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12月上,原标题为《鲁迅的<故事新编>借古事躯壳激发现代人之所爱憎》,有删节

作者: 黄金生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少年时的鲁迅,有一阵子特别不喜欢家里的保姆阿长。她不仅侵占了鲁迅的床,还弄死了他心爱的隐鼠。后来,保姆给他买来一本书,让鲁迅对她肃然起敬。保姆买回来的书,正是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虽然刻印十分粗拙,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但那却是鲁迅“最为心爱的宝书”。就是这样一本绘满野怪、山川、神话的书,让少年鲁迅念念不忘。

神话实为文章之渊源

《山海经》打开了鲁迅的想象世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艺术观念。他以神话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其最独特的审美方式就是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就来源于《山海经》 《庄子》的艺术传统。作为一位以严肃现实主义著称于世的作家,鲁迅的许多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梦幻特色,《故事新编》中,作者便将幻想与现实、古代与现代、庄严与滑稽、形象与理论等各种不同因素都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既有梦幻感又有真实性的艺术世界。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鲁迅,1926年摄

1922年冬天,鲁迅启笔完成白话语境下的神话短篇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同年12月,小说发表在《晨报》的纪念增刊上。后来,鲁迅相继在不同的时机,完成《铸剑》 《奔月》等短篇小说,照例是从神话和典籍里“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仰赖漫不经心和偶然为之的闲笔,经过十三年,才备足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眉间尺复仇、墨子阻止公输般攻宋、庄子起死和老子出关共8篇故事,组成《故事新编》付梓。《故事新编》中的8篇小说皆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作家通过给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注进新的生命,使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极大程度上,或从根本上说,他们已不再是原来历史、神话中的人物,而成了鲁迅重新塑造的艺术性形象。8篇中,直接取材于神话传说的是《补天》 《奔月》和《铸剑》。通过神话传说的描写,鲁迅用浪漫主义的笔触将浓烈充沛的情感自由地抒发出来。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故事新编》初版封面及内页。1936 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

《故事新编》顾名思义是“故”事的“新”编,“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之所应憎和应爱”。鲁迅通过对神话传说的重写,打破古今界限,令古人和今人匪夷所思地同台亮相。借助传统神话的再造,折射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故事新编》插图之《奔月》,陆燕生绘

夷羿:悲凉的落幕英雄

1926年,鲁迅以“大羿射日”和“嫦娥奔月”这些极具英雄和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写作了《奔月》,最初发表在1927年1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2期。小说一反常人的思维习惯,没有把射日的英雄和奔月的仙女写成一个英雄加美人的缠绵悱恻的浪漫传奇故事,而是沿着新文学提倡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思路,消解或解构神话故事的神性、英雄性和传奇性,把带有神奇色彩的主人公平民化和世俗化。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嫦娥奔月图》,1981,任率英,荣宝斋藏

羿作为我国古代传说中善射的英雄,代表的是古时英勇、一往无前的正面人物形象,然而在《奔月》中的羿却被赋予了浓厚的生活色彩和荒诞意味。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羿射日、射杀封豕长蛇、鸷鸟怪兽等英雄壮举,而是写猎物几乎被他射杀殆尽,连生活都成了问题的窘境和困厄。他天天射到的只有乌鸦,妻子嫦娥面对成了“凡人”的羿和清贫的生活,表现出极大不满:“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羿每天怀着愧疚的心情面对妻子。为了博得嫦娥满意,他起早贪黑多跑几十里路去寻找野味。更让他无奈和愤懑的是,人们已经不知道他是射日的英雄了,连自己的弟子逢蒙也背叛了他。当他误把老太婆养的一只母鸡当作一只鸽子射杀之后,他惶惑地向老太婆道歉并介绍自己就是当年射杀为害百姓的巨蟒和野猪的羿,可对方却奚落羿是不知羞的说谎的骗子。回家的路上又遇到徒弟逢蒙的暗箭袭击和恶言的诅咒与谩骂,回家后更是发现妻子终于难耐凄苦和寂寞,偷吃道士的仙丹独自飞到月亮上去了。愤懑至极的羿试图用他当年的射日弓射落月亮,而他与月亮的对峙却充满滑稽与讽刺,“大家看到月亮只一抖,以为要掉下来了,——却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毫无损伤”。羿仰天大喝,月亮也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却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看似只有小小的三步之距,可是怎么也追赶不上,永远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昔日的英勇猛健,化为如今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无奈之下,羿只好补充体力,让下人备好马匹,明日继续“负重”前行,踏上充满未知的寻妻之路。

