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上海、清零、居家隔离

作者:西西弗评论J

本文转载自:西西弗评论

疫情、上海、清零、居家隔离

上海的问题,不是决策科不科学的问题,而是组织管理的问题。

1

随笔聊聊上海的抗疫。其实很多内容在WB上已经讲过了。

清零还是放开,这是一个tradeoff, 是权衡利弊的选择。动态清零的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其实也能量化出来。放开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但有很大不确定性。动态清零好,还是放开好,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要基于科学,也可以争论。 

这个决策要考虑生命、经济、政治、社会多方面因素。不是一个区一级疾控中心的专家或者键盘侠就能判断清楚的。也不是一个城市的市领导就能作出的决策。 

所以放开还是清零,让有足够信息的人判断,专家也会给建议。我自己倾向清零更好,但只能代表我自己。 

包括我在内的中国99.9%的人,都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数据做这个判断。 

我能确信的只有三点:第一放开后疫情不会一瞬间消失。第二放开后经济不会一下子变好回到没有疫情的时刻。第三放开后一定会死更多的人。 

放开后经济变好变坏我没有足够数据判断,我主观估计会变坏。具体多死多少人无法准确估计,我自己估计30-200万之间。 

放开还是清零,这个问题当然是可以讨论的。 

但我反对两种人: 

一种是因为某些原因,觉得放开好。就拼命忽悠,说放开的好处多大多大。放开了经济就一夜之间会变好。什么放开也不会有重症不会死人等等。这种是骗子。 

另一种人因为某些原因,觉得放开好,就在执行清零时,用各种手段阻碍清零,破坏清零,或者动摇军心,鼓动他人阻碍清零破坏清零。这样做的结果大概率是增加了损失,拖长了清零的时间。  

2 

第二种人的问题,不是科学决策的问题,而是组织管理的问题。

一支军队,防守一条防线。司令员告诉大家,我们要坚守阵地,坚持到底。然后下面的一个团长认为,不应该坚守,应该撤退。内部确实有争论,团长也有自己的理由,但司令员没有接受他的反对意见,要求必须坚守阵地。 

如果团长认为自己是对的,科学真理站在自己一边,大家觉得团长是否有权带着自己的团放弃阵地自行撤离呢? 

这其实是个挺简单的道理。 

3月30日,上海市领导有个讲话,大家可以搜搜,国家级别也有讲话。上级的决策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你可以有反对意见,可以保留你的反对意见,但做为抗疫大军中的一员,你不能因为自己有反对意见就玩忽职守。(防杠:我相信上海疫控中心那一位专家没有玩忽职守,但上海基层存在玩忽职守的现象)但同时,也不应该用官方身份公开发表和政策不一致的,对当前政策会造成负面影响的观点 

再比如治水。是堵是疏,是战略选择。但如果已经做决定要堵,每个人都在努力修大堤。就算你认为应该疏导,也不能就把大堤挖了,或者在大堤上高呼把大堤挖了吧。 

看到一位市政协委员,医院教授的向社会公开发表的声明。要求居家隔离(这个还好),要求停止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停止封城。 

其他人努力修堤,体制内的领导和专家高呼,把大堤扒了。我总觉得不太妥当。 

就算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你的上级做了决策。你可能觉得决策不科学是SB。这很正常。一般下级都觉得上级是SB。 

你能因为这个,就不干活,或者按照你自己的思路不听老板的干活? 你能天天在公司公开说老板的决策是错的,老板是SB。那你迟早要被开掉吧。 

老板让你给A产品投1亿广告,你觉得老板是错的,你就把1个亿花在你认为正确的B产品吗? 

