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珅放高利贷、曾国藩遭“套路贷”,大清气数尽矣!

作者:虚声

本文转载自:虚声(ID:lxlong20)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分分合合的大势,本质上还是财政的起伏。每一个王朝的崩溃,一般都是财政崩溃。

能影响财政的因素,除了政治、军事、经济这些明线,还有高利贷和金融这些暗线。

一般王朝前期,一切因素都是有利的;到了中后期,资源兼并导致财政崩溃的诱因,通常都是高利贷泛滥和金融危机。这些特征在清末最为明显。

01 当和珅放高利贷

用传统视角看,清朝巅峰在乾隆中期,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正是下坡路上,出现了大贪官和珅。至于和珅究竟有多少钱,已经纠缠不清。2001年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就调查公布出过去1千年(1001-2000年)全球最富有的50个人名单,当中有6名中国人,和珅位列其中。和珅的钱财大多数是贪污所得。乾隆为啥让和珅贪污那么多?

和珅对于乾隆来说大致有三项功能:

和珅很有才,很能干;

和珅很能帮乾隆搞钱,乾隆六次下江南的经费很大部分都是和珅帮搞的;

和珅是知音,至于贪就贪吧,反正最后也是自己儿子的。

当和珅放高利贷、曾国藩遭“套路贷”,大清气数尽矣!

从贪官这一行来讲,和珅是传说级别,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让和珅去查贪腐,最终估计都会查到自己身上。

但即便和珅这么有钱,也盯上了高利贷这行。

和珅被抄家时,有钱庄10处、本银60万两,当铺10处、本银80万两。也就是说,和珅的钱庄和当铺,本金都不高,但每年可以收入银两上百万。

换句话说,高利贷这行,收益高到让和珅这位当时的世界首富都眼红。

至于商帮、富翁,更是也不在话下,能搞赶紧搞。这就好比前几年各路资本纷纷布局P2P行业,其实还是高利贷。

 政府不管高利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高利贷这东西虽然暴利,但利润不会凭空出来,都是从中下层搜刮。传导到最下面,就是老百姓的基本资源如土地被兼并,接下来就没法生活。乾隆年间,恰好赶上人口爆发。

于是乎,乞丐数量迅速攀升,社会开始混乱。

乾隆最后几年,西南爆发白莲教起义(1796年)。乾隆为维护颜面,让出皇位,让嘉庆出来背锅,他自己以太上皇的身份操控局势,却没能平叛白莲教。

乾隆死后,嘉庆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和珅的家(1799年)。街坊间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其实嘉庆并没有吃饱。因为白莲教战争还在继续。

和珅家产虽多,但还是无法支撑战争持续消耗。

当和珅放高利贷、曾国藩遭“套路贷”,大清气数尽矣!

最终清政府付出的代价:通过八年时间平息白莲教,帝国元气大伤,更无力管控高利贷肆虐。

虽然和珅自杀到大清灭亡还有一百多年,但那却是高利贷泛滥的一百多年。整个大清最终都因为高利贷泛滥和金融危机而衰亡。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清朝晚期,因高利贷逼死人的案件达5000余件。

02 曾国藩遭遇套路贷

高利贷不仅伤害贫民老百姓。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也会一不小心掉入“套路贷”的陷阱。就连鼎鼎大名的曾国藩,都差点被“高利贷”毁了。

曾国藩是什么人?清末四大名臣之一,帝国最忠诚的使徒;创办湘军,为近代湖南一系列牛人之起点;另外他还是一个学派领袖,可以说文武全才;这种人能文能武,智商高,执行力强,怎么会陷入“高利贷”危机?答案:被逼得

1838年,28岁的曾国藩还是帝国最杰出的青年才俊。那时他三次参加朝廷会试后,终于考中进士,并顺利留在翰林院实习。

考中进士,对古代文人们来说算是鱼跃龙门成功。然后在翰林院实习三年期满,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成为统治阶级。但这个过程的成本也很高昂。

曾国藩家境还算不错,但为支持他连续三年进京考试,已经借了不少钱。

由于缺钱,曾国藩在翰林院实习的三年时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又由于实习期间没有俸禄,曾国藩只好向钱庄借高利贷。40两银子的高利贷,3涨十倍,连本带息涨到4百多两。这情况虽然比不上当今“校园套路贷”,但也足够坑人的。

当和珅放高利贷、曾国藩遭“套路贷”,大清气数尽矣!

由于没钱还债,曾国藩被搞得非常狼狈。有年春节,要债的人侯在他租住的大院外,等他还钱。身无分文的曾国藩十分羞愧,躲藏在房东的大院中,久久不敢出门。

三年实习期满,曾国藩没钱打点关系,吏部官员迟迟不带他去见皇帝。钱庄见他并没有封官加爵,觉得他可能犯了什么事;不仅天天来逼债,还传扬曾国藩不守信用。曾国藩苦不堪言。虽然一再向钱庄保证,只要他被皇帝引见后,有了第一笔俸禄,就立即还钱,但都于事无补。那段时间曾国藩非常苦闷,索性不去理会,每日埋头读书、写字。

好在曾国藩在翰林院,债主也不敢太过逼迫。最后还是军机大臣穆彰阿推荐,曾国藩终于见到了道光皇帝。就这么一个机会,曾国藩抓住了。他依靠才华打动了道光皇帝。

连曾国藩这种家境还行,才华和品格一流之人都可能掉入套路贷泥坑,可见当时高利贷泛滥到什么程度。如果曾国藩不是翰林院进士,估计就走投无路了。后来曾国藩对此刻骨铭心:没有高利贷,老百姓可能只当一时乞丐;有了高利贷,就要当一辈子乞丐。

