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都退了,黄桃罐头还没买到

作者: 余源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买到黄桃罐头的请举手烧都退了,黄桃罐头还没买到

烧都退了,黄桃罐头还没买到

图/图虫创意

眼下最难抢的,除了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试剂盒、N95口罩等医疗物资外,还有黄桃罐头。
看似与新冠治疗并无关系的黄桃罐头,却在网络上被不少人当做“守护神”——
“啵”地一下拧开盖子,然后用铁勺子挖出几块黄澄澄的桃子肉,再倒一点罐头水一起下肚,立刻变得元气满满。
为了蹭一蹭黄桃罐头超高的人气,一些药店甚至也卖上了,以至于有网友调侃道:应该将黄桃罐头纳入医保。
平平无奇的黄桃罐头为何会成了大家口中的“守护神”,黄桃罐头到底有什么神秘力量?
黄桃罐头脱销了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黄桃罐头均已售罄。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超市内,黄桃罐头连带橘子罐头都卖光了,只剩下几瓶山楂罐头。
在中国新闻周刊逗留的短短十分钟里,有五位消费者向超市售货员询问是否还有黄桃罐头,不过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了,早都没有了。没办法,不少消费者只能拿上仅剩的山楂罐头悻悻离开。
据售货员介绍,黄桃罐头原来没有这么畅销,之前上一次货能卖一周。不过最近不知怎地,上架半天就卖光了。
烧都退了,黄桃罐头还没买到

