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1975年签约哥伦比亚公司(CBS)旗下的史诗唱片(EPIC),到1979年发行专辑“Off The Wall”,正是MJ17-21岁——别人读大学的年龄。

依据美国法律,通常来说,18岁即被视作成年,享有行为能力,可以有投票权、出入成人场合、拥有枪支等等权利,但21岁才可以饮酒——成人社会的最后一条禁令解除,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正式成年。

所以“Off The Wall”被很多人视作MJ的成人礼宣言,从那之后,他不再是童星,也不再是为转型苦苦探索的teenager,流行之王褪尽青涩,即将震撼世界。

Off The Wall的中文翻译,仍然说法不一,有说“墙外”,有说“疯狂”,有说“破墙”,不过,看同名歌曲的歌词:“Life ain’t so bad at all / If you live it off the wall / Do what you want to do / There ain’t no rules it’s up to you”(生活没那么糟糕,如果你能生活得“off the wall”,做你想做的,世上有规则,但是你有你的选择)——所以这个“off the wall”是比喻手法,就是挣脱束缚,破茧(墙)而出的意思。

 

也在1979年,英国老牌摇滚乐队Pink Floyd发行了著名专辑,题目叫《墙》(The Wall)……都和墙过不去。

不过,此墙非彼墙。

Pink Floyd是很热衷政治话题的乐队,铁幕之下的冷战时代,选这种隐喻题材也很自然,以喧嚣的摇滚形式,表达重重束缚却又不得出路的压力感。这在之后,1982年的同名音乐电影“Pink Floyd – The Wall”,更是将这种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乐队主唱Roger Waters,也是词曲创作者,生于1943年,比MJ15岁。1965年组建乐队,1967年推出第一张专辑,到1979年,已经是36岁的成熟期,和刚刚长大的MJ,完全不是一种心态。所以一个关注“迷墙之困”,另一个却想“破墙而出”。

 

通常人在大学里做什么?

还用问么?读书呀,学习呀……MJ那些年,其实也是类似的,只不过没像普通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而已。

有没有接受过大学的系统训练,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重要。

自古以来,即使不说伟大的思想家,就是常人,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不做人云亦云的无脑儿,即使上过大学,主要也是要靠自学和悟性。

否则,念到博士博士后,也是白瞎。

 

从童星到巨星,从墙内到世界,你能看到他的一整部成长史。

MJ小时候,真的非常可爱,但他和很多童星又有不同。

许多童星之所以是童星,是“比一般孩子更像小孩的小孩”,而他是“小孩而又老成”:一个小孩子,唱歌跳舞能力却与成人不相上下,这反差十分迷人。

89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为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做暖场表演,那架势——唱着詹姆斯的歌,跳着詹姆斯的舞步,看起来就像个萌版的詹姆斯娃娃,人见人爱。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有人不想长大”,但他不一样,他是万事俱备,只欠长大——尽管在17岁的时候,他也感到迷茫、困惑、不安,甚至紧张、忧虑,但终究不会退缩,他想要实现理想,想要达到很高很高的境界。

 

拒绝浅薄

他怎么想,唱片公司可不会理他,只会自顾自按照造星的流水程序走下去:给他们安排歌曲、录制专辑、宣传造势、保持曝光度维持知名度,完了。

哥伦比亚是大公司,旗下歌手多着,东方不亮西方亮,倒是也有好处——不会没日没夜地给他排满工作量。

初到EPIC两年,只出了两张唱片,并且都是Jacksons名义,没有他的独唱专辑,和摩城完全没法比——之前,他每年都有两三张的出品量,又是乐队又是独唱,直到离开摩城,还有一堆没发行的录音。

看起来工作没那么繁忙了,他对声色犬马黄赌毒又统统没兴趣,那干什么呢?