当然被皇帝赏识的曾国藩很顺利地走出债务泥坑,他用了两招。

第一招,回老家拼命走亲访友,赚了一千多两银子,一举填平债务。

第二招,道光给了他一个差事,让他出任四川乡试主考,成为一省的正考官。曾国藩利用这次差事,搞到两千多两的灰色收入,把过去几十年的读书投资连本带利收了回来,还顺带为自己重新赁了一个宽大的四合院,并雇佣了一个管家。

 从此曾国藩步入上流社会。这种投资回报比,还是很高的。这就是大家为什么都想去当官、而不想去搞科研的原因。清末官场,曾国藩品格算好的,随便这么一搞,就搞到大笔钱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彼时中底层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随着外国鬼子无耻地向东方贩卖鸦片,整个帝国境内,看得见的是大烟馆遍地,看不见的是高利贷肆虐。

当和珅放高利贷、曾国藩遭“套路贷”,大清气数尽矣!

鸦片战争战败之后,大烟馆和高利贷更加肆无忌惮地吸中下层的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爆发,清政府付出了比镇压白莲教更大的代价。

清政府自己咋不管高利贷?因为没能力管。

慈禧太后上台之后,执行攘外先安内的策略,整个清政府都陷入高利贷泥潭。仅仅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清政府就向洋人借了十四笔高利贷!

当然这个过程中,曾国藩本人因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而走向人生巅峰,随后又在天津教廷案中配合慈禧太后往自己身上泼污水,终于成为一代模范大儒。

曾国藩是成功了,亿万老百姓却在无处不在的大烟馆和高利贷中苦苦挣扎。

03金融危机终结清朝

左宗棠收复新疆缺军费,就是向英国借的高利贷。当然这其中有门道。当时新疆的阿古柏伪政权也是英国支持的。左宗棠通过向英国人借高利贷的方式,换取英国人放弃阿古柏伪政权,转而支持清政府。

晚清历史上,这件唯一值得说道的事,其实也是通过高利贷换来的。清政府已经烂成那样了,至于打败仗赔款,那必须更要借高利贷。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去签《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白银。清政府没钱,只能向热心的欧美银行借高利贷,2亿要还6亿,一直还到垮台。那些银行简直是比日本人还黑。日本人还拿枪炮抢,欧美银行杀人不见血。

当和珅放高利贷、曾国藩遭“套路贷”,大清气数尽矣!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最后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共计本息要还9.8亿两。而清政府为了偿还债务,要么是用国家各种税款抵押,要么向西方列强借高利贷。清政府最后的十年,早已债台高筑,财政破产。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去管民间高利贷市场?不可能的!

金融市场任其野蛮发展,必然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高利贷肆虐的结果必然是金融危机。

清政府灭亡的导火索,恰好是一场经济危机,即1910年世界性橡胶危机。那场危机在上海和伦敦同时爆发,但最终却把清政府民间和官方金融机构的钱洗劫一空。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

19世纪后半期,全世界经历了一场财富爆发。

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推广工业化运动。

德国在打赢普法战争之后,推动工业化运动。

日本在搞明治维新。

清政府在搞洋务运动,但因甲午战争战败,功亏一篑。

其中以美国的工业化运动成绩最大,在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等人的疯狂推动下,美国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和贸易第一大国。经过一轮“反托拉斯”之后美国汽车工业爆发。

汽车、三轮车、人力车都换上橡胶轮胎,生活中的套鞋、雨衣等物品也需要橡胶。于是橡胶成为新材料。但橡胶生产规模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扩大,橡胶价格持续走高。伦敦市场上的橡胶价格,1908年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涨到每磅10先令,橡胶股票也随之水涨船高。

这种情况下,国际金融资本开始布局一个惊天阴谋:他们先在上海设立了一系列总公司(很多是皮包公司),然后打着南洋地区(适合橡胶生产)设立橡胶公司的旗号,在上海报纸上打广告融资。由于国际资本操盘,上海交易市场的橡胶股票也是猛涨。有家叫“地傍橡胶树公司”的股票,开盘价为每股25两白银,很快涨至50两白银。

当时的中国人都是金融小白,都是买涨不满跌的小散思维,纷纷跟风去买橡胶股票。大家争先恐后,唯恐失去发财机会。 

当和珅放高利贷、曾国藩遭“套路贷”,大清气数尽矣!

太太小姐换首饰,卖钻戒,转买股票!

当然那时候买股票不方便,还得托人才能购买。

这就形成抢购潮。先入局的人,确实有人一夜暴富,更加激起了大家的投机欲望。据上海商务总会估计,在橡胶股灾爆发之前,华人大约买了80%!

很多机构和富人觉得仅仅在上海抢购还不够,又筹钱去伦敦抢。结果导致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竟然无资可融,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尤其是钱庄的流动资金,都被橡胶股票吸干。这种情况意味着已经没有买方资金入场,极度危险;但大家还在等着发财,结果全部被国际金融资本收割。

1910年7月,伦敦橡胶股市暴跌,随后上海股市的橡胶股票一泻千里,血流成河!

巨额资金化为乌有!钱庄被洗劫一空!工商业遭受重创!

清政府财政原本就入不敷出,遭遇金融危机后更是雪上加霜。

接下来的1911年,清政府为了续命,只好将商办铁路“收归国有”,打算以路权为抵押向列强借高利贷。四川人民不想自己的利益被侵害,发起“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去镇压,结果武汉空虚。1010晚,留守武汉的大兵不满意,暴动!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

大清,卒!

享年276岁。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2237.html

(5)
上一篇 2021年7月7日 上午11:19
下一篇 2021年7月7日 上午11: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