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干翻德国,直逼日本,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么?

作者:北风

本文转载自: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在今年五月,国家公布“稳经济大盘”利好政策的时候,将“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特意单列,可见对汽车消费提振经济寄予厚望。

许多人觉得,今年疫情之下,好多人收入减少,捂着钱包过日子,这时候提倡大家“买汽车”,甚至宣传买“家庭的第二辆”,是不是有些“何不食肉糜”呢?

国家鼓励汽车消费当然不是想掏空老百姓,而是汽车工业确实在经济大盘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全民角度,“购置税减半”仅仅是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实情并非如此。

当今世界,我国最引以为傲的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全产业链的优势。

制造业全产业链不是“生来就长在中华大地”的,而是我国的人才规模,基础设施,市场容量能够养活全产业链。

国家曾经将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引发不少非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行业的上下游链条,是影响最广最长的工业链条。

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年产值高达22万亿。疫情之下,经济增长乏力,22万亿的房地产行业不敢驱动,当然要寻找能够顶替的产业。

在制造业,仅次于房地产的就是汽车工业。我国汽车工业年产值超过8万亿,上下游同样影响几十个工业细分行业。

汽车也是全民消费中仅次于房产的第二大件。每一辆汽车售出的背后,每一个零件,包括石油和电力的消耗,都养活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庞大就业群。

所以,国家将支持汽车工业放在稳定经济大盘的特殊地位,看中的是同时振兴消费,制造业与就业,一举三得的效果。

当然必须承认,不仅是2020年以来的疫情影响,实际上2018年以来,我国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年销售量依旧傲视全球,但是增长率已经“几乎见顶”。

一个“增量几乎见顶”的行业,前途在哪?

中国汽车干翻德国,直逼日本,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么?

过去三年的经济数据告诉我们,我国汽车产业居然在过去三年,打出了灭韩超德,直逼日本的优秀战绩。

我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之路,又能否复制到其他高端制造产业呢?

壹,我国汽车出口从突围到登顶!

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回世纪之交的2000年,日本的汽车出口量高达472万辆,韩国的汽车出口量也达到了150万辆,而当年的中国,汽车出口量仅为1.7万辆。

当时人口已经超过12亿的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量也才刚刚突破200万辆,只有今天的十五分之一。

我国在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之后,许多轻工业产品的出口飞速增长,但是汽车出口数据代表着全球对我国的重工业认知。

入世后的2002年,全世界的汽车出口量超过2200万辆,而我国的汽车出口量只有4.3万辆。

一些人说从2000年的1.7万涨到2002年的4.3万,也算飞速增长了。

但这是因为统计口径不同,2002年的出口数据涵盖大量雪地运输车,高尔夫球车等特种车辆,常规乘用车出口只有可怜的2.2万辆。

接下来的十年,我国汽车工业开始快速发展,但是日本的出口霸主地位依旧稳健。到2010年,日本汽车年出口依旧高达483万辆。

我国到2010年,汽车出口也首次突破50万辆的“小里程碑”,只是其中有超过一半是卡车,大巴等非民用乘用车。

中国汽车干翻德国,直逼日本,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么?

2017年,是我国汽车出口的转折之年,这一年我国汽车出口第一次从79万辆暴增到104万辆。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2018年的116万辆是我国短期出口顶峰,随后两年都维持在100万出头。

2020年,我国106万的汽车出口量,与世界前三强日本,德国,韩国有巨大的差距。

不过也是从2020年开始,日本汽车出口量跌到400万以下,霸主地位依旧超然,但是总量是下坡路。

疫情这三年,我们与自身相比,感觉是“经济与生活很困难的三年”,单指由于同一纬度的国家,在同一产业进行竞争,才能看出防疫政策与经济发展的优劣。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居然实现“几乎翻倍”的增长,从年出口106万,跳涨到201万辆,不仅突破200万辆“里程碑”关口,同时超越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三汽车出口国。

2021年我国经济的高增长,特别是出口的高增长,许多人并不意外,因为这一年我国无疫情状态下经济独好,欧美制造业产能却受到严重冲击。

这种“几乎翻番”的增长被认为是“特殊历史”,不可持续。

但是今年前九个月的汽车出口数据,依旧领跑全球。

今年前八个月,我国汽车出口已经突破181万辆,同比增长50%以上。

特别是“载入历史”的8月,这是我国汽车月出口量第一次突破30万大关,达到30.8万,并且在9月,继续维持了30.1万的高出口。

德国去年以230万的汽车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我国今年前九月就超过了210万,今年大幅度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国第二已成必然。

