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付中国,想要"农村包围城市"?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ID:guanchacn)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并未停止对中国的全面战略围堵,在某些领域的步伐还在加快。2022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首次发表对华政策演讲,明确表示加强美国对华竞争。

    5月30日,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中美论坛,就“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评估及应对”为主题进行研讨。并发布《大围剿: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进展评估与中国应对》研究报告。

    下文整理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樊吉社的发言,未经本人确认。

感谢重阳研究院王文院长,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与报告的发布和主题研讨。重阳报告的发布,给大家提供了一种对中美关系的解读,现在中美关系正处在变动布局的时期,重阳研究院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观察美国的战略调整,提出了应对之策,我认为非常值得祝贺。

美国对付中国,想要"农村包围城市"?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樊吉社

接下来的时间,我将谈一谈美国对华战略的一些看法,有四点内容。宏观层面上,第一,俄乌冲突是否改变了美国对话战略;第二,如何看待美国对华的战略。再从微观层面上解释两个概念,什么是一体化威慑;布林肯在讲话中提到的“中国小组”(China House)到底是指什么。

第一个问题:俄乌冲突是否改变了美国的对华战略?我同意报告的结论,我认为俄乌冲突实际上没有改变美国对华战略。但是会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产生影响呢?影响是会有的,但多长时间内有待观察。

我们看到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自身是有顾虑的,为了避免大家怀疑美国对华战略发生调整,美国政府高官作出了很多澄清。拜登在5月20日-5月24日对亚洲的访问,以及5月26日国务卿布林肯发表的对华政策的讲话,他们力图证明美国对华战略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但如果听一下布林肯的讲话,再去观察最近一段时期美国高官对华战略的表述,其实有一个新的现象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美国没有试图划分欧洲和亚太,而是试图一统这两个概念,用统筹的视角看待美国的对外战略。这在最近美国高官讲话中呈现得比较明显,特别是坎贝尔讲得比较多一些,未来美国将把欧洲和亚太放在一个框子里去思考。

第二个问题,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美国的对华战略。从去年1月20日后,美国讲得比较多的是“3C”,现在布林肯讲话中解释这个概念是投资、协同、竞争。到底怎么看待有没有变化?我觉得是有一些没变,也有一些变化。没有变的是美国对华的定调,这个基调没有变。这个政策是从特朗普政府2017年的报告开始,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基调就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调整。

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也保持了很大的连续性,这个定位现在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叫做中国日益迫近的威胁。美国认为中国是全能型的选手,会构成系统性的威胁。这种表述在拜登执政之后一再重复。但是也看到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个变化从去年年初的拜登讲话和三月布林肯的讲话,到三月初的《过渡期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提出的“3C”,所谓的竞争、合作、对抗,这个“3C”提法之后遭到我们较为强烈的回击。

之后美国做了一些微妙的调整,这可以追溯到去年的5月26日,坎贝尔和罗森伯格在斯坦福有一个讲话,基本呈现出了美国对华战略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并且延续到现在,之后在美国的印太战略和布林肯的讲话中得到进一步明确。这个概念是美国不再试图改变中国,美国要重塑中国外部运行的环境,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概念,它已经不和你直面冲突了。

布林肯在最新的讲话中提到三个关键词,“Invest、Ally、Compete”这三个关键词,他所讲的对华战略已经不仅仅是美国的对华战略了,它实际上也是美国的内外战略。“Invest”是要投资国内,“Ally”是协同盟友,“Compete”是讲对华竞争,这时候美国对华战略已经成为美国内外战略的核心概念。而“Compete”专门针对中国,“Invest”美国更强调和中国更好的竞争,“Ally”是塑造中国的外部环境。从去年的“3C”到现在新的提法,美国对华战略已经变得非常清楚了。

美国对付中国,想要"农村包围城市"?

布林肯26日发表对华政策讲话 图片来源:法新社

我总结了一个词叫做通过团结来实现分裂。实现什么样的分裂?是试图建构阵营化的世界,建立各种俱乐部,建立各种志愿者同盟,以此来和中国进行竞争,这是我个人对美国对华战略的一点看法。

第三,两个概念。一体化威慑,也可以译成综合威慑,这个概念现在提得比较多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涉及美国的防务和军事战略。从去年以来,美国国防部门的各级官员都在频繁地强调一体化威慑,未来这将成为统领美国军事和防务战略的框架性概念。当然我们目前看不到这个概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3月28日,美国已经完成了核态势平衡报告、导弹防御平衡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三份报告,并且交给国会,这是一个加密版本,随着俄乌冲突的推进,报告的发布大大延迟了。

但是去年6月份,美国主管政策的国防副部长卡尔在卡耐基的会议上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一体化威慑简单讲有四个议题,一是多域议题,跨越了议题,包括核常规化、网络和信息。二是多冲突频谱议题,包括了核冲突、常规冲突、混合战和灰色区域。三是多种国家能力的议题,包括军事、外交、经济、情报和信息战等等。四是多力量议题,不仅仅是美国,还有美国的同盟以及美国的伙伴。

因此,我们未来关注美国对华的军事安全领域将怎么展开,这个概念是我们未来关注美国对华的军事安全领域将怎么展开,理解美国对军事战略的非常重要的枢纽。

第四,对于布林肯讲话中谈到的“中国小组”,这是由国务院各部门共同组建一个综合团体,跨越不同问题和地区来协调实施美国政策,在必要的时候与国会合作。这个概念表明了美国对华战略已经付诸实践,这个实践就是人财物的改变。如果回溯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其实这在各个部门内已经充分呈现出来了。比如在国安会,我们看到国安会在对华政策的部门职位设置和人员设置都在大幅增加。

国务院的变革比较缓慢,几乎是所有部门中调整最慢的。它最早在国际多边机构开始和我们进行对抗。去年有报道称,国务院要进行机构改革,虽然这个机构改革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但至少已经看出来布林肯已经说了要做一个“中国小组”来统筹和协调。可以想象未来在非洲美国使馆,可能会有涉及中国的雇员盯防中国在世界各地的行动,这是布林肯讲话中谈到的“中国小组”的内容。

而国防部的改变是非常明确具体的,包括太平洋司令部改成印太司令部,2019年6月增设专门处理涉华军事事务助理国防部长的职位,这是21个助理部长职位中唯一一个针对国别的,还有一个新设立的有关外空的职位,这里明确针对中国的。

更重要的是中情局有一个革命性的转变,从以前应对非国家行动体转向应对国家行动体,把以前的朝鲜任务中心和伊朗任务中心合并到地区中心,新增设了中国任务中心和跨国与技术任务中心,这两个中心比较明显是针对中国的,而且增加了预算,调整了部门内的预算。所以,从这些细节来看,我认为美国的对华战略已经从观念转变成行动了。

当然美国有一套观念和一些具体的行动,美国似乎已经有一个丰满的理想了,但它能否应对骨感的现实,这个还有待观察。它能否动员其他国家去附和它的议程,能否做一个二分世界,这也是有待观察的。事实上我们可以从现在去展望未来,中美关系大概进入了一个真正通过双边互动、摩擦、碰撞去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阶段,期待未来重阳有更多的报告给我们提供参考。

来源|观察者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19633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4日 下午2:04
下一篇 2022年6月5日 上午11: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已开通vip会员功能,付费文章和付费资源,vip会员均可免费查看与下载,建站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