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作者:张胖达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说到三藩之乱,很多人会想到康熙操之过急的削藩。年轻、亲政经验不足的康熙秉持着汉代晁错“削亦反、不削亦反”的理论,将耿精忠、尚之信等首鼠两端者逼到吴三桂阵营,导致力量占据绝对劣势的三藩一度有席卷中国南方之势。

 

不过,从更广的时间线看,三藩的叛乱不过是清廷入关后一系列削藩的最后一步。从多尔衮到顺治再到康熙,清统治者有条不紊地推行着削藩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出十足的狡诈和无情。

 

康熙在“三藩之乱”初期搞出的乱子,正如汉景帝时“七国之乱”起初的形势,虽然存在一定失误,但清廷中央压倒性优势的力量足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我们就从清军入关开始,仔细回顾他们的削藩之路。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清平定三藩叛乱之战。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星球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

 

有效利用各路藩镇

随着李自成攻破北京和崇祯帝朱由检自杀,华夏大地的形势变得异常诡异:李自成迅速席卷整个中国北方,但他在山西、河北这些新占领区的控制力极低,大量新投靠的地方势力本质上是“骑墙派”。在南京继位的朱由崧原本是明朝和崇祯皇帝的正统继承人,但他从一开始就饱受党争困扰,后来甚至影响了朱由崧的合法性。更要命的是,南明朝廷中枢无兵可用:号称拥兵数十万的“江北四镇”中,每一镇的真正精锐披甲士兵不过数千到万余人,实际战斗力非常差,而且已经军阀化,基本指望不上。在关外,度过皇太极死后短暂混乱期的清军正随时准备再度入关。还有张献忠、吴三桂、郑芝龙等势力都堪称举足轻重,但他们本身缺乏问鼎天下的能力。

 

随后的形势发展之迅速,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料。崇祯死后不到一个月,李自成就和控制山海关的吴三桂彻底反目,并亲领本部主力远征山海关。吴三桂向清廷求援,清吴联军在山海关战役中大破李自成主力。李自成三月中旬入北京,四月底仓皇逃离,清军在五月一日几乎兵不血刃地进占北京。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清灭大顺政权之战。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星球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

这时,摆在清廷面前的局面可谓错综复杂:李自成从北京一路溃逃到西安,河北、山西、山东大部分地区此时都被地头蛇控制。这些地头蛇基本是前明官员,大部分曾短暂地名义上归附李自成的大顺。李自成溃逃后,大顺派出的张天琳、吴征文等地方长官基本被这些地头蛇所杀。南京的南明和在北京立足未稳的清,谁能争取这些地方实力派的支持,谁就能占据上风。事实证明,多尔衮远比党争困扰下的南明政权做得好。

 

多尔衮严肃军纪,禁止入京后的清军烧杀抢掠。崇祯年间,清(后金)军曾五次进入关内作战,每次都是大范围、大规模烧杀后带着虏获的人员和物资出关,包括京郊许多地区都曾遭荼毒。但现在的清军在多尔衮的严令下,暂时显示出极好的纪律。这让刚被李自成劫掠一番的北京官民士绅都大有好感。多尔衮还下令“故明勋戚赡田己业俱准照旧,乃朝廷特恩,不许官吏侵渔、土豪占种,各勋卫官舍亦须仰体,毋得滋事扰民”。随着京畿之地迅速恢复秩序,多尔衮在朝廷中吸纳了大量明、顺旧臣,收编了北方许多地方武装。就这样,多尔衮以八旗精兵为武力依托,以北京为基地,迅速收服了华北大部分地区。   

 

相比之下,南京弘光政权在党争之下无法做出有效决策。对于清军入关后弃李自成投明的北方官员,南京政权竟然以他们曾投降李自成为由,对他们进行排挤和迫害,甚至将其处死。弘光政权明令,只要在李自成的大顺朝中担任过三品以上官职的,以及所有投降过李自成的高级军政长官,一律处以分尸的磔刑。但事实上,随着崇祯的自杀,几乎所有留在北方的明朝官员都有过投降李自成的记录。这等于是在给多尔衮收服李自成溃逃后豪强遍地的整个华北当助攻,而这些地方原本在政治上对李自成的大顺和异族的清有着天生的排斥。

 

