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张不叁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9月下,原标题为《万里连云际 秦长城:成为中华图腾的万世基业》,有删节

“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统一天下,华夏大地暂时中止了绵延500年的割据混战,和平却未能到来。盘踞在阴山草原的匈奴日渐壮大,时刻威胁着新王朝的安全。为了抵御这个新兴强敌,一道绵延万里的宏伟建筑在北疆拔地而起,这就是秦长城。

 

万里长城之始

从战国后期开始,匈奴便是北方中原的一大威胁。作为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迁徙,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连妇孺都精于骑射,举族都可随时从牧民转为军队,作战时更是来去如风飘忽不定,战局有利就大举进攻,不利就作鸟兽散,从不视逃跑为耻。中原人显然并不适应这样的游击战:自己若大举进攻,匈奴人便会立即逃散,既难以追击,更难以在茫茫草原大漠中搜寻到他们的踪迹;一旦撤退,他们便又会卷土重来,重新进行袭扰抢掠。
“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秦长城小佘太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秦长城在战国秦、燕、赵等长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其北疆沿线会尽量选择在险峻的山梁岭脊之上或大河深谷之侧,与各处天险相结合,人工墙体和天然峭壁连接、因坡取势,即节省人力,也利于长城内侧的秦军登城防御
 
这种情况下,整个战国时代,北方直面匈奴的秦、赵、燕三国均不约而同选择了修筑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秦代长城也正是在三国长城的基础上扩建和连接的。对于三条长城各自的位置,《史记·匈奴列传》有着明确记载:
 
秦长城:
秦昭王时……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赵长城:
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燕长城: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2000年之后,历史地理学者谭其骧考证了它们各自的位置,和我们习惯的理解不同,三条长城并不是大体连成一条线,而是彼此错落甚至相距甚远。
 
战国秦长城:西起今天甘肃岷县,沿洮水东岸向北延伸至甘肃临洮,再拐向东南至今天的甘肃渭源。又向东北越六盘山,经宁夏固原、甘肃环县,进入陕北一带后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绥德北上至秦国上郡治所肤施,也就是今天陕西榆林的东南;另一支向东北,经过今天的陕西横山、榆林、神木,抵达今天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的黄河岸边。
 
赵长城:位于秦国长城以北,同样分两道,分别从南北两方夹峙阴山。阴山南长城西起今天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经包头市北、呼和浩特市北,东至今天的内蒙古卓资;阴山北长城(也有学者认为是秦长城)则是西起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由乌加河北岸向东,直达呼和浩特市西北。
 
燕长城:位于赵国长城以东,西起今天河北怀安西北,向东北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再向东经今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市南、辽宁阜新市北、开原市东南,转而南下,抵达浿水(今朝鲜清川江)入海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典籍记载的最东端,目前还没有考古发现支持。
 
十年灭国战争期间,秦国将秦军主力投入中原,燕赵更忙于抵御秦国兵锋,三国都无力顾及边境,这些边地长城必定年久失修、出现诸多残破地段,也给了匈奴以可乘之机。如今天下统一,秦始皇终于有了足够的精力和人手来解决匈奴的威胁。在咸阳忙于改制、修建各种大工程之余,他还下令修缮、连接和增筑三国的边地长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称,秦代长城是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开始修建的:“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但从这一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蒙恬被赐死,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区区5年,在这样短的工期内显然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量。更何况,《蒙恬列传》《李斯列传》均提到,截至秦始皇三十七年,蒙恬驻守北疆已有十余年:“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由此不难推断,早在秦朝统一之前,蒙恬就已被派往北疆抵御匈奴,也很可能在这十余年间已对三国长城开始修缮,只是工程规模不大,主要是修缮旧有长城,由沿边郡县军民修筑,史书才并未对此着墨。
 
相比之下,秦始皇三十三年修建秦长城,很可能属于第二阶段扩建,这又与秦军北击匈奴的战事紧密相关。《秦始皇本纪》载,就在前一年(前215),出海求仙的方士卢生给秦始皇带来自己抄录的神仙图书,上面画着“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因此决定发兵进攻匈奴。
 
后世有史学家认为,“胡”指的其实是“胡亥”,秦始皇却错把它当成了匈奴,为此发兵也显得荒唐可笑。这种看法显然极为牵强。结合这一年秦始皇出巡的路线就可以看出端倪:他先是出巡至今天的河北秦皇岛一带,在那里派出卢生等方士出海求仙,此后转向西北、巡视秦朝北疆,最后从位于陕北的上郡返回咸阳。从这条路线与随后的举措来看,秦始皇显然早有北击匈奴的打算,很可能是借这次出巡之机召见蒙恬,对战事进行部署。“亡秦者胡”的谶语即便真实存在,也仅仅是发兵的理由之一,甚至不排除是秦朝刻意散布天下,为这场战争营造舆论,而不可能是秦军进攻匈奴的决定性原因。
 
