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作者:楠书房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起《水浒传》,大家最喜闻乐见的莫过于一众好汉齐聚梁山,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梁山高举“替天行道”大旗,三打祝家庄、攻克高唐州,两破童贯、活捉高俅,真可谓水陆并进、称霸一方。可正当大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风风火火所向披靡之时,最意外的结局出现了——宋江竟然接受招安,而且还是在梁山事业最盛的时候!读者朋友们怎么也想不通,这“黑脸”呼保义宋江哪里是什么及时雨,简直是扫把星啊!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水浒传豪杰。作者/(日本)歌川国芳,来源/《水浒传豪杰百八人》

 

而笔者想说的是,读者眼中的“恨”不正源自对英雄的“爱”吗,不正源自对农民起义的深刻同情吗,这不就是文学塑造的大成功吗?冷静下来,我们该看看历史上的宋江团队究竟是什么模样:

 

两宋之交的名臣李若水曾写下传世名诗《捕盗偶成》,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啗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路。

明显看出,作者就是见证人。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宋江画像。宋江曾为花村刀笔吏。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

 

不久前宋江等三十六人在京师附近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朝廷苦不堪言,无奈之际只得以招安来息事宁人,京城的吃瓜群众猛然发现,宋江团队已然从“杀人如麻”的犯罪团伙摇身一变成为朝中官员,三十六人的洋洋洒洒与京城士人的无比惊愕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看来是北宋朝廷软弱无能?当然有这方面原因,毕竟崇文抑武之下,禁军疲软、厢军无力,甚至有的地方官开城迎接宋江等人,只求他们速速离去,直至后来名臣张叔夜用计烧毁宋江船只断其去路,又当场俘获二当家才最终促成招安。不过北宋朝廷的招安却未必都是“被动技能”,有时候也可能是出于权衡利弊的“主动出击”,来看看《宋史》怎么说:

“宋江寇京东,(侯)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清乾隆四年重印《钦定宋史》。来源/巩义市博物馆

 

徽宗朝的侯蒙发现了宋江团队的闪光点:既然官军数万都打不过他们三十六人,那必然有过人之处,还不如招安他们为朝廷效命去攻打方腊呢!君臣一合计的确有理!于是就出现了李若水诗中的奇妙场景。

 

此时再回看《水浒传》中的宋江受招安,读者们不禁恍然大悟:文学依历史原型改编,可以增减戏份,但不能彻底改变人物的命运,且正如王学泰先生所言,宋代的江湖艺人在公开场合讲故事,必须把故事变得合法、合规,给主角们一个归宿。可能有人不禁要问,改朝换代的生和轰轰烈烈的死不是归宿吗,笔者只能说那是读者们心中设定的归宿,宋代起义者们的归宿一定要看看他们为何起义、诉求何在?

风起云涌的起义离不开时代之殇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时代,有人统计是400多次,可以说年年都得有,但是两宋却又是非常罕见的没有全国性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时代,像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两宋时期的起义也就巴蜀、江浙略有规模,其他都跳不出一城一地或数地。宋江三十六人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靠近京师且流窜多地,可视为个例(但规模仍不大)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表格摘自王斌《宋朝农民起义新探》

要理解两宋农民起义的特点,要先从百姓为何揭竿而起的原因说起,正如秦晖先生所归纳的六个方面:

“第一,官府滥用民力,横征暴敛;第二,官府实行严厉的经济垄断;第三,官府实行严厉的户口控制;第四,吏治腐败,法外敲诈;第五,官府与民间组织对资源的争夺;第六,天灾与外患等非社会因素。”

 

可以说有天灾有人祸,但“人祸”的成分相比多些:宋代的效果也独特,经济掠夺与压迫远超各代。

 

宋代民众经常闹起义,首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严重。从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始(742-756),均田制就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既不能给小农新的田地,租税上却又分毫不少,百姓苦不堪言,再赶上安史之乱爆发,众多小农走上了背井离乡之路。之后唐德宗两税法的实施,更是基本承认了土地兼并的事实。这一乱象延续至北宋,此时政局的初步稳定掩盖不了小农问题的现实,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做法使得土地买卖、契约佃农蔚然成风,是“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更有“豪强兼并之患,至今而极……权势之家日盛,兼并之习日滋,百姓日贫,经制日坏,上下煎迫,若不可为之势”。百姓揭竿而起,反抗这“无立锥之地”的艰难世道。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宋方腊起义刻石,浙江淳安王家源出土。现藏于淳安县博物馆

 

其次宋代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从城市到农村,围绕衣食住行存在着各行各业,这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分流过剩的劳动力,但未曾想朝廷的横征暴敛再度将民生至于窘迫的地步。正如邵洪兴先生所言:

 

“(宋朝)对人民生活必需品如盐、茶、酒、矾、香等实行专卖政策,并在各路设置专使,在产区设监管理,在出售的地方设务、设市,大肆盘剥搜刮人民。如仅熙宁九年北宋政府的专卖收入就高达五千万贯,相当于唐代较高年份的十倍左右……同时又巧立名目,无限勒索,如有的地区竟出现‘旅往来一日之间三过场务’,‘不满百里亦有三税务’的现象。”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清明上河图》中的茶饮店。来源/故宫博物院

 

