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接盘中国,果然不容易!

作者:纵横十

本文转载自:环球视野(ID:hqsy68)

在《GDP突破100万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等内容中,作者详述了中国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那是因为中国有着发达的基建、完善供应链、充足的能源、优秀的工人与人才等优势,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中国穷数十年之功才做成。因此,南亚、印度等地区要想取代中国,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今,这一现象再度显露。

根据《纽约时报》11月13日报道,越南用工成了难题,不少工人表示“即使公司把我们的工资提高一倍或两倍,我也坚持要回家。”

想接盘中国,果然不容易!

▲越南工人 视频截图

事情大概是这么回事,且听道来。

自去年以来,全球进入了特殊时期。一开始,越南干得不错,还被冠以“优先生”的名头。

但到今年δ病毒席来,越南就没扛住,8月达到了高峰。

这期间,越南政府所实施的控制政策并不成功,导致了不少工厂停工停产,仅2021年上半年,越南有超过7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天约400家企业倒下。

同时,由于糟糕的应对政策,还让不少工人苦不堪言。

当情况慢慢好转后,本应该看到一片复工复产景象,但结果却上演的是农民工大逃离,数百万人逃离城市回到家乡。

仅位于胡志明市与平阳省的两个越南最大的工业园区,7~9月逃离人数就达到了130万;在胡志明市,在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的工人总数只剩下13.5万,比限制前少了46%。

所有的事情都是人的事情,没人了这还怎么玩。

为了让人们尽快回来,用工方想尽了办法,有的采取了加工资,有的则采取补贴生活费与住宿费,还有的直接开大巴车去工人家里接人……

在这些优惠政策刺激下,部分人开始回到工厂,但还有不少人如上文所述,则表示“即使公司把我们的工资提高一倍或两倍,我也坚持要回家。”

也是,赚钱要紧,但保命更要紧。

说完故事,说点正题。

这里大概可以看到2方面的:

一是再度印证了中国“动态清零”的正确性

很多国家在防役措施上投机取巧,看似在“为了经济”,但往往是更加重创经济。中国采取的政策,看似花的代价最大,但在经济上的收获也是最大的。

二是再度看到,别国要想接盘中国制造业,并不容易

在《GDP突破100万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有过对东南亚工人的一些介绍。

南亚工人,他们不喜欢离家太远去打工,也不喜欢加班,即使贫穷也少有拼了命的去改变。

想接盘中国,果然不容易!

但中国人,只要能赚钱,只要有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会非常努力与勤奋的去做,所以中国工人几乎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人。

并且,由于中国对教育的重视,人口素质普遍较高。

举个例子,郑州富士康20万员工对应的8700名工程师,在中国只需要15天就能招齐,而在美国则需要9个月,其它国家花费的时间更多。所以中国优质的劳动力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

对比上面越南工人的表现,这些对比进一步表现出来。

我们不否认,人们在危险之下的保命意识,换到谁估计都一样,只不过在“国家应对政策”及“人力综合素质”等综合竞争力上,东南亚、印度这些地区,恐怕根本难与中国竞争。

人力还只是其中一方面,还有基建、供应链、能源等诸多方面,中国同样具有优势。

就说能源,早前举过一个例子,中国的电力是其后2~5名,即美国、日本、俄罗斯与印度之和,光一个浙江省的用电都超过了德国。对印度、越南这些国家来讲,你没电你怎么发展制造业?中国即使把制造业全盘送给它们都接不了,因为能源远远供不上。

并且,随便全球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大家正在努力推进“去化石能源”。中国也已宣布不再在境外兴建煤电,它们当然可以找欧美国家做,但成本太高。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是需要天量能源来支撑的,一旦化石能源的大门慢慢关闭,留给印度东南亚的时间可能就更紧了。

这诸多方面,都印证了想接中国产业链,并不容易,甚至一些早前离开中国的产业链,都重新回到中国。

今年9月,包括英美等10国在内的诸多企业,6成受访公司表示正在或计划于明年扩大在中国的供应链;单说美国企业,《中国商业报告》的调研报告中,60%的受访(美国)公司在今年扩大了对中国的投资,计划在未来3年将生产转移到海外的占比为0%。

这与作者早前的判断应该是一致的,即在窗口期一文中所说,自2020年以来的特殊时期,至少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了2~3年的机遇期,如今看来,这一时间只多不少。

中国加油吧,努力夯实中低端,并争取早日冲击高端制造业成功!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04879.html

(4)
上一篇 2021年11月17日 下午12:36
下一篇 2021年11月18日 上午10: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