战事进展也证明,秦朝打的绝非无准备之战。蒙恬对匈奴取得了辉煌大胜,次年又渡过黄河,攻占高阙,控制了阳山、北假一带。通过两场“若鸷鸟之追群雀”的酣畅大胜,秦军夺取了一处战略要地——“河南地”。它当然不是如今的河南省,而是内蒙古河套地区,位于黄河“几”字顶端的那一横。
 
这是先秦两汉时期,北疆为数不多的膏腴之地。当时,黄河北段大部分流域都是“地固泽卤”的瀚海荒漠,唯有河南地一带水草丰茂。横贯河南地的阴山把南下的寒风拦在了漠北,把暖湿水汽留在南麓,当地因此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浩瀚草海中散落着川泽森林。此前匈奴人正是以此为根基,才能不断南下骚扰中原。如今,秦军自然要将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咸阳朝廷在此地设立了九原郡、新秦中郡,“新秦中”这个名字足见秦人对这片新领土的热情,与后来欧洲人殖民时的命名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处。郡下又设了县:“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也就是从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带开始,沿黄河而东直到与阴山相连,并沿河岸设44县。
 
另一项举措便是进一步扩建长城,根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朝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筑亭障以逐戎人”,若是赵武灵王修筑过阴山北长城的话,始皇帝显然对其进行了修复、扩建:自高阙向西南延伸出很长一段,直到如今的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与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会合,于今内蒙古卓资一带转向东北,逶迤于今内蒙古商都县北、化德县南、河北康保县南,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一带与原燕国的长城相连。
 
从此,秦长城各段才逐渐连为一体,“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成为我们熟悉的万里长城。
 
“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境内秦长城遗址
 

秦长城的配套设施

长城并不是只有一道城墙,还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城、障、亭、燧,它们和城墙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军事体系。
 
所谓“城”,指的本来是都邑四周用来防御的城垣,里面的城垣为“城”,外面的称“郭”。《管子·度地》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长城沿线的“城”,则是修建在重点地段的军事要塞。它们可以驻军也可以驻民,还能囤积辎重粮草。蒙恬的“城河上为塞”,就是在沿黄河筑长城的同时,在各要害处筑了许多城塞,以加强对重点地段的控制和防御。如今河北围场县境内的秦汉长城遗址附近,就发现了许多小城,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也相隔很近,一般在数十里之间,显然是便利外敌来袭时相互救援。也有的小城建在长城内外的纵深方向,这些城都是用来加强重点地段防御的。
 
“障”类似城,但要小很多,只驻军不驻民,主要修建在险要地段:两山之间的最窄处,山水之间的狭长走廊,溪流、河水相交处等,均可以理解为关隘。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解释为:“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入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蒙恬曾在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就是在修建长城的同时,还修建了大量障塞。
 
“亭”“燧”功能相似,亭是指古代边境上用于监视敌情的岗亭,往往与障、燧相结合,所以常常亭障、亭燧并称。燧本指古代报警的烽烟,后来演变为人们熟悉的烽火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尽管是假的,但大量史料和文物记载表明,先秦时期确实已出现烽燧预警的做法。《史记·魏公子传》载:“公子(无忌)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习射骑,谨烽火……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秦代文物“新郪虎符”“杜虎符”也都不约而同地有“燔燧之事,虽毋会符”字样。
 
“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战国秦“杜虎符”,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该虎符与“新郪虎符”一样,都不约而同地有“燔燧之事,虽毋会符”字样,可见先秦既有烽燧预警
考古发现也验证了这些建筑。考古学家们在内蒙古固阳县九分子乡的秦长城遗址发现,当地每隔约1.5千米就有一座烽火台,立于视野开阔的山巅。在距离烽火台不远处的高地上,有房子坍塌后留下的石墙遗迹,该是城障的残留。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带的小佘太秦长城遗址,烽火台的距离则是0.5—1.5千米,同样筑有城障。
 
由于资料匮乏,目前尚无法得知秦代烽燧预警制度的细节。但战国、西汉时期倒有不少相关记载,《墨子·号令》提到传递军事情报的方式:“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墨子·杂守》也记载:“烽火以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所从来者少多,旦弇还,去来属次烽勿罢。望见寇,举一烽;入境,举二烽;射栖,举三烽一篮;郭会,举四烽二篮;城会,举五烽五篮;夜以火,如此数。守烽者事急。”
 
而从《居延汉简》来看,西汉时期的烽火信号分为五类:
 
,分为草烽和布烽,草烽是用草编成像笼子的框架“兜零”,布烽是在外面再围上布帛,有点类似后世的灯笼。
 
,用布帛缝制的旗幡,蒙在一具类似桔槔的长方形木架上。
 
,考古发现表明,许多烽燧都设有灶台和烟囱,报警时在灶膛内点燃柴草,烟气可以直冲天穹,很远都能望见。
 
苣火,芦苇制成的火把,燧卒可以手持高举,也可以竖在烽燧上,还可以放在“兜零”中燃举,是夜间发出的信号。
 
积薪,巨大的草垛或柴束,一般设置在烽燧之外,遇到最严重的敌情就将其点燃示警。
 
五种烽火信号一般不会孤立使用,而是根据敌人的多寡和远近来区分敌情,不同级别的敌情,使用的烽火信号组合也会不同。当然,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无法点燃烽燧,就只能派出驿骑来传递警报了。
 
