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本文转载自:观雨大神经(ID:guanyudashenjing)

作者:观雨者

这几天,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中美两国首脑的会晤。

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关系从2017年开始就一言难尽,双方的竞争从贸易一直扩展到科技、国家安全、地缘政治等各个领域。

现在全世界都乱成一锅粥了,两国能再次坐到谈判桌前,无疑是个好消息。

只不过强势了那么久的美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展现出“缓和的一面”呢?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矛盾的由来

其实在这几年里,很多人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都做出过误判,主要体现在“过于乐观”上。

2018年美国刚刚挑起贸易战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场经济上的冲突不会持续太久。

谁知道一打起来就根本收不住,后来即使是始作俑者懂王下台了都没能停下来,睡王上来又接着干。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不过话又说回来,做出过于乐观的误判也不能怪大家,主要是美国人的行为太不合逻辑。

按常理,美国想在中国身上占点便宜可以理解,但长期敌对甚至搞脱钩是不可理喻的。因为这既不符合美国利益,也不符合客观的规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仅是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

只不过两者互相需要的内容不太一样。

中国需要的是美国主导搭建和管理的这个“现成的经济和金融体系”。

该体系的规则或许对于中国来说不是那么公平,但它胜在“现成”。

这就类似于一个已经开张运营了多年的市场,有现成的流量、设施以及管理规定,来了就能摆摊。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这当然比自己从零开始再搭个新市场出来高效多了。

那么美国需要中国什么呢?

在中国刚刚进入这个体系的时候,中国对于美国的意义就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个勤劳的“商家”让市场变得更繁荣,也让市场的创建者获得了更多的直接收益。

但当时如果跟美国说,你的这个市场离了中国就玩不转了,那美国人肯定是不信的。

这样的心态一直保持到现在。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然而随着美国这几年折腾下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目前这个市场确实是离了中国就玩不转了。

所以总结起来,当下中美两国互相需要的内容是这样的:

  • 中国需要美国提供的现成的市场体系,以实现低成本的交易活动。
  • 美国需要中国为他的体系赋能,支撑整个体系的运转。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中国只不过是在这里支了个摊,现在怎么就给整个市场赋上能了?

一句话,客观规律。

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崛起充满了自由主义的气息,这不是谁设计的结果,而是中国长期发展积累出的局面。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大量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在工作中实现了相对其他经济体的效率优势。于是世界上就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把生产资料放到中国,产生的效益最高。

具体来说就是把人才、工厂、原材料都往中国送,然后中国就能多快好省的给你“变出”实用的产品出来。

所以在这二十多年里,全球有大量的产业链都在往中国移动,于是中国就实现了产业链的聚集。

而这种产业链的聚集,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说去了义乌,什么都能买到;去了华强北,什么都能给你搓出来…

一条街吃遍全球”的现象在中国很常见,即使是无人机这种新兴消费品也能在中国迅速普及。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效率体。

当然了,这里面也没有什么“神奇的魔法”,说穿了也不过就是大量产业链扎堆罢了。

其他国家如果也有本事聚集起这么多的产业链,同样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实现中国级别的产业链聚集。

所以美国主导的这个国际市场,开着开着就呈现出了这样的现象:

它表面上看是在美国的管理之下,但实际上里面的大多数“商户”都是中国这个“商户”的“下线”。

大家的货,其实都是从“中国店”里进的。

于是中美的矛盾就由此产生了。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脱钩的后果

本来在两个大国之间,矛盾与合作并存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这种磕磕绊绊但总体安稳的日子是可以长期持续下去的。

但在2018年懂王挑起贸易战后,人们才意识到:至少在美国看来,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那么到底是什么矛盾这么严重呢?

最开始的矛盾,是“抢生意”。

美国自己也是市场里的重要“商户”,在中国的业务范围越做越大后,他的传统优势产业就受到了冲击。

作为一个兼着裁判工作的运动员,美国人果断抡起了制裁大棒,利用自己的市场管理权对与中国相关的交易进行了大量限制,以维护自己旗下产业的垄断地位。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这对于中国来说当然就是无妄之灾了,难道“搬砖太努力”也有错?

