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更少的钱,过更火的“五一”

作者:李明子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公众的确在“报复性旅游”

同时,大多数人消费更加谨慎

花更少的钱,过更火的“五一”
就算能逃过“堵车堵人”的宿命,今年“五一”,西北游客没逃过在敦煌堵骆驼,海南游客也没逃过红峡谷漂流堵船。
“史上最火五一”称号已经坐实,今年“五一黄金周”出游人次反超疫情前水平。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刚刚过去的五天小长假,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比疫情前同期高出19个百分点;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
假日经济迅速反弹,出行需求释放,带动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全线复苏。“尽管制造业增长势头减弱,但强劲的假日旅游数据以及仍然稳健的4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示着未来几个月消费和服务业的复苏。”国际投行高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也增加了我们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的信心。”
不过,数据中也透露出一些意外。今年五一假期被拉长到了5天,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出行人次已经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20%,但意外的是,旅游消费开支却与2019年基本持平。出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均超疫情前水平,但人均消费有所下降。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人均消费540.35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0.46%。
这意味着,出游的人数多了,但是每个人花的钱却减少了。公众的确在“报复性旅游”,但是大多数人消费更加谨慎。

花更少的钱,过更火的“五一”

12省“五一”收入破百亿
“感觉一人一口能把黄浦江喝干”。在“五一上海外滩到底有多少人”的微博热门话题中,网友们在一张纪实摄影照片下留言说,越靠近江边,人潮越拥挤。摄影师也在社交媒体上解释:绝对不是特效。
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688.9万人次,同比2020年增长138.88%。省外游客占比近四成,达到624.96万人次。
但如此热闹的上海都没能跻身“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前十名”榜单。截至5月5日,全国26个省份陆续公布了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成绩单,接待游客量排名第一的河南达到了5518.0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广东、四川、江苏、云南、浙江、广西、福建、贵州等省份,第十名甘肃也达到了2030万人次。
尽管各地公布的数据口径不完全一致,仍能观测到各地旅游市场在疫情后的复苏态势。成都以1939.4万人次的接待游客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榜首,超过了北、上、津、渝等4个直辖市,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顶流”。此外,昆明、西安、南昌和广州等4座省会城市的游客接待量也突破了“千万人次”关口。
多地推出“改善措施”提升游玩体验,进一步吸纳五一游客。杭州对西湖景区进行假期单双号限行,长沙等地打出“将城市让给游客”的口号。今年3月凭借烧烤“出圈”的淄博成为热门打卡地,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倍,增幅超越青岛、烟台等地,跃升山东省内第一。
热门城市持续火热,冷门目的地热度也在升高。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小众”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72%,“冷门”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3%。不少城市成为小长假中的“人气黑马”,今年五一,郑州市共接待游客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44.27%,合肥市接待了909.69万人次游客,比去年增长了3.6倍。
五一期间的出行热延续了上半年旅游市场的复苏趋势。中国旅游研究院曾预测,今年中国旅游市场将“稳开高走,持续回暖”,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45.5亿人次,同比增长73%,大约能恢复到2019年的76%,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9%。
“单日旅游景区门票或旅游综合收入破亿元”,在疫情期间,这种“盛况”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假期第一天,北京市景区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5月1日,山东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实现门票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832.5%。湖南省景区更是连续四天破亿元,保持高额营业收入,第三天最高,达到了4.95亿元。
据各省公布的旅游成绩单,截至目前,至少4个省份今年五一收入超300亿元。浙江省五天旅游收入达369.7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122.6%,较2019年同期增长3.8%,其次是云南、河南、江苏。广东、广西、四川紧随其后,位于“200亿元梯队”,另有福建、上海、辽宁、北京、甘肃5省(市)在“五一”收入超百亿。
此外,还有5个省会城市创下“百亿”营收。成都市以150.6亿元高额收入再列榜首,成为了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最高的省会城市,昆明、南京、西安和广州以微弱差距名列其后。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城市的旅游收入超出市场预期,如江西南昌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2亿元,同比增长14倍,创下城市旅游收入历史新高。
烧烤、熊猫、青花瓷、螺蛳粉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标签成为激发旅游城市消费潜力的关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估算,吃一顿山东淄博烧烤人均消费50元,但带动了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750元。而一张仅需50元的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能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1450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旅游标签,以“百元消费”门槛撬动了十余倍的消费力。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表示,今年旅游业需求端仍有巨大潜力待释放,端午节、暑期、国庆节将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高峰。

