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作者:纯科学

本文转载自:纯科学(ID:chunkexue)

在前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数学原理”简要和系统地介绍了《超越战争论》一书的主要论点,以及写作该书的思想来源,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系等。再次强调和总结一下的有两点:

历史上绝大多数军事家总结的军事经验和理论,一般都是与特定武器装备,或特定战争形态高度相关的。例如马汉的《海军战略》是关于海军的战略战术,杜黑的《制空权》是关于空军的战略战术。即使主要是研究战争一般理论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也是基本面向陆军的战略战术。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超越于一切特定武器装备和战争形态的,因此适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武器装备和战争形态。

第二点,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一切战争条件下实现最优化,最高投入产出比,最大程度满足最终的战争目的,最大净利润的战争思想。

《超越战争论》一书,就是要用完全科学化的工具和方法,用数学工具精确推导和证明以上两点。不仅如此,一旦实现了这一点,相当于重建了军事科学这门学科。

既然如此,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完全适用于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基本理论。“如何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统一战争?”一文就是以此讨论统一战争的基本战策与战略问题。以“围点打援”为核心战策战略,实现以武促统的最高目标。

虽然我们要追求最高的战略目标,就是以和平方式,或者“以武促和”的方式完成统一,但也要考虑到出现最坏情况下的战策、战略和战术。本文将更进一步讨论如果以武促统、以武促和并不顺利,最后必须进行攻岛作战,如何解决攻坚、渡海两栖登陆、破障,甚至最后可能进行城市攻坚、巷战等最为棘手的战略、战策和战术问题。事实上,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现在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统一本身并不困难,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并不是对敌对国家的惩罚性战争,可以放手地打烂对手也不心疼,这是我们自己的地方,需要充分考虑到不能对收回来以后产生太大的负作用。另外更是投鼠忌器,担心对普通百姓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因此,我们需要高超的战策、战略、战术,以使统一战争不仅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而且使代价和成本最小化,使统一后的融合与共同发展更为顺利。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本文完全基于公开的信息和数据,不能保证相关信息和数据一定是可靠的,也不能保证具体的战术一定会被采用。但因为所基于的军事理论和规律是通用的,因此虽不能保证具体的讨论细节一定可靠(当然,历史战例和公开的武器装备数据尽最大可能力求准确),却可以从中获得很好的启示。

一、 攻坚战的案例分析

如果必须进攻台湾本岛,意味着这很可能是一场攻坚战。我们首先罗列一下历史上的多个攻坚战的战例,以此总结讨论一下攻坚战的一般规律。

1453年君士坦丁堡攻坚战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1453年,奥斯曼帝国第七代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此前1000年都未被任何强敌攻陷过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二世的父亲就是此前在失败的进攻君士坦丁堡过程中身亡的。之前的攻城之所以失败,君士坦丁堡高大坚固的城墙是挡住敌人的核心因素。之前上千年内遭受到23次围攻,但因进攻一方一直都没有找到有效攻破城墙的手段,因此,除了1204年那一次之外,都遭受惨重损失而失败。1204年十字军进攻君士坦丁堡获得成功,有其特殊的原因。当时以瓦兰吉人为代表的皇家卫队进行了最后的抵抗,据说最后因为皇帝没能给出瓦兰吉人满意的报酬导致瓦兰吉人抛下了君士坦丁堡,自行撤离战场。这才使十字军最后面对空城而使攻城得以成功。

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的攻城之所以成功,采用了包括乌尔班巨炮在内的强大攻城利器是关键性的因素。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这种巨炮是以建造它的天才乌尔班命名的,乌尔班是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戏剧性的是,最初他是投靠君士坦丁堡的,但君士坦丁堡当时已经是穷途末路,没有足够的财力。乌尔班在那里只能获得微薄的薪资,并且君士坦丁堡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乌尔班巨炮的建造。另一方面君士坦丁堡城墙极为坚固,因此对进攻性的火炮也不是那么的重视。因此,乌尔班后来转投年仅19岁的穆罕默德二世,并得到高度赏识,以重金支持乌尔班成功建造了69门这种巨炮,如此庞大的重炮群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乌尔班巨炮口径达762mm,战斗部重达680公斤,它是实心弹,并且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每天只能发射7枚炮弹,危险性也很高。1453年4月20日,乌尔班本人在战斗中亲自发射其中一门巨炮时发生了炸膛事故,本人当时殒命。但是,它对城墙的破坏力也非常强大。在实际攻城过程中,部分重型炮弹甚至穿越城墙,深入城区达一英里左右,对城内建筑和市民造成了伤害。据说在方圆两英里的地界内都能感觉到强烈的震动,甚至在港口中抛锚的军舰,也不能幸免。这种巨炮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攻破城墙的坚固防御,更重要的在于对守军心理上的打击,使其逐步失去抵抗的信心。事实上,当时进攻一方的穆罕默德二世的军队不仅装备了乌尔班巨炮,还装备了口径更小的其他火炮,以及投石机等攻城装备。它们一起合力最终攻破了坚固的城墙。到了5月28日,炮击已经持续了47天,总计消耗了55000磅火药并发射了大约5000枚炮弹,城墙上出现了9个缺口。穆罕默德二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遂于5月29日下令发起全面总攻。一发乌尔班重炮的炮弹击破了栅栏并打开了城门缺口,奥斯曼士兵蜂拥而入成功占领了君士坦丁堡。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这么庞大的炮兵群进行攻城作战,并且是通过强攻的方式直接攻破城墙而占领城市的。因此对后世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列日要塞攻坚战

一战时,列日要塞在欧洲以其坚固程度闻名。从以下列日要塞遗址照片中可见其坚固程度。德军战前制定了“施里芬计划”。为避免两线作战,“施里芬计划”是从比利时绕道进攻法国(与二战初期过程非常类似)。在打败法国后再转向东面对付俄罗斯。因此,开战时要求迅速占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因为比利时是小国,在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比利时宣战时,德军非常轻敌,甚至认为比利时根本不堪一击。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列日要塞遗址

