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少讲故事,成败看三大指标!

作者:北风

本文转载自: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最近几天,留言区非常热闹,我放出的留言比较少,但后台留言中,有朋友要我谈谈“富士康招工变卦”,有人要我谈“乌市大火”,有人反馈他所在城市“无通告全员自觉居家几个月”……

全国各地的朋友,反映的主题非常多,都想让我借此分析“防疫政策以及以后怎么走”。

大家反映的是全国防疫下的众生相,反馈到互联网上,为了爆,又被加工成了一些“小故事”。

我这段时间依旧在防疫一线,不过是轮班制,每四天一次卡口执勤,其余三天“自愿居家”阅读与思考。

防疫少讲故事,成败看三大指标!

除了各地的防疫新闻,我也在读一些财经干货,希望分享给大家,对明年有益。

可我在学习财经知识的过程中,却抓到了当前“防疫乱象”的主脉!

我前几天写了《刘强东,能完成这场“共同富裕”的实验么?》,聚焦刘强东的“降高管工资,增基层福利”改革。

这两天看了刘强东最新在高管会议上的三小时讲话,发现干货更多。

在谈到京东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时,东子说:“我在听战略会时,高管们谈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但谈成本、效率、体验太少。

防疫少讲故事,成败看三大指标!

仔细琢磨这句话,我却发现这仅仅是“京东”的问题么?

这不是当前防疫乱象的症结所在么?

从防疫指南第九版,到新二十条的落实。

从清零与躺平,到封控与放开的争议。

我们应该撕碎互联网上所有“甚嚣尘上”的故事,未来防疫曾策怎么变?就应该聚焦,成本,效率,体验三大指标。

大家想想,当前围绕防疫的所有争论与民怨,是不是都围绕这三个方面?

壹,防疫路线的“成本之争”!

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严格防疫和躺平防疫在全球就面临“成本之争”。

这个成本主要是两方面。

一方面是生命健康成本,一方面是经济成本。

2020年,第一代新冠病毒突袭,国内严格防疫,国外略作挣扎后躺平,国内获得巨大的“生命健康”成本优势,经济小幅增长2.3%对标全球大国负增长。

2021年,第二代德尔塔病毒,在国门严格封控,国内疫苗接种高的背景下,这一年国内取得生命健康与经济对比的“全面大胜”。

2022年奥密克戎在国内破防之后,随着奥密克戎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全球交往不可能闭关锁国的背景下,国内疫情一直散发。

在前九个月严格封控的防疫政策下,一些“次生伤害”,“送医不及时”等事件,都算作“生命健康”的负成本,与国外“因疫情的少量老年人死亡”形成对比,我们的“生命健康”成本优势在降低。

今年各国经济恢复产能后,缓慢复苏,而我国经济也在封控与放开中反腐折腾,经济成本优势也在消失。

许多人都预判“防疫政策”会大变,是因为大家都感觉“成本优势”的拐点无限接近。

防疫少讲故事,成败看三大指标!

最近“二十条发布”之后,大政策向着“经济活力放松,但是精准防疫更严格”的中间路线前行,最近十几天的网络舆情,没有好转,反而更遭。

我认为原因就在于“经济和人”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2019年人们的生活规律以及开放的运行规律执行了几十年,这股高增长的惯性很强。

2020~2021年,在短暂的慌乱后,实际上绝大多数市场主体,和老百姓,都适应了“封控半个月”,然后稳定赚钱几个月的节奏。

即便是今年散发疫情多发,在“严格清零”政策下,往往三四线城市都能静默半个月,然后正常经营半年。

最近半个月,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都发生了“按国家政策封控三天”,然后放开四五天,接着发现“社会面病例不断增加”,然后又被迫“全民自觉居家”半个月。

临街商铺,超市,理发店,甚至电影院,健身房,都出现了关停三天,开业两天,再关停十天的状况。

很显然,完全放开,部分老百姓“缩在家里”,绝大多数人为了生计,经济保持缓慢复苏是可能的。

如果继续封控,一些人员流动较少的三四线城市,“严封半个月”,然后经济复苏三四个月,大家努力,去把少赚的半个月钱追回来,过去三年也都证明可以实现。

当下成本最高,真正让人绝望的,是“三天封控,再解封两天,然后再自愿居家十天”的操作。

过去三年,还能存活下来的企业和商铺,都是很有韧性的一帮人,可如果面临“封三天开三天,再封一周”的新常态,成本上没有人能扛得住!