花更少的钱,过更火的“五一”上图:5月1日,甘肃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图/新华  中图:4月30日,游客在海南五指山市体验红峡谷漂流。图/新华  下图:5月1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游客体验苗族抢红包风俗。图/视觉中国

“多项指标超过疫情前水平”
节前各种出行方式“一票难求”,已经预示了“五一”假期旅行的火爆。
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截至4月22日14时,铁路部门已经售出“五一”小长假运输期间火车票4657万张。航班方面“量价齐升”,“五一”期间,民航运输旅客日均188.2万人次,比2022年“五一”假期日增长508.0%。
交通部初步统计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超2.7亿人次,日均发送5403.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62.9%。虽然总量尚不及2019年,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4天假期)的八成左右。
更多游客选择了自驾出行。“五一”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流量累计3.1亿辆,日均6209.19万辆,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101.83%,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0.64%。其中,小客车流量累计2.81亿辆,日均5627.64万辆,同比2022年增长124.7%,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3%。

花更少的钱,过更火的“五一”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今年“五一”,用户平均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飞机出行平均距离超过1600km,相当于上海到呼和浩特的距离,达到4年来巅峰,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过70%,订单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显著。
“因为国人‘穷家富路’的传统消费习惯,长线出行也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一整条产业链的繁荣复苏。”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表示,旅游对于整个线下消费来讲,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火车头,诸多产业因此受益。
“报复性”出游刺激下,各地住宿价格水涨船高。“千元房”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就连单价通常不超过200元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速8也迎来高光时刻。北京天安门前门地铁站附近的速8酒店,因地理位置优越,日常单价四百多元,“五一”期间,大床房单价高达2225元/晚,比肩万豪、希尔顿、洲际等五星豪华酒店。热门旅游地的住宿更是成了稀缺资源,携程平台上,大理洱海每晚万元以上的海景套房已经被抢购一空。
今年“五一”,整个酒店业的平均价格创下新高。据“去哪儿”平台数据,今年4月29日至5月3日,热门旅游城市中,大多数城市酒店平均支付价格超2019年同期。其中北京、天津、杭州、武汉、上海、济南等地酒店平均支付价格超2019年“五一”假期25%。
出行人数也带火了假期的餐饮消费。据商务部监测,“五一”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9%,其中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美团平台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92%。成都吼堂老火锅在“五一”期间创下了单日最高近3000桌、翻台9轮的纪录。
假期的演出市场也是一票难求。提前两周蹲守在手机前,也只抢到了一张凌晨1点出发、全程10个多小时的站票,一位赶去参加4月29日烟台迷笛音乐节的杭州姑娘表示,据她所知,还有人从重庆一路“站”48小时火车而来的乐迷。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营业性演出31050场,同比去年增长超过4倍,与2019年同比上升49.1%。按照综合带动指数初步测算,五天假期内,仅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过12亿元。
电影院也迎来一轮观影热潮。今年“五一档”共有17部影片上映,数量超过往年同期。截至4月29日零时,新片票房突破3.1亿元,远超2022年“五一档”首日。结合国家电影资金办和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2023年“五一”档前4天的票房总收入约为13.02亿元,同比2022年“五一”档增长395.8%,恢复至2019年“五一”档票房的86.2%。
免税业同样表现优异。假期前两天,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3.49亿元,免税购物人数4.75万人次,据中信建投证券研究统计,分别达到2019年“五一”假期的215.4%、110.0%。