虽然小说《奔月》中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在古籍中能找到一些根据,但鲁迅却将原本生活在战乱时代,能英勇射下九日、射杀长蛇虎豹而造福人民的大英雄放置在农耕时代最平凡的世俗生活环境中,将原本极富神秘传奇色彩的故事改编得充满世俗气息。小说中,鲁迅卸下夷羿身上所有的传奇色彩,极力写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而这种尴尬境地势必造成英雄落幕后的悲凉。

 

鲁迅谈到《奔月》创作时曾说:“直到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洞洞,这是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并且仍旧拾取古代的传说之类。”1926年,深受鲁迅提携的青年高长虹与《莽原》编者韦素园因发稿问题产生矛盾,遂迁怒于已赴厦门大学任教的鲁迅,同时利用鲁迅的名字另创狂飙社,并在《狂飙》周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文字,对鲁迅进行攻击和诽谤。鲁迅在《两地书·九三》中曾说过自己痛苦的经验:“有些青年之于我,见可利用则尽情利用,倘觉不能利用了,便想一棒打杀,所以很有些悲愤之言。”他点评高长虹“是那时候年轻作家中极为傲慢疯狂的一个人,是一个极为虚无自私的人”。《奔月》即在这种情形下写成,其中逢蒙这一形象有影射高长虹之处。鲁迅对此并不讳言。他在1927年1月11日致许广平的信中提到《奔月》时说:“那时就作了一篇小说和他(高长虹)开了一些小玩笑。”

 

然而这篇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作品,它的意义肯定不止讥讽高长虹。小说中的逢蒙形象是社会上一类人的代表,是对那些“挂新招牌的利己主义者”思想与行径的批判。作者还希望通过夷羿这一人物告诉大众,在正义和邪恶对战的社会背景下,原本充满力量,渴望战斗的英雄人物,一旦只图自身安逸享乐,不献身于服务大众的工作事业后,便由一个战无不胜、人民拥护的英雄战士变为一个贪图自身享乐、庸庸碌碌的凡人。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怀着浓厚的“中间物”意识,他明白先驱者的寂寞。《奔月》中的老太太根本不知道“夷羿”是谁,而忘记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背叛。来自所爱的人的背叛让鲁迅体会尤其深刻,以至于他规劝年轻人要侧着身子前进,提防自己阵营射来的冷箭,即著名的“横站”理论。这个带有强烈“被弃”色彩的故事强烈地呼应并表现着鲁迅那时悲愤和苍凉的心境。

复仇之剑

在《奔月》中,鲁迅解构了英雄主义的神话。但在1926年所创作的小说《铸剑》中,却展示了鲁迅作品中少有的暴力美学,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复仇精神,刻画了眉间尺和黑衣人(宴之敖者)这样的英雄人物。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铸剑》手稿,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藏

《铸剑》原名《眉间尺》,讲的是宴之敖者帮助眉间尺报杀父之仇的故事。小说取材于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在托名曹丕的《列异传》中有《眉间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有《三王墓》,均是关于该故事的记载。小说中,眉间尺的父亲给大王铸了雌雄双剑,结果被大王所杀,宴之敖者带着眉间尺的人头、背着眉间尺父亲留下的雄剑杀了大王复仇成功,但宴之敖者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故事新编》插图之《铸剑》,陆燕生绘

剑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自古道:“男儿立身惟一剑。”仁人志士们都将这把闪耀着青光的剑视为正义的化身,并且用它去评断人间的是非曲直,从而开拓自己的人生。小说中两处描写剑,其一是描写剑铸成时,“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其二是描写16年后埋在地底下的雄剑出土时,“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然失了光辉,惟有青光充塞宇内。那剑便溶在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无所有”,剑的异象正象征其不同寻常。作为复仇的工具,剑本身所负载的是对抗的力量,是武力的象征。鲁迅自身与“剑”也有着不小的渊源,也是一名有着一腔热血的剑侠之士。“戛剑生”是鲁迅使用的第一个笔名。作为一个由医学生转变为文人的“剑士”,鲁迅怀揣着古代侠士的济世豪情,以笔作武器,与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着残酷的斗争。

 

小说中的两个复仇者,眉间尺空有复仇意愿,却缺乏足够的意志力与复仇的技艺;黑衣人则是专职复仇者,指向一切的人间不义。在《致增田涉》中,鲁迅说:“在《铸剑》里,我以为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那里面的歌,意思都不明显,因为是奇怪的人和头颅唱出来的歌,我们这种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第三首歌,确是伟丽雄壮。”

 

王泽流兮浩洋洋;

克服怨敌,怨敌克服兮,赫兮强!

