参考资料:

《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 著,中信出版社

《权力精英》,米尔斯 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简斯维尔》,艾米·戈德斯坦 著,中信出版集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01898.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1月12日 上午10:25
下一篇 2021年11月12日 上午10: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