“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境内长城烽燧遗址。该段长城遗址中,烽火台的距离则是0.5—1.5 千米,并筑有城障。秦时通过修建城障亭燧,并利用多种烽火信号组合进行信息传报与预警
从汉简记载看,这些城障亭燧往往还会搭配一些警戒防护措施。比如“天田”,是在敌军来犯时的必经之地,挖出一丈宽、二尺深的沟,填进细沙或细土,再把沙土表面刮抹平整,如果有敌人经过,就会在上面留下人马痕迹,防守方能据此判断来敌的数量。又比如“柃柱悬索”,是在警戒的地方埋一系列木柱,中间拉上细线、拴上铜铃,敌军一碰就响。“虎落”则是用柳条编成的篱笆墙,外表涂上泥,以防被焚毁。“非常屋”是设置在建筑里的密室或暗门复道,紧急情况下可用来隐蔽或撤退。秦长城或许也有类似的设施。
 
秦长城本身还肩负着道路的作用。如前所述,目前残留的秦长城,顶端大多有数米宽,路面又平坦坚实,士兵车马都可以在长城上快速通过,无论增援还是运输粮草辎重都很便利。
 
最后,秦长城外还可能植有大片榆树林,《汉书·韩安国传》提到:“及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这一做法在宋代十分盛行,显然用于阻碍敌军骑兵的行进,史书上也由此留下诸多带“榆”字的地名:榆中、榆塞、榆溪、榆林等。
 

长城的真正作用

对于历代长城的作用,后世一直众说纷纭。
 
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长城的防御作用被高估了,理由是历史上那些游牧民族大举南侵时,长城并不能阻挡他们的铁蹄,中原王朝依旧会灭亡。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长城本身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事,事实上世界上也从没有过永不陷落的城邑或要塞。长城的作用不是在危亡关头,而是在其他时刻体现。
 
秦始皇是在统一天下之后修建的万里长城,此时秦朝国力正盛,秦军更是挟灭六国之余威,国力战力都在巅峰,秦朝却依旧对匈奴采取了守势,即便是蒙恬两次大胜匈奴后依然如此。这自然是出于长远考虑:对于秦军而言,即便能一时击败匈奴,也不等同于能一劳永逸地根除匈奴之患,他们早晚会卷土重来,这是由这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所决定的,抵御匈奴必将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正因为意识到这点,秦始皇君臣才主动选择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秦长城正是这一战略最好的体现。
 
秦长城最基础的作用,是转化了秦军、匈奴的实力对比。历经商鞅变法后100余年的战争淬炼,秦军在战法、装备、步车骑多兵种协同作战方面有着极大优势,但面对来去飘忽的匈奴骑兵,机动性和灵活性明显处于下风。长城恰恰增强了秦军的防御优势,又削弱了匈奴人的进攻优势:匈奴骑兵无法跨越长城,想要攻城,只能下马改为步兵,徒手攀越城墙,游击战变为攻坚战,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守城的秦军则居高临下,优势明显。
 
而匈奴即便人能突破城墙,战马也难以逾越,他们无论是放弃战马、改为步行,还是设法把战马运上城头再运下来,或是在长城沿线寻觅可骑马突破之处,都会消耗大量时间,入侵的速度因此也大为迟滞。当匈奴人跨越长城、在附近村镇进行劫掠后,翻越长城撤回草原又成了难题,甚至掠夺的战利品越多,翻越长城所花的时间就越长,撤退的速度再次被减缓。
 
这才是长城的真正作用。要知道,游牧民族真正大举南下、一心占据中原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反倒是这种以劫掠为目的的骚扰极为常见。正如汉代大臣晁错所言:“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去矣。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长城则像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过滤器,增加匈奴人入侵的成本,降低他们所能取得的收益,从而“过滤”掉那些小股入侵。
 
更重要的是,长城从来不是单纯的防御设施,而是秦朝主动出击的前沿阵地,它可以为秦军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粮草辎重都可以先囤积于城障亭塞,甚至长城本身可以成为北进战略中的一环。秦军能借长城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重兵的集结,长城守军大举出城进攻时,也不用担心后方安全;反过来,匈奴人若企图切断出击秦军的后路,只能插入秦军和长城之间,有可能面临着被出击秦军、长城守军两头夹击的风险。秦军即便战局不利一时落败,也可以退入长城重整旗鼓。
 
正是以长城为依托,蒙恬才有了对匈奴的辉煌胜利:“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之后,又有了“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宁夏回族自治区戈壁上的长城遗迹。可以看到该长城建筑依地势而建,城上每隔200—300 米筑一外凸形墩台,虽然并不十分高耸,却是冷兵器时期十分有效的防御设施

“万里连云际”的秦长城,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END
作者 | 张不叁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9月下,原标题为《万里连云际 秦长城:成为中华图腾的万世基业》,有删节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54300.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下午4:37
下一篇 2022年10月18日 下午2: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已开通vip会员功能,付费文章和付费资源,vip会员均可免费查看与下载,建站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