宇宙有穷止兮万寿无疆。

幸我来也兮青其光!

青其光兮永不相忘。

异处异处兮堂哉皇!

堂哉皇哉兮嗳嗳唷,

嗟来归来,嗟来陪来兮青其光!

 

这首歌的大意是他与国王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一定要为天底下被无辜杀害的人报仇雪恨,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伟丽雄壮”之义。眉间尺也从狭隘的为父报仇升华为受迫害的天下苍生报仇,如黑衣人所说:“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黑衣人自身就是一团奔突的仇恨之火,渴望在复仇中完成自己。但是只有锋利的剑是不可能完成复仇任务的,还必须具备对付强敌的坚韧意志和手段,在眉间尺割下自己的头后,黑衣人带着自信的“尖利的笑”走出了树林。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反抗、复仇情节的高潮是眉间尺的头与王的头在水中酣战二十个回合后,眉间尺只有招架之功,黑衣人也伸颈头落,“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头就乘机挣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下死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麟伤。先前还在鼎里面四处乱滚,后来只能躺着呻吟,到底是一声不响,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在确认了王头已彻底断气后,眉间尺和黑衣人四目相视,微微一笑合上眼睛了,从而实现了彻底的复仇。学者钱理群分析道:“就在这‘四目相视,微微一笑’中,黑衣人和眉间尺的人格和精神都得到了完成,或者说,鲁迅用他那诡奇而绚丽的笔触,将复仇精神充分地诗化了。”

 

对《故事新编》中的8篇小说,鲁迅对《铸剑》的偏爱是毫不掩饰的 。1936 年 2月1日 ,在给黎烈文的信中,他说:“《故事新编》真是‘塞责’ 的东西,除《铸剑》外 ,都不免油滑。”两个月后, 在给增田涉的信中, 他又说:“《故事新编》中的《铸剑》 ,确是写得较为认真 。”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场景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也激发了他反抗、复仇的怒火。“三一八惨案”之前,鲁迅正在写作杂感《无花的蔷薇之二》,尚未终篇,于是在接下来的一节中,他写道:“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一种向黑暗力量复仇的意志在鲁迅的心头升腾。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故事新编》插图之《起死》,陆燕生绘。《起死》是根据《庄子·至乐》篇构思而成。作者以荒诞奇异的想象,让死人复活,让人们在看似颠倒错乱的情节中引发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评判

在写完这篇小说不久,鲁迅在广州黄埔军校发表讲演《革命时代的文学》时说:“与革命爆发时代接近的文学每每带有愤怒之音。他要反抗,他要复仇。”为了复仇,眉间尺不惜献头。为了伸张正义,黑衣人慷慨相助。他们以壮烈的殉身,达到了报仇雪恨、伸张正义的目的。其决绝的复仇精神与崇高的道义品格,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鲁迅对人间充满了爱心,但另一方面,他又疾恶如仇、对敌人绝不手软。他的“痛打落水狗”精神和对自己的怨敌“一个都不宽恕”的遗言,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采薇图》卷,宋,李唐,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 27.2 厘米,横 90.5 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画卷描绘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在《故事新编》中,伯夷和叔齐却变成两个故步自封却又无法完全言行一致的垂垂老叟,为谋食而奔忙

 

这种另辟蹊径的写法,在读者的事先想象和实际文本间构筑了巨大的反差,从而天然形成了“人物不合常理”的荒诞效果。而无论怎样天马行空的想象,最终都是或隐或显地指向现实生活。《故事新编》以对历史文献及题材的借用和阐发为架构,他对文化先贤形象的理性观照,融入了自身更多的生命体悟。作为一个始终不渝的革命主义战士,鲁迅的作品,无论小说集、杂文集、散文集、散文诗集还是这一本被定义为历史小说集的《故事新编》,都是他执着的投射于当时黑暗现实的一道犀利的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向前。

 

参考资料:

刘增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刘诚言《文砚轩集》;

田建民《重读〈补天〉》 《重读〈奔月〉》;

刘复生《复仇的哲学——再读鲁迅〈铸剑〉》;

马为华《神话的消解》;

程振兴《现代语境中的“讲故事的人”》

鲁迅笔下的嫦娥夫妇,怎么天天吃着乌鸦炸酱面?
END
作者 | 黄金生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12月上,原标题为《鲁迅的<故事新编>借古事躯壳激发现代人之所爱憎》,有删节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2342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4日 下午1:59
下一篇 2023年6月26日 上午11: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