没想到凭借列日要塞的坚固防御,比利时军队有效阻挡了强大德军3天的进攻,并给其造成严重伤亡。随后,德军调来大贝尔莎臼炮,该炮口径420毫米,弹重820公斤。另外加上一些从奥匈帝国借来的305毫米榴弹炮,由斯柯达公司建造。列日要塞在建造之初,比利时建造者认为陆地上最大的可移动式大炮是210毫米榴弹炮,所以这些要塞并未设计成可承受来自更大的炮弹的攻击。大贝尔莎臼炮以及30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从堡垒的正上方落下,穿透了混凝土层,然后再由延迟导火线引爆。这使要塞一个个被攻破,直到8月16日最后一座要塞波恩赛勒斯要塞投降为止。德军此战付出5300多人的伤亡代价。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由德国克虏伯公司设计建造的大贝尔莎臼炮

布列斯特要塞攻坚战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一开始,布列斯特要塞就是德军攻击的对象。但是,要塞里的苏军在孤立无援、突围无望情况下顽强抵抗、重创德军。1941年6月27日,德国空军首次在战争中使用了重达1.8吨的超重型炸弹。苏联红军成规模的抵抗很快消失。但最后的零星抵抗竟一直持续到1941年7月23日,德军抓获负伤并且异常虚弱的扎夫里洛夫少校。1965年,布列斯特要塞被苏联授予“英雄要塞”称号。整个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苏军付出2000-2500人阵亡的代价,另外有一大批官兵被俘,但是他们带给德军重大伤亡,有资料显示,在1941年6月22-30日,三百万德军一线攻击部队一共阵亡了8886人,仅在布列斯特要塞,德军第45步兵师就阵亡了462人,包括80名军官和军士,另有1000余人负伤。

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

1941年12月17日至1942年7月4日,德军对克里米亚半岛南端塞瓦斯托波尔展开了两轮进攻,最终以战死2.4万人代价占领。为攻陷防御坚固的工事,德军采用了原为进攻马其诺防线而研发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炮 —— “古斯塔夫”巨炮,以及“卡尔”重型臼炮。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600毫米Karl“卡尔”重型臼炮,弹重两种:2.17吨,280公斤高爆炸药。1.7吨,200公斤高爆炸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800毫米古斯塔夫巨炮,弹重7.1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炮。战役期间共发射48枚,其中一枚穿透30多米,命中弹药库。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古斯塔夫巨炮的炮弹

日俄203高地争夺战

这是日俄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国旅顺的一场恶战。因日军急于要在中长铁路修建成功之前打败俄国,而俄军在203高地采用了坚固的混凝土工事、高压电网、马克沁机枪、投掷炸弹等防御手段。主攻的日军第3集团军司令乃木希典采用“肉弹攻击法”不断地向203高地攻击,因此日军伤亡巨大,他的儿子也在此战中战死。最终,日军调集了280mm榴弹炮轰塌了俄军在山顶的工事,最终才以伤亡近1.7万人的代价(相比之下俄军伤亡为6000人)占领了该高地。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日军280mm榴弹炮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日本以此真实战例为背景拍摄的电影《203高地》

因乃木希典的攻击给日军造成的伤亡过大,因此日军很多高官对乃木希典意见非常大,甚至要求撤换他的职务。但当时日本天皇对他给予了强力的支持。在天皇过世后,乃木希典夫妇两人竟然追随天皇自杀殉葬,被日本列为军神。二战中日军的万岁冲锋与乃木希典的肉弹攻击战法有一定的渊源。

解放战争双堆集战役

这是1948年底,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围歼国民党黄维12兵团的战役。黄维第12兵团被围在双堆集后,以汽车阵在外围形成一个相对坚固的防御阵地。这种环形防御工事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军也经常采用,并给志愿军造成巨大的困难和伤亡,并且造成了诸如长津湖战役中未能全歼被围的美陆战一师,以及砥平里战斗失败等不同程度的挫折。在双堆集战役中,解放军采用了很简易,但却算得上是一种“重火力”的飞雷炮,有效攻破了第12兵团的汽车阵。这种飞雷炮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的工兵连长聂佩璋在1947年晋西南战役之后,总结大量实战中的经验研究发明出来的。它就是采用汽油桶当类似臼炮的炮筒,放两个炸药包,外面一个当炮弹,里面一个当驱动的火药。这种简易臼炮射程很短,只有一百多米,准确性也很差。但因为可以将炸药包直接投送到敌方坚固阵地上爆炸,因此杀伤力还是非常强的。一般的汽车甚至当时的坦克也经受不住这种火力的打击。如果是落到敌方士兵阵地上爆炸,强大的冲击波能把士兵震得七窍流血而亡,因此得名“没良心炮”。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解放军发明的飞雷炮

此战借助这种简易的重火力,解放军以伤亡3.86万人代价造成第12兵团伤亡4.6万人,并且俘虏了4.6万人,加起上起义5500人和投诚的3300,接近全歼了第12兵团的12万人。

锦州战役及天津战役

纵观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攻城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锦州战役之前,攻占一个城市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都是以周、月甚至以年计算。能以天计算就很不错了。例如,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用8个昼夜攻下济南,这在当时已经算相当好了。1948年6月16日发起的开封战役,当时开封城内国民党军兵力空虚,加上保安和后勤部队总数只有4万。华野以3纵和8纵突袭方式围攻开封,到当月22日最后完成攻城,用了6天时间。仅仅就在锦州战役之前不到半年时间的长春战役,东北野战军强攻长春并没有成功,只好改成围城。