早已售罄的黄桃罐头货架。图/余源摄

叮咚买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华东区域,黄桃罐头近两日销量是平时工作日的两倍左右,目前库存暂时充足。不过在北方城市比如北京,黄桃罐头从12月7日就开始爆量,至12月9日三天日均销量相比平时增长超60%。目前北京市场正在协调罐头类产品的供应,已经调取了几百箱黄桃罐头,到货之后会立即上架。同时叮咚北京市场也将协调其他品类的罐头供应,如橘子、山楂等品类。
有网友分析,黄桃罐头走红,或许源自于一种南方人可能不太懂的东北习俗——不管大病小病,来口黄桃罐头就好。
北漂十年的辽宁人小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小时候一发烧感冒,妈妈就会给我买黄桃罐头。一口果肉一口甜汤,迅速补充能量,提振食欲。”
慢慢地,生病吃黄桃罐头,在东北变成了一种“仪式感”,甚至还有说法:“黄桃罐头会保佑每一个东北孩子。”
近日,罐头品牌林家铺子也给出了感冒时想吃黄桃罐头的理由:“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没胃口,不喜欢油腻的食物,这个时候来个鲜甜有味的黄桃罐头,一口黄桃半口汁,不仅能够缓解我们不舒服状态,而且这个时候甜品也能给我们带来心情的愉悦感,心情好了病就好了。”
不过,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高晓玲提醒道,“黄桃罐头并非真的是发烧咳嗽的特效药,它就像你压力大时吃下的蛋糕、暴饮的奶茶一样,更多是一种甜蜜的‘安慰剂’。”食用水果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确诊新冠,一定要科学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在症状较重时,要积极去医院看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科学治病。尤其在出现咳嗽症状时,食用黄桃罐头这样的甜食会加重咳嗽。
林家铺子也提醒广大“桃”友,黄桃罐头并无药效,谨慎囤货。
小罐头大产业
其实不仅仅是黄桃罐头,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罐头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
尤其是2021年年底,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进一步刺激了市民对罐头的消费热情。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秘书长晁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疫情后,居家囤积食物,对于易储存,且不占用冰箱空间的罐头产品愈发重视,尤其午餐肉产品。
以上海梅林为例,罐头是其2021年为数不多保持业绩增长的品类之一。
2021年,上海梅林实现营业收入236.17亿元,比2020年度238.67亿元同比减少2.5亿元,降幅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亿元,同比降幅25.17%。其中罐头食品收入15.89亿元,同比增长4.44%。
我国罐头最早可追溯至1893年诞生在广州的“豆豉鲮鱼”,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罐头产业,在满足消费需求、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50年至2019年,我国罐头行业累计生产罐头18654.88万吨,其中出口罐头6294.79万吨。
在不少70后、80后的记忆中,罐头是只有逢年过节,甚至生病时才能吃到的“奢侈品”。
如今,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罐头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罐头出口国。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罐头已经出口到全球14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芦笋罐头和橘子罐头已分别占到全世界该品类出口总量的70%和80%。红烧肉和鲮鱼罐头为国内独有,深受东南亚市场青睐,在欧美潜力巨大。
不过在这一轮翻红之前,罐头其实已经远离市民餐桌有一段时间了。
2016年,中国罐头行业发展达到巅峰。根据观研天下数据,这一年中国罐头总产量1395万吨,营收1751.79亿元;总利润接近百亿元。
但此后,这一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无论是产量、增速还是营收总体趋势都在持续走低。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罐头企业的总营收约为1282.1亿元,总利润78.7亿元。
人均消费数据也能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与欧洲和北美年人均消费50公斤与90公斤相比,中国人的罐头消费量还不到8公斤,许多人的年消费量甚至不足两盒。这与我国罐头大国的地位极其不符。
罐头也需要创新迭代
在晁曦看来,究其原因,正是消费者的误解,才导致对罐头产生抵触情绪。
一直以来,罐头食品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超长保质期。然而在不少消费者看来,超长保质期是因为罐头使用了添加剂。此外,罐头在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杀菌也会导致营养流失。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罐头可能是防腐剂添加量最少的食物之一。
晁曦表示,根据工艺必要性,罐头普遍使用添加剂并不多。在防腐剂方面,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在全部罐头食品中,除了杨梅罐头允许添加丙酸及其钠盐、钙盐(最大使用量 50克/千克),竹笋、酸菜、食用菌和坚果类罐头允许添加二氧化硫(最大使用量0.5克/千克)和肉类罐头允许添加亚硝酸盐(最大使用量0.15克/千克)这六类需要很低剂量防腐剂来对付特定的微生物外,其余均不可添加防腐剂。
至于高温杀菌导致营养流失就更无从谈起了。晁曦指出,罐头食品在工业生产中,杀菌工艺主要根据具体生产的品种特性、容量多少等确定杀菌的实际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罐头食品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使产品具有一定时间的保质期,同时又尽可能降低某些营养素(如热敏性维生素C)的损耗。
“对于蛋白质类(尤其是胶原蛋白,如蹄筋之类)和某些允许带骨品种(如排骨、鱼类)使用高温高压杀菌,使肉质、骨质变得酥软,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和骨钙的消化吸收,可以说杀菌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且原有的矿物质也不会因杀菌而受损,从而让罐头食品营养丰富且安全有保障。”晁曦解释道。
其实,为了降低成本,罐头厂往往倾向在产地、应季生产,所用水果、肉类、水产等,都非常新鲜。比如黄桃罐头更是能够在6小时内完成从树上采摘到密封罐装的全流程。
相比之下,欧美各国由于普遍开展基础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消费者的认识更为客观、科学。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肉类、鹰嘴豆、吞拿鱼罐头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1.8%、25.6%、24.9%;德国罐装蔬菜的销量大涨80%,水果罐头增长70%。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罐头的应急保障属性凸显出来,也因此赢得更多青睐,这对我国罐头产业而言也是重要机遇。
不过机遇面前,企业也需要主动作为。其实过去这些年,罐头不受年轻消费者待见,还与创新不足有关。
晁曦分析,与方便食品、饮料行业相比,罐头的创新迭代速度较慢,整体创新能力也不强。大多数产品包装、口味变化不大,导致罐头市场对新生消费群体的吸引力不大。
“要让大家留下来,不能仅仅因为疫情。”

参考资料:

罐头保质期长 全靠防腐剂?中国质量新闻,2022-06-01;

比爱情保质期还长的,是罐头食品,新周刊,2022-01-10;

“含蓄”已久的罐头,能否成为食品“新浪潮”的下一个爆点?Fooddaily,2021-10-25

 

作者:余源(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78300.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2月13日 下午1:33
下一篇 2022年12月13日 下午1: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