在其位,谋其政。拿了体制的好处,就要受体制的约束。匿名发声没人管,用官方身份发声,就要受身份的约束。  

3 

关于上海,有几点无论如何要批评的。

截止4月2日21时,上海现在0个高风险地区,13个中风险。 

派遣数千名医疗人员支援上海的江苏,9个高风险地区,11个中风险地区。 

同样派遣医疗队援沪的天津7个高风险地区,4个中风险。 

福建,24个高风险地区,92个中风险地区。 

这个上海怎么解释?按中高风险地区,上海应该增援江苏和福建。 

为了不让上海人外出受影响,刻意不升高风险,不设高风险地区。用一己之力摧毁了全国中高风险地区的可信度。这点没啥可洗的吧。太看重自己的地方利益了吧。 

另一点,就是无症状患者。 

上海就是把没有肺炎影像学证据的统统算成无症状感染者。 

而国家规定的全国统一的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是流行病学史+上呼吸道症状/发热 + 白细胞未升高 + 核酸阳性就是确诊。肺炎影像学并非必要条件。 

病毒感染白细胞基本不会升高,测血常规就知道。上海很明显没有按照全国统一标准,走具有上海特色的诊疗标准。 

除了诊疗方案,还有一个国务院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里面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是无临床症状且肺炎影像学证据。 

国务院发的白纸黑字的方案,上海可以另搞一套? 

当然,上海认为自己的标准更科学。但自认为自己更科学就可以不执行全国统一的确诊定义标准吗?  

4 

关于居家隔离和应收尽收。这不是原则分歧。

居家隔离,管理得好,也有可能清零。 

武汉2020年之后,做了几次抗体血清抽样,大概血液里面有抗体的低的不到4%,高的接近7%。有抗体的80%是无症状感染者。这是疫苗接种前的数据。 

从这一点看,武汉2020年第一波的实际感染人数应该在50万级别,是报告确诊人数10倍。这50万中的90%,在疫情期间是居家隔离状态,不是方舱。 

这45万居家隔离的轻症和无症状并没有让武汉清零失败。 

原则分歧是要不要以阶段性清零作为目标。 

目前有三个选项: 

1)封城+应收尽收+方舱的好处是封城时间短,能更快的解决问题。缺点是资源需要多,需要大量的场地和人员。扩散了有可能做不到。(其他城市的情况) 

2)居家隔离+封城问题是慢,清零可能需要封城2个月以上,如果严格管理也有可能解决问题。实现清零。(武汉当时的情况) 

3)如果居家隔离+不封城就是香港模式,彻底放弃清零。 

目前那些说要居家隔离的人,目标是第三个选项,他们不会接受为了居家隔离而延长封城时间的。 

为什么反复强调是流感,流感需要封城吗?流感需要居家隔离吗? 

所以,问一下主张居家隔离的人,如果社会面不清零(不在集中隔离范围内就是社会面)就一直封城,他们愿意吗? 

100%不愿意的。 

要居家隔离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如果有社会面不清零,就不解封的决心,如果真正能以阶段清零为目标,我完全不反对居家隔离。  

5 

总结两句: 

1) 是不是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是一个决策,要综合考虑生命、健康、经济、政治、社会因素,要基于科学做决策。这个我完全同意。但目前,我认为没有充分证据能证明放开会更好。面对不确定的风险,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放开更好,就应该坚持原先的政策。 

2)Omicron让中间路线几乎不存在了。韩国、香港都证明了这一点。清零不彻底,就是彻底不清零。一旦一个城市感染人数到四位数,控制非常难,清零成本极高。 

3)中央,孙副总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坚持动态清零。做为抗疫大军中的一员,可以有不同意见,可以向上反映。但不能因为有不同意见就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也不应该公开用官方身份动摇军心。决策无法有效执行,这是组织管理的问题。 

上海现在的政策执行情况非常不理想。如果上海这次压不下去了,还是要有预案,怎么办? 

一个选择是类似当年的湖北武汉,隔离上海,让上海做与病毒共存另一条路线的试点。这个不是做不到,当年湖北的疫情也没有广泛外溢。但上海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第二个选择就是全国都放开。这个后果就得仔细评估了。 

如果上海真彻底压不住,我是倾向于第一个选项。毕竟,我们总有一天会面临是否放开的抉择,先找一个城市做试点,也算是降低风险的一个思路。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68623.html

(1)
上一篇 2022年4月4日 上午11:55
下一篇 2022年4月4日 下午12: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网站已开通vip会员功能,付费文章和付费资源,vip会员均可免费查看与下载,建站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