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作者:一棵青木

本文转载自:海中青木(ID:haizhongQM)

张口闭口就是环保和碳中和的西方,反悔了。

今年高温和大旱侵袭了整个欧洲,按理说正是西方专家和媒体大肆鼓噪,借环保议题指责发展中国家的好时候,但整个西方的媒体却诡异的沉默,没有任何人再提环保的事情了。

不仅如此,今年欧洲多个国家还已经公开撤销了碳中和目标,开始重启燃煤,大肆向地球排放温室气体。

今年西方的媒体在发什么文章?

看看他们文章的标题吧,简直让人震惊,颠覆三观。

——“治理空气污染反而可能导致气候变暖”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碳排放和气候变暖有关!”

——“其实碳排放的危害没那么高!”

你敢信这是鼓吹环保鼓吹了十几年的西方媒体能说出来的话?

德国之声在2018年的时候,说中国的煤炭发电造成环境污染。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但到了22年的时候。。。
你看德国之声说的啥,它说治理空气污染反而可能导致气候变暖。。。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啥东西?
你知道你自己在说啥么?
什么叫治理空气污染反而可能导致气候变暖?
所以这就是德国在2022年大规模重启煤电,疯狂烧煤排放温室气体,放弃2035年碳中和目标的理由?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环保啊,谁不环保谁就是在侵害人类的未来,这居然都能反悔的?
更离谱的是,整个欧洲联手捧出来的环保少女,在2022年因为继续鼓吹环保,反对欧洲使用不清洁能源,直接被说成是通俄份子,然后被欧洲媒体联手封杀。
当年丁仲礼院士就曾直言环保是欧美的骗局,如果形势不利于欧美,它们随时可能反悔。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结果,欧洲果真反悔了。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而这些年,我们根据西方环保议题的要求,大搞新能源,大搞节能减排。
如今欧洲突然说自己不搞环保了,那我们是被骗了吗?
并没有。
环保只是欧洲的议题而已,随时可能反悔,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秘密,别说有这么多精英出来示警,就算是普通人也看得出来。
而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后依然决定搞环保和新能源,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未来的高端产业利润问题。
西方的环保议题虽然很虚伪,但说的并不是完全的假话。
人类的能源确实是有限的,这一点西方没有说错。
大概半个世纪前,人类的石油就只够烧20年了,虽然经过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20年后又来一个20年,如今人类的石油还能烧20年。
但这种石油勘探技术的提升总归是有极限的,而人类每年对石油的消耗量还在逐渐递增。
也许20年后人类还能采出新的石油,但总归有一天人类会没有石油可用。
可能是40年后,也可能是100年后。
对个人而言这个时间很长,但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这个时间其实很短暂。
一旦石油彻底耗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还有煤炭,人类的煤炭也只能用不到200年了,当然也许200年后还能勘探出新的煤,但总归有一天会烧完。
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角度,这只是一瞬间,人类的未来还长着呢,必须找到替代能源。
裂变核电站污染太大,电量太少,只有可控核聚变能打开人类未来,而可控核聚变这东西现在连个影子都见不到,50年来几乎寸步未进。
于民族而言,我们要认真考虑一种可能,如果化石能源都烧完了,可控核聚变还是寸步未进,这种划时代技术需要千年甚至几千年时间才能研发出来,中国怎么办,怎么度过这个空窗期?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新能源技术的核心依托是太阳,无论是太阳能、风能还是水能,核心能量源都是太阳,只要太阳还在新能源就能运转。
而太阳还能燃烧几十亿年,支撑人类进入可控核聚变时代没问题。
一个国家只要掌握了新能源技术,就等于拥有了保底的能源,即便石油烧完了,甚至煤炭都烧完了,这个国家的城市和工厂依然还能运转,这个国家的居民还能使用汽车和空调。
一直撑到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为止。
煤炭要烧完还需要数百年,而石油烧完可能只要几十年了,所以中国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不仅仅是听信欧洲的所谓环保议题,还有从全中国未来发展进行考虑的需求。
可控核聚变50年寸步未进,说明这种技术很有可能未来50年也是寸步不进,离真正实用遥遥无期。
一旦全世界石油枯竭,那最顶级的新能源设备制造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这区别可就太大了。
新能源技术曾经全部掌握在欧美手里,它们鼓吹新能源就是想利用所谓碳排放权剥削发展中国家。
而如今新能源技术被中国弯道超车了,我们拿下了全球新能源的半壁江山。
但欧洲也不能改口,因为如果它们不搞环保了,那就没有搞新能源的逻辑支持。
而如果它们放弃了新能源,那么就等于放弃了未来的能源生产能力,把能源业最高端的一块利润拱手送给了中国。
你要是等石油枯竭那一天才开始研发新能源,而别人20年前就研发了,那最后品牌和技术当然是在别人手里,任何高端行业先发优势都极度明显。
现在中国攻克西方的高端产业有多难,到时候别人攻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就有多难。