更重要的是,8月和9月,我国连续出口量突破30万,而这两个月日本的出口量都只有29万辆。

也就是从今年8月开始,我国就是汽车月度出口的全球第一大国。

虽然今年最终,日本的汽车年出口将以340多万领先我们,但我们今年将历史性突破300万辆历史大关。

2021年从100万出头突破到200万,2022年又从200万出头突破到300万。这样的庞大基数还能取得这样的高增长,绝对震慑全球。

大家细心观察,会发现从取电图来看,我们今年的汽车销量和出口量,都是遭遇过巨大波折的。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良好的增长势头在今年3~5月间出现了明显的“断崖式”下降。

那段时间正好是我国经济门户的疫情防范失控,影响全国主要汽车供应链大省的两个月。

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如果没有3~5月出口量“摔倒的那一跤”,我国今年汽车出口量一鼓作气超越日本登顶世界都很有可能!

贰,成功之道在于两手都硬!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全民接受度的提高,新能源车的销量在每年的汽车销量占比,持续增长。

因此一些人会觉得,欧美日韩用一百多年建立的燃油车霸权牢不可破。最近三年出口量一年一里程碑的暴增,是不是都是新能源车的功劳呢?

这个观点,“对也不对”!

首先从增长率来说,今年1~8月,新能源车的出口从17万辆,增长到34万辆,增长率接近惊人的100%

由此推算全年新能源车的出口将从25万辆,翻番到50万辆。

从增长率来说,新能源车的翻番功不可没。可是从出口总量来说,燃油车175万辆增长到250万辆,新能源车25万辆增长到50万辆。扛起增长量大梁的依旧是燃油车的75万辆。

也就是说,中国汽车的出口,早就打破了只靠“新能源”取代燃油车的唯一印象。

我国的燃油车目前在全球销售依旧占主导的全球燃油车市场,也在颠覆和掠夺日系和韩系的市场。

日本的汽车工业崛起,再到出口称霸全球,要感谢上世纪70年代的国际局势。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几场中东战争,让国际油价飙升,曾经用大排量高油耗美系车的车主们苦不堪言,于是日本依靠油耗低的优势,在1977年就实现了年出口450万辆,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出口大国。

如今的世界,俄乌冲突叠加美联储暴力加息,将国际油价再次炒到天价。

无论是能源价格,还是美元信用崩塌风险,都和上世纪70年代无比类似。

在相似的国际环境下,当然油耗更低,性价比更高的汽车会占据更多市场。

于是我国比日本车油耗还低的国产车,以及“综合油耗成本”更有优势的纯电动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有了“改天换地”,改变国际汽车市场规则的基础。

叁,规模在前,利润和附加值少不了

任何一个产业,只谈总量不谈总额的“成绩”,都是在“画大饼,唱赞歌”。

在我们许多人的固有思维力,绝大多数产业,咱们通过“产能优势”,利用低价,在国际市场占据“大出口量份额”是理所当然的。

汽车市场如果是靠低端廉价车型去抢占亚非拉市场,我们没必要歧视,但也没必要拔高。

可是我国的汽车出口数据,亮眼的不仅是出口总量,单价和利润同样亮眼。

必须承认,在2010年之前,我国的汽车出口确实是依靠低价去占领亚非拉以及欧美的“低端市场”。

在当年出口欧洲的“汽车大单”里,还能查到单价2000欧元的“电动车”。

这种人民币1.7万左右“电动车”,可以想象是类似“老头乐”的低端产品。

到了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14万辆时,汽车出口的均价是1.29万美元。

可见2018年我国出口车型的均价在9万人民币左右。

不过最近五年,我国汽车出口在实现不断翻番的“量变增长”同时,平均单价也迎来可喜的增长。

中国汽车干翻德国,直逼日本,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么?

根据海关数据,到今年9月,我国汽车出口的平均单价已经涨到接近2万美元。

这其中,纯电新能源车的绝大部分车型,单价都在3万美元以上,比亚迪的汉,唐,在欧盟国家的售价,都在7万美元以上,甚至超过奔驰宝马的同级别燃油车价格。

随着后续几年,我国出口的纯电车,有智能系统的高端品牌越来越多,我们也能享受一波反向欧洲输出“高端电动车”的红利。

今年我国的汽车出口,将是300万辆与均价2万美元,总额突破600亿美元。后续随着高附加值电动车出口量的激增,我国汽车出口行业将快速发展出年出口几千亿美元的超大市场。

肆,汽车人的逆袭,完全可复制!