读书呗,学习呗……他那数以万计的藏书,都是这样一步步积累的。

他那种巨星风范:深沉而不世故,温和而有风骨,是天生气质,再加后天修养的结果。

 

他一天一天地深刻起来,对肤浅的、不完美的东西,也就越来越不能忍受。

早在1971年,Jackson 5就被制成了动画片,在ABC电视台定期播出,定位也是萌版,他那时也是小孩子,对自己变成了卡通形象这事,只觉得新奇好玩,倒是开心得很。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然而动画片的热播,却也羁绊了他的形象——动画片里的娃娃永远长不大,别人真也就那样看待他,虽然他的成长不可避免,别人却不想接受。

 

跳槽之后,电视节目也没闲着。

在哥伦比亚安排下,1976年,CBS电视台推出了节目The Jacksons,和现在一打开电视就充斥屏幕的什么歌手,什么声音,什么舞动的,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早了小几十年。

可见公司对他们的定位:娱乐,纯属娱乐。

尽管收视率不错,却让他十分苦闷,原因很简单:肤浅。

 

电视节目的时间表,紧凑而没有连续性,他们必须尽快排练舞蹈,每周上节目,不停地在各种花里胡哨的角色之间来回穿越,今儿是王子,下礼拜成了兔子,再下礼拜又不知是什么奇葩角色,而每次排练就一个星期的时间,任务一来,手忙脚乱,根本不可能细细打磨。

而且,同时还总是会有其它工作,于是整个人都是忙忙碌碌的分裂状态。

也许有人会喜欢这种生活,但是他不能适应。

他在自传中吐槽:“电视所存在的问题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塞到一个很小的时间范围里,你根本没有时间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如果你对什么东西不满意,你就只好忘掉它,去做下一项。而我天生就对任何事情都追求至善至美,我喜欢把事情做到它们能达到的最佳境界。我希望当我把任何一样东西拿给别人听或者看时,自己能感觉到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只是拒绝轻浮滑稽,他不是拒绝喜剧幽默,更不是拒绝表演。

实际上他酷爱表演,也酷爱喜剧幽默。

他最喜欢的表演家名单里,一定包括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话说卓别林,也是一生坎坷,他的艺术,立足于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描绘,天然属于政治左派,结果引起右翼分子警觉,被联邦调查局跟踪追查许多年,还被好莱坞各种排挤,以至于1952年就拍摄完成的影片《舞台生涯》,直到1972年,才在洛杉矶公映。不过根据规则,这部影片仍然有资格参与当年的奥斯卡评选。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1973年,《舞台生涯》终获承认,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卓别林一生,共获得过三个奥斯卡奖:两个特别奖,还有这个最佳配乐奖。

好巧,那次颁奖晚会,14岁的MJ也在。他唱的电影Ben同名主题曲“Ben”,获得了最佳原创歌曲提名,所以他也受邀出席,并作现场表演。

那时的他,已经是修长的少年身材,声音却还是清亮的童声。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对他来说,这首Ben也是个里程碑似的标记:他的第一首独唱冠军单曲,这次奥斯卡晚会,又是他第一次没有兄弟陪伴独自登台。

歌词中有两句,简单而优美,很动人:“I used to say, I and me. Now it’s us, now it’s we”,词作者Don Black,曾亲眼看到正在录音的小MJ噙着眼泪唱到这两句,多年之后仍然无限感慨:“他对那首歌倾注了很多感情,那画面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有的人你一辈子都只能遇见一个,迈克尔·杰克逊是独一无二的”。

面对一个将心血、灵魂、感情,都凝聚在歌声里的孩子,没有人能不感动。

冠军单曲当之无愧,之后翻唱者也很多,但再也没听到这样清澈如水的声音。

 

但是Ben没获奖,卓别林本人,也并没有出席这次颁奖礼。

仰慕大师的天才少年渐渐长大,无暇美玉初现光华,大师却一去不返。

在他19岁那年的圣诞节,19771225,卓别林去世——给世界带来无数笑声的喜剧大师,在欢庆祥和的节日告别世界,好特殊的一天啊……

于是他也就从来没有机会,与心仪的大师见面。

 

然后也真的像个追星的粉丝,找机会寻访卓别林家人,也亲手摸摸当年的奖杯,拍照留念。

数数,三座小金人,都在……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至于他自己,模仿卓别林都不是一次两次,像卓别林那样演戏,绝对是他最大的梦想之一,毫无疑问。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那首单曲,Smile,来自1936年上映的电影《摩登时代》配乐,出现在电影结尾处,作曲就是卓别林。

后来,由John TurnerGeoffrey Parsons填词,Nat King Cole演唱,1954年作为歌曲正式发行。

再然后,就是长长的一串翻唱名单:Sammy Davis Jr., Dean Martin, Tony Bennett,Trini Lopez, Eric Clapton, Barbra Streisand, Diana Ross, Michael Bublé, Petula Clark, Liberace, Judy Garland, Madeleine Peyroux, Plácido Domingo, Dionne Warwick,……Michael Jackson.