南京的弘光帝有着明正统,却在这一轮争夺华北的角逐中输给了刚入关的清。除了朝廷内部的恶性党争外,南明拥兵大佬的普遍军阀化同样是重要原因。崇祯末年,随着孙传庭的战死,大明剩余的主要部队如吴三桂、左良玉等诸部都实现了军阀化或者半军阀化。军中精锐是将领的私兵,左良玉部更是连军队的后勤都通过劫掠等方式自筹。包括此时拱卫南京的“江北四镇”中较为能打的高杰,作为李自成曾经的部下,在投降明朝后也违背朝廷节制,擅自在河南扩军。如何对付这些军阀化的前明军或大顺军,是摆在多尔衮面前的一大问题。 

 

多尔衮首先树起一个典型——吴三桂。吴三桂在清军进占北京后第一时间被封为平西王,多尔衮对他多加拉拢,承诺会对他裂土封王。对于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带着兵力和地盘来投降的大小军头们,多尔衮不但保证他们的独立性,还慷慨赐爵,等于承认他们之前在乱世中获得的地位和财富。如果他们帮助清廷剿灭反抗者有功还能得到扩大!所以,华北各地曾挂过明、顺旗号的诸多地方实力派,绝大部分很快向清廷效忠。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影视中的吴三桂(曹永祥饰)。来源/电视剧《康熙王朝》截图

正是在这些降将的支持下,清军入关后扩张速度之快,让后世读史者瞠目结舌。在这个过程中,清廷相对其他势力的优势越来越有压倒性,而这些半独立军头的存在也就变得越来越碍眼了。

 

过河拆桥的清廷

与1648年的汉将大反正  

清廷慷慨封赏、大力拉拢各路军头的政策显示出了相当的威力。南明“江北四镇”中较有实力的高杰,其部将许定国就受到影响,诱杀高杰后率部投靠清廷。高杰的死使得弘光政权的军队士气崩溃,随着清军南下,高杰部将李成栋、外甥李本深、“江北四镇”中另外两镇的刘泽清、刘良佐都很快投降清廷。曾击败过张献忠部主力的史可法,此时变得无兵可用,很快在扬州被俘杀。在法统、体量上唯一能和清分庭抗礼的南明弘光政权随后覆灭。和弘光政权忙于内讧的左良玉部,此时也在左良玉之子左梦庚的率领下投靠了清。

 

除了对弘光政权几乎不战而胜,清廷拉拢军头的政策在山西、河南等地也帮助他们迅速攻城掠池。占据大同的姜瓖杀了李自成派来的“过天星”张天琳后,最终宣布降清。多尔衮暂时把整个宣大地区的军政大权给了姜瓖。在南明与李自成之间已骑墙多年的河南军阀李际遇,也在此时投靠清廷。这么多明、顺军头纷纷投靠,一方面固然有清军势大的因素,另一方面清廷的招揽与明廷以文制武的方针形成鲜明对比,也是多尔衮的招揽拉拢政策有效的重要原因。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多尔衮像。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这些军头投靠清廷后,贡献了大量人力物力。李成栋、金声桓、王得仁等人继续追杀南明政权的残余势力,其凶狠程度不下八旗军,并制造了“嘉定三屠”这样的惨案。尤其是李成栋,在同样首鼠两端、幻想着清廷会让自己在岭南裂土封王的郑芝龙的不作为下,成功横扫东南地区一系列南明残余政权。随着绍武帝、隆武帝相继殉国,南明残余力量看上去已经没有了足以与清分庭抗礼的可能。

 

对多尔衮控制下的清廷来说,过河拆桥的时刻到来了。

 

顺治三年(1646)底,绍武、隆武政权相继覆灭,多尔衮很快开始打压这些军头。在击灭绍武、隆武二帝战役中出力最大的李成栋,不但没能像三顺王或吴三桂那样被封王,连专制两广的目标都没达成。多尔衮曾派旗人佟养甲与李成栋共同南征,佟养甲作为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在战后继续凌驾于李成栋之上。为清征服整个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更是只得到总兵头衔。多尔衮还以防备蒙古人的名义,派出阿济格等高级将领戍守大同,原来割据大同的姜瓖自然也居于阿济格之下。

 

这一切的一切,最终导致了顺治五年(1648)的汉将大反正。先是金声桓、王得仁以南昌为基地宣布投向南明,李成栋随后也在广东宣布反正。遗憾的是,这两支同样打着南明永历帝旗号的军队没能有效协调一致:归根到底,金声桓、王得仁希望的是割据江西,而李成栋则希望割据广东。他们并不是真的爱大明,只是用这个旗号获取清没能给他们的东西罢了。双方相继围攻清军控制下的重要据点赣州城,却没能利用起兵初期的真空期好好配合。他们与一直对这里主持抗清的南明官员何腾蛟也难以信任。随着孔有德、尚可喜、耿继茂这三位投清“前辈”和谭泰部八旗精锐相继南下,江南清军也从安庆威胁江西,曾让清廷措手不及的反正变成了消耗战。最终,在占优势的清军的实力碾压下,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等人一年之内相继败死。

