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舆情事件应站在国家角度,以国家为重,防止积累民怨留隐患

作者:泥腿看客

本文转载自:泥腿看客(ID:nituikanke)

看到“牵手门”事件的处理结果来了,老H被双开,小D被解聘。网友似乎对这些处理结果并不满足。

处理舆情事件应站在国家角度,以国家为重,防止积累民怨留隐患

为什么呢?

网民关注“牵手门”事件,主要有几个吸眼球的关键词,“官员”“央企”“偷情”“晒富”等。特别是网友认为小D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就在网上晒“鸽子蛋”戒指,一晚5000元的酒店等等让人感觉不可能的事。估计小D家里有钱,或者赚了大钱?

即使被双开、解雇了,网友依然追问:“牵手门”事件不涉及“权色交易”,老H很干净?估计后续问题是纪检的事。但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晒富”必然引起不满,要知道如今贫富差距大,当然民众对富有者有好奇心理。

处理舆情事件应站在国家角度,以国家为重,防止积累民怨留隐患

还有“北极鲶鱼”事件,也是炫富而引起的,最让网友不满的是,身为官员的后代,竟然骂国人是“ZN猪”,这是网友盯住不放的主要原因。很多网友追问了3个月,终于有回音了。我看大致意思就是,时间很久,调查时间很长。

刚才列举的只是热点舆情事件中一部分,因为这是引起网友热评的事件。而且两起事件都集中在前官员与现官员身上,而两起热点处置还有一个共同点,回应都很及时,但后续结果,“牵手门”要比“北极鲶鱼”事件处理的快。不过“牵手门”事件依然被网友盯住不放,因为网友还有疑问。但结果却已经出来了,“没有查到其他问题”,看来只有“偷情”,并没有其他经济问题,网友信吗?一个管国家资源的央企,一个刚毕业的女生,的确让人联想很多。

现在出现舆情事件后,特别是涉及体制内,有些人处理舆情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前,以为回应了,处理了,就完事了。如果这样处理舆情,不仅处理不好,还容易引起后续反弹。

处理舆情事件应站在国家角度,以国家为重,防止积累民怨留隐患

其实在舆情处理上,前段时间成都某央企的“加班事件”处理得非常好。首先回应要调查,随后调查结果出来,结论是谣言。此事迅速出现反转。

如果舆情事件涉及官员,当然有一个处理过程,就如“北极鲶鱼”事件出现后,只是回应调查,而调查结果却迟迟出不来。网友在网络查到鲶鱼的祖父在职期间担任法人,而且盯着此事不放。即使调查过程很长,但以“调查时间长”并不是有结论的回应,只是一种方法。

当今是网络信息社会,任何人都很透明,想遮掩根本不可能。出现热点舆情不可怕,怕就怕捂着、掖着、盖着,把小事发酵成大事。

从实际看,毕竟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体制内单位,不可能一点问题不出。但如果出现舆情事件后,首先要快速调查,快速定性,快速回应,而且处理结果也要抓住网民关注点。虽然有些调查有秘密性质,但总要有个结果。

处理舆情事件应站在国家角度,以国家为重,防止积累民怨留隐患

有人认为,体制内出现舆情热点后,就会把矛头指向体制内所有人员。我曾说这只是“米中的沙子”,是极少数的。之所以被人泛指,主要我们现在处于网络信息社会,爆出的舆论事件很突然,引起了围观。

我们体制内绝大多数人都是兢兢业业,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只是极少数人出现污点,但不能抹黑整个群体,也不代表整个队伍,个别人只是渣子。任何群体内都不可能纯正如一,总会有出现个别人。

但体制内舆情事件爆出后,有关部门并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理,很容易造成发酵,事件越闹越大。

特别是我们举的两个例子,“炫富”是一个关注点。如果鲶鱼不是宫三代,她辱骂国人,而且已经RUN出去了,顶多就是被网友一顿痛骂是暴发户的后代。但鲶鱼却把爷爷的过往炫了出来,网友就来围观了,而且产生了共同的疑问:一个体制内的官员哪来这么多钱?

这种疑问很正常,体制内人不可能有这么多钱,而且还是10多年以前退休的。所以网友慢慢给挖出来很多信息,导致舆论事件越来越热,最后有关部门回应调查。

虽然热点有所消退,但网络是有记忆的,很多网民还盯住不放,也有一些来路不明的,继续炒作。不排除被敌对势力盯上,不断带节奏,把民众的不满给引带出来。

有关部门在舆情处理上不得当,就会引起民怨。虽然网络上被网友热议,看不到民怨,但现实中也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民怨看不到,但能觉察到,有些人看到舆情事件后,心里记住了,产生的不满及气愤也不会体现在网上,导致积累。

民怨积累是相关单位处理不及时、回应不得当而导致的。民怨积累多了,就容易在某一个条件下引爆,对我们国家不利。

处理舆情事件应站在国家角度,以国家为重,防止积累民怨留隐患

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国家,不能只站在本单位、个人利益处理舆情事件。就如前文所说,出现舆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回应处理的方式有问题,容易造成民怨,导致民怨积累 。

随着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舆情事件还会不断发生,所以出现舆情事件后,要有一个站位问题 ,首先要站在国家角度的处理舆情事件,如果还拿以前老思维处理,即使舆情事件处理完了,也会造成了民怨积聚。

每个体制单位都是国家“细胞”和“零部件”,不要认为息事宁人,就万事大吉了。出了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如果一味地瞒、藏、遮等,根本过不去网民的眼睛。

舆情事件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党和国家的形象,关系到民心。问题出现后,要看看民众关注的是什么,老百姓主要是恨铁不成钢,但都希望我们的国家好。有的单位看到舆情事件出现后,就慌了,然后手忙脚乱了。有的甚至想方设法如何糊弄,如何通融。那就没有站到国家安全的高度,站在人民角度处理问题,当然舆情事件处理不好。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51857.html

(1)
上一篇 2023年7月20日 下午12:44
下一篇 2023年7月20日 下午12: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