这个未来的产业利润,就是西方放弃环保的毁约代价。
中国从来就没相信过西方所谓的环保大旗,西方所谓的承诺一文不值。
西方鼓吹的所谓契约精神,其完整含义是要包含违约代价的,绝对不是中国式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在西方语境中,任何合同都会写明违约条款,只要违约后支付了违约金,那也算履行了合同。
毁约不代表你违背了契约精神,遵守契约精神也不代表你不会违约,只要你按合同支付违约金就行。
在新能源领域,西方的违约金足够大,放弃整个产业,把未来石油枯竭后自己国家的能源供应拱手交给别人,自己只能每年花钱购买成品,本国企业只能打打下手,供应点边角料,这是西方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因此,我们不怕西方毁约,它们也不敢毁约,甚至它们毁约了我们乐见其成。
这次2022年西方在环保议题上的大倒退,是因为俄乌战争引发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暴涨让欧洲难以忍受。
暴涨十几倍的天然气和电力,让欧洲不得不重启化石能源,自己打自己的脸。
这是典型的违约,但只是短期违约。
短期违约的原因,是因为违约的收益超过了成本,所以西方选择了违约,而长期违约的收益目前低于成本,所以过几年欧洲能源价格恢复正常了它们一定会重启环保议题。
只要人类化石能源是有限的,那任何有能力一搏,不愿始终当产业链小弟的国家都不会放弃新能源产业,高举环保大旗,利用碳排放权顺手收割一把发展中国家那只是顺带的。
虽然一开始环保是欧洲搞起来的,但当我们的新能源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后,我们顺势把环保大旗接过来也无妨。
环保啊,为人类的未来搞环保,多正义,我们中国人最喜欢干这种正义的事情了。
除产业利润外,我们搞环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全球气候确实在剧变,持续约1000年的全球小冰河时期即将结束,全球温度开始迅速升高。
而这带来的,可能是整个欧洲气候的急剧恶化,这会让给高举环保大旗的人面对欧洲拥有未来数百年的舆论优势。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这种气候的变化有多大,可以拿中国古都长安城作为举例示范。
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是中国的十三朝古都,从周武王姬发建都,一直到唐朝末年,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首都。
汉唐盛世,就是源自于长安。
但唐朝之后,长安再也没有被当成是中国首都,最大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化。
为什么长安会被当成是中国首都?是因为长安那完美的地形。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被群山包围,易守难攻。
想攻打长安,必须先攻破萧关、散关,武关和潼关其中之一,其余部分根本无路可走,全是大山,零散猎人走一下还行,军队想让后勤辎重队通过绝无可能。
而在这四大关里,只有潼关地势还平缓点,其余三大关口全部位于崇山峻岭,看地形图就知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种,正常情况根本不可能打下来。
所以,打长安就要打潼关,绝大多数入侵实际上也是潼关方向来的,派兵驻守潼关可以用少量的军队抵御大量的敌人,所以潼关在汉唐朝代被重金打造为军事重镇。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除易守难攻外,长安还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地处关中平原,这里盛产粮食,可以供应大量的军队。
只要潼关不破,关中平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给驻军供粮,你就是和潼关守军对耗100年也不可能把守军的粮食耗尽,而长安城里的百姓也有粮可吃,不会内乱。
换句话说,只要你占了长安当首都,凭借地形优势,敌军就算力量比你高几倍,也吃不掉你。
但如果你撑过了自己的弱势期,等来了援军或等到了敌军衰退之时,那长安的另一个巨大优势就出现了。
这里四通八达,长安的军队出四大关后可以直达天下精华之地。
出萧关,军队可直达河西走廊,汉朝当年从长安出兵打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
出散关,军队可直达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也就是三国里刘备的地盘,当年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在散关和汉中之间打来打去。
出武关,军队可直达襄阳和荆州,占湖南湖北这个两湖粮仓,当年吴国孙权的地盘。
出潼关,军队可直达洛阳,占河南安徽等中原核心,然后席卷天下。
总之,稍微看一下地形图,你就知道这里非常适合当古代王朝的首都,简直是天选宝地,重兵驻扎在长安不仅可以高枕无忧,还能镇压天下大势。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从商朝到唐朝,历朝历代都喜欢选长安当首都,弄的现在西安城修地铁一挖就是一个王侯墓,那不是没原因的。
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近一千年来都在王朝定都的时候被抛弃了?
因为气候剧变,关中平原缺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古籍中对长安的记载,那是“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大水系让关中的农田可以轻易得到河流的灌溉。
“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这是对曾经的关中农田的记载,而在古籍中,长安城经常下暴雨,经常遭洪灾。
