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石:双边会晤重启,但中美不会有战术缓和

作者:云石

本文转载自:云石(ID:yunshi911)

最近中美总算恢复接触了——继中央外事办主任在维也纳与沙利文会晤后,65日,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访华,与外交部副部长在北京会晤。中断许久的中美高层接触,总算开始恢复。而后面这次会晤,中国官方给出的定语是“坦诚、建设性富有成效的”——这样的表述,在当前的中美关系大背景下,确实给人一种难得的积极印象。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美接下来会谈判缓和呢?

云石君的看法是,谈判是恢复了,缓和则未必。

首先,战略缓和,这个是不可能的。中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战略上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了。根子上来说,美国需要用霸权对全球嗜血,才能维持自己的体制和秩序不崩溃;而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再想继续向上,必然跟美国的霸权发生冲突。霸权与反霸,二者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碰撞的历史阶段,而这二者都涉及两国的根本利益,必须分出个结果。

所以,中美已经没有战略缓和的空间。

云石:双边会晤重启,但中美不会有战术缓和

当然,这一点,稍微懂点政治经济的也都明白。大家关注的,还是会不会战术缓和——也就是阶段性妥协,然后像09年那样,携手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其实这一点,云石君觉得,现在其实还看不出端倪——或者说两国自己也没拿定主意。迄今为止,这一轮中美会晤,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为谈判而谈判,至于最后是否战术缓和,还得看形势发展而定。

上面这段话怎么理解?我们可以分为战术缓和与谈判两个层面来解释:

如果从表面来看,对于战术缓和这件事,中美确实都是有客观需要的:

美国这边,加息加了一年,利率已经基本触顶,可通胀依然没有有效压住,所谓的全球收割,只把自家盟友坑的七荤八素,真正要收割的对象——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则基本上毛都没啃到几根。而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已经愈演愈烈,美国金融体系也出现了硅谷银行爆雷这样的雷,这一系列事件,证明虽然美国表面上仍然繁华红火,但实则系统性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而更要命的是,随着暂停美债上限法案的通过,下半年美国还要发行上万亿的国债。现在这市场环境,这么大规模的从市场抽水,很容易引爆比硅谷银行更大的雷——一旦这个过程中富国、大摩这种四大行规模的银行再爆掉一个,那就真的全完了!

所以,美国很希望中国购债——毕竟现在市场流动性已经很紧张了,如果美国不想美联储自己放水购债,让收水周期功亏一篑的话,只能找海外大买家帮忙——而中国不仅自身是美债的头号海外买家,而且中国今日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它的选择势必引发连锁反应。只要中国带头购买,市场就会对美债信心大增,进而踊跃购入。这样美债才能确保如数发行的同时,又不引发金融体系动荡。

这就是美国想跟中国战术缓和的原因。

而中国也有战术缓和的理由——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也看到了,内需不振,房地产低迷,失业率大增,城投债、地方债压顶,连一直独步全球的外贸,在美联储的强力加息抽水之下,也终于初露颓势——今年5月份,我国进出口3.45万亿元,增长0.5%。其中,出口1.95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万亿元,增长2.3%;贸易顺差4523.3亿元,收窄9.7%。按美元计价,今年5月份我国进出口5011.9亿美元,下降6.2%。其中,出口2835亿美元,下降7.5%;进口2176.9亿美元,下降4.5%;贸易顺差658.1亿美元,收窄16.1%

凭着产业升级的突破和一带一路的积累开拓,在过去一年美国加息周期中,我们的外贸逆势屡创新高,成为投资消费双双低迷环境下,支撑中国经济的关键支柱。而到了现在,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发酵和美元的紧缩,这份逆势向上也终于逆到了头。而如果美国继续把加息周期撑下去,中国外贸颓势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时候,如果中美战术缓和,达成合作共御经济危机,那么外部的紧缩会缓解,内部一直储备的刺激政策也能够安全打出,经济困境就可以反转。

既然中美都有战术缓和的需求,那接下来是不是就是谈判——妥协——合作水到渠成呢?

这个其实未必。虽然中美都有战术缓和的需求,但也有战术缓和的阻碍。所谓的阻碍,表面上是中美双方要价的差距太大,根子上,还是中美在霸权与反霸之间的斗争已至关键局点。

这一轮经济危机和美元加息周期,我们给的定义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之所以把它抬得这么高,就是因为,这一轮加息和危机应对的成败,将对美国实力乃至美国霸权产生关键性影响。

如果这一次美国挺了过去,那就依然是全球霸主,依然可以继续薅羊毛,而新兴国家则依然要在美国霸权阴影下生活——甚至作为头号新兴大国,作为反霸联盟总后台,作为美国最大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则会被回过劲儿来的美国更加强势的针对,而在大变局中变得首鼠两端,开始在中美间骑墙的其他国家,则会重新回到美国羽翼下——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的战略博弈中面临极为不利的整体态势。