这一年年底,姜瓖也占据大同反清了,以大同、延绥边军为核心,与清军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但在绝对优势的清军主力面前,最终在第二年被镇压,大同更是和差不多同时的南昌一样,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惨烈屠城。同一年,甘肃的回、汉两族人民以甘肃边军为核心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同样在第二年遭到镇压。

除了广东、江西、山西、甘肃在顺治五年(1648)先后爆发的反清起义,还有一些投清军头也在此前后试图重新反清,但都以失败告终。河南军阀李际遇在顺治四年(1647)因为“坐与贼党王道士通谋”之罪,与兄弟及子一并被杀。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则在顺治六年(1649)试图联络南方鲁王监国的明政权反清,失败后与子侄一起惨遭凌迟。

 

这些军阀们以三顺王和吴三桂为榜样,选择了投靠清。随着清廷开始派满族勋贵节制他们,许多人又选择起兵反清。当然,也有像刘良佐这样,在这次大反清中继续牢牢追随清军镇压昔日同行,随后逐步得到高升的。这种对明、顺军头先利用再打压的策略,以及对不同军头之间的立场分化,都反映了多尔衮政治谋略的高超。这一轮过后,清完成了入关后的初步削藩。

 

由于此时的中华大地还有少量明朝嫡系及大西军余部、福建郑氏海盗集团组成的以永历帝为名义君主的反清同盟,以及多尔衮死后顺治时代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清廷并没有对三顺王和吴三桂这些资格更老、实力更强的异姓王动手。洪承畴曾在信中委婉提醒吴三桂,不要太急着剿灭永历帝的残余势力,不然很可能被过河拆桥。但随着孙可望的叛降,永历政权的覆灭终究不可避免,多方掣肘之下的吴三桂也无法实现洪承畴的养寇自重之计,只能追杀永历帝以自效。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顺治十三年六月十六日敕浙江等沿海各地督抚镇严防郑成功谕。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藩之乱

压倒性优势下康熙帝的小任性

永历朝廷覆灭的同时,荷兰人为了报复郑成功,主动和清勾结攻打郑氏集团大本营厦门、金门。曾多次折戟金厦的清军,在荷兰人的配合下一举将这里攻克,郑氏集团不得不退守中国台湾。随后,清军不惜代价围剿了大顺军余部“夔东十三家”武装。中原大地已不再有任何公开反对清廷的成建制武装。占据着西南和东南,以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成为清廷下一个对付的目标。

 

此时的清廷在军事和经济力量上已经有了压倒性优势,铲除鳌拜后亲政的康熙帝可谓志得意满。吴三桂曾多次以撤藩作为试探,清廷都拒绝了。这次,当尚可喜想告老回辽东时,康熙不但不让其子尚之信继续统治广东,还突然下令同时裁撤吴三桂、耿精忠这两位藩王,最终将三藩同时逼反。这其中当然有康熙帝过于年轻气盛的因素,但此时清廷手中的力量比起三藩加上其他异己势力的总和都要强上许多。从后人视角看,康熙可以利用年龄优势等上几年,等吴三桂病死后再行削藩,用最小的成本达成目的。但正因为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康熙选择蛮干,这固然让平定叛乱的代价更大,但也只能说是实力占绝对优势一方的小任性。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黄色织金缎镀金叶康熙帝御用棉甲。来源/故宫博物院

此时反清阵营的各方势力在具体目标上相差甚远。最早举旗反清的吴三桂家人被康熙凌迟虐杀,反清意志最为坚决。占据广东的尚可喜被尚之信挟持后,响应吴三桂,说明这一藩的中高层分歧本来就很大。占据福建的耿精忠更是自始至终首鼠两端,继承了孔有德一系在广西势力的孙延龄也同样如此。但尚之信、耿精忠、孙延龄的起兵目的,只是为了继续割据一方,而不是问鼎天下。以农民军身份降明、跟随姜瓖反清又投清的王辅臣,曾跟随吴三桂平定西南,此时是陕西提督,同样选择起兵反清。王辅臣反清的主要原因,是清在山西、陕西一带的最高长官莫洛偏袒和他关系不睦的张勇。至于此时逃到中国台湾的郑经,最大心愿是收复十几年前清荷联军攻陷的金门、厦门、泉州、漳州、潮州等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这就意味着虽然同为反清势力,郑经最直接的敌人并不是清廷,而是占据这些地区的耿精忠。从后来事情的发展看,郑经确实是以此为目的规划行动的。