但是,自锦州战役开始,解放军攻城时间就是以小时来计算了。当时锦州有国民党重兵防守,1948年10月14日上午10点锦州总攻开始,到15日下午18点,总共仅用了31个小时就解决了战斗,全歼守敌范汉杰所部10多万人的重兵。天津战役更是只用了29个小时,就全歼守敌陈长捷所部13万人。这种攻城的节奏当时惊呆了国民党内部,无法理解是怎么做到的。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在冷兵器甚至是在热兵器初期,城墙是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攻城都会极为困难,并且需要大量专业的重装备。《孙子兵法》中就说“攻城为不得已”。当年迦太基军事将领汉尼拔在率军攻入罗马后,之所以不能直接去进攻首都罗马城,就是因为缺乏攻城的重装备。

就是因为攻城的极度困难,在锦州战役发起之前,林彪一直就对打锦州非常犹豫。但是,在锦州战役之前,10月1日攻打义县的战斗中,解放军找到了攻城的突破性战术手段。义县城墙很厚,防御很坚固。四野本以为要打很长时间,但事实上3纵和炮纵合力仅用4小时就打下来了。此战中炮纵兵摸索出了攻城战中使用炮兵的绝佳战术:大炮上刺刀。就是通过大型交通壕将火炮尽可能拉到距离城墙很近的百米距离,这样直接平射就可瞬间将城墙轰倒。顺便提一下,也正是在这次战斗中,我军非常杰出的炮兵司令朱瑞亲临一线去查验刚缴获的一门美式榴弹炮而触雷身亡。10月2日晚,林彪还在犹豫要不要最后下决心打锦州,并单独给中央军委发电报建议回师去打长春,因为听到国民党东进兵团增兵。3日早上9点林、罗、刘就主动发电报主动撤回了前一晚回师长春的建议,并且对打锦州变得非常有信心,而中央军委还没回复这个电报。这个极富戏剧性的变化就是当晚林彪在发电报前还没有仔细了解到义县攻城如此顺利的原因总结,而在发电报后仔细了解到此战中发明的全新攻城战法后,马上对攻打锦州有了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四野快速总结和丰富攻城经验,如当攻破城墙后,尽可能绕开敌方火力点,采用穿墙破洞的方法,将小型炮组搬到敌指挥核心附近,直接用火炮将敌指挥中心打掉。这种成系列的超高速攻城手段,有效化解了坚固城防工事造成的攻城困难。这些攻城战术后来迅速在全军推广,使得我军此后势如破竹,横扫全国再无任何障碍阻挡,直至台海天堑。如果半年之前四野就已经掌握了这些战术,长春也早就被打下来了。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天津战役中穿墙破洞直接攻入市中心提供火力支援的小型炮组

血战睢阳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这是平定安史之乱中非常重要的一场城市攻防战。

公元756年,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就7000左右(也有些说9000,这些数据的差异并不会改变双方兵力差一个多数量级的基本事实)。进攻的叛军高峰时达18万之众。此役前后经历400余战,竟然歼灭安史之乱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之久。

钓鱼城之战

1259年-1279年,王坚等率军抵挡蒙古大军的进攻,居然坚守城池几十年,并且此战导致蒙军主帅蒙哥汗阵亡。对整个人类的历史都产生重大影响。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钓鱼城遗址

二、 攻坚战特点总结

从以上历史上的战例可初步总结出攻坚战的基本特点。

1. 畸形的交换比

由于攻坚战基本条件是防守一方会有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或阵地等,因此很可能带来以下两个重要的后果:

防守一方奇低的伤亡率。如果形成“坚盾型零伤亡作战”,就可能会以极小的代价对进攻一方造成巨大的杀伤。

进攻一方奇高的伤亡率。二战中欧洲战场的柏林战役中,最后进攻国会大厦时,三座坚不可摧的防空塔对苏军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的杀伤。据不完全统计,三座防空塔仅击落的苏军飞机就高达不可思议的5700多架。仅攻入国会大厦的当天,其中一座防空塔就歼灭了苏军一个重型坦克团。在攻占国会大厦阶段伤亡的苏军达到10万,这三座防空塔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直到德国投降,这三座防空塔也未被攻陷。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德国坚不可摧的防空塔

以上基本格局如果不能有效改变,作为进攻一方要么即使最终攻下来,也是代价极为高昂的惨胜。因此,攻坚战搞不好就会造成非常畸形的,特别有利于防守一方的交换比。

2.耗时漫长甚至可能失败

因为进攻方损失可能非常惨重,进展很慢,因此攻坚时间可能非常长。在付出惨重伤亡后,还很可能导致进攻最终失败。

3.攻破防守一方的心理防线

在很多拥有坚固防御工事的战役中,防守一方的顽强远超过一般的想象。甚至于明知道抵抗下去最终将全军覆灭,依然选择血战到底,直到战至最后一人。其原因在于初期利用极其坚固的防御工事给对手造成巨大杀伤后,形成了超强的心理防线 —— 已经给对手造成巨大的杀伤,会有胜利的巨大希望。即使最后战败,也是虽败犹荣。

而成功的攻坚战,是在一开始就以极小的代价迅速破防,从而快速击穿防守一方的心理防线,使敌方要么弃城而逃,要么战败投降。

4. “超级变态”的进攻武器

要想在攻坚战中获得胜利,首先必须要彻底改变特别有利于防守一方的畸形交换比以及进攻中的战损。因此,其往往采用可称为“超级变态”的进攻武器。这种超级变态体现在:

  • 要么是战斗部超级变态地巨大。
  • 要么是数量超级变态地多。
  • 要么是对常规武器超常规地使用和发挥。

要理解为什么攻坚战中需要如此特别的感觉是“变态级别”的武器,需要先从军事理论上理解一下直接击毁与间接击毁的概念(参见《超越战争论》P7)。

三、直接击毁与间接击毁

1.通过间接击毁超强放大的毁灭能量

一般的火力是基于攻击敌方的常规武器装备。只要破坏力和攻击力足以击穿敌方武器装备防护能力,就足以毁灭敌方。这个成功的重要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攻击方的炮弹等破坏力足够(这些属于直接击毁),而是敌方的武器装备往往在被击穿后会引发“殉爆”,从而导致比进攻武器大得多的破坏(属于间接击毁)。例如,穿甲弹一般只要击穿坦克装甲,即使只是弹头破片和击碎的坦克装甲破片,就足以造成敌方坦克内的人员伤亡、尤其弹药爆炸,引发殉爆,从而造成毁灭性后果。因此,对付坦克的穿甲弹并不在意装药量多少,关键是破甲能力。

有些军迷在讨论如何击沉航母的问题时,常常会引用美军进行的打击退役航母的实验。美军采用鱼雷,反舰导弹等多种火力对退役航母进行攻击,但持续攻击了约1个月,这个航母才被击沉。很多军迷以此案例认为现在要击沉现代化的航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要混淆了这种和平时期的打击实验与实战中航母被火力命中天壤之别的巨大差异。实战中航母是必须携带大量弹药和航空燃油的,即使核动力航母自己不用燃油,也必须要为航母上的舰载机提供大量航空油料。一旦被敌方火力击穿并被引爆,引发航母携带的远远超过攻击火力成百上千倍的弹药和燃油殉爆造成间接击毁的话,很难不沉。中途岛中日本的四艘重型航母飞龙、苍龙、赤城、加贺,就是因为被美军航空炸弹命中后引发强烈的殉爆等间接击毁而很快沉没的。仅仅几枚航空炸弹的能量本身的确不可能炸沉一艘航母。

在战役过程中,这些武器装备一旦被击中造成损伤,要在短时间内修复也需要非常强大的后勤修复能力支持。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坦克被击中后引发殉爆的间接击毁

反坦克武器爆炸能量一般很少能直接把坦克舱盖炸开的,能炸成这样都是坦克内部还存有的大量弹药从内部被引爆造成间接击毁的结果。常规情况下,武器装备受到的间接击毁伤害程度远远大于直接击毁。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受到一个月攻击后才沉没的,已经没有携带弹药和燃料的美军报废航母。这个实验证明的结果不是航母难以被击沉,而是如果没有间接击毁,直接击毁的效力几乎不值一提。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途岛海战日军航母因关键时刻更换舰载机弹药,导致甲板上堆满炸弹。这使受到美军临空轰炸的弹药攻击命中后更容易发生殉爆等间接击毁。

在实际的战争中,绝大多数坦克、军舰都不是被敌人的弹药炸毁,而是被自己携带的弹药炸毁的。进攻一方命中的弹药作用只是一个引爆的引信、雷管甚至是火柴。

即使大如航母,内部空间也是非常狭窄的。其自带的众多弹药、燃油等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因此,只要打穿其防护装甲,命中弹药库,只要一枚单兵手榴弹的爆炸能力引燃其弹药库,间接击毁的后果就是毁灭性的。

间接击毁可以利用的能量范围是很广的。例如,利用水库制造洪水进行水攻就是战史上经常见到的。为了加强水攻的能量,往往刻意在攻击前关闭闸门,蓄积更多的水量,从而使水攻时释放的间接击毁能量更大。《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关羽水淹七军,获得了“擒于禁,斩庞德”的战果(《三国志》正史中记载为自然洪水灾害,只是关羽利用了自然灾害,不过这同样也充分说明了利用间接击毁的强大威力)。二战时的1943年5月16晚上10点,盟军出动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炸毁了鲁尔的三座水坝,并淹没了鲁尔工业区,获得了比数百架轰炸机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轰炸的破坏力还要强大的效果。1951年4月,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中,39军军长吴信泉利用水攻的间接击毁方法,对华川水库故意完全关闭蓄积了8天的水量,然后在汉江下游美军正在渡江时,于4月9日临晨3点突然放水。下游汉江的水面,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就上涨了3-4米,奔流而下的湖水一下子就冲垮了美军架设的工兵桥。汽车、坦克不仅被冲得七零八落,而且大量进水损坏,不得不停下来进行修理。39军未放一枪就有效阻挡美军一个星期的时间无法前进。

这次水淹美军的行动产生了一系列后续的影响。随后进行的第五次战役中,5月美军为阻止志愿军进攻,居然也学39军水攻战术,但却是把华川水坝给直接炸了。39军为给朝鲜人民留下这座最早的水电站资源,只是通过闸门放水进行水攻,但美军就没这个道德考虑。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1951年5月被美军炸毁的华川水电站

第五次战役后期,志愿军58师在华川水坝下面不远的地方自发地打了一场著名的华川阻击战,它的战略价值与铁原阻击战不相上下。

20世纪80年代,朝鲜不顾韩国的抗议,在北汉江上游修建了临南水库,当时军人出身的韩国总统全斗焕认为这是朝鲜的“阴谋”—— 临南水库将会拦住每年流向下游(韩国一侧)的十八亿吨水,然后进行水攻,到时累积总量为200亿吨的水将会淹没韩国大片地区,朝鲜可能以此破坏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为了防范朝鲜的水攻,全斗焕就修了一个和平水库。说是水库,其实平时不拦水,也不发电,纯粹只是为了朝鲜在上游利用临南水库进行水攻时,就用和平水库来拦住洪水控制流量。但后来发现临南水库的库容没有那么夸张的200亿吨,实际储水量只有26亿吨。由此可见当年39军对美军进行成功的水攻给对手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利用山林枯草进行火攻,同样是战争史上常常见到的战术。《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篇”就是主要讲火攻之法的,其中也谈到水攻。