“表明被压抑的需求强劲,并且,过去两到三年积累的过剩储蓄也有助于维持消费支出。”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在媒体上表示。 
任何形式的假期都会显得“准备不足”
旅游市场的超预期表现也催生了“报复性收割”的不规范行为,天价住宿、被取消订单等事件频频出现。
“接到酒店前台电话时,我就预感到自己要被退单了。”近半个月,肖慧已经从各类社交平台上刷到无数“五一预定房被强制退单后涨价”的帖子,甚至有热心人士列出了详细的维权攻略。
肖慧和两位好友的出行是在4月初临时决定的,当晚她马上到各个平台搜索住宿,性价比高的酒店和民宿那时已经被抢光,叠加平台优惠券,最终“捡漏”搜索到一家每晚只有一百六七十元的地方酒店。
24日中午,肖慧突然接到电话通知,酒店称因涉黄被查整改,“五一”无法营业,希望她主动退单,且酒店不能提供赔偿或再订其他住宿的差价。肖慧登录平台查看,该酒店房间还挂在网上,只是价格翻了近4倍,涨到每晚600多元。当天与酒店、平台沟通多次无果后,肖慧投诉到了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为保险起见,肖慧很快预定了当地另一家酒店做备选,并要求平台方补差价,经过与酒店、平台、监管部门等多方的几轮沟通,最终平台出面协调,原预订酒店同意接单,且不涨价。
武汉的赵琦没这么幸运,原计划假期与四五好友去重庆、成都游玩,4月初预订了全部住宿,18日下午,成都民宿通知她,酒店租期到了,未经赵琦同意,直接从后台取消了订单。即便最后平台支付了最低30%的赔偿,也不够重预订住宿的差价。
“要么放弃出游,要么花更多钱,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因荒唐的退单经历变得十分别捏。”赵琦与店家反复沟通后得知了实情,原来该民宿在多个平台出售,关闭房源时漏掉了一个,还没来得及调价,就被赵琦订走了,看到周边其他民宿价格翻倍涨,他不想低价租出去。
一位酒店行业从业者表示,住宿涨价的根源是需求过旺,报复性旅游带动价格上涨,是市场行为。酒店会遵循监管意见,不会坐地起价,但现实中,既没有硬性的指导价,也没有实质补贴,酒店只能对标竞品给出不相上下的新定价。
住宿价格上涨,“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出行需求不断攀升。”阳朔民宿与精品酒店协会会长陈朔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前述酒店行业从业者也表示,尽管春节过后旅游市场出现过短暂回落,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酒店房价反而上涨,遥遥领先于二三线城市的住宿单价,就是因为年后商务活动变多,差旅出行增加,大家都要拜访客户、跑关系。
广州岭南国际酒店回复《中国新闻周刊》,从第一季度起,酒店预定及入住率均持续呈现强劲复苏势头,尤其春节后商务差旅与会议会展市场需求活跃。
此外,大型展会的举办也带来住宿需求的激增。东兴证券调研显示,2023年一季度,行业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已基本达到甚至略超2019年同期水平。4月以来,糖酒会、消博会等大型展会相继举办,叠加今年五一、十一假期时长较长,带动酒店板块进一步复苏。
另一方面,酒店住宿价格翻涨也存在供给不足的结构性原因。按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截至2022年年初,国内酒店数量较疫情前减少了约8.6万家,降幅约25%,客房总数较疫情前减少了约47万间,降幅约24.7%。
“酒店关停的同时还有更多新店开业,但人员回流受阻,加剧了供应不足。”一位不愿具名的国际旅行社从业者举例介绍,如澳门等地酒店服务人员大多来自外地,因薪酬、签证等问题还没完全到岗,导致酒店有房却开不满,当地赌场酒店还要优先服务VIP客户,这就造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市场整体供不应求,香港很多“老破小”星级酒店也在翻倍涨价。
“酒店涨价本是市场行为,但超出住宿本身提供的价值、十几倍地增长,显然是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扭曲,而造成‘扭曲’的根本原因是当前假期政策的不合理。”产业经济咨询机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分析说,在全国人民压抑三年的旅行需求面前,任何形式的假期都会显得“准备不足”。
对比海外,欧洲旅游市场在疫情结束后也出现了涨价,但基本维持在80%左右的涨幅,不会高得离谱,因其假期较多且分布平均,常年可以接待来自不同国家节假日出行的游客,不至于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爆发式增长。
疫情前,国内在线民宿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9.4亿元,快速增长的行业很快被疫情泼了一盆冷水。一位旅游从业者表示,市场遇冷的同时,通过调休、倒休拼凑出来的“小长假”也对民宿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别看现在抢手,大多民宿在工作日基本闲置。”
上述酒店从业者表示,疫情期间降低房价是为了维持现金流的不得已做法,已经跌破常规,不具备参考意义。而另一项常被忽视的成本是,酒店行业在过去三年分担社会责任,拿出大量房间做隔离酒店,成本自担,现在重新装修、置备布草,成本提升,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在出行需求增长的刺激下,酒店供给也在快速恢复,随着国内住宿业逐渐恢复到供求平衡状态,酒店房价也有将结束剧烈波动,回归正常水平。不过,中信证券研究发现,以新加坡为例,酒店供给用了一年时间才逐步恢复正常,酒店“变贵”这件事可能仍会存在一段时间。
花更少的钱,过更火的“五一”5月1日,湖北宣恩县狮子关景区,游客驾车在水上浮桥上观赏景色。图/新华