我国汽车工业,从建国初期的自力更生,到改革开放后的合资建厂,再到如今新能源车革命反向领先欧洲。

在如此重大,如此传统,涉及上下游如此长产业链的产业,我国能实现落后到跟随,再到切换赛道的并驾齐驱,确实非常不容易。

一些朋友会问,汽车产业从后发跟随到反向倾销对手,这其中的经验在其他被卡脖子,需要举国之力公关的升级产业上,有没有参考意义呢?

一提到“被卡脖子,急需突破”的行业,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半导体与芯片的研制生产。

在一篇文章里同时谈透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是不可能的。我今天要谈的是和“汽车最接近”的产业升级行业。

在疫情之后,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之后,许多人感觉“经济更内卷”了。

在经济内卷,存量博弈的时期,我们似乎很难发现“新增量”。

中国汽车干翻德国,直逼日本,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么?

但实际上,以我们现阶段的“生活水平”,对比全球先进国家,我们还有许多“产业升级”的市场红利。

举一个最基础,大家每天接触,但是却忽视的“暴利产业”,就是自行车。

相比较汽车工业,我国自行车行业的“基础”原本要雄厚许多。

迄今为止,我国依旧是全球自行车第一大国,自行车保有量超过4亿,每年的自行车产销量超过几千万辆。

按照全球产量排名,前十之中,国产的凤凰,永久等品牌占据六席。

在全球自行车市场,我国自行车出口量也占据六成。但是国产品牌自行车的一些数据却堪称“惊悚”。

比如全国老百姓都知道的国民品牌“凤凰自行车”,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润是9.63万元。你没看错,我的“单位”也没写错,我国国民品牌自行车半年利润,还不如一辆“爱马仕自行车”的售价。

在去年一年,凤凰的年销售额突破800万辆,位列全国第三。这个出货量和这个利润,国产品牌自行车的单车“盈利”情况惨不忍睹。

放眼全球,按照品牌知名度排名的高端自行车前十品牌,没有任何国产品牌的身影。

国内比较熟悉的“捷安特”是我国台湾省的品牌,位列前十的末流,其他品牌都被欧美和日本垄断。

这些前十品牌生产的自行车全部是几万一辆甚至几十万一辆,而且高价定金,苦等几个月发货。

最近几年,骑行已经成为全球最风靡的全民健身运动之一。而骑行运动的自行车,和我国传统认知的“代步自行车”完全是两个概念。

过去几十年,我国长期是自行车出口大国,也是自行车进口大国。

每年自行车进口的平均单价都是出口平均单价的10倍。

通过海关数据,我们可以查到过去几年,全民健身休闲的骑行车,均价5000左右的,全部是依靠进口。

国内一些品牌代工厂,能生产的最高档自行车,也就是“台湾捷安特”在大陆的中低端生产线,生产单价500~1000的自行车。

高档自行车,车架采用碳纤维,变速器的两种常规类型专利,更是掌握在欧洲和日本两家企业手中。

因此自行车这样几亿保有量,年生产几千万辆的庞大产业,高端利润,都被欧美日本几家企业去瓜分。

而我国自行车产业要走的,也就是汽车产业过去二十年走过的路,在车架材料,欧美日本禁止出口的碳纤维材质上,自行研发突破。

在已经被欧洲和日本企业“专利垄断”的变速器领域,寻找“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迭代方案,创造全新路径突破。

中国汽车干翻德国,直逼日本,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么?

过去二十年,当我们艰苦奔行在上下班的通勤路上,我们的国民品牌当然专注于生产皮实耐用,配件廉价的“通行自行车”。

当骑行和竞速成为全民健身的最火方式,当“高档自行车”成为年轻人时尚低碳环保生活的新标杆,国民品牌当然不会坐视全球高额利润被欧洲日本几家企业独享。

我们只有依靠自力更生与开拓创新,才能将汽车工业追德超日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自行车领域。

如果说汽车工业已经初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擎天柱,那么“高档自行车”行业未来会成为有颜值有个性的“大黄蜂”。

像高档自行车这样拥有“庞大升级利润空间”的产业,还有很多,用汽车工业的经验将它们拿下,我们就能赢来人均高收入的未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51510.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下午2:19
下一篇 2022年10月13日 下午3: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