MJ翻唱的那首Smile,收在他1995年发行的《历史》(HISt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ook I)专辑中,作为最后的压轴,曾经出过单曲,所以就有了那张模仿卓别林的封面。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以模仿卓别林为封面的唱片,因各种纠纷,在最后时刻取消发行,现在流传的,基本是发行之前推出的宣传试听CD,或者是未上架就被各种渠道抢先买走的,而其它绝大多数,都统统被销毁。

所以存世量非常少,不啻为大屠杀的幸存者。

当时取消发行的决定一来,歌迷简直都疯了,不知有多少人挖空心思千方百计也要弄一张收藏,甚至有唱片或出版公司的员工,冒着挨罚丢工作的风险,也要偷运几张唱片出去。

CD现在早已被炒成天价,成了发烧友炙手可热的收藏品。

然而,又有什么意思呢。

和他本人,更是没有一分钱的关系了。

 

那时候,1997年12月,他的处境,显然不但是不好,而且是很坏。

从这支单曲的命运,就可见一斑。

直接被取消发行,舆论造势还要把锅甩到卓别林家人头上,说是卓别林家人反对他扮成卓别林模样。

可笑的借口。

有图有真相,他扮演卓别林又不是一次两次,以前一团和气,偏这次就不行了?

再看这发作时机:唱片都已经制作完毕,临了临了,却被直接枪毙,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和整首歌全是抄袭剽窃被抓一样的待遇——你当他傻呢,还是没有版权意识?从出道到这会儿,他都已经打了无数版权官司了,你当他是新手上路不知规矩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自己不知道?封面设计有什么要求,他自己没个数?事先不会有所准备取得许可?会踩这种弱智的雷?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卓别林家人能拦着他不让模仿,难道还能拦着不让他发行歌曲不成?这首歌,从初次填词到到MJ这版,已经翻唱了四十年了好吗?还嫌多他这一版?为什么要全部撤回?换个封面多大事?全白透明无封面都不愁卖,你信不信??

控制舆论的大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哄脑残,真是把人当十足十百分百的傻瓜,一点智商都不要,一点道理都不讲啊……

 

笑中有泪

卓别林的电影,也是精益求精,细细打造的。一部电影自始至终,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一般,一颦一笑都是戏,才有那种笑中带悲、流泪微笑的效果。

尤其那年代,许多片子都是默片,全凭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就能紧紧抓住观众心弦。那表演,真是出神入化。

 

幽默而不油滑,喜剧大师,骨子里是深刻的悲悯。

所以卓别林与另一个表演大师,尼金斯基,是真正的惺惺相惜。

尼金斯基号称芭蕾之神,也是悲剧大师。

当尼金斯基去卓别林片场探班,那种骨子里散发的悲怆气场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使得卓别林无法集中精神表演,又不好直说,不得不弄些权宜之计:“在最后的一天,我吩咐摄影师不要装上胶卷,因为我发现了忧郁的尼金斯基,他在那儿会干扰、破坏我表演戏剧的努力”。

尼金斯基演出的是深刻的悲剧,他以舞蹈表达战争对人心的深刻伤害,“仿佛带着人们从一堆尸体上空,轻轻飞过”,全场观众震撼静默,久久不能动弹。

 

可是如此神作却从没有动态记录,他的经纪人佳吉列夫,也是整个舞蹈团的主宰,认为什么电影都不能传达尼金斯基的舞蹈精髓,所以禁止一切录像——他这决定,令无数后人扼腕痛惜,MJ一定是其中一个。

他恰好相反,对录像有执着的喜好,不管正式演出还是排练,都要坚持录像,理由是可以回看以求更好的改进——当然他是对的。

钟情“记录”的人,一定有“历史”情结,怪不得他要出张专辑,就叫“历史”(HIStory)。

他对电影的兴趣,也是基于这种情结:永久记录。

“尽管我很迷恋百老汇的舞台,但我从来也没设想过自己能上去演出。不管你是为了录制唱片,还是为拍电影而表演,你都希望事后能对自己的表现作个评判,衡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再努力提高。但假如演出没有被录音或录像,你就做不到这些。很多杰出的演员在演过了我们那么喜欢的角色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因为他们不能,或者只是没有把它们录下来。每当我想到这些,总是感到难过”;

“一个人如果去演电影,他就能抓住一些原本是稍纵即逝的东西,因为他使时间停在了某一点上。那些人,他们的表演,还有故事情节,将被全世界的人一代又一代地分享”。

 

