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作者:郭歆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2021年7月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会上正式通过了韩国地位变更案,将韩国认定为“发达国家”,这是自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创立以来,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
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韩国被认定为发达国家的新闻报道。来源/东方新闻截图
四十多年前,韩国还是在贫困线挣扎的国家,为何不到半个世纪就可以变成“发达国家”?一切要从1961年说起。

四处化缘的穷孩子

经历了五一六军事政变后(1961年5月16日,韩国陆军第二军副司令朴正熙少将等发动军事政变,中断宪政秩序,开启军人执政。),朴正熙成为韩国实际掌权人。朴正熙上台时接手的韩国,完全是一个烂摊子。彼时的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2美元,不到朝鲜的三分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倒数。当时全韩国,只有54家企业的人数超过200人,全国十分之一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别说是普通人,就连大学生,也是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据统计,在韩国的煤矿工人中,有四分之一是大学生。
 
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朴正熙。来源/纪录片《刺杀朴正熙》截图
朴正熙上台后,当务之急是弄到钱发展经济、稳定局面。他首先想到的是找美国人要援助。可美国人的钱没那么好拿,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没给什么面子,直言美国现在“不能给得到美国免费援助的国家提供贷款”。就在这时,一个“馅饼”从天而降,韩国政府看到了一线希望。
 
当时是冷战高峰期,从1960年开始,社会主义阵营内的民主德国就开始全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内需要大量劳动力,加之冷战对峙激烈,本就需要劳动力的民主德国干脆中断向资本主义阵营的联邦德国派遣劳动力。与此同时,联邦德国正值“莱茵河奇迹”的经济繁荣时期,也急需大量劳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联邦德国政府紧急出台一项《短期访问劳动者》制度,让海外劳动力快速进入联邦德国,来自世界多国的劳动力就此进入联邦德国工作,韩国就是其中之一。
 
1961年4月14日,大韩煤炭公社社长访问西门子公司的鲁尔矿区,与西门子公司达成雇佣韩国矿工的协议。朴正熙的政变事件导致协议耽搁,一直到12月,韩国才跟联邦德国签署《经济技术援助协定》。按照协定,联邦德国以政府和商业贷款的形式对韩国进行援助,同时还帮助韩国培训技术工人。这笔贷款的规模为1.5亿德国马克,约为3500万美元,这笔钱对当时的韩国政府无异于天降甘霖。
 
韩国派遣矿工到联邦德国学习采矿技术,实际上是在向联邦德国派遣廉价劳动力。但这样一方面消化了韩国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获得了侨汇资金,对韩国来说并不吃亏,于是,韩国历史上著名的“派德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电影《国际市场》中,男主德秀收到招聘派德矿工的通知。来源/电影《国际市场》截图

一波三折的打工路

值得一提的是,“派德运动”的开始并不顺利。在与联邦德国签约后,韩国政府迟迟没有落实协议中的内容。在协议签署将近半年后的1962年5月24日,位于纽伦堡的联邦德国M·A·N公司向韩国大使馆表明了他们想雇500至1000名工人的意向,却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到了1963年5月,联邦德国劳动局再次向韩国政府表达他们想雇250名韩国工人的想法,依然没有获得回应。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有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韩国国内官僚体系迟钝。最后,此事还是在朴正熙的侄女婿金钟泌的干预下取得进展。按照金钟泌本人回忆,1963年7月,他正在联邦德国访问时,从同行的韩国大使申应均口中得知,联邦德国现在急需劳动力,也反复向韩国提出要求,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金钟泌得知后非常吃惊,他亲自去了鲁尔的汉博恩煤矿进行考察,确定了当地情况后,他给朴正熙打电话,请求尽快采取措施。1963年8月,韩国政府经济企划院院长元容奭发表申明:“就我国向鲁尔矿区派遣1500名工人的事宜已经与联邦德国政府达成一致,我们决定第一批派500名。”随后,韩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工人。
 
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金钟泌。来源/大韩新闻影像资料截图
对于贫穷的韩国人来说,这项工作最具吸引力的是每个月高达600马克、约合160多美元的工资,相当于在韩国的两年收入。第一批报名的有2800多人,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有367名合格者入选。
 
1963年12月21日,也就是韩国政府跟联邦德国签约2年后,第一批123名矿工从汉城金浦机场登机,前往联邦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机场。这些人在抵达目的地后,被派去鲁尔区的煤矿矿场工作。因为这些韩国工人吃苦耐劳,而且很少抱怨,颇得德国人赏识。按照当时的协议规定,这些来自韩国的矿工一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负责地上作业的工人收入为每天20马克左右,负责地下作业的为30-39马克。有韩国矿工回忆说:“我们在潮湿狭小的矿井里干活,有不少人在用炸药炸矿时送了命。”尽管如此,在联邦德国的工作环境也比在韩国国内好很多。
 