但这个市场体系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运行的,我们的工作效率再高,也只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所以一开始我们肯定是希望缓和的。

在贸易战初期,我们本以为在我们“以大局为重”的态度下,美国会借坡下驴,捞到点好处就适可而止,然后让市场继续正常地运行下去。

然而并没有。

美国后来的所有行为都是冲着“把中国彻底赶出市场”去的。

与此同时,美国人还希望中国可以放弃产业升级,甚至还想着把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从中国搬到美国”。

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脱钩”。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后来虽然一度出现过“巴厘岛共识”这样的改善,但仍未能阻止美国的“持续加速”。

这个情况就很不科学了。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中国能够聚集起这么多的产业链,并不是因为中国的主观设计,而是因为客观上这个协作模式效率最高。

无论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现在只有尊重中国的高效,才能真正赚得到钱。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中国真的放弃产业升级,美国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实际上并不能,因为现在的很多事情如果不让中国做,效率就会降低,反馈到市场里的效果就是整体利润减少,整体成本上升。

当然了,在短期内,美国的几个财团确实可以靠这种人为制造的垄断地位收割到一些利润,但很快整个市场就会陷入萧条。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当下的全球市场已经适应了“以中国为生产核心”的高效协作模式,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基于这个模式来实施的。

你一定要强行封锁中国这个高效节点,那么市场里的所有人都会面临亏损的危险。

到时候你这个市场还开不开了?

那么美国人知不知道这个问题呢?

他们当然知道。

所以他们在制裁中国的时候,也一直在寻找替代者。

但在这一点上,美国政治精英们的想法就非常简单了:不就是大规模低价劳动力嘛,我再找一群人不就得了?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然而现实是复杂的。

要成为全球产业链聚集的中心,不是简单的“人多”就行的。

  • 劳动人口不仅要规模庞大,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这就需要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
  • 桥梁港口道路网等基建设施要足够发达;
  • 包括电力在内的各项基础能源要稳定供应;
  • 工业基础要全面且扎实;
  • 社会环境要稳定,有长期坚持的发展规划…

 

以上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而能够同时集中这么多优势的经济体,放眼世界,只有中国。

按理说这些道理只要折腾个两年就能看明白,大家也早就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然而从2018年到现在,5年了,南墙都撞了个窟窿出来了,也没见美国的精英们回头。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他们真的那么蠢吗?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蠢,而是因为他们回不了头。

 

失灵的“绝活”

上文说了,仅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长期打压中国是不现实也没必要的。

但对美国不能完全按常理来分析,因为它赚钱不完全是靠经济手段。

这个国家有个绝活,叫“美元潮汐”。

他们先大肆印钞,通过印出来的钞票收割全球商品,这一步可以称之为“美元涨潮”。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然后他们再加息,吸引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美元回流,这就是“美元退潮”。

美元的回流会造成很多国家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他们被迫低价甩卖自己的资源和生产资料。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接下来手握大量美元的美国就可以像捡垃圾一样把这些国家的资源和生产资料打包带走,如果价格还不够低,那就再搞点战乱出来压压价。

整个流程看起来都是钱的事,但其实跟经济理论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美元潮汐的关键是美元霸权。简单的说就是你这个“潮汐”要想收割到大家,前提是大家都必须用美元。

我们不否认美元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起的强大信用,但货币在理论上终究只是交易的工具,买到手上的商品才是真正的财富。

逼急了我也可以拒绝美元交易,用别的货币去进行买卖。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所以要实现美元霸权,不仅需要掌控铸币权,还要掌控货权。