尼金斯基早在MJ出生之前就没了,他的墓碑,一座雕像,就是他扮演的经典角色“彼得鲁什卡”。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彼得鲁什卡,一个有了灵魂的木偶,当人们遇见他,只是嘲笑他,讽刺他,挖苦他,以他取乐,永远不在乎他有什么感受。偏偏这个丑陋木偶的心,与多愁善感的诗人没有两样,可他的创伤、他的悲哀、他的痛苦,甚至不能从他人那里博取一点同情。

那是何等的苍凉。

 

1996年的Ghosts,那个优雅的,孤独的,天赋奇才,善良幽默,却被排斥、被驱赶、得不到同情、得不到支援的MJ,与彼得鲁什卡,遥遥呼应,同样的心,同样的灵魂,同样的苍凉,并不会因为MJ更帅,就会减轻一分。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这两个人,一个自称是“上帝的小丑”,一个说自己是“节奏的奴隶”,哦,还有那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墨丘利(Freddie Mercury),“我是音乐的婊子”……敢情天才说话都这样啊……

常人能理解么?那种从灵魂深处冲出的元气,那种仿佛天命一样的召唤,你只能不由自主跟着走。

在那种驱动下,他会为了心中的召唤,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湖人队的传奇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曾经问MJ:“你是怎样练习的?”他的回答是:“练习……跳到跳不动,身体哪哪都动不了为止”。

别人看着都觉得累死了,可他并不以为那是苦役,他觉得那就是他的乐趣与幸福。

 

稻草人

还是回到他的20岁吧……1978年,他参演了一部真正的电影,“The Wiz”,通常译作《新绿野仙踪》,在绿野仙踪童话基础上,先改编为音乐剧,又改编为电影。

他那个稻草人,一个外表破破烂烂,却有动人性格的角色。

 

必须实事求是地说一句:他签到哥伦比亚的最初几年,公司对他们哥几个的态度,就是无可无不可,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要说CBS为他们砸钱比摩城多,这个可以有;但要说对他们多重视……这个真没有。帮哥伦比亚洗地,就是说成花儿也没用,行胜于言。

就说拍电影,看看猫王得到的角色是啥,各种英俊小生,各种少女杀手;他呢,演个稻草人,从开始到最后,都见不着真人模样。

给个造型特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他演的倒是真好,绝对的实力派底子。

这片子当时票房扑街,甚至未能回收成本,苛刻的评论家们对影片提出了很多批评,却一致为稻草人点赞,普遍认为他若演电影一定会有光明前途。

 

实力派不是白来的,首先他扎实的歌舞功底,是真正的博采众家之长。

向前辈高手学习是必须的。

他小时候的一大爱好,就是待在舞台侧翼,专心观摩他们的演唱和动作。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比如这位,小萨米·戴维斯,他说的是:“我的一些出彩的小火花,被他发现,抓住,他拿去再做扩展、改动、上色,成为他自己的”。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再比如,他自己在自传中提到的,从经典电影中学习:“我一直很爱查理·别林的电影,他的默片一点也不矫情做作,我想把卓别林的角色特征中一些有益的东西,吸收到稻草人中来”。

——顺便说一句,他的大儿子普林斯(Prince Michael Jackson),今年(2016年)已经19岁,在大学读书,自称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兴趣在电影编导,理想是成为做个电影人。

有人为他惋惜,那样的歌舞基因居然没被传承,但是普林斯也曾讲过,说他从小就跟着爸爸观摩经典影片,有时会把影片声音关掉,以便于从视觉角度揣摩镜头语言的使用。

所以普林斯对电影的兴趣不是偶然的,那是他精心培育的幼苗,未尝不是他把自己未能充分实现的电影梦,寄托在孩子身上。

——好希望他们梦想成真。

 

还有,他会看录像带研究羚羊和猎豹,思考如何把它们的优雅体态加入舞蹈动作中(怪不得后来做出了惊艳世人的“黑豹之舞”)。

 

他的稻草人很耐看,特别是刚从铁架子上被放下来那段,稻草人初次得以自由行动,却还不太会控制自己身体,空空荡荡东倒西歪的感觉,被他演绎得非常到位,十足十就是一个稻草做成的人。

截图根本不能展示动态的魅力,勉强试试看。

 

东倒……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西歪……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晃……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还晃……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咦,这脚可以用了诶。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好像可以站直了……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耶!