当时,韩国国内普遍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工资远远低于国外的工人。尽管工作环境危险,但待遇也相对丰厚,这些韩国工人非常珍惜。有韩国矿工回忆,当时联邦德国企业对他们进行各种井下考试,这批韩国矿工全部及格,没有一人被淘汰,他们普遍省吃俭用,把挣到的工资大部分邮回家里补贴家用。据韩国国家统计厅资料,从1963年到1977年,韩国总共向联邦德国派出54批次,共计7936名矿工。等到1977年,随着联邦德国经济形势下滑,煤矿也逐渐关闭。同时,逐渐富裕起来的韩国人也不愿再从事危险的煤矿工作,韩国对联邦德国的派遣矿工活动宣布停止。

韩国姑娘远赴德国

除了派遣矿工,还有劳务派遣,其中护士是这场“派德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跟派遣矿工比起来,韩国派遣护士的时间更早,规模也更大。20世纪50年代,随着朝鲜战争结束,大批韩国护士失去工作。为了解决护士的就业问题,韩国开始有小规模的民间护士出国工作。韩国向联邦德国派遣矿工同,得知联邦德国的医护人员有3万多缺口,韩国海外开发公司立刻和联邦德国医院协会签订《韩德护理要员协定》 ,将之前已经运作多年的民间派遣变成政府主导的海外就业项目。
 
1966年8月14日的《朝鲜日报》上,刊登的派德护士的要求是“20-30岁未婚或独身女性,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合同期限为3年,每月工资是627马克(约157美元)” 。这个待遇十分诱人,大批韩国护士踊跃报名。从1966年到1977年,韩国总共向联邦德国派送11057名护士。韩国护士从事的工作也十分辛苦,每天工作在9个小时以上,休息时间很少,工作包含普通的医务护理、遗体的擦拭等。根据1977年联邦德国医院协会调查,“最想一起工作的同事”就是韩国护士。不过跟韩国矿工一样,随着联邦德国经济形势下滑,不少德国女性也开始选择护士这一职业来补贴家用,韩国护士的工作被叫停。1978年,最后一批78名韩国护士离开联邦德国,韩国派德护士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跟所有背井离乡打拼的人一样,韩国矿工与护士虽在德国赚到了比在家乡更多的钱,但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联邦德国的煤矿作业已十分先进,但危险依然经常发生,如冒水、塌方、落石、瓦斯爆炸等事故,始终伴随着韩国工人。同时,各种诸如尘肺病等职业病也在威胁着他们的健康。但跟危险比起来,更折磨的是身处他乡的孤独感。跟韩国矿工比起来,韩国护士的工作更加繁重。她们还要负责那些德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比如照顾麻风病人、瘫痪的老人、精神病人、生活失能病人乃至去擦洗尸体,许多韩国护士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精神出现问题。据韩国官方统计,“派德运动”期间,有42名韩国护士自杀。但为了那份高薪,他们还是选择咬牙坚持下去,按照当时韩国国内的消费水平,这些矿工和护士只要在联邦德国工作满三年,就可以在当地买一套房子和车子。
 
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影视剧中的派德矿工。来源/电影《国际市场》截图
1964年12月10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与夫人陆英修访问联邦德国,特意去了位于鲁尔地区的汉博恩煤矿公司大礼堂。在那里,朴正熙夫妇接见了300名韩国矿工和500名护士。在现场,朴正熙说:“即使我们看不到,我们也要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根基……”据统计,从1965年到1975年,这些韩国的矿工和护士带给韩国的汇款总数高达1亿多美元。仅仅是1965年、1966年、1967年这三年的劳务外汇收入,就占了韩国外贸额的1.6%、1.9%和1.8%。
 
有人认为,在“派德运动”中赚回来的劳务侨汇,是韩国经济起飞的“第一桶金”。正是靠着这些侨汇以及用劳务活动所换来的贷款,才让后来的“汉江奇迹”有了发生的基础资本。对此,韩国历史也对这些矿工和护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金钟泌证词录》 金钟泌
《派德运动:韩国经济起飞的第一桶金》,新民周刊
《1960—70年代给西德人力送出和贷款:援助还是交易》 尹勇善 德国研究,2013
《韩国对联邦德国的护士派遣》 郑贤月  中华医史杂志, 2016 46

 

为什么说“派德运动”为韩国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持?

 

END
作者 | 郭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10387.html

(2)
上一篇 2022年7月5日 上午11:43
下一篇 2022年7月6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