2.攻坚战中一般情况下难以利用间接击毁

在攻坚战中,分散在广大区域上的防御工事一般很少会与弹药库正好都集中在一起。这就只能依靠攻击一方的火力将其防御能力一点一点地硬啃掉,而不能指望敌方内部弹药、燃料、易燃物品的爆燃等间接击毁来高度放大攻击的效果。另一方面,即使防御工事等遭受很大毁伤,往往也可能很快就简单地被修复。因此常规的火力毁伤作用非常有限。

例如,在苏芬战争中,小国芬兰表面上军事力量远远不如苏联,但它们在初期的防御中获得了巨大的成效。尤其一些防御工事在冬季极为寒冷的天气里,只要通过简单地浇上水,就可以结出很厚的冰,从而获得很强的防御能力。白天被苏军火炮击伤后,晚上再对被破坏的地方多浇些水,很快就修复如初。后来苏军只有不停歇用火炮轰击,才能将芬兰军队的防御阵地有效摧毁。在中国战史中,也早就有用冰简单构筑坚固防御工事的战例。据《曹瞒传》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娄子伯随曹操在关中进攻马超。九月,曹军抢占渭河南岸。但是一到南岸,马超的骑兵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曹军就没有时间扎营。岸边又都是松软的沙子,更没有办法扎营。娄子伯就献计用沙土构筑防御工事,简单浇上水结成冰,一夜之间就形成了坚固的防御墙体。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对此也有提到,只是将娄子伯描述成隐居的世外高人,在战时对曹操指点了这一招。

因此,要想攻破敌方防守坚固的工事、防线等,必须要准备具有超级变态级别战斗部的弹药,或者对常规弹药数量超级变态庞大的使用,或者对常规武器超常规的发挥,以此弥补缺少间接击毁带来的击毁能力严重缺乏。否则就难以有效地,快速地攻破防御工事。

四、现代条件下的坚固防御

在现代,随着空军以及远程武器的大量普及,传统的城墙等已经不再成为障碍。但是,地雷群、碉堡、地道、各类障碍等工事依然会是非常有效的防御武器。另外,会形成以攻为守的防御形态。例如,各型火炮群,防空导弹群等以攻为守的方式形成坚固的防御网。虽然如此,攻坚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必须采用超级变态的强大火力将敌方的防御能力尽快摧毁,不仅突破敌方的防御阵地,而且快速突破敌方的心理防线。

五、 渡海作战案例及规律

1. 渡海作战案例分析

渡海作战成败的案例都有很多。

金门战役。这是一次著名的失败渡海作战案例,也是解放军历史上极少有的接近100%全军覆灭的战例。即使很多所称“全军覆灭”,往往也有部分人员甚至达到10%-20%的人员分散突围出去。但金门战役因为渡海过去以后渡海的船只几乎尽数毁掉,因此接近一个师(三个团加一个营)的兵力100%伤亡或被俘。据说有个位数的士兵泅渡十公里的海峡逃回来。

解放海南。金门、登步岛等战役失利,军委等都要求延缓战役时间情况下,韩先楚等力主赶在4月顺风气象条件下提前发起战役。在先期部分偷渡成功的先头部队及琼崖纵队作内应等条件下,此次渡海作战大获成功。

诺曼底登陆。为了渡海作战成功,盟军煞费苦心地在先期进行了大量战略欺骗行动,由巴顿将军伪装的一个集团军造成在加莱地区登录的假象,事实上选择了距离最远的诺曼底地区,以及三天气候较好的D日发起登陆作战行动。大多数登陆点非常顺利,但在奥马哈海滩还是遭遇了德军凭借坚固工事进行的激烈抵抗,此处的登陆部队伤亡惨重。后来17艘美海军驱逐舰前进至距离海滩仅730米处,用舰炮轰击德军阵地,近距离为登陆部队提供强大且准确的火力支援,才使登陆部队快速突破德军防线。

一些失败的两栖登陆案例在诺曼底登陆前两年的1942年8月19日,盟军进行过一次小型的登陆战役,地点在法国沿海的迪耶普。此战盟军投入6086名官兵,其中4963名为加拿大军队官兵。其他还有约1000名英军士兵和少量其他国家盟国士兵。此战仅从军事角度是完败,德军仅以600人的伤亡,使参战加拿大军队阵亡907人、受伤568人、被俘1946人;英国军队敢死队总共伤亡和被俘247人。皇家海军损失1艘驱逐舰、33艘登陆艇和550名水兵。皇家空军牺牲了153名空勤人员,106架战机。盟军已接近全军覆灭了,人员交换比达到1:7.3。当然,失败了总得找点理由,有些说法说盟军是为了获得德国“弗雷娅28”雷达及无线通讯的机密参数,也有说是为窃取当时德国的四转子恩尼格玛密码机(难以理解这些活为什么不用间谍去干,而竟然要用6000多士兵),也有说是为应付斯大林开辟西线战场的要求,还有说是为两年后的诺曼底登陆制造盟军会在加莱地区登陆的假象,或摸索登陆经验。指挥此战的蒙巴顿上将后来评价说:“在迪耶普奇袭中每伤亡1名士兵,在诺曼底登陆中就能少伤亡10名士兵,迪耶普奇袭就是诺曼底登陆的前奏”。但不管怎么说,从登陆战本身来说,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施琅收复台湾。这是发生在1683年7月8日开始的清朝统一台湾的战争。在16日澎湖水域的海上决战中,早上起了台风,本来风向于清军不利,但至中午风向发生变化,海上吹起对清军有利的南风。施琅利用非常有利的风向全力进攻,获得了交换比极为出色的大胜。共毙伤郑军12000人,俘5000余人,击毁、缴获战船190余艘。清军阵亡329人,伤1800余人,船只无一损失。澎湖海战的大获得全胜,不仅严重动摇郑军的军心,而且郑军2万主力近乎全军覆灭的损失,也使其失去抵抗的能力。施琅也极积地采取攻心战术,以武促统,因此在台湾本岛的进攻战役中遭遇的抵抗非常轻微,并且郑克塽很快投降。由于这个就是收复台湾的统一之战,因此参考意义无疑非常巨大。从此战中可见,如果能在外海决战中使台军遭受巨大损失,将会极大减轻攻击台湾本岛时的压力。