只有把商品的流通也控制住,才能保证美元霸权的万无一失和美元潮汐的充分效果。

冷战结束后,全球商品的生产都主要掌控在美国自己或盟友的手里,于是美国确实可以做到对全球商品流通的控制。

但中国崛起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崛起的中国逐渐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生产核心,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已经接近30%,几乎相当于美国和欧盟之和。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另外生产力大小除了看制造业增加值以外,还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指标,就是电力。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现代工业品都需要通过电力来转换。

而中国的发电量,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G7之和。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都远美国,即使和整个西方阵营相比也是持平甚至超过。

也就是说一旦中国没了,全球的工业分工体系就会立刻停摆。

中国如此重要,却不是一个美国可以控制的国家。

这就导致美国对全球商品的控制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而这个漏洞的存在就大幅削弱了美元潮汐的“疗效”。

现在即使美元回流去了美国,各国依然有机会通过其他货币,甚至以物易物的方式去购买中国商品,没那么容易崩盘等你收割了。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最明显的就是俄罗斯的例子。

尽管遭到西方的联手制裁,俄罗斯的货物供应依然可以保持正常,远不像苏联末期那样买个面包都要排长队。

这靠的就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生产商的供货支持。

如果美国没有办法靠美元加息回流来对其他国家进行足够强度的收割,那他就只能在不久的将来靠降息续命,而这又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损害美元的地位。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而随着中国产业链的持续升级和扩张,这个情况只会越来越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在摁着中国不敢松手。

但即便如此,他们现在也不得不坐回谈判桌前了,因为现实的局面已经非常糟糕。

面对现实

现在的美国面临着几个严峻的问题:

美元潮汐收割效果不佳、对各国尤其是中东国家的控制力降低、俄乌战争带来巨大消耗、巴以冲突可能再次造成巨大负担…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最重要的是,中国并未因长期的压迫而接受美国的控制,甚至还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停地取得产业升级上的突破。

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就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前景危机四伏。

美国人自己的估计,他们全社会的家庭储蓄将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耗尽,然后信用卡余额就会大幅增加。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另一方面,包括住房租金疲软、工资上涨放缓在内的多种因素已经减弱了通胀的势头。

种种迹象表明,美元的加息周期将在2024年面临终结。

而加息周期一旦结束,美国就要重新面对通胀的冲击,这个时候他们就非常需要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

同时美国政府还需要举债来应付包括支援盟友战争、维持美元霸权在内的一系列挑战。

而如果美元明年开始降息,那么美国国债的吸引力就会降低,他们将非常需要大买家的支持。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于是拜登举目四望,都快大选了,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都没有。

当然了,中国现在的压力也很大,不过中国面临的是另一种压力:

我们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下进行协作交易的成本越来越高。

这个压力完全是美国强加的,而这也是美国能在贸易战初期占据主动的原因。

但对抗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一套新的逻辑浮出水面:

上文说过,对于中国而言,直接在美国打造的现成体系里进行交易和协作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但“成本最低”不等于“别无选择”。

你实在要脱钩,我们也不是活不下去(虽然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而你自己活不活得下去就不好说了。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很基础的问题:

在一个市场里,是市场的管理者重要?还是市场里实力强的那个商家重要?

答案其实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大多数商家的实力都差不多,那么就是管理者最重要。

但如果市场资源已经高度集中在某个巨头商家手里,其他商家都是依附这个巨头而活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假设大家的衣服都需要去一个服装市场购买。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当这个市场里有一大堆实力接近的服装店的时候,市场管理者自然就是众星捧月的存在。

但如果这个服装市场发展到只剩一家服装店,剩下的都是一些在旁边卖饮料小吃小饰品的“辅助店铺”时,市场管理者的权力就没那么好使了。

这家大店当然乐意继续在这里干下去,但如果管理者非要把它赶走,它也不是不能在外面再“支个摊”起来。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到了这的时候,原先那个市场里的“附属店铺”们会不会一起跟出来?买衣服的顾客们会不会选择去新的市场里继续逛这家大店?