【一个人的当代史】冲破那堵墙

这角色,根本没有一丁点偶像的影子,全凭演技,看帅哥的可以统统走掉了。

谁会喜欢这破兮兮惨兮兮的稻草人?

要么是天真的孩子,他们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忽略外表——他们可以把黄豆青豆想象为成两队大战的士兵;可以戴个纸面具就成了超人蜘蛛侠齐天大圣;过家家角色扮演,更连化装都不需要,直接指定就可以了:你是爸爸她是妈妈,他是宝宝我是宝宝的小猫咪,然后就这样津津有味玩起来……接受并喜欢这个破破烂烂的稻草人,完全不在话下,更何况还是个会唱歌会跳舞的稻草人;

要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不再单单迷恋皮相的有眼力劲的人,看得懂他的表演深度,理解他的思想高度,因为懂得,所以不能不爱——实际上,他也最喜欢这两种人,只不过后一种太少,他一辈子能遇见的能交往的,就那么几个,屈指可数。

 

猫王演得多又怎样,充其量只是偶像派,烂片一箩筐……当然,对于迷恋他的粉丝来说,剧情烂,演技差都没所谓,能看到他那张脸那个人,就够了。

——这种话,他当然也不会说的,不提他一向温和的性格,就是出自利益,也要谨慎言辞,都是道上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呃,也就见不着了……也是1977年,81642岁的猫王猝然离世。

人虽然没了,但公司还在,营销还在,那些人脉关系,也是很重要的,聪明如他,当然懂得借力打力,绝不会没事惹事。

 

江湖险恶,不可任性,人活一辈子,难免做些场面事,说些场面话,只是尽力真实,不故意撒谎,不伤害别人,实在不想说或者不能说的时候,保持沉默——这就已经是万里挑一也难得了。

 

当他还是个孩子,就遭到竞争者的排斥。

他的自传里写到一件事:某次比赛之前,他的哥哥无意中听到几个歌星在嘀咕:“今儿晚上可不能让‘杰克逊五兄弟’里的那个‘侏儒’抢了我们的好戏”。

这不友好的用词令他感觉很受伤:“我觉得挺不好受,我的自尊心受了伤害,他们这么说真是卑鄙”……但那时还有父亲安慰他:“爸爸解释说,我应该以此为荣才是,那帮人不过是在胡说八道,他们竟认为我是个装成小孩模样的大人”。

 

The Wiz拍摄期间,他也注意到:“当我站在摄影机前,努力想要表现一个严肃的画面时,就有那么一位演员朝我做鬼脸,引我发笑。我一直受到的训练,都是要培养严肃认真的职业习惯和作风,所以我觉得他这么做是很卑鄙的。这位演员知道那天我有重要的台词要说,他还是朝我作那些倒胃口的鬼脸,分散我的注意力。这么做也未免太不替他人着想,也太不正直了”。

 

其实这些都只是开始,以后他声名越来越大,不但要遭受更多的曝光,随之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恶意。

老乔那意思,换成大白话,就是“死狗没人踢”,人人都叫好的那种“才华”,充其量是平庸之才,绝对不是遥遥领先的旷世奇才。

真正的天才像太阳,散发的耀眼光芒远远超出所处时代,必然是惊世骇俗,锋芒毕露,藏也藏不住,而世上凡人,也因此而分化,有的被那灿烂的光华所震慑,不由自主被吸引,被征服;有的却被光亮刺痛了眼睛,恨不将其除之而后快。

 

“一个人的当代史”,一个人,一部历史。

也只有他能撑得起这题目,因为他的真实,更因为他与世界的牵连,广泛而深远。

很多话题,只有与他互动,才算有着落,换了别人,就是矫情的东拉西扯无病呻吟。

这就是流行之王的格局。

 

破墙

他在摩城忙碌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未必知道乒乓外交,也未必知道基辛格访华,也未必关注尼克松访华,但是,他肯定知道水门事件,以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那堆走马灯似的总统乱帐。

那时候,一堵大墙横亘太平洋,中国在这头,美帝在那头。

但是,墙并不能隔绝一切。

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对美国施加了各种影响,包括和他直接相关的黑人民权运动。

 

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国第39军通过战场喊话,使美军第25师第24团一个黑人工兵连全连,115人,集体战场投降。