2. 渡海作战一般规律

渡海作战可以分解为渡海与攻坚两个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把攻坚作战分开进行案例分析和规律总结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加看清攻坚战的一般规律。简单从以上案例可见,渡海的两栖作战有一些特殊的规律。如:风向、风力、潮汐、船只……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在过去,气象条件对渡海以及海上作战有非常重大的影响。金门战役失利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意识到气象条件对海战的影响会这么大。因为没有注意潮汐影响,第一波攻击的船只绝大部分因部队上岸后正好赶上落潮,攻击用的船只都陷死在滩头,成为敌方炮火的活靶子。船只大部分被毁,后续梯队就无法上来。虽然此战有多方面的教训,但如果这一个因素能事先察明,第一波攻击的船只能回来,将后续的3万主力源源不断运上去,其他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船只尽数被毁,相当于完全被切断了后路,这就会使先上去的攻击部队面临必败的结局。

当然,以上问题并不是绝对的。海洋的特殊性无非就是潮汐、海风、海浪、洋流等少数几个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如果船只能够完全克服潮汐、海浪与风向的影响,那么海洋就成为平地,天堑就会变为通途。

六、 台军的抗登陆防御体系及破解

近20多年来,台军通过“精实案”“精进案”“精粹案”“勇固案”等,建立起相应的防御体系。但无论如何改变,其防御大致可分为三道障碍带和四层火力。这是由台湾本身的地理形态所固有决定的战略态势。

1.临时布设与永备设置的三道障碍带

第一道,水中隔阻带:离岸15-30公里。水雷、浮游栏障。

第二道,水际隔阻带:低潮线至高潮线之间的水域。一般有2至4道障碍物,重要地段6至8道障碍物。由轨条砦、钢栅、铁钉桩、抗登陆水雷等构成。以上两道隔阻带主要用于阻挡进行两栖登陆进攻一方泛水编波阶段的部队。

第三道,滩头隔阻带:高潮线至前沿阵地。三角椎、铁丝网、炸雷、汽油桶。纵深200-400米,多的地方达800米。这个隔阻带主要用于阻挡已经登上滩头阵地的部队。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以上障碍带中的障碍可分为临时布设与永备障碍两类。临时布设的有:第一道中的水雷、浮游栏障,第二道中的抗登陆水雷,第三道中的临时布设铁丝网、炸雷、汽油桶等。

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分清楚临时布设与永备障碍两类,是因为对付它们的方法有可能完全不同。之所以有临时布设,是因为它们平时对防御一方自己也是极为危险的东西,如果不是正处于防御战争进行时期,不能进行设置,否则对自己人也极易造成伤害。正因为是临时设置,所以,进攻一方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清除。

一是如同清除永备障碍一样,用常规方法一个一个地破障清理。

二是如果能在攻坚战中以突袭方式快速攻破障碍带,在防御一方根本就还没有进行这种临时障碍布设之前就攻破了防线,那么就不存在清除这类障碍的问题 —— 最好的破障方法是根本就不让这类临时障碍有出现的时间和机会。如此一来,就可极大减轻破障的困难。

2.四层火力

第一层火力:由中远程战略武器构成。主要目的是威慑大陆内地战略目标,不是针对登陆兵力。包括雄风2E战略巡航导弹,最大射程500-1000公里,战斗部500公斤。

第二层火力:主要目标针对半渡的大型船只。主要装备及性能如下:

装备

射程

战斗部

雄风1反舰导弹

40公里

100公斤

雄风2反舰导弹

100公里

180公斤

第雄风3反舰导弹

美制“鱼叉”

130-140公里

110公里

150公斤

230公斤

法制“飞鱼”

65公里

165公斤

第三层火力:主要目标针对泛水编波阶段的冲滩船只及人员。主要装备及性能如下:

装备

射程

战斗部

备注

工蜂3/4型火箭炮

9公斤

弹重24.4公斤

40管

工蜂六型火箭炮

15公斤

弹重62.8公斤

45管

雷霆2000火箭炮

45公里

_

MK15、30、45三种 模组

203毫米榴弹炮

29公里

_

数量130门

155毫米榴弹炮

23公里

_

数量700门

75毫米榴弹炮

11公里

_

数量750门

放射性计量学

8.79公里

_

_

第四层火力:主要目标针对第二和第三隔阻带的冲滩船只及人员。主要装备为各型迫击炮及轻重机枪等。台军装备的主要迫击炮及性能如下:

装备

射程

T75式81毫米迫击炮

3.5公里

T62式107毫米迫击炮

5.65、6.8、4.62公里

T73式60毫米迫击炮

1.83公里

M29式81毫米迫击炮

3.987、4.985、4.8公里

T86式120毫米迫击炮

9.3公里

T75式60毫米迫击炮

3.489公里

T41式81毫米迫击炮

3.016公里

台军要求阻延解放军登陆部队于15公里以外,大部消灭于8公里以外。要求各火力在接到预警后1小时内到位并做好发射准备。这个时间已经是相当高的要求,再想缩短是极为困难的。

之所以进一步缩短预警时间是很困难的事情,并不是说技术上绝对做不到,而是再缩短的话,就会过度,很容易遭到进攻一方采用战略误导手段反复折腾。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在大陆解放军早已经封存022隐身导弹快艇的时侯,被网友戏称为大号022的台军沱江级军舰,第一艘原型舰618号2014年3月14日举行下水仪式。第二艘619号2020年底才刚刚下水,  2021年7月27日入列,到现在也就这两艘。况且最大航速只能达到35节,排水量约700吨,装载8枚雄风II与8枚雄风III反舰导弹。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取代原“海蛟大队”“海鸥级”的“光华六号”飞弹快艇,最高航速30节