贰,落实二十条,“经济效率”提高了么?

这次国家发布“新二十条”,网络舆论出现了“理解为完全放开”然后到“更高标准科学防疫”的转变。

这种转变,越到基层,执行难度越大。

于是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看到“网上各种小故事”。

国家也派出十几个督导组,全国调查“新二十条”的落实情况。

我们看落实情况,就应该对标“新二十条”的初衷。

新二十条的初衷是“释放过度防疫所压制的经济活力”,所以是奔着更高经济效率而去的。

所以督导组在各地调查的时候,如果只是看“政府文件”,核酸检测数据之类的,这些“文件对标文件”都很难出错。

即便是城市没封控,但是“小区自治委员会”全员协商自觉不出小区,你能怪谁?

防疫少讲故事,成败看三大指标!

所以督导组到每个城市的督查标准,应该是“经济运行效率”有没有提升。

有没有以“疫情防控”的大旗,阻挠制造企业复工复产?有没有以防疫之名,对“已经消杀”的快递物流进行干预,导致“最后一公里”无法送达?

货运和生活物资的司机,是否因为“等待核酸结果”,而无法保障工业品和生活物资以及农产品的运输?

在新二十条落实后,未来的城市防疫,必须向着“经济效率与社区管理效率”双重提高的路线去走才行。

叁,老百姓怨气很大,是因为“防疫体验”太差了

最近几个月,网上关于防疫的负面舆情很多。

二十条之前,严格封控下的负面舆情原本很多,呼吁放开的声浪极大。

可是在“二十条为生活解绑”之后,网上负面舆情依旧很多。

而且许多人预判,假如明年防疫真的放开,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扎堆出现急症,到时候的网络舆情又会如何?

如今叫嚣躺平放开的人,到时候真的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怪政府么”?

甚至有人网上鼓动“对是否支持防疫躺平”进行实名投票,认为这是全民民主。

防疫少讲故事,成败看三大指标!

可假如支持放开的是51%,反对放开的是49%,到时候这49%的人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他们真的就能完全看开,“愿赌服输”么?

世界各国类似的“全民公投”,涂完票就反悔的不计其数,到时候即便是‘投票躺平’的人,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导致的亲人离世,小作文的水平绝不会比“现在指责严格防疫”要小。

不过我们也需要反思,毕竟“搅动风雨”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老百姓“跟着抱怨”,则是因为许多城市的“基层防疫”只对领导负责,让普通老百姓“体验很差”。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一些防疫专家,就像“京东高管”一样,喜欢讲花里胡哨的故事,政策和执行一味媚上,压根不考虑老百姓的“体验”,老百姓的怨气越级越深当然就是必然。

为什么“支持防疫”的舆论战这么难打?就因为我们“权威数据”的缺失。

要让老百姓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很简单,就是需要国家层面以及有责任感的专家,按照成本,效率,体验将“不同防疫路线”的帐,明明白白的算给老百姓听。

防疫少讲故事,成败看三大指标!

今天这篇文章,会有部分读者感觉有些空洞。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要让大家凝聚共识,就应该抓住成本,效率,体验这三大指标。但我没有详细的对比数据,比起“小作文派”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支持防疫政策的除了喊一句“相信和支持党和政府”,啥都说不出来、

为了团结群众,凝聚共识,打赢防疫这场人民战争,掌握“成本,效率,体验”三大数据的人,不能再沉默,这笔账必须给老百姓算明白,讲透彻!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71751.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1月27日 上午11:33
下一篇 2022年11月27日 上午11: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