结果,美军不得不从此改变建军近200年的一贯传统,不敢再按肤色编队,美军的种族隔离制度从此结束,结束于抗美援朝,结束于中国人之手。

美军已经开了缺口,美国本土还会远吗,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不可抵挡,种族隔离从此走向崩塌。

 

196388,毛泽东发表《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种族歧视、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的声明》,指出:

美国黑人斗争的迅速发展是美国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日益尖锐化的表现”;

“在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的支持下,美国黑人的正义斗争是一定要胜利的。万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制度是随着奴役和贩卖黑人而兴盛起来的,它必将随着黑色人种的彻底解放而告终”。

随即,北京举行声势浩大的声援美国黑人斗争的群众集会。

 

20天之后,1963828,以马丁•路德•金为首,25万人向华盛顿进军。队伍高呼“立即通过有效的民权法案”,“立即取消种族隔离”等口号。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塔前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寐以求地希望,人人生来平等;我梦寐以求地希望,从前的奴隶的儿子和从前奴隶主的儿子将会像兄弟般地在一张桌子旁坐下来;我梦寐以求地希望,这个国家有一天将不再根据他们的肤色,而是根据他们的品德来评定他们的为人。”

 

这之后不久,黑人暴力抗争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美帝在越南深陷战争泥潭。

在国际国内交错压力之下,美帝终于意识到:如果不接受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张,那他们就要面临黑人搞毛泽东讲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前景。

两者相衡取其轻,196472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1964年民权法案,美国的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从此在法律上正式被禁止。

 

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争,苏联背弃共产主义信念,蜕变为与美帝一般无二的帝国主义。

北邻趴着一头敌意的巨兽,不能有效应对,就只有挨打的份儿。

而这时的美帝被越战所困,声望一落千丈,眼看在美苏争霸落了下风,也急需帮手。

你有心我有意,找个由头能难到哪儿去……1971年,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美乒乓球运动员的一次友好互动,小球推动大球的好戏,正式上演。

 

接下来的几年,风云突变,白云苍狗都在刹那间,以至于隔了几十年回看,那种紧张的节奏,还是电石火光,步步惊心,令人难以喘息:

1971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美关系趋缓,友好交往有望);

19718月,中止黄金与美元的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致命裂缝(军事霸权是金融霸权的基础,你在朝鲜被打晕,在越南又被打晕,为了弥补战争开销狂印纸币,谁还要把你的纸头当黄金);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记住:是你主动来找我们的,并非我们去求你的);

19724月,中国乒乓球队访美,参观了底特律(工业城市),并造访迪士尼(文化产业)——刚巧也是1972年,摩城唱片从底特律完全搬迁至洛杉矶(他们逃离汽车城,中国人却大踏步走进汽车城,这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还是意味深长的象征?);

19731月,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帝认栽);

19732-3月,世界上主要经济大国,相继宣布本国货币对美元采用浮动汇率,与美元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垮塌(军事霸权晃一晃,金融霸权就要抖三抖);

19733月,水门事件爆发(资本大佬迁怒尼克松,认为是他过分迁就中国,才搞得一切都节节败退不可收拾);

19748月,尼克松辞职,副总统随即辞职,美帝政坛出现了一个从未经过选举的总统:福特(尼克松被资本大佬彻底抛弃,连“民意”的幌子都懒得打一下了);

19754月,美军完全撤出越南,标志着越南战争的彻底失败(和国民党败逃台湾有一拼);

197512月,福特访华(美帝换人,对华提出更苛刻更强硬的条件)。

后面的事情,更富有戏剧性,也更不容易看懂——

福特回国没几天,197512月底,尼克松女儿女婿受邀访华;

19762月,尼克松再次访华;

197611月,福特败选,卡特上台;

1979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为什么要在讲MJ的帖子里说这些?

因为,他一生都在坚持爱与和平。

然而,什么是和平?怎样争取和平?他提出了问题,却不知道怎样解决问题

他也许不知道,也许意识到了却也别无选择,而事实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交往的那些民权活动家,对社会的认识水平,甚至还不如他。

 

那些人,直到今天,甚至都还做着“狮子与羊羔和平共处”的荒唐大梦。

来个栗子,奇文共欣赏:“《圣经》教导说:当狮子和羔羊躺在一起时,两种动物都不会害怕,将在山谷里和睦相处……如果说狮子和羔羊能找到共同的基础,我们作为文明的人类当然也能做到……”