3.破解台军抗登陆防御体系的最佳方法——大兵团突袭型零伤亡作战

由于台湾终将面对大陆解放军的两栖登陆作战,所以从战略上说是没有任何突然性可言的。并且从政治角度考虑,我们不能采用不宣而战等有利突袭的方法发起两栖登陆作战。因此,要获得突然性是存在很多客观上困难的。但是,正如我们在前一篇“如何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统一战争?”中所说,只要进攻一方握有打第一枪的权力,突袭在军事理论原则上说就是不可能被破解的。人们一提起“毛泽东军事思想”,首先想到的就是游击战,而游击战最核心的战术思想,并不是表面上的“游击”这个词所传达的,用最准确的军事学术语言来进行定义就是:“无必须战果目标的全突袭型零伤亡作战”。而全突袭型零伤亡作战并不止是小规模作战,也可以是大兵团的突袭型零伤亡作战。后者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特别充分展现出来的战略战术。

设想一下,如果能在台湾1小时的准备时间之内,解放军两栖登陆部队就已经攻占了滩头甚至滩头纵深阵地,以上三道隔阻带和四层火力网的绝大多数防御功效就没了。在敌人的火炮架起来之前就占领敌人的炮位,是破解敌方火力最佳的战术。能否做到这一点呢?问题是,我们必须以这样的战略战术思想来发展自己的武器装备,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不是按照美军的打法,去发展我们特定的统一战争的武器装备。

另外,谁说发起攻击的起点一定是大陆沿海大型港口?在这里大型两栖登陆舰集结完出发,以最高22节的航速慢慢腾腾地航行到距离登陆点十几公里或二、三十公里的地方放下726、ZTD-05进行泛水编波作业,最后冲滩登陆。要是这么干,从出发到冲滩登陆,人员装备上岸,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四层火力网和所有临时隔阻带当然都有充分时间布设好了。

但是,如果开始发起战役的起点是提前埋伏在海峡中线,甚至是离台岛海岸线二、三十公里地方的一只奇兵呢?抗美援朝时邱少云是为什么牺牲的呢?就是因为总攻发起之前提前埋伏在距离敌方阵地仅仅几十米的地方。

如果解放军的登陆装备航速是100节而不是22节呢?

……

中华统一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

台军防御体系

七、 如何破解巷战?

1.即使在今天,城市巷战依然可能是巨大的灾难

即使解放军实现了登岛,还有一个巨大的难题是:如果还有剩下的台独分子依靠城市街垒工事与解放军打巷战该怎么办?这是最为麻烦和头疼的事情。也是很多台独分子敢于对抗到底的依仗所在。因为很清楚地知道大陆会投鼠忌器,即使打赢了如果面对普通百姓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就会难以下决心。

不要说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等惨烈的巷战,就是1994年12月至1996年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装甲部队就在格罗兹尼的城市巷战中就遭受过惨重的伤亡,26辆坦克损失20辆,120辆装甲战斗车辆则损失了102辆。之所以造如此巨大的伤亡,就是在狭窄的城市巷子里,一旦把头尾的装甲战车先击毁,整个车队就被全封死成活靶子了。而在敌军和普通民众混在一起的城市里,放手开火必然伤及无辜,不放手开火自己又会很容易受损。所以,如果不能设计有效的战略战术,一旦陷入城市巷战的话,即使在今天依然会是巨大的战争泥潭。现代的美军虽然在很多战争中的开战之初顺利地拿下城市,但在驻守城市过程中依然遭受了很多游击队的各种袭击而伤亡严重。

2.打城市的软肋

美军在现代是有很多成功攻下城市经验的。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很多人以为在进入巴格达的过程中会有激烈的巷战,可最终美军却面对近乎空城的局面。这是通过私下买通以及心理上征服了共和国卫队,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获得的胜利。这种方式对美军来说当然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那么,如果不能获得这种接近最佳的攻城效果怎么办?科索沃战争提供了另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打城市的软肋——电网、供水等。在科索沃战争初期,北约军队以绝对的制空权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轰炸,可是依然难以使南联盟民众放弃抗争,很多人平民依然士气高涨地在广场上聚众抗议。精确轰炸虽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平民伤亡,可是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有反抗意愿的平民就此更无所畏惧了。但当北约军队用石墨炸弹攻击电网,导致城市供电中断后,市民在没有供电的情况下士气很快就崩溃了。

现代的城市如果简单地直接攻击,每一栋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堡垒。但是,城市也是有非常脆弱软肋的,就是供电、供水,尤其是排污和下水道系统。这些系统一旦瘫痪,一个城市就没法生活下去,更别提打仗。现在很多城市一旦下起超越常规的暴雨时,城市内就会一片汪洋,整个城市全瘫痪了。高效的下水道排水是要做很多工作才能保持顺畅的事情,但如果要把它彻底堵上就太容易了。根本不用搞清楚城市下水道的管网是什么情况,只要把城市外围的下水道出口给封死,这个城市里的人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得全跑出来,哪里还需要去搞巷战?把电网、供水管网切断,把下水道出口全封死,也远比打巷战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3.城市整体拆迁战术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对方还是不投降呢?还有另一个终极的大招:就是整体拆迁。大陆最善长的是什么?就是旧城改造,成片拆迁啊。既然一个城市一定要打烂,那索性就整个城市地整体拆迁得了。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减少普通百姓的损失。所以,在面对一座台独分子一定要死扛到底的城市时,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不断公告和宣传城市内的所有百姓带着房产证出城到解放军这里办理征地拆迁补偿手续。拆迁补偿资金由军费垫资立即发放到位,以后由台湾财政收入还钱——当然要算利息的。事实上,这个工作不能等到统一战争进行的时候做,而是要从现在起就开始进行。可以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让台湾民众有机会在国家统一的合法网络上进行不动产预登记备案。这种预登记备案有多方面的好处:它本身就是对台独的持续心理打击。不要去听什么支持和反对统一的民意测验,那些根本没任何意义。去进行一下这样的民意测量:如果你在台湾的不动产被拆迁以后,你要不要拆迁补偿?如果回答“不要拆迁补偿”的比例能超过5%那才是出鬼了。真有台独分子就是不要拆迁补偿怎么办?如果真有这好事儿,那还有什么不好办的。当年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争得民心: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在台湾民众的命根子是什么?别扯什么抽象的意识形态,财产才是关键。