 

吴三桂迅速席卷了四川、湖南大部分地区。入关三十年,清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得相当厉害,人数相近时往往不是吴三桂本部精锐的对手,但依靠体量优势也不至于崩盘。随着岳乐的清军重兵集团在江西站稳脚跟并进入湖南,吴、清双方的正面战场总体陷入僵持,破局点放到了其他各藩。

 

清军的另一路主力由康亲王杰书率领,击破了浙南的耿精忠外围部队。看到耿精忠失败,郑经干脆也攻占了他控制下的汀州,试图在耿部完全失败前重夺一部分沿海城市。最终,耿精忠在腹背受敌之下相信康熙的承诺,投降清廷。几年之后,随着其他反清势力全部被消灭,耿精忠被清算旧账惨遭凌迟。甘肃的王辅臣也在图海部清军围攻下投降。

 

随着耿精忠和王辅臣相继投降,广东的尚之信和广西的孙延龄也开始和清廷接触。尚之信起兵反清后,吴三桂派出亲信董重民为广东总督、宣威将军,加强对广东的控制,并索要军饷。现在,尚之信决定和吴三桂翻脸,杀死董重民后投降清廷。这就意味着反清阵营已经分崩离析。

 

在各个战场面临崩盘的时刻,吴三桂显示出了判断力和军事能力。他派出族孙吴世琮袭杀准备投清的孙延龄,并在乐平击败清军,从而控制了大半个广西,稳定了这条战线的局势。随后,陕西方向的清军在王辅臣投降后与岳乐的清军正面主力在湖南境内会师,清军胜利仿佛就在眼前。但在随后的永兴之战中,清军在周军(吴三桂此时称帝建立了周政权)手下遭到入关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吴三桂称帝。来源/电视剧《康熙王朝》截图

周军悍将吴国贵、马宝在永兴郊外设伏击破了数千精锐正白旗清军,将其歼灭过半。清军少量残兵逃入永兴城与在这里驻守的绿营兵会合。随后,马宝又渡河击破了增援永兴城的清军正蓝旗精锐,将其消灭大半。八旗精锐在野战中连续惨败,永兴城危在旦夕,连康熙都急得跳脚,每天发文催促湖南清军主帅穆占和喇布两人迅速救援。但这两人最能打的机动精锐要么被歼灭,要么被围困在永兴城内,只能互相推诿,望着被周军围困的永兴城干瞪眼。

三十多年前,在宁远一线的吴三桂部虽然是明军中战力最强的单位之一,比起清军最精锐的八旗护军来,战斗力还是略逊一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军在中原迅速堕落,战斗力急剧下降。而吴三桂部在征伐永历政权和随后镇压苗民起义的战争中,仍然保持着高频率实战。此外,以马宝为代表的一部分南明李定国余部也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因此,在清廷集中主力进击吴三桂的一系列战斗中,周军反而显示出更高的战斗力,让绝对优势的清军主力接连惨败。同时,清军在海澄之战中惨败于郑经大将刘国轩。接连的惨败,使得力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清军也面临危机。

 

但此时年事已高的吴三桂身体顶不住了,在中风之后很快病死。由于继承人吴世璠年幼,吴周政权瞬间丧失主心骨,在小规模内讧之后不得不收缩战线。即使如此,清军仍然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周吴政权,并在攻占周吴政权后期首都昆明两年后,迫使郑经之子郑克塽投降。到这时,清军终于平定了南方的藩王和抗清势力。

 

“削亦反、不削亦反”:康熙的“削三藩”算不算操之过急?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三藩平定维新庶政大沛宽和诏谕。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如果吴三桂再活十年,或者有一个能力卓越的继承人,至少足以与清军维持均势。更重要的是,仅仅在吴周政权灭亡七年、郑克塽投降五年后,噶尔丹统治下的准噶尔汗国就与清爆发全面战争。到这个时候,两面受敌的清会是什么结局,实在是难说。从这个角度看,康熙皇帝可谓相当幸运,在新的外部敌人出现前,成功完成了清廷削藩的最后一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ghuozhiku.com/363646.html

(1)
上一篇 2023年8月25日 上午11:53
下一篇 2023年8月25日 下午12: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