——什么乱七八糟的,哗众取宠,空洞乏味,当歌词都嫌浅薄,这简直是行为艺术,还是不可理喻的行为艺术,而这居然是人权活动家的演说稿。

别说毛爷的格局,就是比比金博士的讲稿怎么样,简直是惨不忍睹。

黑人民权界都被这种人把持了,难怪黑人地位江河日下大倒退。

 

MJ数以万计的藏书里,不知有没有尼克松的那本《领袖们》(Leaders)。

如果有,如果看过,如果他注意到这段话——

“在那些年月里,美国正罹受越南战争综合症之苦,并力图摆脱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毛泽东向我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和平是美国的唯一目的吗?’我回答说,我们的目的是和平,但是和平不只意味着停止战争。我对毛泽东说:‘它必须是公正的和平。’

“我们在与中国共产党人打交道时,必须牢记:他们是对他们的利益和理想坚信不疑、并愿意为之而战斗甚至牺牲的革命者。假如我在回答毛泽东时强调需要和平和友谊,中国人会认为我们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会认为我们是一群傻瓜。最后,他们会说:如果和平是你们的唯一目的,那好吧,只要你们什么时候投降,什么时候就可以得到和平。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人重申:我们也有我们为之奋斗的价值。”

 

也就是说,连尼克松也明白:和平不等于投降,和平必须要有公正,和平必须伴有为之奋斗的价值,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当然,他说的那“价值”是真是空,还要两说着)。

 

在福特访华期间,新上任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就曾正告他“不要想念苏联人”,而对福特访华的整体评价则是:“关于缓和的花言巧语掩盖不了战争危险不断增长的严酷现实”。

如果,邓小平的忧虑不幸成真,美苏联手一旦达成,两个打仗成性的国家勾搭在一起,挨揍的一定是中国。

70年代的国力对比下,如果中国撑不住,必然又会沦为悲惨的半殖民地,永无出头之日,而一旦拔掉中国这个钉子,美苏没了挂碍,又一定会翻脸,继续争霸,那时节,整个世界将何去何从,不堪设想。

幸亏,这一切都是“如果”。

 

毛爷接见已经是平民的尼克松,是震撼世界的一招,是给世界传达强烈信号:无论是谁,只要秉持对华友好,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人都会把他当朋友待,反之……你自己去想。

这时的土共,也早不是幼年期的兔子,早在朝鲜与越南战场打出了威风,是以,毛爷的话,没人敢掉以轻心。

更早的那些年,中国在西部大兴土木,就是“大三线建设”,拼的最坏打算,就是以西部为根据地,与美苏同时作战。美苏对此,绝不会一无所知。

而“两弹一星”的成功,更是举世皆知——中国人不缺勇气,也不缺实力,美帝苏帝,你待咋滴??

 

四两拨千斤,风云突变只在刹那间。

于是世界看到,接下来的美国大选,试图勾搭苏联的福特,败给了更努力促成中美建交的卡特。

一场可能的世界大战,以中美建交为标识,消灭于无形。

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法的至高境界,是和平

这也是毛爷拼尽最后一丝生命之火,在那堵横亘太平洋的大墙上,推开的一扇门。

是对世界有多少爱,才有此等壮举。

 

请记住这个时间线:

1976221-29日,尼克松再次访华,毛泽东亲自接见。

19769920世纪最伟大的领袖撒手人寰。

 

这时,大洋彼岸那个满心梦想的天才少年,只有18岁,根本不是能看懂国际博弈的年龄,再天才也不行,艺术家可以天生,而学者、政治家、思想家,绝对没可能。

这时的他,未必懂得世界失去了怎样的一位巨人,更未必会因此悲伤,就像他小时候,也不懂得为金博士悲伤。

可是,但是,可但是,等他长大,等他深陷套路,等他需要求助的时候,他能看到的,能接触到的,却只有那等“狮子与羊羔共处”的梦呓家。

资本的套路,来来回回就那几样,阴险而狡诈,无耻而愚蠢,应对有智慧,则世界大战可湮灭于无形;应对不当,就连一个人也救不了。

于是悲剧无可挽回,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坑死在套路里。

……

…………

行文至此,好想,再剥一个“如果”……如果能够穿越时空,如果能够逮到那个唱着“live life off the wall”的小伙子,一定要问他一句:“嘿,伙计,你有没有看到太平洋上的那堵墙?你有没有想过怎样打破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824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10日 下午1:57
下一篇 2021年10月12日 上午3: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