第二步,办理完拆迁补偿后马上搬家。不愿意为台独陪葬的人都拿上征地补偿金搬家出城。

第三步,所有不愿为台独分子陪葬的人出城后,对剩下的台独分子下最后通牒和公布政策,按解放军的老传统,愿意留下加入统一后台湾生活和建设的,先出城找地方住下;不愿在台湾待,想去其他国家的提供机票路费;一定要和解放军打一仗的留下来准备为台独陪葬 —— 一切来去自由。

第四步,对剩下比较顽固的台独分子,先按前面打城市软肋的方法逼其人员出城。出城后想法如果发生改变,按前面第三步处理。还是继续想打仗的吃饱喝足了送回城里 —— 还是一切来去自由。

第五步,面对最后剩下防守城市的、一定要顽固到底的台独分子,除保留少数文物类设施以外,对剩下的城市建筑,先进行消杀灭活(如地毯式云爆弹作业),再进行整体拆迁作业。

第六步,把后续工作完全交给房地产公司。先把剩下的文物保护起来,废墟先别动,封闭起来。先得进行城市的重新规划,土地招拍挂,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居住小区、医院、学校、商场、办公……工程设计。在这个等待设计的过程中,城市废墟可能经历一年左右的反复大雨浸泡等,绝对不可能会有任何侥幸能生存下来的台独分子了。然后再开始启动建设。

采用以上方法,解放军在整个过程中甚至都可以不用进城,实现零伤亡 —— 所以,解决巷战的最好方法是在最充分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前提下,消灭原来的城市和巷子。

巷之不存,巷战何在?巷战不在,何来巷战的我方伤亡?

可能有网友会提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如此之好,为什么美军不这么干?因为这么干的前提是准备好要去进行全面建设的。如果不准备去建设,也就不会去进行整体拆迁,他自己还想利用现有的设施呢!但我们是真正的仁义之师,是真心要去搞建设的,所以也就可以选择去破坏一个旧世界,这样才能有效地去建设一个新世界。

4.整体拆迁战术的好处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统一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台湾的民众能满意,充分感受到统一带给他们的好处。香港统一以后采取的是“只要香港不伸手要支持,中央政府就几乎放手不管”的态度,这么做是这有其历史原因的。事实证明这留下的麻烦非常多。既然是通过战争手段进行统一,那就得统一得彻底一些。整体拆迁战术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民众能马上拿到拆迁补偿。反正大陆已经说了统一之后所有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民生,那最大的民生就是很快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旧貌换新颜。即使和平解放的城市,以后也是要成片旧城改造拆迁的。对台独分子要顽固到底的城市,只要充分保证了民众的不动产和其他财产,整体拆迁也就等于没任何损失。真正值钱的是地皮,而不是那点破旧的钢筋混凝土。无论怎么炸怎么拆,地皮又不会有分毫的减少。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顾虑,统一也就没有了任何的后顾之忧。反正以后的台湾财政收入大陆一分钱也不准备拿,通过军费先垫资进行整体拆迁,等于国家借钱投资,以后中央还能合理合法地拿点借钱的利息呢?有什么不好?

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如果仅仅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简单的事情会变复杂,复杂的事情会变得更复杂。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当年之所以形成对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蒋介石降维打击的效果,关键区别就在于是从单纯的军事角度看待战争问题,还是从政治和民生角度综合看问题。

这种整体拆迁战术的其他好处是:

  • 即使台独分子完全清楚我们会这么做,有任何方法破解吗?完全无解。
  • 不会有钉子户。限期全部拆迁完毕,保证了建设进度。
  • 台湾民众可以快速地享受到统一后的好处和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使台湾的基础设施可以尽快赶上大陆的水平,民心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

如果采用以上策略,我就不相信真有台独分子其顽固程度能达到自愿被整体拆迁在废墟里。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一定要从肉体上歼灭这些台独分子,最顽固的结果也就是被人道地送出国拉倒,借此机会把最顽固的台独分子精准地尽可能一次性解决干净,省得将来留在统一后的台湾省一堆麻烦。

 

参考文章:

如何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统一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数学原理

如何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正确的认知从哪里来

《长津湖》及抗美援朝的军事科学解读

抗美援朝目的与战略深度解析

时事亮点:朝鲜战争是立国之本,中国地标陆军战术巅峰,打出中国国威!

美刺杀伊高官——错误战争理论的继续

9月8日《超越战争论》读书会 | 海读沙龙 No.52

《超越战争论》的智慧—— 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对《超越战争论》 理论最大的肯定

蜂群无人机改变战争的规律了吗?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战争研究的新境界

永恒的战争循环因果序列

孟良崮战役的战争维分割

战争维分割

“反恐战争”与武警部队的战略恢复地位

读书会之后汪涛答:“反恐战争”与武警部队的战略恢复地位

“突袭”—— 战争开始的方式

战术的最高境界——“战争维包含型零伤亡”的绝对优势

战争循环因果律—战争研究领域的牛顿第一定律

兰彻斯特定律——战争研究领域的开普勒定律

战争维:让战争的研究精确化

中美之间会发生战争吗?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9093.html

(2)
上一篇 2022年2月23日 下午12:33
下一篇 2022年2月23日 下午1: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