百姓得以养家糊口的营生,再度被压榨得难以为继,王小波走上起义道路前是巴蜀地区的茶贩子,因北宋对该地区实行严格的茶叶专卖,低价购茶高价买米,断了生计只得铤而走险。而方腊也曾经是浙江青溪一带的漆园小商,因徽宗时南方造作局强取木材心生不满,后来借着朝廷强推花石纲,而率众起义。

宋式招安手段独特效果也独特

大家看到北宋的土地兼并与经济压榨,不禁会感慨,这样的王朝不推翻更待何时,可是先别急,两宋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有自身原因的。

 

百姓揭竿而起往往是因为失了土地没了生计,但是宋代城内贸易繁荣,城郊墟市(市集)日盛,农村也多有集镇,百姓在耕作之外多了手艺、贩运的营生。且看《东京梦华录》仅酒楼就有厨师、伙计、推销、卖艺、跑腿送餐的,逢年过节更是巫医乐师、各式杂耍。《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又有船夫、拉纤、贩货、搬运等不同人群,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变了,宋代的商品经济冲淡了民众殊死一搏的观念,农民起义往往不平则鸣,但在政府招安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转而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全国性山呼海啸般的起义是需要大量流民的,而宋代的各行各业在吸引着各处的劳动力前来谋生,所以难以得到呼应。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的纤夫。来源/故宫博物院

 

宋朝君臣力推的招安,也算是时代的巧合,倘若放在以往各代,土地兼并的根源不解决,想让百姓平息怒火是不可能的。

 

关于宋代招安可以说是古代之最,在正史记载中,宋代招安一词频繁出现,日后的元、明、清都远远不及,宋式招安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宋人招安在于“招抚”以“安人”,形成了一套灾年招兵、啸聚劝降的应对策略,正如宋太祖所言,“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也就是灾荒年就在当年多招兵,地区乱就在该地多招兵,朝廷不仅发放口粮,而且日后会提供军俸,在招安大旗的指引下,本欲揭竿而起的民众转而被招募,起义的青壮年主力被抽空。能作战的入禁军,身体欠佳的入厢军,直至仁宗时仅禁军就多达80万左右,但相较于北宋初年太祖麾下能征善战的20万人马,此时的禁军却是屡战屡败、狼狈不堪。但宋代君主却是不以为虑,因为祖宗之法强调“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打不过外人可以理解,不防范内部则会失了江山。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宋代红陶彩绘武士俑。来源/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

宋人招安在于“剿抚”相结合,切不可认为宋代君臣对于起义者一味求和,他们心中有着一笔经济账,军队剿灭小股力量以儆效尤是最佳选择,实在不行就是官位、金钱笼络首领,再不济就是收买其手下倒戈一击,最为“亏本”的才是面向全体的妥善安置。宋代招安是有区分的,并非一视同仁,为后世所知的成功案例,主要是“北宋的廖恩、宋江、张万仙、高托山,南宋的周十隆、邵青、范汝为、郑广等”(参见石晋之:《宋代农民“啸聚”事件预防与应对管理法制研究》)

 

那么问题来了,宋代运用招安已然是得心应手,果真对民众起义有用吗?其实百姓所愿无非是“一箪食一瓢饮”,有一个能遮风避雨的温馨家庭,只要生活过得去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起义呢?但是宋代的应对大都是治标不治本,灾荒年招募乱民,妇孺老弱之人又当如何?军队繁冗,这沉重的开支又当谁来支付?商贩、手工业者起义大多是不满压榨,朝廷“剿抚结合”之后,矿监、税监依然作威作福,花石纲、生辰纲依然残害百姓,招安解决得了一时之急,但却无法对抗如潮水般的义军冲击。正如李若水诗中所言,“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再回想熙宁变法,王安石顶着朝堂压力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他已然不仅仅是理财大师,更是心系百姓的大格局大胸襟之人,他看到了青黄不接时的民众愁容,他听到了贫瘠土地上的民众叹息,他感受到了苛捐杂税、徭役横行的民众泪水,王安石的改革才是时代应有的答案!

 

宋式招安必然会出现官诱民反的效果,正如《鸡肋编》所传宋人谚语,“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在真正受压迫的民众之外,尚存有恃强凌弱者、游手好闲者、投机钻营者、科举失意者,他们看到了招安之利,于是常有“起义”之举,以至于形成招安——反叛——再招安的恶性循环,正如两宋之际大臣李纲所言,“其招安出首领,虽已补授官资,或与差遣,多是不离巢穴,不出公参,依旧安居乡土,稍不如意,或资用阙乏,则又相率为盗”,利用招安的首领们手握地盘接受俸禄,时叛时降已是朝廷无法掌控的事情了。

买你不造反:宋代朝廷面对起义打得一手“好算盘”

李纲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明清之后,官方文书多不见招安一词是颇具深意的,他们保留儒家民本之优抚,转向社会救济之本务,以民生化解反叛或许才是最好的归宿。

参考文献:

1.任新民:《试论宋代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2.阎邦本:《宋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3.邵洪兴:《从商品经济看宋代农民起义特点》,《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

4.王学泰:《话说“招安”(上)》,《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1期。

5.王学泰:《话说“招安”(下)》,《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2期。

6.王斌:《宋朝农民起义新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6期。

7.石晋之:《宋代农民“啸聚”事件预防与应对管理法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409539.html

(1)
上一篇 2024年1月6日 上午10:33
下一篇 2024年1月12日 上午10: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