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面对越来越“极端”的环境?

作者:北风

本文转载自: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今天是周末,我又一天之内看了两部部新电影,回到家就把内心感想分享给大家。

过去我写观影感受,有些朋友觉得比较“虚”,就没有时政文和社会热点文那么喜欢;但是本周两部电影的“社会反响”,恰恰反映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越来越“极端”的环境。

我今天上午最先看的是“根据张桂梅校长生平”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

之所以打“引号”,就是这部电影目前最大的争议,认为“给活着的人拍传记,不可以胡编乱造”。

《我本是高山》在上映之前,曾经是11月预期最高的电影,因为“张桂梅校长”的生平自带话题性,同时海清的扮相确实“神还原”了。

今年以来,“预期大热对质量有信心”的电影,往往选择提前一个周末“点映”,达到“口碑破圈”,获得更多排片和票房的效果。

《我本是高山》作为预期大热片,当然选择上周“点映”,第一天的票房数据和最初热度确实不错。

可是很快,《我本是高山》就成为“电影口碑崩盘争议巨大”上映后导致无人关注的“典型”被记入中国影史了。

我今天第一部就选择看这个,看完的感受是“小马过河”,既没有影片原创们希望达到的“那么高山仰止”,也没有恶评说的那么“十恶不赦”。

当然,我这种相对中庸的评价,很可能和这部电影一样,因为不够“极端”而遭来很多批评。

《我本是高山》最大的问题是“太想求全”,可最终却把“男权”,“女权”都给得罪了。

虽然张桂梅校长的格局很高,但是必须承认,互联网上一直有人希望把她数造为“女权引路人”形象。

所以《我本是高山》最核心的基本盘,还是那些“自强独立”的女性。

在许多人的“预计”中,这部讲述女人办女校,改变女孩子命运的故事,其中的“男性角色”比较恶劣是“有预期”的。

比如将“大女儿”卖给40多岁老光棍,导致女儿被家暴致死的父亲。

又比如想让“小妹妹”嫁人,从而换自己娶妻继承香火的哥哥。

父亲,哥哥,家暴丈夫的形象,已经把“男性的恶”演完了。可是我们知道许多原生家庭,除了“父亲的伤害”,至少有10~20%是女性的过失吧?

因此为了平衡,家加入了一个“酗酒母亲”的负面角色进行平衡,可这显然就捅了“女性基本盘”的马蜂窝。

可如果连“酗酒母亲”这个角色也是“酗酒父亲”,那整个剧本就严重“厌男”,而且角色重复了,出于艺术创作的平衡,也是现实社会的写照,“酗酒母亲”本身就代表“上一代被压迫女性”的绝望形象。

“女性观众基本盘”另一个非常大的诟病,是“张桂梅校长”每当夜深人静,遭遇巨大压力困境的时候,会“幻想曾经与丈夫的时光”来作为心灵港湾。

一些女性观众就固执的认为张桂梅不应该用“想丈夫”的方式来获得支撑,而应该用“想象贫困山区女拆,为她们改变命运”作为信念支撑。

这部电影主创加入张桂梅校长“思念亡夫”的情节,是想把张校长尽量塑造成一个“普通人”。

因为在极端女权的世界观中,丧夫无子的张校长,被他们供上了“女修道院长”甚至“自梳女”的干瘪印象,电影放加入“思念亡夫”的情节,是希望让张校长不要成为一个“刻板印象”。

当然,以上两点改编得罪的是“女观众基本盘”,。那么这部电影是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讨好男性观众”呢?

也不是,剧中有多段剧情的刻画,让张校长都显得“极端不近人情”。

比如她以前教出的女学生,叫她“妈妈”,回到她的学校帮忙上课,这一决定已经“离开了家庭和丈夫,推迟了怀孕计划”。

结果这位叫她“妈妈”的女老师,意外怀孕了,张校长却对她极为不满,甚至有些“恶毒”,整个电影的观感,就是她认为“女性不该生孩子”。

再后来这位女教师孩子出生后,有一次孩子生病,希望请“半天假”,这不是太正常的人之常情么?结果张校长却直接让她“请一学期”,而且断言有家庭有孩子的就没法全身心教好她的学生。

其实大多数男观众可以接受“家暴丈夫”“卖女儿”这些负面男性形象,可是我们不能接受一个如此厌弃母亲身份的“女校长”,这样的女校长,培养出的女性,除了不婚不育,不能有一丝心神放在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身上,还有什么?

这样的三观,这样的“形象”太恐怖,因此把男性观众也劝退了。

《我本是高山》最终“把男女观众”都得罪的网络评价,或许就是因为当初的创作“太求全”,“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得到,“什么都想批判”最后哪一方都得罪了。

我接下来看的第二部电影,是黄渤和周迅主演的《涉过愤怒的海》。

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男留学生在日本17刀捅死女友”的案情主线,这种案情大家自然会想到“过去几年几经反复的那个案子”,所以这部电影也就被“搁置了三四年”。

这部电影从目前的热度来看,最终的票房成绩会不错,可是这部电影得“故事内核”以及“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悬疑线,让这部电影给人的感受“过于割裂无法自圆其说”。

这部电影有着典型的“三段式反转结构”。

第一部分,以黄渤主演的“金父复仇”为主线,他女儿在日本“被杀”,女儿男友逃回国内,他在国内“追杀凶手”,又到“日本杀三个帮凶”,主打的“爱女儿的父亲报私仇”。

第二部分,以女儿和男友,一个‘缺爱恋爱脑’和一个“反社会人格”的日本变态恋情为主线,让人看到“自毁倾向”。

第三部分,最后反转,说黄渤女儿不是“男友”啥的,是因为从小“缺父爱”,所以求男友复合,最后连捅自己17刀。

我们如何面对越来越“极端”的环境?

最终,这部电影的主题落在“父爱的忽视和缺失,会导致却爱女儿的悲剧人生”,从而教育父母观众要关爱子女。

我擦,没想到预期的“父爱复仇爽片”最后刀在这里,这部电影的人物主打“全员疯批,全员极端”,可偏偏最终的票房会很不错。

两部电影不同的观感与呈现,恰恰说明我们进入一个“越极端”越有市场,“越中庸”越两头夹的大环境之中!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9491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7日 下午12:18
下一篇 2023年11月27日 下午12: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