不能过分陶醉在这种报复性消费反弹之中
“五一”之前,国内旅游市场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复苏迹象。文旅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不仅国内旅游总人次增长到12.16亿,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5%,2023年一季度旅游收入成为疫情暴发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中信建投证券宏观研究团队撰文表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是疫后短期集中性、一次性的释放,还是能持续性的改善,仍需密切跟踪。
花更少的钱,过更火的“五一”上图:5月2日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游客在天河公园观看喷火表演。图/新华  下图:5月1日,贵州台江县,身着节日盛装的女子与游客共同欢庆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节。
今年“五一”,旅游出行人次和总收入双升背后,人均旅游消费却呈现出下降趋势,也表明了这种报复性出行带来的复苏实则乏力。对比近五年的“五一”人均消费数据,自疫情暴发后,均未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尽管今年“五一”人均消费升至540.4元,仍只恢复到疫情前的近九成水平。
从央行发布的今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报告来看,民众和企业的储蓄意愿偏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热情并不高。
“总体消费下行和部分消费升级将同时存在。”产业经济咨询机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报复性出游”已经显现,但旅游市场恢复还需要时间,交通、住宿费用短期内还无法快速回落,为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出现了很多看似反常的案例,比如浙江一酒店提供99元/晚的大堂沙发“住宿”也被快速抢光。另一方面,被疫情中断的旅游市场消费升级正在回归。“不只是消费上增加,出行理念也在升级,以休闲为主的度假游正在改变行业。”周鸣岐认为,未来旅游行业会出现更明显的消费分层。
事实上,尽管“五一”出行火爆,但人均消费水平更高的出境游相较于国内旅行显得更为低迷。不久前,在丽江召开的国际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论坛上,有国际旅游机构人士告诉周鸣岐,短期内,中国旅行社很难在欧洲市场谈到合适的价格,因为在中国游客大量缺席的情况下,欧洲旅游市场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百分之九十多。尽管各OTA平台数据显示内地出境游预定量成倍增长,但目的地集中在东南亚、东亚地区,高端境外游市场的中国游客还没回归。
“之前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和供给同时被释放,疫后解封,对经济有较大的脉冲效应,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各主要旅游景点人山人海,就是这种效应的体现,这是之前几轮复苏没有的现象。”5月6日举办的2023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对比本轮复苏和以往经济复苏,存在明显差别,其一就表现在居民消费方面。“但是我们不能过于陶醉在这种报复性消费反弹之中。这种脉冲效应是很难持久的。”
在消费、出口等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4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对比此前几轮经济复苏,次轮复苏的外部环境明显不同。陆挺指出,中国经济开始复苏时,全球经济尤其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处于快速的下行通道中,这会制约中国的外需和出口。外需的疲软,又制约着经济复苏力度。此外,地缘政治矛盾加剧,和前两次复苏相比,这次复苏面临着极为复杂和困难的国际环境。
“目前经济复苏的瓶颈不在于货币财政政策是否足够宽松,而是在于是否能通过一系列的结构性政策,再次鼓起民间的信心,激发起民间的积极性。”陆挺分析,5月5日召开的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央领导做了一系列部署。“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一是要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二是要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如果能落实好这两点,我认为当前经济复苏的势头是可以延续的。”

发于2023.5.15总第109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史上最火五一”背后

记者:李明子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2350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1日 下午12:40
下一篇 2023年5月11日 下午12: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