而如果这一次美国没挺过去,倒在了中国前头。那就是国力的史诗级滑坡,就是美元信用的疯狂坍塌,就是美国霸权的大幅松动。接下来中国将凭借之前储备的大量刺激政策,拯救自己的同时,带动全球经济反弹,并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庞大的消费市场,将大把的海外国家吸引到自家经济体系当中,而各国眼见于此,也会加速站队中国。受此内外双重加持,中国将真正实现硬实力和政治经济影响力上跟美国分庭抗礼,并趁机巩固美落中起的大趋势。而中美博弈,也会从当前历史阶段的美攻中守,变为下一个历史阶段的中攻没守,未来十年的国运将一片光明。

这就是中美明明都难受的要死,却都咬牙不想先妥协的原因——这一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两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双方都想对方多妥协一些,自己少牺牲一点,都希望自己能在这场战术缓和中占据有利的生态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宁愿搞出一边缩表,一边给暴雷的银行定向输水的骚操作,宁愿顶着5个点的超高利率去发债——虽然这怎么看都是饮鸩止渴,但只要能扛下去,扛到中国先服软,哪怕是毒酒美国也愿意喝。而中国这边也是一样——分明手上捏着一大堆牌,却拼着房地产颓靡,拼着失业率高企,拼地方债、城投债风险大增,也就死活不放大招救市——说到底,双方这么糟践自己,就是不想在中美博弈中输了阵,不想让对方占了便宜。

既然两边都是这种心态,那怎么战术缓和?非要缓和,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一方山穷水尽,实在撑不下去,再强撑就要爆了,然后不得不认怂服软。

但现在,明显还没到这个时候。虽然双方都很难受,里子可能也都受了内伤,但至少面子上双方都还死撑着——表面上也让自己看起来似乎还撑得下去。

这种情况下,战术缓和,怎么实现得了?

那么,既然现下没有战术缓和的空间,为什么还要会晤谈判呢?双方继续抻着,等谁先抻不下去了,再来谈判呗——毕竟也只有到那个时候,战术缓和才有可能实现。

对此,云石君的理解,是当前时间段,谈判不是手段,谈判本身就是目的。

美国来说,它也心里明白,眼下很难谈出结果。但现在它的情况,确实憋的很难受,尤其是马上就要发债,中国这边如果不接招,甚至拆台的话,那发债很有可能就发出乱子。这种情况下,哪怕美国还不想交出筹码先认怂,也必须要把跟中国战术缓和的姿态做起来。哪怕最后谈不成,但只要这个姿态存在,市场对发债导致金融动荡的担忧就会降低很多。而且,谈判的过程本身也有利于双方减少分歧,增进了解,重建互信。把这个接触平台先搭起来,后面边走边看,如果发债顺利也就罢了,如果真发债发出了幺蛾子,把自己金融体系玩崩了,不得不向中国妥协,那有这个基础在,达成战术缓和,合作拯救危机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毕竟经历过金融海啸后,大家都知道,一旦崩盘,救市的时间窗口是非常小的,必须抓紧时间。

而对中国来说,首先不排除跟美国一样的考虑——也就是万一自己先抻不下去,也得赶紧妥协,抓紧时间战术缓和自救。不过考虑到中国到现在为止也都仅仅是在防守,并没有主动出击针对美国搞定向爆破——比如抛美债,加速强推去美元化(现在的去美元化操作更多的是顺水推舟)什么的。所以从这个迹象来看,可能中国应该还有更多余力,自认为能比美国抻的更久。而且以美强中弱、美攻中守的总体格局,真中国混到抻不住要爆的时候,美国最大的可能不是接受中国妥协,而是痛打落水狗。

所以这不算最主要原因。

最关键的原因,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稳住美国的一种手段。毕竟现在的格局依然是是美强中弱,美攻中守。所以就算中国耐受力比美国更强,但也担心美国玩不下去了狗急跳墙——毕竟美国真觉得自己抻不住的话,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撕破脸摊牌,在东亚拱火。

虽然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并不怕跟美国打仗,也做好了大打的准备,但鉴于时间在我们这边,所以能不打,那肯定还是不打的好。

既然要稳住美国,避免其狗急跳墙,那把谈判桌子重新竖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虽然不指望现在能谈出什么结果,但谈判机制恢复,美国至少还有个不走绝路的希望(毕竟不到万不得已,美国其实也不想打)。真到他抻不住了,在自爆和拱火之间摇摆挣扎时,中国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及时释放一些善意,甚至给一些不大不小的让利,在关键时期阻遏其跳梁的念头,以防止其被国内鹰派或者日韩这帮不怀好意的狗崽子拖下水。

这就是云石君认为的中美会晤恢复的真实原因。谈判会晤渠道的重开,并不一定是为了战术缓和,更多的是建立一个托底机制,一个底线沟通渠道。双方现在也未必指望能通过谈判达成结果,而只是通过这种手段,增进了解,互摸底牌以及尽量重建一些基本互信,以为接下来的极端情况出现做好准备。

既然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现在的会晤恢复,乃至谈判重启,并不意味着中美即将缓和。至少在现阶段,谈判并不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谈判只是为了谈判,非要说作用,就是为将来解决问题,做一个铺垫而已。认为谈判来了,中美战术缓和就不远了的朋友,可能是想多了。真正决定战术缓和的,还是得看谁先抻不住,谁熬的更久。而这个结果,可能只有通过时间去验证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35286.html

(3)
上一篇 2023年6月10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3年6月10日 下午12: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