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裂变!中国要做好准备

现在的欧洲,在裂变。这种裂变,很容易让人想起上世纪末的东欧,但和东欧又不同。
当年东欧剧变,就是华约和苏联解体的前兆。如今的欧洲裂变,意味着啥呢?
如今的欧洲裂变主要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欧洲裂变特点1、承认巴勒斯坦国。
522日,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先后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528日生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表声明予以高度赞赏:“三国的决定,是对巴以‘两国方案’的挽救”,并敦促世界各国以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三国为榜样,基于“两国方案”承认巴勒斯坦国。就连向来看阿巴斯不爽的哈马斯,也发声明表示欢迎。
有人欢喜有人愁。欧洲三国的决定把以色列气疯了,决定召回以色列驻三国的大使,以示抗议。
大家可能很纳闷,这三个国家在世界的存在感也不是很强,怎么会影响那么大?原因很简单,这三个国家只是开头,后面很多欧盟国家会跟进。
挪威承认了,那么北欧其他国家很快会跟进。
西班牙承认了,旁边的葡萄牙、以及南美不少国家估计也会跟进。
爱尔兰在西方和英法关系都很不错。
欧洲在裂变!中国要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挪威、西班牙与爱尔兰承认巴勒斯坦国,其实就是西方的排头兵。它们这么做的原因如下:
1、看不惯以色列的霸道,前不久以色列在空袭中导致“中央厨房”的公益者死伤惨重,彻底惹恼了西方。
2、承认巴勒斯坦是大势所趋。
419日,巴巴多斯宣布决定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为国家。
422日,牙买加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52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内阁会议上决定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57日,巴哈马外交部发表声明,巴哈马已决定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就在510日,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但是欧洲也有部分国家,并不站在巴勒斯坦那边。所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欧洲面临分裂局面。
欧洲裂变特点2对以色列的立场出现分裂。
519日,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表示正在申请逮捕令:
1、要求国际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发逮捕令,追究他们“至少自2023108日起”在加沙地带犯下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2、要求国际法院对3名哈马斯领导人(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卡桑旅领导人穆罕默德·迪亚卜·马斯里和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签发逮捕令,追究他们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欧洲在裂变!中国要做好准备
这位卡里姆·汉是何许人也?
1970年,卡里姆出生在英国爱丁堡,是一名英国人。但看名字,便知道他不是纯正的西方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出生在巴基斯坦的皮肤科医生顾问,母亲是一名出生于英国的护士。卡里姆在英国接受了精英教育,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法律系。
在舆论界,卡里姆·汉的风评是“强硬且聪明”。20233月,正是在卡里姆·汉的主导下,国际法院对普京签发了通缉令,并且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制。这次又对内塔尼亚胡发通缉令,估计也会遭到报复。那么同时遭遇俄罗斯和以色列报复的人物,未来会是什么下场?舆论界已经准备了冰凉的西瓜。
这次卡里姆·汉申请的通缉令之所以让以色列火冒三丈,原因如下:
1、内塔尼亚胡和加兰感觉到被羞辱。他们没想到,犹太人如此强势的情况下,国际法院还敢讨论对他们签发通缉令。
2、把内塔尼亚胡、加兰与哈尼亚、辛瓦尔等人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上。过去以色列经常对巴勒斯坦的领导人搞定点清除。这次国际法院把他们放在一起,让内塔尼亚胡和加兰感受到双重的羞辱。
3、以色列感受到了危机。为什么这么说?
卡里姆·汉的通缉令,看似对以色列和哈马斯各打五十大板,但实际上是“兑子”。如果通缉令发出来,内塔尼亚胡等人和哈马斯领导就去不了欧洲和南美洲。但是哈马斯领导人原本就没法在欧洲活跃,所以通缉令对哈马斯影响有限,但对以色列影响很大。
卡里姆·汉是英国人。一个英国人牵头,对以色列总统和国防部长签发通缉令,那意味着西方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卡里姆·汉这么做,肯定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如果以色列一意孤行,那么国际法院就会签发通缉令。其实这也是西方对犹太人霸道做法的一个反制。前不久美国通过《反犹意识形态法案》,其中规定“不能提犹大出卖了耶稣”,肯定让传统的西方世界不爽。怎么了?犹太人还想改变基督信仰不成?大家回想一下,那个《反犹意识形态法案》之前,西方对以色列总体上支持甚至纵容,在那之后,是不是一系列反制都出来了?
欧洲裂变特点3、对乌克兰立场出现潜在分裂。
过去两年多时间,欧洲是跟随美国支持乌克兰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比方说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就反对继续大力支持乌克兰,主张和俄罗斯搞好关系。但菲佐却因此而遭到刺杀。这意味着欧洲的分裂。
过去欧洲之后所以支持乌克兰的原因:
1、恐惧俄罗斯重新变回沙俄或苏联。它们担心乌克兰倒下之后,下一个就是它。尤其是东欧国家,紧密团结在英美周围。现在它们发现,战争是无底洞,感觉到了疲惫。
2、希望通过抱团形成合力,让俄罗斯再次解体。然而它们很快发现,俄罗斯解体的概率不大,至少在普京任期内不会解体。它们感觉再搞下去没意思了。
斯洛伐克反对继续援助乌克兰,体现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心理变化。但是按照现在的局势,欧洲短时间内还是要继续援助乌克兰。随着战争的继续,欧洲关于乌克兰战争造成的裂痕会继续放大。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表明,欧洲表面上高喊一体化,实际上暗流涌动。也许欧洲一体化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毕竟17世纪以来,欧洲堪称世界动荡的源头。除了数不尽的宗教战争和种族战争之外,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欧洲都是主要战场。
按照历史大周期运行,每隔一两代人,世界就会出现很多泡沫,然后导致矛盾和危机。历史上化解危机的方式,基本上都以大国(或组织)倒下为代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倒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倒下了。冷战时期,苏联和华约倒下了。
冷战结束已经几十年了,世界又积累了巨大的泡沫和矛盾。按照过往的经验,如果没有科技的历史性突破,那么又会有大的国家(或组织)倒下。现在看,欧盟解体的概率比中美倒下的概率都大。
那么欧洲的裂变,会不会成为欧盟解体的导火索?只能说概率越来越大。从中国的角度看,需要有应对欧盟解体的方案。当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中国也曾受益,但远不是主要受益者。如果欧盟解体,希望中国获取更大的益处吧。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34428.html

(3)
上一篇 2024年5月20日 上午2:23
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上午2: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