那就不好说了。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的理论,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最终都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也就是谁的效率最高,资源就最终会掌握在谁的手上。翻译成鸡汤就是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然了,现实世界是一个黑暗森林,美国在公平竞争失败的时候,永远可以打破市场规律,祭出自己的美国大兵。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但如果他现在真的动了这个心思,那我们就只能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18年,《人民日报》曾刊登过这么一句话:“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而到2023年的时候,新华社则发表了如下评论:“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从“太平洋”到“地球”,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字面上的解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就捋一捋现实的一组数据。

2018年,中国海军主力盾舰共计15艘,总吨位9万9千吨;美国海军主力盾舰共计84艘,总吨位76万7千吨。

2023年,中国海军主力盾舰共计39艘,总吨位31万5千吨;美国海军主力盾舰共计86艘,总吨位78万吨。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贸易战这5年,中国海军的战力已经翻倍都不止,而美国只是在原地踏步。

只要不傻,都能看出这是个什么趋势。

所以兜兜转转,合作仍然是美国目前最好乃至唯一的选择。再加上大选的压力,他们现在选择坐下来好好谈也就不奇怪了。

具体的谈判内容可能会涉及很多方面,不过其中有五个方面是最重要的:

  1. 军事沟通渠道的重建
  2. 美国的制裁政策
  3. 中国部分市场领域的开放政策
  4. 美国的国债
  5. 当前大型国际冲突的立场

这里面有4点是美国有求于中国,有1点是中国有求于美国

其中美国最优先追求的目标就是“军事沟通渠道的重建”。

他们之所以在这一点上非常着急,主要是因为他们慌;而他们之所以慌,主要是因为他们贱。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美国人一直在我国的周边地区进行军事挑衅,但他们又害怕真的引发冲突,所以就非常迫切的想搞清楚,他们的每次具体行为有没有踩到中国的红线。

这就是传说中的“人菜瘾大”了。

至于最终能达成多少共识,我们可以关注会晤结束后的联合声明(如果有的话)。

结语.问题的本质

不管怎么说,中美是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拜登本人也急需一些成绩,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指望两国关系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得到显著的改善。

毕竟对于美国来说,接不接受一个崛起的中国,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中美外交层面的问题,而是美国接不接受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问题。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中国从来就没有主动挑战过美国的地位,只不过中国的发展在客观上给了世界各国更多的选择,这就动摇了美国霸权的根基。

而且中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哪怕人均GDP只发展到美国的一半,总量也将是美国的2倍。

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所以站在维护美国霸权的角度上看,他们只接受两种情况:

  • 中国停止发展。
  • 中国继续发展,但要接受美国的控制,成为美国霸权的维护者。

但很显然,这两点无论是哪一点,美国都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

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个“没有霸权红利、需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公平竞争”的世界。

我们当然相信美国有足够的实力在公平竞争中取得优势,但他们自己恐怕很难舍弃这个红利。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躺赚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美国人的想法和行为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边争取合作的同时,一边坚持搭建自己的体系。

走自己的道路,让自己永远留有后手。

不管美国未来是选择继续对抗、维持霸权;还是选择平等合作、融入世界,我们都将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前进。

比如说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进行登月,并且已经公开了利用月球溶洞穴(熔岩管,由月球火山活动形成的空心管状洞穴)建立基地的方案。

中美实现元首会晤,这一次,美国为什么会坐下来谈?

该方案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成本能耗低,再配合可回收火箭的技术,就能大幅降低开拓月球的成本。

在这个基础上,可持续的月球建设工程就触手可及了。

当然了,这个月球溶洞穴虽然好,但在数量上有限的。目前发现的月球溶洞穴仅有300多个,能实际利用的只会更少。

所以啊,先到先得。

如果美国还要继续在对抗中蹉跎岁月,那么下一次我们谈论中美关系时,恐怕就要说“地月系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共同繁荣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91546.html

(1)
上一篇 2023年11月16日 上午9:41
下一篇 2023年11月16日 上午10: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