曾经的长安城护城河,极其宽阔壮观。
唐朝末年,关中平原地区温度急剧降低,降雨量骤减,八大水系的水流量越来越小。
唐末宋初,关中地区八大水系出现“水清、涸竭、断流”的记载共22次。
清朝康熙年间,曾出现过渭河在短短六十年里断流六次的记载,而渭河是关中八大水系中最重要的河流。
公元八世纪,唐朝中后期一百年的史料记载中,长安城发生37次旱灾,平均3年一次。
缺水会带来什么?
史料记载,唐朝中后期,长安城“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到了宋代祥符七年(1014年),永兴府(长安城)知府陈尧咨奏称:“井泉大半咸苦,居民无法饮用,护城河有壕无水。”
这种大量长安大量缺水的记载最终带来了什么,是水太咸不好喝吗?
如果仅仅如此,那还是可以忍的,但忍不了的是关中平原粮食产量骤降。
汉代时,关中平原能得到河流灌溉的农田数量记载为4.45万顷,而到了唐末,关中平原只有0.62万顷农田能得到河流灌溉,八大水系大幅萎缩。
缺水带来的粮食产量骤降,导致人口高达百万的长安城严重缺粮,每年都需要让运输船从黄河经渭水,把中原的粮食运进关中平原。
而到了唐末,连渭水都枯竭了,水位大降,运粮船直接就进不来,逼得唐末的皇帝每年为长安城的百姓吃什么发愁。
那效果,等于定都北京的清朝被人断了大运河,而且是永久断。
古代那交通条件陆路运粮损耗太大,大规模运粮只能靠河道,没河道等同于不能运粮。
当年定都长安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易守难攻还可以坐镇天下,更重要的是这里很适合当一个屯粮屯兵的地点。
要是粮食不够吃,全靠外运,那关中平原周围崇山峻岭的天险优势就荡然无存。
有粮的时候,把重兵放在这里,急得是敌人,他们如果不能速攻自己就会被拖死。
没粮的时候,把重兵放在这里,急得是自己,敌人只要断你运粮河道,很快你就会因没粮陷入内乱。
而到唐朝后期,渭水自己就枯了,没敌人的时候运粮河道都断了,简直是开玩笑。
唐朝的皇帝迫于祖祖辈辈都在长安城,不得不在这里坚守到朝代灭亡,而北宋的皇帝再也不愿意定都长安了,选择了定都开封。
开封那是什么地方?河南大平原上,无险可守,金兵一个突刺就兵临城下了。
定都这里就一个好处,坐在粮仓上,不愁没粮吃,旁边还就是黄河,不愁没水喝。
北宋的皇帝这得对唐朝时长安城缺水缺粮的情况怕成什么样,才会选择这种定都方式。。。
从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定都哪的都有,就是没有再定都长安的。
但长安城还算幸运的,毕竟就算衰退后还留下了一个西安城。
还有些人类城市,比如说精绝古城,比如说楼兰古城,降雨变少后整个城市都被埋在了风沙里,彻底消失。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西域那曾经茂密的胡杨林,枯死千年,屹立不倒。
西方反悔,不搞环保碳中和了,我们被骗了吗?
举长安城和西域古城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这种千年一遇的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之大,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而欧洲是什么情况?
欧洲这一千年来的气候好的不得了,气温极度适宜人类生存,甚至好到了不需要开空调的地步。
没错,欧洲人很有钱,但大部分欧洲家庭都没空调,因为没必要,就好像中国东北也很少有人装空调一样。
但和东北不同的是,欧洲在夏天不怎么热的情况下,冬天还不怎么冷。。。
学术上把这个叫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且多雨。
冬暖夏凉的同时,欧洲还风调雨顺。
降雨量不高,德国那边单日154毫米的降雨就受不了了,被总理默克尔称之为灾难级别的降雨。
虽然欧洲的总降雨量不大,但降雨总是降的非常是时候,刚好是农作物需要水的时候降雨。
所以欧洲普遍盛产粮食,从法国到德国再到乌克兰,都是粮仓,遍地都是肥沃的农田,供养了大量人口。
总的来说,欧洲这块地近千年来就是一个梦幻之地,气候极度适宜,还极度的风调雨顺,简直是人类梦想中的完美状态。
当千年一遇的重大气候变化袭来时。。。
别管欧洲气候怎么变,是向上变还是向下变,是向左变还是向右变。
因为欧洲之前的气候过于完美,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什么都不变,只要变,不管它怎么变,都只会变遭糕。。。
在这个生存环境变糟的过程中,欧洲人民会很愤怒,而这种愤怒会被转嫁到那些排放温室气体的人头上,因为欧洲变热了嘛。
这种愤怒非常好转嫁,欧洲政客玩的很溜,但这是双刃剑。
欧洲确实可以利用这种愤怒迫使那些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但未来有一天欧洲敢不搞环保,我们就可以反过来利用这种愤怒让欧洲内部思想混乱,除非欧洲同意买我们的太阳能发电板。
所以,西方是否反悔不重要,因为不管他们怎么做我们都不会亏,取得主动的核心原因是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所以才可以稳坐钓鱼台而心中不慌。
另外,无论西方是否反悔,无论环保是不是搞得好,这都不会影响未来几十年欧洲气温会持续大幅升高,气候会剧烈改变的事实。
一千年前的欧洲气候怎么样,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了,同时也能看到一千年前的中国气候。
中国地盘大,从南到北几千公里,其实不怎么怕这种气候改变,因为哪边气候好去哪边定居便是。
欧洲一个国家就那么丁点大,一旦气候剧变,跑到没地方跑,只能咬牙硬挺。。。
不可怜,因为历史在循环,千年一变而已。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35473.html

(1)
上一篇 2022年8月29日 下午2:32
下一篇 2022年8月29日 下午2: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